三国之宅男的逆袭 第二章 世家名门

作者 : 夏蝉鸣

()黄巾之乱起于184年,声势浩大,尤其是中原地区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然而现在已经是189年,黄巾之乱已经平息得七七八八。但是虽然大致平息,但是四散的黄巾贼却还是有的。更何况还有那些假借黄巾名义的强盗,总的来说,乱世当中并不适合十四岁的少年独行。

只是这rì吴郡却来了一名翩翩少年,那少年看上去也就是十四五岁,戴着斗笠,腰间别着一柄长剑。身着虽然算不上华贵,但是却也不像是普通人家。

少年到了吴郡只是在城里闲逛,看看当地风土人情。只是与当地人交谈一番,不经意间便会问起严氏,虽然每个人只问一两句,但是这一rì与少年交谈的当地人不下十数人,已经足够了解一些东西了。

晚上少年随意找了一农家过夜,躺在床上回想一rì所得。今rì交谈那十数人,大多对严氏都是赞美,少数的不满也都只是多年以前的了。

而关于严氏,这一天来,少年听到的最多的赞美便是关于严氏严舆。当地人并不直呼严舆姓名,而是称其为严氏二公子,示意表示对严舆的尊敬。

因为几年前吴郡发大水,当时官府无能,根本无力救助民众。严舆当时恳求兄长严白虎放粮救助百姓,并且呼吁吴郡富族捐粮,一举获得了极大名声。而后又经常帮助邻里解决争端,平时乐善好施,可以说严氏能有这样的名声,大半是严舆功劳。

要说严舆其实并没有做贤人的天赋,之所以这样,那完全是刻意做出来的。几年前的大水,灾民流离失所,严舆确实不忍。但之所以会开仓放粮,却是有目的。

民心是一方面,但严舆真正关心的却是名声。在三国,名声这东西可是很重要的。他既然决定严氏要成为这乱世当中一军阀,那么两样东西必不可少。

一是实力,二是名声。

实力自然不必多说,而名声则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其中代表就是四世三公的袁家,作为超级大名门,袁绍与袁术手下都是吸引了许多人才。这纵然是因为他们实力强大,但是这名声也是不可忽视的东西。

当然,严舆的这点名声跟袁氏四世三公当然没得比。不过凡事总要去做,要是嫌这嫌那的,那便一辈子成不了事。

严舆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至少在吴郡这一亩三分地,严舆的名声已经很不错了,甚至已经传到江东诸郡。

“看来明rì有必要去见一见这严舆……”总结完一天所得,临睡前少年喃喃的念了一句,然后便沉沉进入梦乡。

此时的严舆并不知道有人正在刻意打探自己的消息,他正在江边训练招募的青壮。

虽然严舆穿越前并非什么特种兵,不过好歹也参加过军训,知道一些基本的训练方式。虽然很粗糙幼稚,但是对于三国时代来说,却已经足够科学前卫。

这些训练除了让这些青壮增强体质,最核心的其实只有四个字,令行禁止。

当然,说得简单,要想办到可是不容易。因为此时战争,最强调的是将领与谋士的能力,对于士兵素质要求并不高。

当然,高素质的军队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像高顺手下的陷阵营,曹cāo的虎豹骑,刘备的白耳jīng兵等等。不过总的来说是少数,要训练这样的jīng兵当然是不容易。

何况整整一千人,整rì不思劳作,rì复一rì的训练。训练完后敞开肚子大吃大喝,即便是家底颇丰的严家也是有点吃不消的。

不过好在连续三年吴郡都是好年景,加之严白虎竟对屯田很有一番见识,使得吴郡连续三年大丰收。此事让严氏在当地名望上升不少,对于严舆来说则是意外之喜。

由于历史的前瞻xìng,严舆知道粮食的重要xìng,一直很重视储备粮草,所以一时半会倒是不会因为这个发愁。

除了基本的训练之外,严舆还让一千人分为两队,持裹布头的木枪相互拼杀。这天的训练项目正是这个,严舆正看得兴起,想要加入进去,突然一仆人前来说道:“二公子,有一少年公子前来拜访。”

“哦?有请有请。”自从严舆声名鹊起之后,有不少人前来相见,所以严舆也不奇怪,只是让人将那少年带上来。

“在下庐江周氏族人,尝闻严氏二公子贤名,仰慕已久,今rì特来拜访。”少年见到严舆后拱手说道。

严舆看着眼前这翩翩美少年本来有些嫉妒,但是听到他的自我介绍却是让严舆将那一点嫉妒之情抛到九霄云外,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客气,客气,请问这位公子可是庐江舒县周氏?”严舆换了个礼后问道。

“哦?严二公子听过?”少年之说了庐江周氏,庐江周氏又不是一家两家,没想到严舆竟然一语猜中了自己来历,少年一时间有些惊讶。

“庐江舒县周氏大名鼎鼎,世代为官,三代两太尉,这一代便有周异担任洛阳令。名声堪比南阳四世三公的袁氏,在下岂能没有听说过,不知公子是家中哪位的俊杰?可是洛阳令周异之子,周瑜周公瑾?”庐江,周氏,又生得如此俊美,其实对于严舆来说,来人的身份已经是呼之yù出了。只是,这个人怎么会来拜访自己呢?他不是应该跟江东孙氏打得火热么。

这下少年大惊,严舆猜出周氏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周氏确实名声太大,一般人说起庐江周氏,十个里面有八个能联想到舒县周氏。但是这严舆为何知道自己的姓名与表字?

“严氏二公子识得在下?”

“呵呵,洛阳令之子,在下当然晓得。更何况不说洛阳令,就是周公子本人名声也是不浅。至少我吴郡人人知晓庐江有个美周郎,然而我却更知道周公子胸怀韬略,绝非仅仅形貌伟岸而已。”千穿万穿,马匹不穿,不管周瑜来历如何,严舆先是一通马匹上去。

不过周瑜自然不会因为严舆一通马屁而沾沾自喜,反而是觉得严舆有些高深。虽然周瑜认为自己绝对当得起严舆的赞许,但是周瑜也明白,自己苦学韬略,名声未显,严舆为何会知道他?要是那些官宦世家也还能解释,但严氏不过吴郡一强族,怎么会对他周氏如此了解?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三国之宅男的逆袭最新章节 | 三国之宅男的逆袭全文阅读 | 三国之宅男的逆袭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