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赵佶懒洋洋的躺在龙椅上,大大的打了个哈欠,一旁的小太监扯着嗓子大喊“诸位大臣,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高俅从行列中出来,上前一步道:“陛下,前rì金国又遣使催促我大宋早rì出兵攻打辽国,是否发兵,请圣上决断”
“嗯”赵佶有些不快“联金伐辽一事,难道台阁和枢密院还没有有定论吗”
“启禀圣上,金军已兵临上京城下,辽国灭亡指rì可待,此乃大好时机,若趁机与金国夹击辽国,使其顾此失彼,收复幽燕唾手可得,偏偏台阁中有人横加阻挠,望圣上明见万里,乾纲独断,早rì促成伐辽之举”高俅的眼睛有意无意的在李纲脸上瞟了一眼。
“胡说,”李纲忍不住上前和高俅争辩“当下我大宋民生凋蔽,兵革废驰,妄开战火乃是自招大祸,金人虎狼之心,贪得无厌,绝不可信任,眼下非但不能伐辽,而应全力援助辽国,共同抵御金人,否则金人真的灭了辽国,唇亡齿寒,下一个便轮到我大宋了”
高俅冷笑一声“我大宋正当盛世,GDP世界第一,人民生活好五倍,何来民生凋蔽之说,太师之语岂不是给大宋抹黑,为圣上添堵”
赵佶脸一沉“老太师这话未免言过其实了吧”
李纲心一横,抗辩道:“GDP虽高,对民生又有何益,每年三公消费几千亿,对外援助几千亿,贪*官卷走几千亿,剩下的又有多少能用在P民身上,大宋的钱,胡人可以用,朝廷可以用,官员可以用,富二代可以用,二nǎi可以用,唯独老百姓不能用,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真若战端一开,岂能指望百姓支持朝廷,今chūn陕西大旱,赤地千里,生民流离失所,饿殍盈野,朝廷尚无力救援,另有二龙山,梁山,魔教等反贼虎视眈眈,伺机作乱,如此内忧重重,还要妄谈收复故土,岂非痴人说梦”
高俅无所谓道:“中国这么大,那朝那代不饿死几个人,有什么稀奇(本朝李川督之语,身为川人,切齿愤恨),收复幽燕故土,乃是太祖太宗遗愿,我华夏子民共同心声,太师百番阻挠,莫非是有何私心,还是得了辽人什么好处”
“你------”李纲大怒,正要反驳,龙椅上的赵佶不耐烦的挥挥手“二位爱卿,不要再吵了”转头向一直闭目不语的宰相蔡京问道:“蔡大人是个什么意思”
蔡京位居宰相之职,位高权重,对于联金伐辽之事一直以来不偏不倚,从未发表过意见,此时赵佶问他,他的意见便举足轻重。
李纲和高俅都把目光投在蔡京身上,蔡京缓缓睁开眼,开口道:“天授弗取,反受其咎。收复故土乃我大宋历代仁人志士心愿,如此大好良机,岂可白白浪费,臣以为,联金伐辽,势在必行”
蔡京此言一出,高俅大喜,李纲大急,对赵佶道:“伐辽一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非同儿戏,我大宋境内尚有二龙山,梁山,魔教等反贼作乱,安外必先攘内,内忧未靖,如何安外,还请圣上三思”
蔡京不慌不忙道:“老太师莫急”把脸对着赵佶道“恭喜圣上,前rì梁山,二龙山,伏牛山,魔教等诸路反贼都已遣人来朝,表示愿意接受归顺朝廷,服从圣上安排,一致对外,收复故土,如此一来,还有何顾虑,伐辽一事,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此事当真”赵佶眼睛一亮
“千真万确,臣不敢胡言,欺瞒圣上”蔡京点点头
赵佶大喜“如此一来,朕便无忧了,传旨下去,即刻发兵攻辽”
“且慢”李纲见大势已去,却不死心“圣上,那梁山,二龙山,魔教诸贼贼xìng未改,生xìng狡诈,岂能轻信,提出招安无非走投无路以图苟延残喘,即便要接受招安,对辽开战,也需先问一下军方的意见”
赵佶一怔,沉思着点点头,“太师老成稳重,此乃谋国之语”把目光投在武将行列中“秦统领,你jīng通军事,对招安伐辽一事,有何见解”
李纲见赵佶问到秦明,心中一喜,他知秦明对伐辽一事素来不赞成,如他此时开口反对,事情还大有转机。
秦明见李纲殷切的目光盯着自己,想起武松公孙胜前几rì所托之事,心中叹息一声“老太师,对不住了”
“启奏陛下,臣也以为,招安伐辽一事可行,请圣上明断”秦明避开李纲的目光对赵佶道。
“啊”李纲顿时石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