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颂 11.第六章 碎 石 先 锋 辛 志 英(一)

作者 : 兴利

第11节第六章碎石先锋辛志英(一)

县政府通讯员张道武,气喘嘘嘘给饶民太带回这样一道命令:二十天内,作好太平口附近虎渡河上的拦河坝。

饶民太心中一紧,深深知道这一任务十分紧迫而又艰巨。他立即召开指挥部紧急会议。饶民太两眼透射出坚不可摧的目光,大声宣读了总部的命令后,说:“虎渡河拦河坝的修筑,对整个荆江分洪工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了它,虎渡河下游黄山头节制闸(南闸)才能安全施工;太平口进洪闸(北闸)所需器材,也才能从河西扬家尖码头,通过坝上铺设的轻重铁轨,用车子运到工地;同时住在河西的数万民工,每天上工地才可以避免因船渡而浪费宝贵的时间。为了抬高水位保证太平口进洪闸器材供应,同时保护黄山头节制闸的安全,上级命令拦河坝必须在桃汛到来以前筑成。”

八区区长唐忠英,是一位浓眉大眼的英俊汉子,松滋县西斋区人,早年曾跟着贺龙闹革命,抗日战争时在松滋打过游击,说起话来是洪音亮嗓:“这条拦河坝要筑在虎渡河入江之处,但这段河水湍急,河底多为流沙,筑成这座拦河坝,可是一个技术性较高的工程啊!”。

大队长郑定智上前问道:“饶县长,上级给我们多少时间来完成?”

“这条坝规定长557米,脚宽169米,坝高13米,计划土方19万多方。记住:指挥部只给了我们20天的时间!”

区长乡长村长们一起来到虎渡河边,望着眼前里把路宽的河面,不少人偷偷伸了伸舌头。

饶民太知道要做好这个工程是很不容易的,桃汛随时可能到来。如水涨雨多土被冲走,将会给拦河坝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特别是自己不懂技术。但他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心想:党把这样一个重要任务交给自己是件多么光荣的事!于是他把拳头一举,坚定地对同志们说:“在**人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哦嚯啦!日本鬼子那么猖狂,蒋介石不是号称八百万军队吗?还不是被我们打的落花流水。拦河坝也难不住我们!”身材魁梧的唐忠英“霍”地站起来,声音震得芦苇棚沙沙作响。

“老子这次豁出去了!饶县长,你就下命令筑坝吧!”大队长郑定智脸涨的通红。

郑定智是涴市人,生于1925年,出身贫苦,帮工为生。这次他带领5000民工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因在堵口截流中表现英勇,被荆江分洪总指挥部评为“甲等劳动模范”。此后他跟随饶民太转战南北,1958年冬带领850名民工支援丹江口水库工程建设,任松滋民兵团团长兼政委,又出色地完成了丹江水库围堰堵口施工任务,此是后话。

筑坝动工后,一连串的困难接踵而来。部分民工见任务大,情绪很不稳定,民工大会上有的民工着急地问:“饶县长。这样大的河口子,怎样堵得住?”饶民太微微一笑,反问道:“你们说,过去土匪恶霸厉不厉害?民工一致说:“厉害,但被我们农民组织起来打垮了。”饶接着又问:“美**队厉害吗?”“当然厉害,飞机和大炮多得很。但还是被我们英雄的志愿军给打得狼狈不堪!”“长江的水大,堵口怕不怕?”饶民太把话题引到堵口上。“长江水是大,口子难堵,但我们人多力量大,是不怕的,一定要和打鬼子和土匪恶霸一样的战胜它!民工们激动地举起拳头异口同声呼喊起来。

工地上几万人在不到两千平方米的圈子里挑土,拥挤不堪,挑起土来走不动。头几天工作效率低得惊人,每人每天只能作土方0?2方,照这样进度三个月也完不成任务。饶民太看在眼里急在心,他深信依靠群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于是一面向工程技术人员虚心学习,有困难就问;一面深入群众,和农民一块挑土、挖土,一块吃饭,很快就和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他在群众中发起了合理化建议运动,不断召开积极分子会议研究改进工作办法。很快,他就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创造了“堤上分行,堤下插花”的挑土法,并将万余民工编成了土工队、石工队、捆枕队、抛石队、运输队等合理劳动组合,工作效率一下就由每人每天作0?2方,很快地提高到1?9方到2?5方。

由于民工多是农民,起初不易习惯于过有组织、有制度的生活,本来规定每天早上五点半钟上工,有的七点钟还不到工地。饶民太也是穷苦农民出身,了解农民的旧习惯。他拿起扁担和锹,参加民工中一块挑土挖土,从实际进行组织教育;同时有计划的分批带领民工们到进洪闸工地参观工人使用拌合机,工人扎钢筋的工作场面,讲解工人的伟大,说明有组织、有制度,遵守劳动纪律的重要意义。农民们见到工人分工合作有序,围着机器紧张地工作,说明组织起来,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农民受到感动,向饶县长表示:“今后我们要按时上班,不完成任务不回家。”饶民太满意地点点头。

这天,唐忠英“咚咚咚”兴奋地跑到县指挥部,来不及擦去满头大汗,就急着向饶民太报告:“饶县长,采石工地上出了一个女英雄哦!米积台乡的辛志英苦干加巧干,创造了锤石子的新纪录!”原来,建闸工程浇灌混凝土,需要大量的碎石子,且大小要合乎质量,全靠人工锤石,松滋县的上万名民工承担起采石碎石的艰巨任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荆江颂最新章节 | 荆江颂全文阅读 | 荆江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