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颂 21.第九章 永 远 的 丰 碑(二)

作者 : 兴利

第21节第九章永远的丰碑(二)

1952年5月24日,党中央,**派水利部长傅作义到荆江分洪工地慰问,傅作义带来了**和周总理的题词。

**题词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

周总理的题词是:“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6月20日,荆江分洪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仅仅用了75天(4月5日全面开工),比党中央规定的期限整整提前15天,这是中国也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一个奇迹。

建成后的荆江分洪工程(第一期工程)主要由太平口进洪闸(北闸)、黄山头节制闸(南闸)、荆江分洪区围堤等组成。太平口进洪闸长1045米,54孔,最大进洪量可达8000立方米每秒,为中国第一座大型水闸。黄山头节制闸长336米,32孔,在洪水时期限制虎渡河流入洞庭湖的流量不超过3800立方米每秒。工程建成后,在荆江南岸的安乡河以北,虎渡河以东共9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可蓄纳荆江超额洪水54亿立方米(当黄金口水位42米时总库容为62亿立方米)的蓄洪区。当长江出现特大洪水时,开启太平口进洪闸分洪,缓解上游巨大来量与安全泄量不足的矛盾,确保荆江大堤、江汉平原和武汉的安全;同时利用黄山头节制闸节制入洞庭湖的流量,减轻上游洪水对洞庭湖的压力。设计思想充分兼顾了两湖人民群众的利益。

特别要指出的是:新中国领袖们“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思想,打破了历史上各朝各代在治理荆江的问题上采取的舍南保北的偏颇作法,真正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统筹兼顾荆江两岸千百万人民的根本利益——荆江分洪工程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也是他光照千秋的伟大所在!

后人李同仁有诗颂北闸:“一幅宏图壮大千,分流锁水况空前。五洲游客夸奇迹,两岸人民谱壮篇。百业振兴标史册,万家殷实乐田园。截云断雨功归党,驯服洪魔不靠天。”又一首赞南闸:“巍巍大闸入云空,巧匠精兵百代功。蜀水西来鞭一指,荆江两岸凯歌浓。”

袁玉波咏北闸:“千米长虹举世彰,吞洪纳蓄巨门张。荆江大水峰难渡,虎渡狂澜势不扬。流量八千随电钮,调洪百亿控汪洋。阳侯俯首禹王笑,弹指灾区变小康。”

马文德赞南闸雄观:“一道长哄足壮观,吞云吐雾气如山。俨同银汉来天外,雪卷千堆出鄂南。”

萧川如《卜算子?南闸放歌》曰:“君住黄山头,我住黄山尾。两湖相隔一条沟,共饮山前水,虎渡咆哮来,一制惊神鬼。太平通畅洞庭宁,两利江湖美”

王宗道作《荆江分洪进洪闸》楹联:大坝锁金洲,胜于铁壁铜墙,兴两湖保障;长龙卧虎渡,纵有惊涛骇浪,由一口横吞。

后人赞美伟大荆江分洪工程的诗词楹联数不胜数。

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大军共30万人,其中解放军指战员10万,湖北湖南两省民工20万人(工人4万,农民16万)。涌现各种功臣、英雄、模范12000余人,“父子英雄”、“夫妇模范”、“兄妹光荣”、“师徒双立功”、“人民子弟兵战斗生产英雄”比比皆是。

1952年11月14日至1953年4月25日,荆江分洪工程又进行了第二期工程建设,包括荆江右堤,虎渡河东堤和西堤,安全区围堤培修以及进洪闸上游滩地刨毁和东引堤延伸等。两期工程共完成土石方1934万立方米,石方17万立方米,开采石料37万立方米,实用钢材5984吨,水泥38528吨,木材70300立方米。中央投资7150亿元(旧人民币)。

荆江分洪工程的建成,是一座丰碑。它以荆江大堤为防洪的主要手段,以洞庭湖等主要湖泊为超量洪水的主要调蓄器,利用荆江分洪区,作为洞庭湖仍不能解决防洪问题的最后一道屏障。这是治理荆江乃至长江水患的开端。

1952年7月,邓子恢挥笔写下《荆江分洪工程落成纪念》:

荆江分洪工程大设计施工近代化

北闸长逾千公尺南闸规模亦不亚

南堤腰斩黄天湖虎河修起拦河坝

蓄洪可达六十亿从此荆堤不溃垮

两岸人民免灾害万顷沙田变沃野

洞庭四水如暴涨随时可把闸门下

节制江水往南流滨湖年长好庄稼

长江之水浪沧沧万吨轮船可通航

如今荆堤无顾虑物质交流保正常

根治长江大计划尚待专家细商量

荆江分洪工告竣赢得时间策周详

这对国家大建设关系重大意深长

30万大军同劳动艰巨工程来担当

热情技术相结合又有专家好主张

施工不到三个月创此奇绩美名扬

中国人民长建设勤劳勇敢素坚强

自从出了**革命威名震四方

现在功成来建设前途伟大更无量

人民比对今和昔永远追随**

纪念分洪新胜利主席英明永不忘——

参加荆江分洪工程建设大军共30万人,其中解放军指战员10万,湖北湖南两省民工20万人(工人4万,农民16万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荆江颂最新章节 | 荆江颂全文阅读 | 荆江颂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