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约阿希姆 第11章 杀神荣耀(中)

作者 : 天空之承

“德弗林格”号,这艘德国海军战前服役的最新主力舰,在“塞德利茨”号回归战列之前临时担当德国战巡编队领舰。为了规避海面上的来袭鱼雷,遵循预先安排的作战方案,它在信号索上升起了“全速右转2个罗经点”的信号旗,率领整个单线战斗纵队集体转向,“毛奇”、“戈本”、“布吕歇尔”以及随行的4艘轻巡洋舰井然有序地做出规避。就在它们离开原有航线后,多枚英国鱼雷拖着长长的尾迹从水中滑过,对于这奇异的一幕,任何一名德国舰员都不会有鉴赏之心,他们无暇放松,而是继续全身心地投入这场不容有一刻疏忽的激烈战斗。

在“德弗林格”号左舷后部毗邻副舰桥的150毫米双联装副炮塔内,年轻的炮手们正汗流浃背地搬运炮弹和发射药。不同于安装大型测距仪并具备独立战斗能力的主炮塔,这种规格的副炮塔仅有简易的光学观瞄设备,对远距离目标的射击主要依靠全舰射击指挥系统的战斗参数——早期的战舰通过电话传递参数,而随着电气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式战舰开始装备参数仪表,炮手们根据仪表显示的参数调整舰炮射击诸元,人工击发火炮或由指挥部门统一击发,从而实现初步的统一射击,德国海军的全舰统一方位射击指挥系统就是对这种模式的改进和完善。当“德弗林格”号于1912年初开建时,前期的技术积累已使得德国海军对这种“高技术含量”的作战系统有了更加纯熟的运用,射击指挥室观测校正、绘图室演算调配,中远距离的攻击力较老式战列舰有几何倍数的提高。

随着呱噪的电铃声响起,梳着二八分头、蓄厚八字胡须的金发士官双眼紧盯着炮塔内的参数仪表,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他大声报出读数:

“注意!水平标的262。27,射击仰角3。40,射击准备……”

炮手们应声而动,人工操控电动马达,使炮塔和炮管调整到准确符合指令的射击参数,与此同时,舰炮的状态也通过微电路信号传回主控绘图室,在各炮位相应的参数显示仪表上反应出来,由绘图室的技术人员进行最后的校对。

一切妥当,炮塔内的电铃声再次发出呱噪的声响,金发士官高喊一声“开火”,分处两侧的两名炮手同时踩下击发踏板,两门45倍径的150毫米炮在相差无几的时间内发出震耳轰鸣。

射击距离不足2000米,出膛的炮弹简直一转眼就落到了目标区域。金发士官透过炮塔前部的观察窗目视前方,由于战舰同舷的三座双联装副炮塔一并开火,同时还有88毫米口径的单装副炮对敌射击,那艘遭到水柱包夹的英国战舰接连发生了多次爆炸。黄昏的海面光线黯淡,炮弹爆炸所产生的焰光显得格外醒目,而当这些焰光消去之后,大量黑烟以翻滚升腾之势从那艘英国战舰上冒起,时不时有橘黄色的火舌向外窜出。可以想象,那些在爆炸中侥幸生还的舰员们此时必须同炽烈的大火和窒息的浓烟作斗争,艰险处境可想而知。

急促的电铃声不期而至,金发士官连忙低头看他的参数仪表,指针仿佛被磁铁吸住了一般,依然停留在刚才的位置上。就在他稍有犹豫的时候,炮塔内的扩音器内传来射击指挥官稳健如故的声音:“左舷炮位两分钟急射!”

这意味着在射击命令下达后的两分钟时间里,向左舷射击的主炮和副炮将全力实施炮击。如无特殊情况,射击参数不需要进行临时调整——战舰自身的速度加上目标的移动,炮弹自然不会落在相同的位置上。

“来吧!伙计们,两分钟急射,拿出我们最好的状态来!”

金发士官一边发出呐喊,一边捋起袖子。听到明确的战斗指令,炮手们迅即打开炮闩,将待发炮弹和发射药包填入炮膛,而为了保证两分钟急射的最高速率,弹药库人员通过电动扬弹机将额外的待发弹和发射药送到炮塔,炮手们则按照操作规程将装着炮弹和发射药包的黄铜药筒分类移至待发位置。

当第三枚备弹出现在待发位置,舰身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轰响声颤抖起来,金发士官正帮着同伴搬运发射药筒,他猛然抬头,大喊一声“开火”,为这场两分钟赛跑打响了发令枪。

随着炮手们果断踩下炮位后方的射击踏板,两门150毫米舰炮毫不迟疑地发出怒吼。震感还未消退,守候在炮闩旁的炮手便迅速开启闩阀,残留在炮膛内的发射药硝烟瞬间倒涌而入,设计良好的通风设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气味刺鼻的硝烟排出炮塔,但持续的急速射击对于炮手们的意志力仍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伴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德国炮手们以不到10秒的时间完成了两门炮的装填,如果有人在旁掐秒,那么他会压抑地发现,头两轮射击的间隔竟只有8秒,在1914年,这绝对是一个接近极限的速度!

射击进行中,炮弹和发射药包源源不断地从单口扬弹筒送到炮塔,炮手们将它们从倾斜的扬弹筒口转移至倾斜的托盘内,然后由人工进行装填。一发150毫米口径的穿甲弹重达36公斤,发射药筒全重27公斤,虽然在人力可及的范围内,但对炮手的体能消耗是显而易见的,2分钟急速射击过半,两轮炮击的间隔时间陡然降至12秒左右,而全程下来,金发士官所在的双联装副炮塔总共进行了12轮齐射。

“德弗林格”号的全舷2分钟急射,每门主炮平均进行了5次射击,而88毫米单装副炮的射击次数在14至15发之间,从场面上看,这可谓是一场疯狂的炮火展示,处于该舰左舷侧后1500米至1700米距离的多艘英国舰艇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轻巡洋舰“阿盖尔”号被打得千疮百孔,不仅失去了大部分动力,还变成了一支漂浮的火炬,驱逐舰“劳福德”号没挺过一分半钟就发生了全舰大爆炸,舰体接连被命中的驱逐舰“露易丝”号因伤势过重而发生翻沉……

在“德弗林格”号大开杀戒的同时,两艘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也凭借三联装主炮的密集火力对英国轻舰艇展开了无情屠戮。对付距离不足两千米的目标,它们搭载的45倍径280毫米舰炮已降至俯角,炮弹几乎以出膛的速度落到水面或击中英舰,即便是不具备特殊穿甲能力的普通弹,也能够对一艘英国轻巡洋舰或者驱逐舰造成结构性的杀伤。两舰24门主炮,多数都在两分钟内进行了四轮射击,而它们同“德弗林格”号一样配备6座双联装150毫米副炮塔及12门单装88毫米炮,近距离的快速射击同样对目标区域形成了有效的火力覆盖。

至于从战斗一开始就有着神级发挥的“布吕歇尔”号,近距离射击的精准度依然令人叹为观止,但与此同时,危险也在悄然逼近这艘光芒无限的德国战舰。由于处在战巡编队末尾,它跟随前面三艘战巡进行转向之后,左舷方向仍有六枚快速袭来的英制鱼雷,最近的一枚距离仅有百余米。紧急关头,“布吕歇尔”号左舷副炮及机关炮火力全开,炒豆子般的爆响声中,密密麻麻的炮弹在海面上激起如林的水柱。理论上,只要落点够近,这些炮弹完全可以击毁航行中的鱼雷或使其改变航迹,然而德国舰员们的努力收效甚微,仅有两枚鱼雷在抵近之前发生诱爆,而最大的希望还是寄托在舰艇自身的机动规避上——在舰长埃德曼上校的指挥下,这艘1。8万吨的准战巡以22节的航速在海面上跳起了探戈,力图以敏捷的动作躲开这些恼人的东西。在战舰高高的副桅杆上,两名嘹望员看着距离本舰越来越近的鱼雷尾迹而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在他们的视线中,第一条在水下延伸的白线最终从距舰尾三米多的位置擦过,看着就足够惊出一身冷汗的,而第二条更悬,它几乎紧贴着战舰的右舷窜过,黑漆漆的鱼雷在海面下清晰可见,而第三条鱼雷尾迹同样从右舷外侧溜过,最终错过目标而驶向空荡荡的海面,第四、第五条则以相对安全的距离偏过舰尾,而接下来的第六条鱼雷不但躲过了所有舰炮的阻截,还像是有准确预判力一般直刺“布吕歇尔”号舰舷,眼看它以战舰无论如何也躲避不了的角度疾驰而至,嘹望员们放弃了侥幸的念头,声嘶力竭地高喊道:“鱼雷撞击右舷……”

在听到嘹望员的警告之前,不少眼尖的舰员就已经在往背离右舷的方向奔跑,但人的奔跑速度再快,也比不上这条每秒游动近二十米的蒸汽瓦斯鱼雷,转眼之间,舰舷下方传来一声硬物相撞的闷响,在人们窃以为这是一条臭雷的时候,剧烈的爆炸将战舰右舷拱起,在这一刹那,战舰甲板的倾斜角度之大,几乎没有人能够继续站稳脚跟,大团水浪伴着烈性炸药爆炸产生的黑烟跃然而起,非常轻易地超过了桅杆高度,传遍全舰的震动更是让800多名舰员的心情瞬间降到了冰点。

数秒之后,鱼雷爆炸的震荡逐渐消减,倾斜的舰身也在回正当中,“右舷中雷”的叫喊声揭露了显而易见的事实,反应最快的军官已经跑出了装甲保护下的战斗舰桥,他从敝开的观测台探身观察舰舷的情况,然后向舰桥内的长官们回报:“右舷后部中雷,舱壁破裂,燃料舱正在泄漏!”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万岁约阿希姆最新章节 | 万岁约阿希姆全文阅读 | 万岁约阿希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