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后一件事情,如今蜀国派遣使者前来求和,只是对于蜀国到底是战还是和,我一直拿不定注意,所以请诸位来商议一下。不知众位有何高见?”
“主公,以微臣之见,我军应当与蜀军议和”户部侍郎钟繇站出来说道。
“哦?说说理由”
“主公,微臣理由有三:其一,所谓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我军经过巴国之战后,虽然取得大胜,但是我军也遭受了重大的伤亡,军队方面急需休整;其二,我军刚刚平定巴国,内部不稳,我们需要时间来稳定巴国的局势,消化胜利果实,将巴州彻底那入我秦国的疆域;其三,巴国地形崎岖,给后勤运输以极大的障碍,原本我军运输到前线的粮草已经快要消耗完了,以前线现有的粮草军械根本不足以应对大战,因此我们需要时间在前线囤积物资。因此结合这三点,微臣认为,我们应该休养生息,与蜀国谈判时,多索要一些好处,以安其心,带我军准备充足之后,在进攻蜀国。”钟繇侃侃而谈的说道。
“元常言之有理”听了钟繇的话之后,秦汉虽然有心继续进攻,但是却不得不承认钟繇说的这几句话非常有道理。“其他人还有什么意见吗?”
听到秦汉的问话之后,下边的人便开始小声的讨论起来,有很多人显然被钟繇的说法说服,站在那里不发表任何异议。
“没有其他意见了吗?”看到下边人的表现后,秦汉问道。
“主公,微臣有异议”吏部侍郎鲁肃站出来说道。
“哦?子敬有何建议”对于鲁肃的建议,秦汉还是十分重视的,不单单因为他是秦汉最倚重的大臣,还是因为鲁肃乃是三国时期,最有名的战略家,非常有战略眼光。在三国时期,对于吴国、蜀国、魏国之间的关系看的十分透彻,因此一直致力于连蜀抗魏,只不过由于一直生活在周瑜的光环一下,因此才能不显,只留下了一个老好人的名声。
“主公,微臣认为,对于蜀国,我军应该乘胜追击,挥师南下,灭掉蜀国。”
“如话怎讲”听到鲁肃想要开战,秦汉连忙开心的问道。
“主公,微臣的理由有五:其一,我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主力未损,大秦境内还有百万地方卫府训练已毕,随时可以奔赴战场。同时,我军伤亡惨重,但是蜀军也经历数次大败,实力大损,因此在军力的对比上,我军没有任何弱势,反而还因为我军完善的征兵体制以及训练机制,使得我军能够占据优势;其二,我军大军现在正好在巴蜀边界,士气正盛,对蜀国可以出其不意的发动进攻。但是一旦议和,我军前线大军的便会被调回,再行进攻的话,大军调动,必然引起蜀国的注意,于军不利啊;其三,巴国虽然刚刚平定,但是巴蜀乃是世仇,在加上蜀军在撤退是做的那些事情,我军出征蜀国,不但不会受到巴州百姓的阻挠,反而还有可能受到巴州百姓的支持,因此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巴州百姓对我们的阻挠;其四,关于粮草问题,我军向前线运输的粮草虽然所剩无几,但是在于巴蜀联军大战的时候,我军缴获甚多。而且如今蜀国的使者就在外边,我想为了尽快平息我军的怒火,蜀国是不会吝啬那些粮草的;其五,是关于名声的问题,如今蜀国与我大秦为敌,我军正好有可以名正言顺进攻蜀国,否则一旦我军重启战端,名不正言不顺,其他诸侯必然会大举干涉。”
听到鲁肃的见解之后,下边的议论声就更高了,原本军方的将领就有意出战,但是考虑到刚刚结束一场大战,再起战端,恐难通过,再说让他们这群武将说出个一二三四来还真是难为人了。如今鲁肃的建议一出,在看看秦汉的表情,武将们,知道出战有戏,于是纷纷走出来表示同意鲁肃的建议,请求出战。而文臣们显然也被鲁肃说动了,洪荒大陆民风彪悍,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有一颗热血的心,之前之所不不支持出征,正是因为钟繇所说的顾虑,如今这些顾虑都被鲁肃打消了,自然也希望进攻蜀国,毕竟大秦强大了,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元常,你认为子敬的建议如何?”秦汉虽然有意答应鲁肃的建议,但是还是询问一下钟繇,秦汉可不想因为这件事钟繇与鲁肃二人发生冲突。
“主公,鲁大人言之有理,是微臣考虑不周,属下同意出战”钟繇淡然的说道,表情上没有一点被驳斥的愤怒。
“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就商议一下该怎么办才好?”秦汉看到钟繇的表情之后,知道钟繇并没有因为被驳斥而对鲁肃有什么想法,因此点头同意的说道。
“主公,微臣认为我们应该双管齐下”开封府沮授出言说道。“主公,我们可以一方面继续与蜀国议和,以削弱蜀国防备之心,同时给予我军以一个准备的时间,然后出其不意,向蜀国发动全面进攻”
“嗯,公与大才,只是这此战由何人为主将,要知道此时前线主将中张辽将军暂代巴州刺史,处理巴州政务,张郃将军为巴州行军大总管,正在筹备巴州的卫府。看来只有让太史慈将军领兵了。”鲁肃问道
“不用太史慈了,还是孤亲自领兵出战了。”秦汉知道自己出战的希望很渺茫,但是还是想争一争。
不过秦汉的希望立刻便被人秒杀了。
“主公,万万不可,你乃是千金之躯,一国之主,怎可轻易返现”听到秦汉的话之后,下面不论文臣武将纷纷出来建言说道。
听到众人的话之后,秦汉知道,自己出征已经没有希望了。
“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就派太史慈此战的主将,令命庞德将军为副将,全面备战,出征蜀国,一定要将蜀国也纳入我大秦的领土”
“微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