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策在署理着公文,确正这时,苏策的亲卫大将典韦,确来报说府外有一少年朗,指名道信要求见于他,这确是让苏策大为意外。
要知道,苏策他这可是第一次来这江东之地,怎么可能会认识谁,只是这少年郎来求见,苏策确又不好不见,毕竟如今苏策乃是一方诸侯,总是需要表现出那种平易近人,有着广阔的胸怀,想着招贤纳士的人。
所以,思虑了一会后,苏策即起身来,带上典韦这员猛将,自向着府外而去。
不一会儿,门口处光线一暗一明间,却见得门口处已立着一昂藏少年,这少年,却是生得一副好像貌,面似冠玉,目若朗星,一双剑眉,直入双鬓,身长八尺余,虽着一身布衣,然而,观其人,气宇轩昂,气度非凡,便知此人,当是人中龙凤,亦一时瑰杰也。
屋内四人,见得这少年,皆是不由暗自点头赞叹,却是苏策当先开口微笑道:“我便是襄阳侯苏策,汝却是何人,特来见我,所谓何事。”
那少年,见得苏策问话,当下神情一凛,微一作揖道:“吾闻苏将军,英雄了得,心怀仁义,爱民如子,某琅琊徐盛,心甚爱慕之,今不吝粗鄙,特来投靠明主也。”
“哦?琅琊徐盛!”这可是徐盛啊,号称东吴版的五子良将之一呢!不管是谋略还是武力,都是很出sè的一位人物,却不想,这徐盛此时亦是避难于这江东,而如今更是主动来投,这确是让苏策顿时大喜过望,说实在话,若不是那曹cāo在徐州所谓的为报父仇而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城行为,或许,徐州之地的人才也不会流失的如此严重,而让江东之地装了个钵满盈盆。
毕竟,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思想传统,都是一个理念,故土难离啊。
当然,这一切如今确也是便宜了苏策了。如眼前这徐盛,如他身后的张昭,张紘,严畯这些可都是徐州里一等一的人才,如今确全都在江东之地,而为苏策所用,可见曹cāo对于徐州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当然,苏策此刻的内心之中,对于徐盛的到来,已经在内心之中充满了兴奋,只是表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嘴上却仍然是满嘴的跑火车,只听得苏策继续道:“汝即然要亲自来此处见我,想是自恃有过人之处,却不知你是知文还是能武?”
闻得苏策问起,徐盛双眼中一阵jīng光闪过,却是傲然道:“某文足以治政生民,武足以安邦定国矣。”
此时的徐盛,还只是位少年人,心xìng自是还不算太成熟,自然是受不得苏策这般激将法的。
“哦,却是个文武全才,本将军治下,不论出生,却只论才能,应才而定位,汝自恃文武全才,却需试过才知。”
当下,苏策转过头来,让张昭,张紘二人,一人出了一个关于民生的问题。那徐盛果然是了得,虽然答的不是很到位,但那只是因为经验不足的问题,却并不影响苏策以及张昭,张紘等人对于眼前这位少年人的喜爱。
毕竟,只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徐盛他更偏向于为将,而如今在这民生治政方面,这徐盛同样表现的不俗,所谓上马能征天下,下马能安民者,谓之全才也。
待得张昭,张紘二人细细的把徐盛其中所说所欠缺的一部分说了出来,那徐盛,倒也是个心虚之人,自知自己不足,便虚心接受。
这一番,却是更让苏策喜爱不已,如此一个有大才之士,又如此年轻,又肯如此虚心好学,何愁他不能进步。就算徐盛的武艺多有不如,相信贾诩等人亦是会劝苏策留下徐盛,让他好生在徐州为苏策办事的。
只是这武,却仍需要比的。
唤过典韦来,苏策,贾诩等人,却也是来了兴趣,知这少年徐盛文治方向已经算是合格,确都想着再去一观这少年人的武艺如何,也权当是休息一翻,四人和着典韦,徐盛,便就这般往太守府后院走去。
此处本来就是孙策他的故居所在,孙策乃是武将,其后院处,自然是有若大的练武场的。
只是如今整个孙氏都投靠了苏策,这孙策的故居,自然也是归了苏策所有,如今要让典韦试试这徐盛武艺,这后院处的练武场,确正是再适合不过了。
待得诸人皆至,那典韦自持勇武,亦不欺这少年郎,摆开了阵势,立于场中,单手持戟而立,那黑塔般中壮硕身子,只让人看得一眼,就会让人心虚不已。即知那里面深藏着无数的力量。
阳光下,典韦扯着张嘴,轻笑不已。
如今只是比试,要试一下这少年郎的武艺资质如何,又不需生死相搏,所以,典韦显得特别的轻松。
然却见得那徐盛终是不下场,一旁的典韦,却是只当这少年有些怯场,当下咧开嘴来嘿然轻笑道:“少年郎却莫怕,俺老典最多只用三分力于你较量,保准不会伤你半分……”
然而此时的徐盛闻得典韦之言,却是满脸赫然,只因他双手空空如也。
“呵呵,却是某疏忽了,却不知文向是用何种兵器的,某自命人去取来。”却是一旁的苏策先发现了徐盛到现在还是双手空空如也,这里虽是那孙策的炼武场,然孙策的佩兵确是他孙家祖传的一柄古锭刀,乃是孙策常年随身携带的,如今确是祭于那家祠堂之内,这里虽是号称练武场,确是并没有什么兵器的。
那徐盛乃是空手而来,手上无兵刃,又如何能让他与典韦相斗。
“盛本有一柄祖上传下来的大刀,怎奈生活拮据,盛又不愿食那嗟来之食,遂只得典当了换了些钱粮了以度rì……”此时的徐盛满脸赫然……
~~~~~~~~~~~~~~~~~~~~~~~~~~~~
(这里不算字数)……其实徐盛当刀,应该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典故了。当然,也是因着小生本人比较喜欢徐盛的原因吧。
魏国有五子良将,蜀有五虎上将,其实应该说吴国也是有五员顶级大将的。
个人认为,除了程普,韩当,黄盖这等孙家老臣不算外,轻壮派的当以甘宁为首,其次是太史慈,再是周泰,徐盛,朱恒,本来吕蒙应该也能够上榜的,只是吕蒙他是大都督,跟陆逊一样,不能算在里面,凌统他死的太早了,没什么大的成绩,也不能算,其它如蒋钦,董袭,贺齐,全琮,留赞他们确实没什么大的成绩,也入不得榜,而后期吴国的第一人丁奉他又出场的太晚了些,所以,这里能排得上名号的就这五人吧。
甘宁自是不必说,勇武冠绝东吴,乃是东吴第一战将,甘兴霸八百骑劫曹营,吴主孙权都叹息说魏国张文远,我吴有甘兴霸矣。
再说太史慈,他武能与孙策斗个相当,而太史慈在领军上亦是不可多得的一把好手,但他武比不上甘宁,只能屈居第二了。
至于周泰,这位仁兄,完全就是因着他是东吴里仅次于甘宁的人物,所以让他上榜。至于徐盛,朱恒二人,绝对算是吴国最中坚的力量了,他二人的战打的也是最多的。
只是,吴国的大将总有个缺点,他们总喜欢文武并重,所以,这结果就变得吴国里总没有那种纯粹如郭嘉这一类的智者,或者如赵云,张飞这等猛将。个个都是文武全才,可是个个也都并不怎么出sè……也不知道这算是对还是错。
这里顺便提一下,便是连周瑜,这位东吴第一智者,亦是位武力不错的人物,三国志里有说周瑜的剑舞很是厉害……陆逊也是一样,而吕蒙更是不用说,他就是从战场里撕杀出来的……所以,总感觉他们是允文允武,但除了有数几人外,其它人如董袭,马忠之辈,又什么都不太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