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只有一个结构简单的手动手电筒,但是张泽羽还是以最简洁明了同时又富有幽默感的语言给他的学生们讲明白了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到学生们知道了什么是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时候,张泽羽戛然而止,不再讲了。
学生们都感觉意犹未尽,大呼不过瘾,让张泽羽再多讲点。张泽羽假装疲乏的打了哈欠,“今天真的挺累了,就先讲到这里。我以后就在这专职给你们讲课了,你们还怕我跑了不成啊?这么着吧,为了提高你们的英语水平,我给你们看个英文的故事片。”这不是张泽羽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而是一种教学手段。
第一次讲课嘛,只要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就行了,适当地留给他们消化吸收的时间有助于他们真正的掌握这些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出他们的“无知”感。
无知感?对,就是无知感。宋代的大思想家张载曾经说过,“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张载就是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那位。)
张泽羽这算是活学活用了,让学生们知道了自己的无知,才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yù望,才能变得有知。如果一次讲的太多,学生们感觉什么都知道了,就不会有那种如饥似渴的感觉了。
见蓄电池组里的电量还算富裕,张泽羽安装上投影仪,用笔记本电脑给学生们放了一部电影《天国王朝》。名义上来说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所以中文字幕插件是不能启动的,也避免了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啰嗦。
福克斯公司和克斯特兄弟电影公司的片头直接跳过,这时候这两家公司还没诞生呢,学生们看见了肯定会问这两家公司是干什么的,张泽羽不知道怎么解释,所以直接从英文字幕“In-almost-100-years,since-Christian-armies-from-Europe-seized-Jerusalem”开始播放。
张泽羽切好了屏幕,墙壁上开始出现了画面。这部片子他已经看过好多遍了,再看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有他在,学生们有些话题也不方便讨论,所以关了灯之后,他拿着竹箫出了教室。
教室里,学生们看到字幕的时候,还没感觉到什么太大的惊奇。可是当影片播放到了第一个有人物出现的场景时,画面的右侧是一个巨大的十字架,左边是几名骑士骑着马慢慢走着的时候,学生们震惊了。
“动了,动了!”
“太神了!”
“先生从哪划拉来这么多嘎古趣儿(东北话,有意思的东西)?”
“别说话,老实看着。”
过了一会,“kingdom是什么意思?”
“你不是不让说话么?”
“别卖关子了,快点说。”
“王国,王朝的意思。”
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
张泽羽之所以给学生们看这部片子,是经过了慎重考虑的。因为这个时代,中国最需求的是理工科的人才,毕竟几千年来重文轻理的底子在那摆着呢,我们并不缺少人文、艺术领域的大师。在这一点上,我们并不需要和西方人学习,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面前,一切外来文化都会显得很渺小,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知识分子的整体数量在这摆着呢,当时全中国的读书人也就这么多。算得上是资源稀缺了,为什么不把他们培养成社会最急缺的工程师呢?
学生选择什么职业是因为兴趣和环境的因素而决定的,即使选择错了也不能怪他们自己,因为他们不具备那么长远的目光,自己作为他们的老师,即要对学生们负责,同时也要对整个社会负责。因此,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就成为了自己的首要职责。
《天国王朝》这部电影在美国的票房成绩很惨淡,在国内也不算是大有名气,这不是因为影片本身的问题,而是发行商脑残的认为导演剪辑版的时间太长了,观众是不会有那么长的耐心看完这部影片的。结果证明,发行商大错特错了。观众们对一个半小时的剧场版不感冒,反而对三个多小时的导演剪辑版好评连连。史诗影片嘛,要表现的东西很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哪够啊,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什么都说了,结果什么都没说明白。
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史实为主要框架,演绎了一个并不算太复杂的故事。虽然里边有很多恢弘的战争场景和jīng彩的打斗的场面,但绝对不是那种简单的以宣扬暴力来吸引人眼球的商业片。例如,影片中第一场战斗场面的描写,主角、主角的父亲和主角父亲的手下共同战胜了前来捉拿主角的教会骑士的场面。
如果是普通的商业片,一定要把打斗场面表现的非常华丽,好人都非常英勇和智慧,虽然敌人数量众多,但最终还是会被好人们全歼,而好人们则没什么事,最多也就受点轻伤,往往原因还是为了掩护战友。如果更加不幸地碰上了一部中国商业片,那坏人就更惨了,主角一刀下去肯定会砍死一大片坏人的,有时候甚至不用武器,只要把手一扬,对面坏人堆里就会爆发无数炸点,然后坏人一个不剩,女主角现身于主角身边,问候一句之后两人开始谈情说爱。如果非要表现出一点悲剧层面的意思,这时候往往坏人的头子会没死透,起来偷袭主角,女主角会因此而受伤或死去。这样一来,人们只会去恨那个坏人,而忘记战争的残酷xìng。
但这部影片却用了截然相反的方式。主角的父亲在战斗中受伤,为了杀掉敌人而导致伤情恶化,不久之后也因此而故去。主角父亲的手下中,几个给足了戏份,让观众对其建立起了好感,以为这些人会在后边的剧情中有更好的表现的人物也悉数阵亡。观众这才看清楚了战争的真实面目。残酷而无任何的情面可言,即使是获得了胜利,那也是敌死一千自亡八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绝对不可能的。
而这还只是影片中的一个小闪光点,整部影片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东西还有很多,尤其是其中关于宗教和良知的剖析更是深彻见骨。
不可否认,早期来华传教的这些传教士并不都像动画片《渔童》(经典台词,“可怜的老头,认罪吧,鱼盆是我丢的。”)中表现的那样,表面上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是以宗教和上帝的名义来满足个人的yù望。尤其是奉天的这些外国医生和牧师,他们都是真正善良的人,是真心实意的为中国百姓服务的。但是他们的国家并不友善,如果不是因为中国有强大的文化支撑(人口、领土面积和地理位置并不是欧洲人难以征服中国的主要原因,参见印度),欧洲列强早就把中国肢解并入自己的领土了。欧洲各国都清楚的认识到,想要征服中国,必先去其文化方可执行。各位看官是不是对这句话很熟?是龚自珍说的。原文出自《古史钩沉论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在龚自珍看来,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皆为史。即每一学说都是历史的产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种主张。故而此处所言之“史”即为文化的意思。
于是,由不怀好意的各国zhèngfǔ支持,由不明就里的各种教会出面,由纯真善良的传教士来执行的对华灭史行动开始了。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笔经费的大头,还是由中国人出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清华大学的建立,学校的所需费用都出自美国zhèngfǔ返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其他十四所和会外五所注1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张泽羽这些学生中的很多人是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进而左右这个国家注2,时期是立志的年龄,此时亲华夏,则终身为华夏。此时亲夷狄,来rì必将变夷狄。
标题注解:孟子曰:臣闻用夏变夷,未闻变于夷者也。
注解1:1919年10月由在华教会出面组织,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大学校长会议。会上讨论并组建了中国教会大学联合会。当时加入的有十四所在华教会大学。这十四所大学是:燕京大学、齐鲁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金陵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圣约翰大学、之江大学、福建协和大学、岭南大学、长沙雅礼大学、湖北文华书院、武昌博文书院、华西协和大学。这十四所大学在当时已分别设有文科全部课程,多数设有理科或工科。为了表达简洁,通常将这些大学称为“在华十四所”。
当时未加入教大联合会,但已开设院);其中岳阳湖滨学堂和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当时已开设文科大学的全部课程。为了表达简洁,通常将它们称为“会外五所”。
注解2:此时期奉天文汇书院毕业的毕业生中很多人都成为了民国时期的社会贤达和地方士绅。典型代表就是蒋介石的国策顾问钱希古和朱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