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浮 第143章 臣坑君(二)

作者 : 朝天一雀

狄仁杰说话,往往不带夸张成份,‘实事求是‘是他一向的做派,他说是大事,便定然是大事,他说深不见底,就必然难以探到底,他说是大鱼,就不可能是小虾米。

而狄仁杰先前所过,京里的几个后辈的手段都是小手段,所以,狄仁杰这句感叹,毫无意外的引发了武则天的重视,以至于让她暂且将心中成型的计划给搁置了下来。

毕竟,牵扯到了假传圣谕,牵扯到了一府副总督的参与,牵扯到了国玺的存在,这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都能动摇国本,武则天不得不重视。

与之相比,武家和李家的平衡,自己的颜面,甚至东宫是姓李还是姓武,其实都是小事,都是她一念之间的事!

“臣仔细对比过真正的玺印,最终还是发现,此圣谕上面的玺印还是和真正的玺印有差别的!”

狄仁杰皱眉道:“不过,很显然,此假印玺,应该是根据真印玺而仿的!”

武则天心思急转,很快便想到了什么,鼻子里面发出了一丝冷哼,又将怒火从她两个侄子身上转移到了两个儿子身上,不过,转念一想,武则天便知道自己又想错了,狄仁杰断不可能将李旦和李显推入险地,那么此事应该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念及此,武则天不禁暗叹:“论谋略、论气度,自己还真是不如国老啊···”

果然,狄仁杰苦笑一声,道:“陛下多虑了,庐陵王和皇嗣都是做过皇帝而又骤然让位,所以他们私造印玺的可能性还是不大的。”

“再加上,以他们两人脾性,这种事···”狄仁杰犹豫了一会,有些尴尬的笑道:“恕微臣直言,他们还是没有这个胆子做!”

狄仁杰这话虽然大不敬,但是却让武则天眼神之中的寒意渐渐消退,这两个儿子是什么性格,武则天还是清楚的。

“所以,朕才犹豫这东宫的归属啊!”

武则天脸上露出一抹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道:“朕的儿子,若非无帝王之才,朕又岂会做他想呢?”

“为君者亦要有所畏惧,若无所畏惧,引得天怒人怨,那便是亡国之兆,反之,虽非开拓之主,守成却是无虞,是以,微臣以为,胆小亦非坏事!”

狄仁杰不急不缓的说道:“更何况陛下的龙子,也没有胆小到那等地步!”

武则天心头一滞,冷哼一声,道:“好了,此时容后再谈,且说说这假传手谕之事!”

狄仁杰思索了一会,道:“此事变数太多,从孝敬皇帝,到怀章太子,都有机会——也有可能私造印玺,孝敬皇帝之死,怀章太子之死,其余党对陛下多有不满,此事,臣估计,多半和其余党有关!”

其实,狄仁杰是怀疑李旦的,也怀疑李令月,甚至还怀疑武则天,但是要考虑到控制这件事给朝局带来的影响,避免给仅有的李唐宗室带来动荡,狄仁杰也只能凭借着他强悍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过人的胆色,将此事推到了死人身上,把李唐宗室摘出来。

这就是所谓的死无对证,而且,谁也不知道孝敬皇帝和章怀太子有没有“余党”残留,查出来了最好,查不出,那也没有关系。

而对于孝敬皇帝和怀章太子,武则天一直都是讳莫如深,按照狄仁杰对武则天的了解,此事武则天多半是不会去查的!

果不其然,武则天面露厌恶之色,道:“国老在说笑吗,朕虽年老,却还未糊涂,此等说法,怕是连三岁小子都骗不过吧!”

狄仁杰一阵苦笑,忙道:“陛下息怒,此事也只是微臣之推断,并无证据,而且此事事关重大,未免对方狗急跳桥,对陛下不利,也只能以此结案,另派两路钦差,一明一暗去查明此案!”

这次,武则天很快便明白了狄仁杰的用意,略微一思索,便点头道:“那也只能如此了!”

狄仁杰见状,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有时候,要做个君王信任的贤臣,也当真是不容易,自己耿直一生,晚年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却也是觉得心头狂跳,可见,说假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不怪狄仁杰有此感叹,就在这短短的半个时辰,君臣之间的几个回合,彼此都在化解对方的招数,同时也是不着痕迹的将事态引向自己的掌控之中。

狄仁杰的优势便是对这整个事件了如指掌,只要掌控了大的方向,便做到了收放自如,以至于武则天都没有疑心狄仁杰生的“异心”。

但是武则天毕竟在这天下最不容易生存的地方生存了六十多年,她的布局,她的手段,她的谋略,她的心术亦可谓天下无双,即便不知真相,却也不是能被随便忽悠懂的。

好在狄仁杰十分了解自己这位“老对手”,九分真相一分假,终是将事态引向了自己所布之局中。此番较量,东宫之争,梁王魏王已经引起了武则天厌恶,皇嗣李旦也没有留下甚好印象,此消彼长,获利最多的,自然便是那还在返京途中的庐陵王李显了!

只是,狄仁杰也看得出来,现在武则天是十分不爽,也只好闭了嘴,等着武则天缓缓气,片刻之后,武则天的脸色缓和了下来,有些担忧的问道:“如今安东怎样了?”

“如今契丹乃是日暮西山,收复安东疆土乃是迟早之事,不过,如今安东乱象纷呈,副都督柳千韵一家二十余口,在李元去安东之时已经被人灭口,据说全部被吊死在柳府大门口,而柳千韵却从此销声匿迹,安东数万府军,早已经一哄而散!”

“听李元说,安东长白山里面,盗匪甚多,进退有据,旗帜兵刃鲜明,应该便是那些军人落草为寇的结果!所以,微臣以为,薛家血案的处理结果,几乎直接影响着安东日后的民心向背!”

狄仁杰扫了一眼还在和狄慕华窃窃私语的李剑凌一眼,不经意的说道:“不过,若日后我大唐又出了一个薛仁贵来,那安东之事便也不是大问题,江山代有人才出,陛下也无需太过忧心!”

忽然,武则天皱眉一皱,不经意的说道:“前段时间,洛阳那件案子,李剑凌查到了薛家身上,国老以为···柳千韵灭门之案,洛阳刘方啸之案,还有对国老刺杀之案,有没有可能是薛家的人做的!”

狄仁杰听得暗自苦笑,知道自己还是太过着急了,虽然没有让陛下起疑,但是却让陛下更恶薛家了,也不知道此事是福是祸啊···。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铁丘坟内尸骸已经无从验证,也不知是不是薛讷满门,若是有人逃月兑此难,误会陛下而做出此大逆不道之事,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事到如今,总算将事情遮掩了过去,狄仁杰也只好顺了武则天的意思,道:“不过一切要等平定契丹,再派人去安东再做调查,方能查出真相!”

薛家已被灭门,薛讷已身死,武则天将所有事情都推到了薛家身上,同样也是死无对证,武则天也知道自己的心思瞒不过狄仁杰,还是觉得有些尴尬,只好一声长叹,道:“如今契丹倒不再是朕的心月复大患,唯有一处,朕甚心忧!”

狄仁杰眉头一挑,道:“陛下说的可是漠北突厥?”

“没错!”

武则天目中杀气一盛,寒声道:“据探子回报,突厥默啜拥兵数十万,据地万里,西北胡夷皆归附,已然成了气候。见契丹耗我大唐兵力已久,早已经蠢蠢欲动了!”

狄仁杰趁机说道:“陛下可知,我大唐国富兵强,却屡屡为外虏所乱,因何所致?”

武则天知道,狄仁杰又要进谏了,不过,她也没有办法,狄仁杰进谏,往往关系国家社稷,不容武则天有丝毫大意,只好认真请教,道:“还请国老教朕!”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只因我大唐满朝文武没有捏成铁拳而已!”

“先有周兴、来俊臣等酷吏饿狼环伺,朝中文武朝不保夕,根本难以尽心尽力将力气放在边疆,致使不法之徒犯上作乱,害我国之栋梁。”

“而后诸王争夺东宫之位,让陛下心力交瘁,也无法将精力放到边关之地。是以,让外虏发展壮大,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此皆是内政不清之故!”

“内政不清,则无暇他顾,致使外虏猖狂如斯!”

狄仁杰说的,武则天不是不知道,但是前者是保自己皇位稳固,后者却是自己的娘家嫡亲侄子,这手心手背都是肉,哪怕先前武则天已经对武承嗣和武三思生出了厌恶之心,此时依然是难下决心。

见武则天不说话,狄仁杰复又劝道:“陛下,是时候下决心啦,一旦东宫之位确定,文武百官的心思也将会放到国事之上,此事百利无一害啊!”

“国老的意思朕明白了,来俊臣之案,便按照三司会审的裁定处置吧,至于东宫之位,容朕再想想!”

沉思良久,武则天沉声一叹,道:“朕已经下诏,令庐陵王携家眷归京了···”

话到了这份上,狄仁杰也不好再说什么,拱手一礼,道:“全凭陛下圣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唐浮最新章节 | 唐浮全文阅读 | 唐浮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