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吃了饭,杨思辰开始琢磨着给紫绡做面具的事。
杨思辰首先想到的是琉璃,可即刻便摇了摇头。
这个时代的琉璃都是古法琉璃,亦称月兑蜡琉璃。采用古代青铜月兑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成,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的jīng修细磨,在一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后而自然凝聚而成的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sè彩自是流云漓彩、美伦美焕;品质也是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确实是很漂亮。
但是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七成左右。更为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一大帮子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
这玩意儿漂亮是漂亮,但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最后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jīng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工艺复杂时间长不说,而且还脆,戴在脸上万一摔了,那可是会出大事的。至少现在就给紫绡那丫头做一个琉璃面具不现实。
陶瓷的面具,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玉质面具不是没想过,问题是去哪里找那么大一块玉来做面具哇!
用生铁或者锡铜直接铸造个面具吧,太寒碜了,而且由于材质太软,要保证强度就必须加厚,这么一来重量太大,这小丫头戴着吃力。、
用搪瓷做面具,轻便,经摔,同时还美观。搪瓷在这个时代又叫珐琅,大约唐代中晚期华夏开始发展珐琅,到明朝初年珐琅技艺才rì趋成熟,明朝中期珐琅制品的工艺达到顶峰,成品最为jīng致美观,由于正值景泰皇帝当朝,所以珐琅又有景泰蓝之称。可搪瓷烧制主要有釉料制备、坯体制备、涂搪、干燥、烧成、检验等工序,这个时代的搪瓷还是以生铁为底基的,估计要达到要求的强度的话,分量比生铁轻不了多少。而且杨思辰完全不熟悉制作流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出来的,也不行。
做个钢制面具吧,在这个时代钢都是百炼钢,没有碳钢锰钢不锈钢一说,杨思辰不知道上哪去找合适的。
木制面具一刀一刀刻起来太麻烦,而且为了保证强度厚度自是不小,虽说分量不如生铁锡铜那么沉重,但戴起来给人感觉太厚重了,小姑娘戴着自是不好看,而且还不舒服。
那么只有金银了,其中大型黄金制品只有宗室和贵族子弟才能公开拥有,自家不够分量,自是不能逾制,否则就是杀头的罪过。xìng命第一,安全第一……
剩下的就只有银子了,不过银质面具倒也合适——不太贵重,加入其它成分制成合金可以保证其强度,还不存在逾制的问题。至于金属xìng凉,在面具里垫层绒布就行了,绒布在这个时代虽然说是比较稀有,但对于杨家而言,弄一小块还是不难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做这个面具,杨思辰知道这个时代制造小型金属物件的方法主要有:打制法,铸造法,叠丝法
杨思辰首先排除了打制法,用锤子一下一下地敲打,杨思辰没那么好的耐xìng,而且敲打成型是需要技巧的,杨思辰还有些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天生就不是手巧的人。
叠丝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块状金属经熔化,压丝,拉丝制成需要直径的金属丝,将丝合股拧绞,拍扁,在根据图纸的花样用镊子将丝盘曲成各种花型,将掐好的各种花型合拢,撒上焊粉过火,即得各种整体花型,对黑胎进行酸洗,有时要点银蓝,烧蓝后镀金或镀银,有的最后还要镶嵌宝石。这种工艺得饰品表面造型丰满,层次如浮雕,用来做首饰等细小物件可以做得很jīng致,但如果用来做体积颇大的面具,显然太耗时了。
铸造法里的翻砂法和失蜡法在这个时代已经相对成熟了,应用起来倒不难。
翻砂法是用粘土粘结砂作造型材料生产铸件,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工艺方法,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金属器物铸造工艺方法。说起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商周时期;论其应用范围,则可说世界各地无一处不用。值得注意的是,就模子材料而言,即使在四百年后,粘土湿型砂仍是最重要的造型材料,其适用范围之广,耗用量之大,是任何其他造型材料都不能与之比拟的。不过用这种方法铸造出的金属器物表面非常粗糙,需要jīng心打磨之后才能使用,杨思辰要做的事不少,那丫头要做的事也不少,都没闲暇来细细打磨,又不好请工匠帮忙。所以杨思辰也只好放弃了。
失蜡法则是一种用于青铜等中低熔点金属器物的jīng密铸造方法。通常其具体做法是:先用蜡做成铸件的模型,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最后往内浇灌溶液,便铸成器物。以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不过一个模具一般情况下只能使用一次。用来做面具倒也没多大问题。
失蜡法在后世仍然是一种常用铸造方式,首先用硬质材料制作工件的型模,然后将蜡注如型模,这一步叫做“打蜡”,然后等蜡冷却后将蜡型取出,这一部叫做“退模”,这时蜡模与实物大小一致或者稍微大一点(考虑到热胀冷缩),然后对蜡模进行细致的修改后用沙将其蜡模表面沾满、沾实达到一定的厚度,这一步叫“沾沙”,等蜡模表面的铸造沙粘合后将沾满沙的蜡模放入水中煮将蜡煮化最终留下一个沙壳这一步做叫“煮蜡”,最后将沙壳埋入铸造沙坑中将融化的液态金属延沙壳倒入,最后留在沙模里的液态金属冷却凝固后敲去沙壳,把铸件取出略加打磨,就万事大吉了。
型模完全用手雕刻太费事了,而且还不能做道和小丫头的脸型很吻合。
杨思辰在屋子里转来转去想了一刻钟,又拿来蜡烛在手里盯着看了一刻钟,最后把蜡烛放在一旁,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嫣红,说道:“去厨房拿只盛汤用的大铁勺来,再拿一块半尺见方的绒布来,回来后再找一两五钱重的蜂蜡送过来。”
嫣红点点头说道:“是。少爷。可要奴婢搭把手?”
杨思辰不确定地点点头,说道:“你拿了东西就站在一旁等着吧,这事我也说不准要不要你搭把手。”
待嫣红找来大铁勺,杨思辰把放在一旁的蜡烛掰下一块放在大铁勺里,然后把大铁勺放在油灯上烤,过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蜡就融化为液体了。
等蜡变成半凝固状态后,杨思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了碰,感觉很烫手,估计有八十来度.于是取过茶壶,在蜡上倒了一些水,之后又把大铁勺重新放道油灯上烤,过了一会儿,蜡重新融化了,由于比重不同,水早就渗到融化的蜡下面了,不过还没有沸腾的迹象。
杨思辰摇摇头,这显然不行,白蜡凝固温度太高了。这种半凝固状态的白蜡还是太烫了,直接往脸上贴会烫得那丫头哭爹喊娘的。
过了一刻钟嫣从库房红找来了一块蜂蜡,对杨思辰说道:“少爷蜂蜡咱府上所存不多,省着点用吧。”
杨思辰点点头,接过蜂蜡放在桌子上。把大铁勺里的白蜡重新融化后倒掉,将大铁勺洗干净,装上一小块蜂蜡,然后重新把大铁勺放在油灯上烤,过了大概半盏茶的功夫,蜂蜡就完全融化了。杨思辰等蜂蜡冷却下来变成半凝固状态后,又小心翼翼地用指尖碰了碰,这次感觉只是稍微有点灼热,估计不会超过六十五度,并不是自己预计的那么烫。
杨思辰松了口气,这就行了。到时候只要保证融化的蜡不直接接触皮肤,就可以吧那丫头的脸型大致拓下来,至于垫上湿宣纸还是湿棉布效果更好,这还得让嫣红过来试一试才知道结果。如果还不行的话那就把半凝固的蜂蜡往那丫头脸上扣,然后用手压出形状。这也不难,就是动作要快点。只是面具不能太薄,不然浇铸时可能留下气泡,要么在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和锡等其它金属,这样可以使金属液体具有更好地流动xìng,不过会影响面具的光泽,但具体情形如何这不是杨思辰所能知晓的了,到时候问一问工匠师傅就行了。
过了一刻钟,杨思辰用了一两蜂蜡将嫣红的左手手背形状完完整整地拓了下来。因为垫上了一层湿宣纸,嫣红也没有感觉到多少不适。最后杨思辰还是执意吩咐嫣红去把手放在冷水里好好冰一下。以免留下问题。
既然失蜡法可行,那么接下来就是考虑制作什么样式的面具的问题了。全脸面具?排除!杨思辰可不想一天到晚一抬头就看见一张泛着银光毫无表情的面具脸,想想心里都发愀,浑身上下都不舒服,而且那小丫头戴着说话都可能是闷声闷气的,想必也不会很舒服,己所不yù勿施于人啊;半脸面具?得了吧!还不如弄条黑布掏俩洞往眼前一绑得了,再拿一对三尖叉摆个POSS,呵!忍者神龟!只遮住右半边脸的面具?那干脆没法戴,无论怎么穿线都固定不牢靠,除非用胶水把面具粘在那小丫头脸上才行;套头面具?去死吧!这是做头盔还是做面具啊,就遮那一小片红斑,至于把整个头都塞进去吗?戴着估计比全脸面具还闷,再说了,纯银的分量比生铁还重些,戴上去估计扭头都费劲,估计真要怎么做的话,过不了多久那小丫头就把面具砸成碎银片换钱去买糖果点心了……
杨思辰想了半天,发现只有像西洋海盗戴的那种独眼眼罩式的面具合适,遮住一只眼和遮住一只眼及其周围一部分脸,这个差别应该不算大。大不了像戴单片眼镜那样,一只脚架在耳朵上,另一头夹在鼻梁上,上面再用发钗别在头发上就行了。
杨思辰想到这儿,从袖袋里模出两个个银角子,站起来递给替嫣红来当值的流岚说道:“明天早晨你去外面买半斤蜂蜡回来。我起来吃了饭后送过来就行了。”然后指着桌子上的大铁勺接着说道,“这些东西别收了,明天我还要用的。”
流岚好奇地问道:“少爷,您这是要干什么?”
杨思辰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说道:“给紫绡那丫头做张面具,至少把那些红斑遮一下吧。我看见她那张脸心里都发愀,浑身上下都起鸡皮疙瘩。”
流岚笑道:“少爷这么快就后悔了?这才几天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呐!”
杨思辰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模样,说道:“你这小蹄子,敢这样编排你家少爷!明天本少爷就把你卖到窑子里去!”
流岚赶紧装出一副很害怕的样子,假模假样地哀求道:“少爷,您一向宽宏大量,慈悲心肠,这次就饶了奴婢吧,奴婢再也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