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出交通事故的消息也传到了西伯昌的耳朵里,他召来姜子牙与姬发,共同商议如何打一场漂亮的舆论反击战,这种事情自然难不倒姜子牙,他立刻就给西伯昌出了一个主意。
按照姜子牙的意思,西伯昌遍告天下:伯邑考在帝都超速行驶,违反了交通法,且致一死一伤,作为父亲,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帝辛从重处罚,以平民愤。
这个告示与帝辛把伯邑考剁成肉酱的时间几乎相同,当时的信息传播速度较慢,谁也说不清到底是谁先行动的,这样一来,周国的人民都觉得西伯昌的觉悟高,而帝辛的处罚太过严厉,这种想法与朝歌来的想法一碰撞,打了个势均力敌,双方握手言和,索性奇文共欣赏,全都消停下来拜读《二三事儿》去了。
这还没有完,姜子牙还有后招,他这回亲自执笔,将“酒池肉林”之事写成了最新一期的《二三事儿》,并且通过媒体传播了出去,由于这一期的内容太过精彩,舆论的大潮再一次把帝辛淹没。
在病床之上的帝辛知道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对于帝辛这种男人,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棋逢对手,他等了一辈子,终于等到了西伯昌发力,伯邑考已死,真正的战争就要开始。
帝辛命人将伯邑考的“尸身”用大盒子装起来送到周国,想要气一气西伯昌,没想到效果比较显著,一下子竟然把他气死了,西伯昌也真是不争气,装了一辈子孙子,刚成长为儿子,就一命呜呼了。
原来,西伯昌打赢了舆论战非常高兴,他人生中第一次与帝辛正面交锋就以胜利而告终,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可还没有高兴几天,就收到了伯邑考的“尸体”,他虽然听说了长子为国捐躯的消息,但是看到儿子的惨状,还是伤心不已,他决定牢记长子为周国所做的贡献,牢记的方法就是把他吃到肚子里,西伯昌的胃口不错,竟然一口气吃下了一个人,结果当晚就给撑死了。
自然,姬发掌管了周国,自封为周武王,追封西伯昌为周文王,仍拜姜子牙为太师,称其为“师尚父”。
听说西伯昌死了,帝辛深感遗憾,但不久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真正的对手是之前躲在幕后的姜子牙和姬发,帝辛叹了口气,想姜子牙太能活,姬发太年轻,自己估计活不过这两个人了,无限伤感。
“大王,何故叹息?”
不用睁开眼睛看,帝辛就知道是妲己,她悦耳的声音早就印刻在了他的心底。
“美人,他们说你是狐狸精,你是不是?”帝辛一直没有问过妲己,但他一旦决定要问个清楚,就丝毫没有吞吞吐吐,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妲己似乎早就料到他迟早要问这个问题,没有丝毫的惊慌与埋怨,只是微微一笑:“大王,你信不信他们的话?”她的笑容中略带疲惫,是连日来照顾帝辛,休息不好造成的。
“美人,他们写的太逼真,不由得我不怀疑,你不要怪我,你告诉我实话。”
“我说不是,大王信吗?”
帝辛睁开了眼睛,紧紧的盯着妲己的眼睛,眼神中又出现了久违的英气,妲己的眼神没有丝毫躲闪,良久,竟然击败了帝辛的眼。帝辛再一次合上眼睛:“我信。”
烛光摇曳着妲己美丽的容颜,微风吹过,帝辛的寝宫之中忽明忽暗,豪华的装饰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再奢华的宫殿也留不住一个朝代的繁荣,同样无法阻止另一个朝代的来临。
新王即位三把火。第一把,烧内政:周武王裁减了很多在文王时期滥竽充数的官员,破格提拔一批得才兼备的有能之人,这些人深感武王大德,做起事儿来尽心尽力;第二把,烧民意:武王即位之后轻摇薄税,周国的百姓对其感恩戴德,要知道,天时地利只是辅助,人和才是胜败的关键;第三把,烧战争:武王命他的师尚父总统大军,对商朝展开了全面的攻势。
这三把火虽然烧得很旺,但是商朝的根基还是相当稳固,并且帝辛身边有三个值得信赖之人,第一当然是妲己,第二是总督兵马的飞廉,第三就是飞廉之子,总督禁卫军的恶来。妲己自不必说,是帝辛延年益寿,强身健体的法宝,而飞廉和恶来这对儿父子二人组完全可以守卫商朝的领土主权。
果然如此,纵是姜子牙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突破飞廉固若金汤的防御工事。姜子牙说过,飞廉是一位军事奇才,他不仅像他的儿子一样有一身勇武,更难得的是对于军事战略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虽然比不上姜子牙的诸般神鬼莫测的能力,但是以他的本领守土固疆还是绰绰有余。
眼看双方的战事陷入了僵局,商朝的两位大臣终于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了。
他们正是帝辛的两位叔叔,比干和箕子。
自从上次九侯的事情之后,比干和箕子着实安静了一段时间,都是聪明人呢,他们也可以体会到帝辛的用意,他并不是没有察觉到两人的反叛倾向,而是碍于亲人的面子,能忍责忍而已。同样,微子启也如惊弓之鸟,一惊就是这么多年。
但是,最高权力斗争之中,任何一方都不会简单的因为亲情而改变行动计划,帝辛杀九侯、鄂侯,囚西伯昌,而不追究比干、箕子的责任,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不想撼动国家的根基,诛杀九侯和鄂侯已经牵连了一大批二侯同党,如果再打包处理了比干、箕子,势必国将不国。
对于微子启,更是不能轻易降罪,他是皇亲贵族,甚至在朝中都有很高的威望,就连表面上也不像西伯昌一样听话,搞不好就要兵戎相见,这违背了帝辛平定四方之后休养生息的大方针。
而最高的权力斗争,任何一方也不会因为对方捎带的仁慈而“金盆洗手”,比干、箕子以及微子启,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于是,以微子启为首的势力与帝辛势力和平共处了数年。直到这时,周武王打破了这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