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读过的历史 第四十三章 公子不急赵高急

作者 : 晗鱼儿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的胡亥丧失了当初的那种机灵劲儿,虽然秦始皇问他什么,他都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却丝毫没有那种十几岁孩子本应具有的活泼可爱,并且,胡亥的思想被过多的学业禁锢住了。对他来说,书本就是整个世界,他的娱乐项目就是画一幅画,或者弹奏一首曲子,然后接受人们的称赞。

而其他王公大臣们的孩子也到了对知识感兴趣的年龄,并且每人都有一两件兴趣爱好,他们把掌握知识当成了一种乐趣,很快就赶上了胡亥的步伐。

更不用说胡亥的哥哥们了,他们生于帝王之家,对帝王之术有着天生的兴趣,尤其是公子扶苏。

每次,秦始皇把这些皇子们召集起来,问他们一件治国方面的事情,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其他皇子还在苦思冥想的时候,扶苏就已经结合秦朝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令秦始皇满意的答案,而胡亥还在搜索着那些书本里的字句,想着哪一句才是最适合说出来的。

就这样,胡亥又令秦始皇失望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公子扶苏稳占上风。

一次,魏地一群没落贵族在小范围造反,秦始皇照例询问这些皇子们的意见,胡亥抓住机会,从《礼运大同篇》背到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字一句没有任何起伏与停顿,连珠炮似的溜了出来,就在其他皇子对此目瞪口呆的时候,扶苏早已经请示了秦始皇,带兵出征了。

这一小股人马根本不是秦朝大军的对手,秦军雁过不留痕,平定了叛乱。但是,扶苏并没有拍走人,而是在魏地出榜安民,文中对魏国贵族好言相劝,并且向他们许诺:善待魏地百姓,并且保障这些贵族们高人一等的权利。还把这些贵族召集起来,进行了愉快的会晤。又很多胆大的贵族接受了扶苏的邀请,饮宴期间被扶苏的气场与谈吐折服,放弃了继续造反的想法。

听说叛乱的事情这么容易就解决了,秦始皇很是高兴,他派人去他的书房告诉胡亥,让他不要再背下去了,前后各三千年的名著都快被他背光了。

但是,这件事情有一点不符合秦始皇的心意,他认为,扶苏既然把魏国贵族召集起来,就应该把他们尽数杀掉,而不是给他们好吃好喝,再将他们恭恭敬敬的送出去。关于优待贵族这件事情,完全可以说一套,做一套。他难以模清扶苏的用意,这件事情在他心里成为了一个疙瘩。

于是,秦始皇在器重扶苏的同时,对他多了一份提防。

很快,这份提防升级了。

其他五国的贵族听说造反好处多多,也紧随魏国之后,两三个人就敢喊着造反,于是,扶苏不仅结交了魏国贵族,还陆续把其余五国贵族结交了个遍,这让秦始皇很生气,至少是表面上很生气。

一天,扶苏在朝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儿,竟然替六国贵族求情,请求秦始皇宽恕他们的罪过,并且恢复他们的贵族待遇。

秦始皇以其浮夸的演技,把扶苏发配到北方,让他去当蒙恬的监军,和他一起修长城。秦始皇也因此获封当年的影帝。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来,秦始皇虽然对扶苏的做法有些不满,但自己终究要将大位传给他,并且秦始皇最了解扶苏,他是不可能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的,自己这样做,并不是绝了传位扶苏的念头,而是借着这个机会让朝臣们误以为扶苏失势,从而将他们重新笼络到自己身边,这样有利于大秦帝国zhōngyāng集权统治,并且,让扶苏在边疆历练一下,绝对是一件好事儿。

但是,这件事儿不能明说,而扶苏虽然在朝政大事上聪明绝顶,但是对于秦始皇的心思还是捉模不透,于是,他很伤心的上路了。

不仅扶苏很伤心,朝中的扶苏党人都很伤心,但有两个人很高兴,那当然是胡姬和赵高。胡姬毕竟是个女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高兴过度,就一命呜呼了。

而本该最高兴的胡亥却并不怎么高兴,虽然赵高在这几年中,不断的向他渗透“兄弟不如皇位”的思想,但是,胡亥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童真,丝毫理解不了赵高的理论。对于扶苏被“放逐”一事,他只是觉得长兄就要离开自己了,从没想过这件事情将带来的“好处”。

胡姬死后,胡亥就更高兴不起来了,这是他长这么大最亲近的人,她的离去,不仅带走了胡亥的母亲,还带走了他的整个世界。

从此以后,胡亥最亲近的人变成了赵高,反正轮几轮也轮不上秦始皇。

胡亥并没有从繁重的课业压力中摆月兑出来,赵高对他的督促变本加厉,因为赵高看到胡亥即位的希望。

但是,秦始皇无论如何也不立太子,他知道,一旦过早的确立太子,朝廷之中很快就会聚集一批“**”,皇权就会分散,历朝历代的皇dìdū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更不用说这位“千古一帝”,他肯定要防患于未然。

赵高也很识趣,他绝口不提皇家之事,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好像将来谁当皇帝,与他没半毛钱关系,但赵高早已经满心欢喜,以为既然扶苏被逐,那么太子的宝座就肯定是胡亥的了。

朝中可不只他一位有如此敏锐的政治嗅觉,丞相李斯也早已看清了局势,一步一步地加入了胡亥集团。

胡亥的势力逐渐壮大了起来,在朝廷之中,只有两个人不知道,一个是秦始皇,一个就是我们的当事人“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这已经是他一年之中的第四次出巡,对外宣称是“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而大臣们明白秦始皇的用意,其实是为了“巡查四方,震慑天下,对于密谋造反的,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其实,只有秦始皇和赵高知道真相,他这几次东巡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长生不老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你没读过的历史最新章节 | 你没读过的历史全文阅读 | 你没读过的历史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