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节第六十一章1
第六十一章1
也许是老天睁眼,抑或是作弄,卯生的活动终于有了头绪。老幺满口答应救仲甫。并说:“小菜一碟,不就是贪买两本破书这屁大个事儿嘛”。
这老幺不是外人。他是卯生师傅楚露的小儿子。乳名叫幺娃子,卯生一直叫他作老幺。他叫卯生哥哥。老幺当兵十八年,去时熬上空军机械师,转业时为机械大队的中队长,据说相当于营长。其人身材高挑、笔挺,一表人材,潇洒倜傥。他平素衣着整肃,步伐规范健美,永远都是一副标准的军人形象。
老幺待人处事严肃认真,谈吐果断,不苟言笑。他转业地方多年,依然军人作风,几乎无人见他隔天剃胡须,无人见他松过风纪扣。他堪当退伍军人的楷模。
老幺事业心极强,洒月兑的外表下,掩藏着一副“财迷”心肠。其经济头脑与改革开放潮流极相吻合。所以,他身为金融干部,竟也敢顺潮流而起,逆行规而动,托其兄长海山名义,开办了一个小煤矿。这煤矿是他事业心的体现,是发财的美梦,却又是他的一个麻烦。老幺的困难是,那煤矿距他单位有数百里,缺乏管理人材,自己遥控不力,以致经营多年,反而负债累累。
如今,煤矿不仅正值困难重重、骑虎难下之势,而且近期又遇到地方上的刁难“扯皮”,导致现已停产,情况相当危急。
为此,当他他偶尔闻听仲甫出事,于是便想到了卯生。他想效西周文王请姜尚那样,欲请卯生出山为其效力,希望能力挽狂澜。但他知道硬请卯生很难。因那煤矿地处深山老林,条件艰苦,而卯生身体较弱,不胜其苦。所以他便想到了利用卯生重情心理,自告奋勇地答应救仲甫,以期以情动之,引其就范。不过其人良苦用心中,虽有私心却无恶意;救人急难,怎么说也是存德。
“哎,你也是,”老幺为卯生敬烟,“怎么不早对我说呢?撇下亲弟兄不打招呼,反而四处去求告别人,真是!”
卯生苦笑道:“俗言隔行如隔山呀。谁知道你搞金融的,能手眼通天?”
老幺媳妇儿帮腔,说老幺有很多战友在县城内,而且办这类事情都很对口。其中一位,曾经就很轻巧地为他们亲戚办过类似的事情。老幺说,他听到关于仲甫的事情后,马上即给战友通了电话。战友答应今日来作客。所以,老幺要求卯生陪陪他的战友,拉拉近乎,套套感情,估计很快就可以放人。
看来,老幺不仅办事依然是军人作风,而且良苦用心中也含有兄弟情义。卯生此刻心情无法形容。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感,又像见到了活菩萨一样激动不已。
中午十一点多,老幺那位战友准时赴约。来人个子不高,蛮头海脑;看去不是很有素质,却有几分做作出来的威严,一副中下层次执法人的形象。他一见老幺吹捧的“作家”,顿时显出两分斯文,拉手让座,无话找话地客套了一些闲话。
酒后那人说,一定努力,保证尽快放人。
卯生大喜过望。奔走几月,艰难重重,没想到老幺一出手,事情竟于杯酒之间很快有了眉目。至此,他这颗沉重的心,像遇大赦般顿显轻松了许多。
送走来人,老幺当着卯生的面,自掏腰包,让其媳妇儿追着那人送去了一份烟酒重礼。
事情算是定下来了,老幺的要求也提出来了。他说煤矿现正受地方钳制,具体上有两点,一是当地禁止了木材砍伐,断绝了煤矿上的木材供应;二是交通刁难,不允许煤矿车辆在村级公路上通行。仅这两点,便陷煤矿于绝境。究其原因却很简单,主要是煤矿所在地的,乡与村之间争夺“甲方”权属问题上存在争议,相互扯皮。以致架空和逼停了煤矿生产。
因此,老幺请求卯生念及兄弟之情分,全权代表他进山与人谈判,希望并相信卯生有这个能力,能于起死回生中保住并救活他的煤矿。
凡人都知道,与人谈判不是什么好活儿,谈判桌上不仅需要人集处事魄力与艺术于一身,更重要还需熟悉和选准对象,洞悉对方心理,才有操纵取胜的可能性,反之有理也会功亏一篑。
卯生不熟悉煤矿当地情况,难度肯定有。但他一向恃才傲物,不相信山里面有多少角色是他的对手。更重是这会儿他救子心切,知恩图报。沉吟中他站在老幺角度上想,受人钳制不仅不是滋味,煤矿停产是损失,解救已成然眉。不知则已,知道了不帮于心不忍,也有见死不救的缺德性。于是他没有过多考虑,即满口答应,决定尽快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