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第十四章 大田,美国陆军的创痛
第十四章大田,美国陆军的创痛
(34团1营和19团2营的后撤,以及后撤的位置都没通知迪安和比彻姆。现在,在大田城内的迪安和比彻姆事实上成了空头司令,但是他们却一无所知,还以为这两个营都在原来的阵地上战斗。)
锦江被突破后,迪安少将立刻就决定弃守大田。他的24师已经残破不堪,19团新败,已经被撤到大田东南大约30英里远的永同进行整补;第21团经过锦江北面一连串的战斗,只剩下1100人,不能再上战场了;第34团从踏上朝鲜的土地,就没有停止过逃跑,迪安从没想过这个团能给他带来希望。如果北朝鲜人前来,24师就立刻后撤,放弃这个南朝鲜第六大城市。据此决断,迪安7月16日命令34团从论山后撤,到甲川一线布防,将师侦察连派到南面的锦山公路上去警戒;东面通过沃川的公路,是24师的撤离路线,迪安让21团在那里据守,顺便也警戒东面的北2师。师部也从大田搬到永同去了,只有迪安和他的副官留在大田,和34团团部一起活动。
7月14日,美国陆军参谋长科林斯将军和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到东京,召集沃克一起研讨朝鲜局势。麦克阿瑟表示需要8个师的兵力才可以解决朝鲜问题,他将给沃克4个师在南部防守,而将另外4个师在某个地方投入战场,然后消灭北朝鲜军队,统一朝鲜全境。柯林斯对此表示异议,要求麦克阿瑟的军事计划必须吻合政府总的政策;范登堡对中国人参战的问题,表示了强烈关注,并询问麦克阿瑟对此有何看法。麦克阿瑟回答:“把他们消灭在北朝鲜。”
两位参谋长被他们的前线总司令官吓晕了,不得不再次向他解释了欧洲才是重点的国家总政策。而且,华盛顿不能满足他8个师的要求,因为就算抽光欧洲的驻军,也凑不出8个师的兵力。沃克很会见机,告诉科林斯自己急需11个营,希望用最快的速度满足这一要求。会议结束前,麦克阿瑟对欧洲中心论作了最后的抨击:“我们要么在这个地方赢,要么在所有的地方输,如果我们在这儿赢了,我们就增加了在所有的地方蠃的机会。”
如果要赢,第一步就是将北朝鲜人挡在某个地方。沃克带着这个使命返回南朝鲜,18日飞到大田和迪安商议。沃克向迪安介绍了他的参谋长制定的防御计划——“釜山防御圈”,并告诉迪安第1骑兵师正在东南海岸的浦项洞港口卸装备,但是他们最快也要两天才能到达这里。只要第1骑兵师进入大田南边和东边,建立起沃川——锦山防线,美军的退却就能够放慢速度,那么第8集团军就有时间建立计划中的防线。
时间,还是时间!虽然沃克没有向迪安下命令,而是说希望24师能在大田防守到20日,同时给了迪安关于撤退与否的最后决定权,但是迪安明白,这个要求就等同于命令,如果迪安在20日前,下令撤离了大田,那么他作为军人的荣誉就荡然无存了。
大田坐落在小白山脉西侧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里,距北部的汉城160公里,距半岛南端的港口城市釜山200公里,共有人口13万,是内陆的一个交通枢纽、一个初具规模的商业中心。作为交通枢纽,共有五条公路,一条铁路进出大田,城外3公里还有一个机场。不管迪安愿不愿意,防守大田的主要力量只能是34团了。为了加强第34团的领导,沃克让步7师32团的团长,查尔斯?e?比彻姆上校从日本飞来,接手34团的指挥。这样34团在踏上南朝鲜的短短半月里,接连换了两个团长,中间还由罗伯特?l?沃德林顿中校代理了几天。一个需要被重建的垃圾团,踏上战场后走马灯一样经历了4任团长,让这样的部队担负主要任务,能带给你的除了噩梦不会有别的。
迪安将军把24师剩下的所有105毫米榴弹炮合并起来,组成一个混合营,连同装备有155毫米榴弹炮的第11营一起部署在机场。比彻姆上校将他的指挥部也设在机场,机场东面的山脊上有3营扼守,并充当团的预备队。进出城的6条通道上,东面通过沃川的公路配置不变;南面锦山公路上的师侦察连,因为通讯的原因,改为由比彻姆上校直接指挥。这次指挥关系的变更,因为对命令文字的理解差异导致了一个灾难性的后果。18日下午,迪安给师侦察连的命令是:“明晨,在大田归第34团团长指挥。”于是,19日晨,师侦察连离开锦山公路上的阵地,前往大田。锦山公路成了无人警戒的空地!实际上迪安没有让侦察连离开的意思,仅仅是因为通讯上,34团团部和侦察连之间比较通畅,而将指挥关系移交给34团团长。
在面临北朝鲜人直接进攻的三条通路上,正南面的铁路和一条二级公路紧挨在一起,此通道由34团i连派一个排,在离城3英里处筑起了路障;西边从论山过来的公路上,有34团l连的一个排在甲川江上的桥旁警戒;西北从汉城过来的公路上,34团1营在公路两侧布防。1营将b连往主阵地西边前伸了1英里,建立前哨阵地。论山公路和汉城公路,在大田西郊交汇,这个交叉路口是外围阵地的部队,撤回大田城区的必由路口,但是没有安排部队在此警戒。为了加强大田防守力量,迪安命令19团2营返回大田,作为师的预备队,统一由比彻姆上校指挥。这样,刚从日本飞过来的比彻姆上校就成了大田防御战的战场指挥官,由他统一指挥所有防御力量。
大田保卫战开始前,迪安得到的最大援助,应该算是3.5英寸“超级火箭筒”。这是美军刚刚研制出来的一种对付坦克的秘密武器,朝鲜战争爆发时,这种火箭筒被标准化并投入生产才15天。应麦克阿瑟将军的要求,这种新式武器立刻被投入到缺乏有效反坦克武器的朝鲜战场。7月11日,新武器指导小组抵达大田,两天后,首批武器也运到大田。指导小组立即开始对选拔出的士兵进行训练,教他们使用火箭弹和铝制火箭筒。当t—34坦克进攻大田时,这些经过仓促训练的人员,带着他们的“超级火箭筒”,成了t—34的终结者。
除开大田战场,其它地方都是由南朝鲜人在负责防御,沃克从大田返回大邱后,立刻去找南朝鲜的陆军总参谋长商议。此时,美军顾问团依旧在执行他们的顾问职责,向南朝鲜军队提供建议并监督实行。詹姆斯?霍斯曼上尉依然是事实上的首席顾问。霍斯曼虽然因为学历问题,不能得到升迁,以致年近四十还挂上尉军衔,但是他的能力得到了全体顾问团成员和南朝鲜军方的一致肯定,以前的“胖小子”蔡秉德和现在的总长丁一权都对他言听计从。大家一致认为,霍斯曼上尉能娴熟的指挥师级部队的作战。沃克并不是个粗心的人,他事前了解了这些,因此用一种对等的方式和霍斯曼上尉进行沟通。
沃克用玩笑的语调开始了他和霍斯曼上尉的交谈:“嗨,上尉!他们告诉我说,必须征得你的同意,我才能调动南朝鲜部队。是这样吗?”
“我想不是这样,先生。”霍斯曼上尉愉快地回答,并向他的上司解释了自己的职权范围,和南朝鲜部队的指挥程序。简言之,沃克要通过南朝鲜的总参谋长丁一权少将,向南朝鲜部队下命令,美军顾问团则负责监督命令的执行。霍斯曼上尉向沃克保证,他会确保将军的命令得到执行,如果南朝鲜部队的指挥官不执行将军的命令,他会毙了他们。——因为李承晚曾经签署过一个这样的命令给美军顾问团。
事实上沃克的命令并不总是被忠实地执行,尤其是当命令是针对美国记者时,那就更加不靠谱了。你不能要求巴顿上将的学生对记者友好,并欢迎女性在他的战区晃悠。当沃克正式接手南朝鲜美军的指挥权后,立即就发出了一个命令,要求在战地晃悠的美女记者玛格丽特?希金斯小姐离开朝鲜。沃克并不认识希金斯小姐的同事,所以这事不是霍默?比加特先生在后面捣鬼;沃克将军也不歧视女性,他只是认为“在朝鲜战场,没有妇女的容身之处”,出于对美国女性的爱护,才让美丽的记者小姐离开战场。
希金斯小姐得到了很多人的同情,包括迪安少将和斯蒂芬斯上校。作为21团的团长,斯蒂芬斯上校说他可以让希金斯小姐进他的步枪班。既然有这么多人支持,希金斯小姐决定对沃克展开攻击:她先通过《纽约先驱论坛报》发了一个声明,说自己“是受正式委任的特派记者,是一个称职的记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妇女”,并呼吁麦克阿瑟给予她应有的支持。通过媒体的放大,要希金斯小姐离开南朝鲜的命令,转眼就变成了一个国际性的新闻。苏联的《新时代》周刊,用一幅内容为希金斯小姐正在被刺刀赶出朝鲜的漫画,讥讽了接连失败的美国陆军,因为漫画的题目是《麦克阿瑟的第一个胜利》。
现在希金斯小姐觉得可以去找沃克将军当面理论了。7月18日早晨,她一身士兵装扮,走进了沃克在大邱的司令部。——美军宪兵的截访技术实在太差了,应该向天朝信访办的人好好学习!不过,将军不在他的办公室,一位负责公共关系的官员认出了她——希金斯小姐的攻势就此结束。这位官员执行了沃克将军的命令,他叫来几个宪兵直接将希金斯小姐送上回日本的飞机,这样她就错过了大田之战的报导。等她获得麦克阿瑟的许可重返南朝鲜时,大田已经失守,迪安少将也失去了踪迹。不过,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妨碍名声大振的希金斯小姐在朝鲜战场上的采访了。这位美丽的小姐是朝鲜战场上唯一的随军女记者;随后她撰写了《朝鲜战争》一书,并因此于1951年7月获得普利策奖,这也是女性首次获得普利策奖。
就在希金斯小姐走进沃克的司令部时,北朝鲜人修好了大坪里的桥梁,将坦克开到锦江南岸。北朝鲜人对大田的攻击计划,本来是由3师正面主攻,然后2师从右翼、4师从左翼同时包抄美军后路,意图将山姆大叔全歼于大田。然而北朝鲜2师一路被南朝鲜部队痛扁,已经失去战斗力,攻击大田的任务就只好由3师和4师来完成了。3师依然担负正面主攻,4师负责迂回后路。
穿插迂回是解放军的老套路,从中国回来的李权武对这一套相当熟悉,他手下的16团和18团,在总攻击日前一天就出发了。每个步兵携带3日份的口粮,1.5个基数的弹药,再帮炮兵背一枚迫击炮弹,在18日黄昏,借着夜色融入山岭,开始向大田南方挺进。
7月19日,大田之战由北朝鲜人的雅克拉开序幕。6架雅克首先轰炸了大田东边通往沃川的公路,炸毁了一座桥梁,接着飞机又扫射了大田郊外的机场。在机场,雅克遭到高射火力阻击,两架飞机被击落。北朝鲜3师从汉城公路过来,攻击34团1营的阵地;北朝鲜4师5团,从论山公路过来,没费劲就驱逐了在甲川江边警戒的34团l连的那个排。接到甲川江边的警报,迪安将军命令作为师预备队的19团2营在麦格莱尔中校的率领下,前去恢复阵地。麦格莱尔中校立即组织进攻,两个连一起从公路两边推进,将北朝鲜4师5团赶到了甲川江西岸,19团2营就在东岸和他们对峙。
北朝鲜3师的攻击非常猛烈,一下子就包围了1营突出在前的b连。北朝鲜3师的炮兵也和迪安布置在机场的混合炮营发生了炮战,并成功地压制了美军的火力。到下午2点,34团1营的艾尔斯中校向团长请求撤退,被比彻姆上校拒绝;19日白天,虽然境况很惨,但是两个营都守住了阵地。黄昏时候,比彻姆上校将团部和炮兵阵地撤回大田城内,同时同意b连突围后撤。
20日凌晨3点,北朝鲜人顺着公路,突破了1营的防线。艾尔斯中校布置在公路边的,手持3.5英寸“超级火箭筒”的坦克杀手们,没有对坦克发起攻击。武器再好,也要人用啊!34团的士兵现在使用的最娴熟的技术,就是逃跑。凌晨4点,北朝鲜人已经迫近了艾尔斯中校的营部。中校向团部派出传令兵报告险情(不知道为什么不使用通讯车上的无线电?),随后不久,1营的a连、b连溃散,重武器连也被冲散;艾尔斯中校决定撤退,并再次尝试和团部联系,但是也没有成功。最后1营长带着他的人马撤退了,团长和师长都不知道。据艾尔斯中校事后说,他使用了所有的手段和团部联系,但是都没有成功。
在大田的团部,临近午夜的时候,通讯兵报告说机场发现北朝鲜人,同时团部和1营的电话联系中断。比彻姆上校带着人亲自去察看,车子走到大田西郊的十字路口时,遭到了t—34坦克的袭击。上校立刻返回团部,带着经过训练的“超级火箭筒”手前来。新武器很厉害,转眼就尅掉t—34,还生俘了坦克手。就在这个路口,火箭筒手连续干掉三辆t—34坦克。就在这时,和1营的无线电通讯联系上了——哈哈,通讯车上的无线电设备,艾尔斯中校不会用,北朝鲜3师的不会说朝鲜话的“苏朝人”反而会用了,还能讲几句英文!通过无线电,1营告诉团长,情况良好,阵地都在手中。比彻姆上校是刚上任的新官,估计也听不出什么口音之类的问题。一营情况良好,迪安和比彻姆都放心了,心想趁着天亮还有几小时,赶紧眯一会吧。
天亮后,比彻姆上校命令34团3营,向机场附近所谓的“渗透进来的敌人”发动反攻。3营的反攻是一个悲剧,北朝鲜3师的步兵在6辆t—34坦克的配合下,干净利落地解决了兰特隆营。由于营长兰特隆少校被北朝鲜军俘虏,3营的漏网之鱼们群龙无首,并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反攻失败的消息。没有消息,那自然就是好消息,大田城内的迪安和比切姆也就想当然地认为,反攻已经得手。——几个渗透进来的散兵,难道还能吃了兰特隆少校的3营?
在甲川的麦格莱尔中校天亮后,听侦察兵讲后面的交叉路口有北朝鲜人的三辆坦克,就派出g连的哈巴特少尉带着他的排前往路口察看。哈巴特到了那里后,发现那三辆坦克早已被摧毁——其实,那就是昨天晚上被34团团长比彻姆和火箭筒小队打掉的三辆坦克的残骸,侦察兵没有看清楚,还以为它们是完好无损的。哈巴特排和两个火箭筒小队在那里汇合后,发现在他们北面1600米处还有三辆t—34坦克在窥探,于是哈巴特少尉就带着他的排和火箭筒小队一起守在这里,保卫营的后撤通路。初上战场的少尉少不更事,竟然忘记派人前去告诉营长这个道口的实际情况。这样,在甲川的麦格莱尔中校就以为自己的退路,已经被北朝鲜人切断,而哈巴特少尉和他的排,早就挂了。
当艾尔斯中校领着从北面败退下来的34团1营残部,从麦格莱尔中校的阵地经过时,麦格莱尔中校向他通报了这件事。于是34团1营决定不去大田市区,部队都继续向南走。很快,19团2营也抵挡不住北朝鲜4师的进攻,摆在前面的f连一路后退,e连阵地也将不保。营里的参谋蒙特斯克拉罗上尉前往大田进行联络,结果也和哈巴特少尉一样,杳无音信。
遥望东方,只见大田城区的冲天黑烟,退往城区的路也被截断,麦格莱尔中校在上午11点下令全营步34团1营的后尘,也向南面的山里撤退。正午时候,两个营在宝文山汇合。34团1营和19团2营的后撤,以及后撤的位置都没通知迪安和比彻姆。现在,在大田城内的迪安和比彻姆事实上成了空头司令,但是他们却一无所知,还以为这两个营都在原来的阵地上战斗。
那么7月20日,迪安和比彻姆上校在大田干什么呢?
比彻姆上校大概是在上午9点的时候,命令兰特隆少校的3营反击机场,接着他就接到报告,说通往锦山的公路上发现敌人。上校命令19日撤回的侦查连派一个排去锦山公路察看情况,这个排一去不返,也没有消息回来。这时候,北朝鲜的坦克已经潜进了大田城区,团部开始组织火箭筒小队,手持新式的3.5英寸火箭筒去猎杀坦克。期间通往沃川的公路也报被敌人堵塞,随后却又变得通畅了,所以整个指挥部也无人去理会这个插曲。到中午11点左右,潜进城区的坦克都被击毁,带着人满城追杀坦克的迪安也回到团部,和比彻姆上校一起吃了午餐,并决定在天黑前撤出大田。就在团部忙于处理城内的坦克和城外两条后撤公路上的敌情时,团部和19团2营之间的通讯也断绝了,这个严重的情况也没有引起比彻姆上校和他的作战参谋的注意。
吃完午餐,比彻姆上校命令团部参谋制定撤退计划,而这时候34团1营和19团2营其实已经后撤到大田南边的山上去了。参谋们制定的撤退顺序是这样的:34团3营、混成炮营、卫生连、团部连、19团2营、34团1营。计划出来后,参谋们向早已失去无线电联系的三个营派出传令兵,4团3营的营长兰特隆少校失踪大概就是这时候发现的。前来组织3营撤退的沃德林顿中校让杰克?史密斯上尉代理营长,领着人员后撤。
后撤的第一梯队是在前来接应的坦克连的带领下,于下午3点出发的,他们在通往沃川的公路上的第一个隧道口受阻,消息立即传到团部,比彻姆上校亲自前往处理。击退在此设置障碍的北朝鲜人后,比彻姆上校布置两辆坦克和一个工兵分队在此守护,自己前往21团1营指挥部,给沃川打电话,要求21团前来守护公路。电话通后,在21团团部坐镇的副师长梅偌哈准将,要求比彻姆上校亲自到沃川来讲清状况,上校立即就上了前往沃川的路。这是一个无法理解的动作,在战场外的副师长要求一线指挥官,月兑离战场前去给他汇报战况。对大田的美军来说,指挥官比彻姆上校就此失踪了。
在比彻姆上校忙于组织撤退时,迪安少将在下午2点左右,再一次带人去追杀一辆t—34坦克。这次猎杀活动花了不少时间,迪安再次回到34团团部时,已经将近5点,比彻姆上校也失踪快两小时了。迪安再次让沃德林顿中校代理团长,带领第二梯队后撤,同时命令在第一隧道口受阻的34团3营的l连前来断后。这时候北朝鲜步兵已经大量涌入城内,城内所有道路上都有北朝鲜士兵在阻击撤退中的美军。慌乱中,沃德林顿中校带队走进了死胡同,被北朝鲜4师一阵猛揍,车辆起火燃烧,士兵溃散;迪安少将的车冲出包围后,还捎上了几个路边碰到的伤兵,不幸的是出城后拐错了弯,上了前往锦山的公路,结果在北朝鲜人设置的路障前,被揍得弃车而逃。
迪安和他的副官带着几个伤员涉过一条小河后,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山坡。这时天己漆黑,大家停下来休息,迪安听到流水声,就循声去找水,结果失足摔下山崖,肩膀骨折,失去知觉。不久,副官克拉克中尉发现长官不见了,发动大家四处寻找。山高林密,迪安已昏迷,搜寻工作宣告失败。克拉克中尉并未死心,一行人又在山顶等了一天,期望奇迹出现。没有奇迹!克拉克中尉回到永同后向沃克报告,迪安少将失踪。几天后,第8集团军宣布迪安阵亡,沃克让丘奇接任24师师长,并晋升他为少将。
迪安没有死。苏醒后,他独自一人在锦山南部的山野里转悠了36天,其间有6名南朝鲜人给过他食物。8月25日,因为南朝鲜人的告密,在大田以南35公里的镇安附近,迪安被北朝鲜士兵抓获。失踪前,迪安是个体重86公斤的壮汉,被抓获时体重减轻到58公斤,还身患肠道疾病。
在知道迪安的身份后,北朝鲜对他威逼利诱,要他写悔过书,谴责美军战争罪行等等,都被迪安严词拒绝。在被北朝鲜人单独关押了三年后,于1953年9月4日,在板门店与被美军俘虏的中国志愿军180师政委吴成德交换。1953年10月26日,纽约市民特地为回家的迪安将军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在家里,迪安看到了国会在1951年2月16日授予他的荣誉勋章。三个月后,他出任驻加州的第六军副司令官,直到1955年10月31日退休。退休后,迪安出版了自传《迪安将军的故事》,详细描述了其三年的囚禁遭遇。
34团1营和19团2营的士兵翻山越岭,最后安全返回美军阵营。第34团l连,此前最无耻的逃跑连队,在新营长史密斯上尉的率领下,完成了断后任务后,也走上锦山公路。此刻,这支部队忽如魔鬼附体,士兵转眼间都变成了史泰龙样的斗士,一路上斩关夺隘,冲破北朝鲜4师在公路上的层层阻击。在新上尉的率领下他们穿过锦山、安义,一直走到晋州,几乎到了朝鲜的最南端。史密斯将伤员留在釜山治疗,然后率其余的人返回大邱。
在沃川道路上,比彻姆上校带着几辆轻型坦克和一队步兵,在黄昏时分来到隘口,一辆坦克触到了地雷,同时北朝鲜阻击部队引爆其他地雷,将道路堵死。双方在隘口对射两小时,把弹药打完之后,美军就撤了回去。这条路上的英雄是工兵乔治?d?利比中士——在自己乘坐的车被击毁后,他跳入壕沟与北朝鲜人交战,并两次越过炮火纷飞的公路救护伤员,还拦住一辆大炮牵引车,将伤员装到车上,自己挡在驾驶员和敌人之间。在穿过敌人设置的路障时,利比中士多次负伤,最后因失血过多而死亡,但是驾驶员活了下来,并驾驶牵引车冲过了隘口。利比死后获得了由国会追授的荣誉勋章。
7月21日,北朝鲜3师进占沃川。21团退往永同,22日和赶来的美骑1师换防,24师撤出战斗。大田之战,美军有3933人参战,伤亡1150人,参战部队丢失了几乎所有的装备。
从7月5日乌山阻击战开始到7月22日换防,美24师在17天里,独自迎战北朝鲜两个配有坦克的主力师,自己战斗减员7305人,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装备,期间,北朝鲜人只前进了150公里。如果没有马丁上校的战死和迪安少将的失踪被俘,此前执行占领任务的24师可以说得上作战成功。对金日成来说,24师的迟滞行动则宣告了他速战速决愿望的彻底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