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7.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的雄心(A)

作者 : 草叶笛

第7节第二十二章**的雄心(a)

第二十二章**的雄心(a)

(战争这个词,是由“战”与“争”两部分组成的,“战”是行动,“争”是行动要达到的政治目的。10月19日,大军已然奔赴战地,做决定的政治家们却没有给出“争”的标的。)

在策划朝鲜战争时,无论斯大林还是**都没有想到美国人会赤膊上阵,他们认为最大的可能,是美国人重新武装日本,让日本人来支援李承晚。出于这个判断,**主动给予金日成一个承诺,“当日军入侵朝鲜时,我们能迅速派出自己的精锐部队消灭日军”。杜鲁门宣布军事介入朝鲜后,7月2日,周恩来召见苏联大使罗申,让他转告苏共中央和斯大林,中国准备在东北集结3个军的兵力,以便美军突破三八线时,可以及时进入朝鲜支援金日成作战。斯大林在7月5日复电,对此表示赞赏并忽悠**,“我们准备给您派去一个喷气式歼击机师——124架飞机,用于掩护这些部队。”

刚从窑洞出来的**虽然看起来有点土,但做事还是蛮迅速果断的,要不也不能赶走蒋校长,夺取全国政权。7月5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主持召开第一次国防会议,会上议定抽调位于中原的13兵团北上东北,会同其他部队一起组建东北边防军,同时规定:一旦边防军进入朝鲜作战就“改穿志愿军服装,使用志愿军旗帜”。——所谓志愿军的名称来自于某民主人士的瞎话,就不要再传了。7月8日,**在会议记录上批示:“同意,照此实行。”7月10日,第二次国防会议对草案进行讨论修正;十三日,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就部队调动部署、东北边防军的组织指挥机构、后勤工作准备、兵员补充准备、政治动员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东北边防军编成内有13兵团的38、39、40军和原计划要转为农垦兵的42军,共计4个野战军,配属3个炮兵师又4个高射炮团,司令部还直辖1个骑兵团、1个工兵团、3个汽车兵团,总计25.5万人。以粟裕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萧劲光为副司令员,萧华为副政治委员,李聚奎为后勤司令员。为加强领导力量,还将15兵团司令部和13兵团司令部对调,这样新的十三兵团领导机关就以邓华为司令员、赖传珠为政治委员、解沛然(解方)为参谋长、杜平为政治部主任;7月25日又提升40军军长韩先楚为13兵团副司令,8月任命洪学智为13兵团第一副司令。**的要求是,部队在9月上旬要能够随时出动作战。但是此次任命的东北边防军的三位主官从来就没有到任过,最后领军入朝的是彭德怀,志愿军司令部则由13兵团司令部就地升级形成。

当集结令下达时,40军刚从海南回到广州,士兵身上还残存着海岛诱人的椰香,旋即被火车拉到了安东(今丹东);38、39军主力分别在河南信阳、漯河,部队已经散开在种地搞生产,也丢掉即将到手的收成,去了辽阳、凤城、安东;38军的114师在湖南桃源剿匪,39军115师在广西剿匪,也一起解除任务北上。在东北种地的42军收拢部队后,去了吉林通化、辑安(集安)。三个汽车兵团则来自南阳、武汉、衡阳,不过东北边防军只要他们过来3000人员,没有要他们的汽车,入朝的汽车由苏联人提供。

当运载114师的火车在武昌等待轮渡时,正在东湖疗养的原342团1营营长曹玉海不知怎么得到了部队北上的消息,这位原本已经复员到武汉一间监狱做监狱长的战斗英雄,居然突破了部队车运全封闭式管理的障碍,在江边找到了自己的老首长,要求再回部队。此刻114师的政工人员正在为停止复员工作,即刻掉头180度,转做留队动员而大伤脑筋,当曹玉海主动要求归队时,他们都高兴坏了,马上替他办理了复职手续,并以他为典型在全师宣传。从山东莒南县涝坡乡东店头村走出来的曹营长,刚刚和东湖疗养院的一位姓林的护士确立了恋爱关系,正准备结婚,可是火车不等人,他只好选择不辞而别随车北上。

8月上旬,部队集结完毕,然而此时的金日成风头正劲,哪里需要谁支援?**算是未雨绸缪,一颗红心,早做准备;边防军主官亦未就任,大军暂由东北王高岗代管。边防军这几个军都是四野主力,然而装备统计资料却让东北王大吃一惊,“至9月25日,边防军共送修火炮497门,占全部在编火炮的35%,其中因保养不好,致使生锈损坏的火炮,占送修火炮的21%以上,甚至发现麻雀已经在火炮炮筒中做了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