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10.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的雄心(D)

作者 : 草叶笛

第10节第二十二章**的雄心(d)

第二十二章**的雄心(d)

几十年后回看历史,也许**的主张是最切合实际的,既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国家利益,同时对莫斯科也算是个过得去的交代。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需要营造自己的安全带,任由一个持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集团在身边建政立国,不是谋国之道。中国人完全有理由以国家的名义介入半岛上的军事纷争,在军事上,要采取守势,将清川江一线设定为参战后要达到的军事目标底线是适宜的;在政治上,应采取攻势,以联合国发起国的姿态呼吁各方在朝鲜半岛保持克制,力主南北双方恢复战前势态。如此,新生的中国可以此为契机,堂堂正正重返国际舞台,避免陷入孤立主义的泥沼。

然而历史没有也许,现实也不玩穿越。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为前提,周副主席开导他昔日的学生,因为“三五年后还是要打,我们三五年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一点工业,到那时还是要被打得稀烂”,所以迟打不如早打。作为军方的另一位强力代表,被**特意接回来参加会议的彭德怀,没有辜负领袖的期待,他在会议上发言支持立刻出兵朝鲜。彭德怀说:“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

政治局扩大会议以**的全胜而结束。10月5日,在斯大林的电报到北京前,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已经决定,立即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向朝鲜境内出动。**不主张出兵,**就让他去苏联养病,另点了从西北匆匆赶回来的彭大将军出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挂帅出征。

10月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出兵朝鲜的决定;10月7日,**致电斯大林,向他通报中国出兵朝鲜的决定;——这一天联合国也通过了“八国提案”。同时收到双方准备大打出手的消息,斯大林兴奋得差点又找不到北了。10月8日,**正式签署相关命令文本,并通知了金日成;同一天,周恩来偕同**离开北京,飞往苏联黑海之滨的疗养地克里米亚,前去拜会斯大林。

周恩来向斯大林汇报了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过程,说明了中国面临的巨大困难后,向斯大林提出要求苏联出动空军给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并向中国提供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同时提供陆军轻武器的制造图纸和制造许可。对提供武器装备和制造技术,斯大林立刻就答应了,但是关于空中掩护的事,斯大林则表示,苏联空军还没有准备好,要两个月或者两个半月后,苏联空军才能出动给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会谈的结果由斯大林和周恩来联名,在10月11日发给**;此时,彭德怀已经到了东北,并初步确定了志愿军的出动计划。

知道斯大林不准备出动空军后,**于10月12日,电召在东北忙于出征准备工作的彭德怀和高岗回北京议事。听完**转告的消息后,作战粗莽的彭德怀说,虽然苏联“半洗手”,我们还是可以打。按彭德怀的估计,就算没有苏联空军支援,志愿军还是打得过南朝鲜军的。于是**作出最后决定:就算苏联先期不出动空军,中国依然照前议出兵朝鲜,只是先期出动到朝鲜的志愿军,将避开美军只打南朝鲜部队。

10月13日,**将上述决定发给尚在莫斯科等待的周恩来,在电文中**还乐观地预计“六个月后,可以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和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电报在重申了“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的观点后,要求在莫斯科的周恩来继续和斯大林就苏联空军出动和向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具体方式进行磋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