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与争 7.第四十三章 东线反击(B)

作者 : 草叶笛

第7节第四十三章东线反击(b)

第四十三章东线反击(b)

天亮后,浓雾未散,美军飞机无法为地面提供火力支援,志愿军125师则根据夜晚作战模到的情况,调整了进攻重点。西北角的法军3连和下东隧道上的美军i连阵地得到了特别青睐。美军i连占据的山头最靠北,山顶狭小容不了多少人,125师在白天发起几次冲击后,就攻占了这处阵地,然后居高临下架起机枪扫射山谷中的美军。

i连据守山头的排被赶出阵地后,军士长胡伯特?李接过了排的指挥权(排长已经负伤),他在山脚下重整了队列后,立即向山顶展开反击。胡伯特军士长是个执着的人,率领部下虽屡败而屡战(达5次之多),最后终于夺回阵地;战斗中,军士长曾两次被志愿军投掷的手榴弹炸倒在地,双腿俱废却依然向前爬行、射击。战后,胡伯特?李获得一枚荣誉勋章。

中午时分,西北角的法军3连也被志愿军赶下了山脊。弗里曼手上已经没有预备队可调用了,情急之下命令司机、文书、厨子和修理工再次拿起步枪,上校亲自指挥两辆坦克和一辆双管40高射炮提供火力支援。得到了这帮勤杂工的加强后,法军3连残部(含一个南朝鲜排)再次组织起一支反攻部队,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象一群疯子一样尖叫着往山上冲。法军又一次夺回了失去的阵地。整个战斗场面是如此紧张、激烈、壮观,以至于坐在地上抽着烟斗观战的斯图尔特准将咬断了三个烟嘴。

虽然整个上午,“双子隧道”上空都是乌云笼罩,但是美军飞机却一直在空中盘旋,期待有云开雾散时。午后不久,空军联络官发现头顶的天空,层层黑云中露出了一线缝隙,透过缝隙可以看见一抹蓝天。斯图尔特准将问道:“飞机能从那条缝里冲下来吗?”

美军长机飞行员回答道:“我们来了!”

一队海军陆战队的黑色海盗式战斗机,穿过乌云中的一线缝隙,飞临峰峦耸立的战场。飞机盘旋几圈辨清了敌我双方的位置后,先投下500磅的高爆炸弹和破片杀伤弹,随后就用机枪追着四散奔逃的志愿军士兵扫射。飞机去了一批又来一批,总数达到24架次。光秃秃的山脊上无处藏身,最后125师只得撤离战场。战后点检损失,法国营死伤105人、23团死伤125人;志愿军125师在防御圈内外战死近1200人,加上伤员估计损失接近4000人。

2月3日,弗里曼终于带着23团进占砥平里。

2月5日,在中部战线,李奇微以第10军和南朝鲜第3军为主,展开了一个代号为“围捕作战”的北进计划,目标杨平、洪川、江陵一线。在以杀伤对手为基本指导思想的李奇微看来,夺回汉城或者向汉江以北进攻都是不明智的,他想做的只是“设置圈套,发动突袭击破敌人主力”。至于三八线,那就太遥远了,李中将的字典上暂时还没有这个词。

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美第10军,将南朝鲜第5、第8两个师摆在前面,美步2师置于南8师左后侧,南朝鲜第3师和美步7师留作军的预备队,摆在原州一线。按阿尔蒙德的计划,南8师的目标是洪川以西到龙头里一线,师的正面宽度约24公里。南8师只有11300人,如果在前面摆两个团则会留下很大的空隙,如果三个团全线铺开,一旦被对手突破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就在南8师师长崔荣喜准将愁肠万转时,第10军司令官阿尔蒙德中将来电指示:“不要留预备队,全面攻击推进!”于是,南8师就将属下3个团在前沿一字排开,攻击前进。——正是这种配置导致了几天后,南8师全军覆没。几十年后,南朝鲜第一个佩戴上四颗将星的白善烨将军,在回忆录中依然没有忘记对此进行谴责。

负责洪川以东到丰岩里一线的南5师,兵员只有7500人,摆出的阵型倒是中规中矩:以36团为左翼、27团为右翼,第35团留着师的预备队。美第10军的左翼由弗里曼的23团在砥平里看守,其右翼则由东海岸的南朝鲜第3军负责看守。

当两个南朝鲜师开始推进时,中朝联军主力还在集结中,负责迟滞敌军行动的只有方虎山指挥下的两个北朝鲜师,北7师和北6师。方虎山是个善于山地战的将领,但是此刻他的任务不是打赢,而是诱敌缓缓深入,等大军完成战役准备后再一举歼灭冒进的敌军。

2月10日,南5师已经进占浦洞里(此前为北6师师部所在地);南8师进展稍缓,虽有南3师在一旁协助,还是被挡在圣智山到五音山一线的山岳地带。2月11日,南8师各部(从左至右16团、10团、反坦克营、21团)依然和当面北朝鲜守军成胶着状态,整个作战正面宽约21公里。

2月11日17点,邓指麾下的的4个军(39、40、42、66)按计划扑向洪川一线的三个南朝鲜师。发起攻击后,42军(配属117师)“一夜前进30公里”,于次日凌晨6点半,在鹤谷里、夏日里地区截断了南8师的退路。可怜南8师一万多人,最后仅有师部的几个残兵逃出虎口,其余不是被打死就是做了俘虏;南3师运气稍好,只丢了一个团;南5师的闵机植准将脑瓜灵活、脚底油厚,见势不妙立刻往东溜向南3军方向,也只损失了一个团。

第一线的南朝鲜部队崩溃后,紧接着,作为二线支撑的美步2师三十八团以及荷兰营也被包围。激战后,美国人和荷兰人突出包围圈,后撤到原州建立了新的防线——混乱中荷兰营的营长殴登中校被乱枪打死。阿尔蒙德组建的那个装甲支队(隶属步2师9团)也遭到了志愿军40军118师的攻击。

在横城反击战中,志愿军40军118师的任务是从左侧插向南8师21团身后的广田,在那里堵截后撤的南朝鲜人。志愿军118师352团3营一马当先,赶到指定地域(一个“y”形路口)布置了阻击阵地。天亮后,首先过来的却是一个由美军坦克、自行高射炮等组成的装甲支队。美军装甲支队搭载的步兵不多,正好给志愿军步兵提供了近身肉搏炸坦克的机会。战斗中,志愿军352团3营8连的于水林,使用反坦克手雷连续炸毁了美军2辆坦克(此战美军共有3辆坦克被炸毁),自己右臂中弹,被送回后方治疗。

在医院,于水林被截去右臂成为残废,自然是退伍的对象;伤口愈合后,他很快就被打发回原籍。这时候,于水林已经被志愿军总部记一等功,命名为二级战斗英雄了,不过他自己并不知道。但是3营当时的教导员翟文清依然记得他——人没死啊,怎么就找不到了呢?翟文清是个执着的人,一找就是10年,最后在赤峰县美丽河乡美丽河村的马棚里找到了于水林。

既然是英雄,那就不能再住马棚了。地方政府给于水林盖了房,还给他找了个媳妇——于水林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翟文清也每年安排专人去看望于水林。于水林死时,他的老上级翟文清亲自前去主持了葬礼。

全歼了第一线的南8师后,志愿军40军120师继续南下,其360团于14日凌晨越过蟾江攻占了美步2师9团1营的阵地——美第10军的原州防线被撕开了一个口子。战场局势一下子变得十分有利于志愿军。

2月14日上午,蟾江西岸,志愿军40军120师358团、119师355团、42军125师373、374团和42军124师主力,正排开纵队向突破口一带挺进。在大白天摆开纵队行军,是因为手上有南朝鲜第8师的对空联络设备和无线电,所以志愿军首长们认为可以骗过联合**的飞机。但是南8师已经整建制“没”了,美10军指挥部对此十分清楚,于是,志愿军的欺骗行动就变成了一场悲剧。

炮兵观察员哈特在飞机上发现了这个沿着河滩运动的庞大纵队,情报迅速传到美第10军司令部。大约两个师,太离谱了,南朝鲜人在前线哪里还有这么豪华的家当!美军参谋们经过核实确认那是敌军后,随即将炮击任务交给了步2师炮兵指挥官海恩斯准将。海恩斯准将一共搜罗了39门105毫米榴弹炮和24门155毫米榴弹炮参与这次炮击行动,为了增强对在开阔地上行军的纵队的杀伤力,在炮击中美军还使用了可变时引信炮弹——设置好时间参数后,这种炮弹可以在目标区域低空爆炸,飞溅的弹片就如天空中下起刀子雨一样。

炮击中,有现场指挥官向海恩斯准将报告说,炮弹快打光了请求暂停射击,海恩斯回答:“继续炮击直到打完最后一颗炮弹”;很快,现场指挥官又来电话说,由于连续射击所有火炮都过热需要暂停射击以便冷却,海恩斯再次回答:“继续射击直到炮管融化”。在弹药库和炮兵阵地间,则是川流不息的车队在转运炮弹。

炮击开始时,志愿军仍能保持行军队列,不顾死亡继续前进,然而美军不缺炮弹,也不在意损坏多少大炮,猛烈的炮击一直持续了3小时,志愿军纵队终于崩溃——残肢断臂在身旁飞舞、河水也被鲜血染成红色;持续的、无力反抗的死亡压垮了所有人的神经。

志愿军行军纵队在中午时分失去控制,士兵扭头向北边逃窜,所有人心里想得都是同一件事:远离这个地狱般的区域。在炮兵射程之外,还有飞机在继续追杀,轰炸、焚烧、扫射。据美军估计,此次炮击(即美军战史记录的原州炮击)给志愿军造成的伤亡在3000—4000人之间,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志愿军后续部队没有顺着120师360团打开的缺口,往美军纵深发展。

不久,在美军防线内孤军奋战的志愿军360团就被美军反击,赶出了阵地,美第10军的原州防线终于转危为安。

在中**队发起正面反击的同时,金雄指挥的北朝鲜第2、3、5军团也从右侧向原州东南22英里处的堤川——美军后勤基地,发起攻击,但被美第7师击败,没有取得任何战果。这样第四次战役中朝联军在东线发起的反击,就在原州一线止步了,没有取得战略性的突破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战与争最新章节 | 战与争全文阅读 | 战与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