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第四十六章调整策略(b)
第四十六章调整策略(b)
4月9日,这个5人组再次齐聚于椭圆办公室,在马歇尔宣布了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结果后,杜鲁门终于表露了他自己的真实想法:当麦克阿瑟3月24日发表声明后,他就下定决心要免除麦克阿瑟的职务。接替麦克阿瑟的是正在朝鲜指挥作战的李奇微中将,新的第8集团军司令则由詹姆斯?范弗里特中将,一个美军将领中的异类人物,前去接任。
杜鲁门计划让正在朝鲜视察的陆军部长佩斯在东京时间4月12日上午十点,将解职决定通知麦克阿瑟,地点选在麦克阿瑟在美国大使馆的宿舍;同一时间,华盛顿的杜鲁门将召开记者发布会,将这一决定公之于众。
计划总是跟不上变化的脚步,美军设在釜山的通讯设施很不配合地出了故障,因此佩斯没有收到华盛顿的信息,依旧按原计划和李奇微一起上了前线。但是新闻界却在4月10日得到了麦克阿瑟被解职的消息,《芝加哥论坛报》将在次日的报纸上刊出这一轰动消息。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上演,为了抢在媒体前面发布消息,白宫的新闻秘书在4月11日凌晨1点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告了总统的决定: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
被杜鲁门扫出军政舞台后,麦克阿瑟一家在4月16日启程返回美国。辞别日本的情景还是蛮感人的:大约有20万日本民众夹道相送(麦克阿瑟回忆录中说有100万人,这是不正确的),日本天皇也在这天上午十一点五十分,离开皇宫前往大使馆和麦克阿瑟告别。
4月19日中午,归国的麦克阿瑟在众议院发表完演讲后,华盛顿市为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汽车游行,并在华盛顿纪念碑广场举行了正式的欢迎仪式;4月20日,纽约市为他举行了一场疯狂的彩带飞舞的游行,参加者超过700万人(一个恐怖的数字!),抛向空中的彩带、纸屑、飘带有2850吨(不知道谁出得钱?),其规模是欢迎艾森豪威尔的两倍。国内民众对麦克阿瑟的狂热追捧,给杜鲁门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国会则在共和党议员的坚持下,组成了一个联合委员会开始调查麦克阿瑟解职事件。
国会调查从5月3日一直持续到6月25日,其范围也很快就从单一的麦克阿瑟解职事件,扩大到检讨政府的整个远东政策。杜鲁门政府主张寻求一项可以结束朝鲜战争的和解方案,而麦克阿瑟则声称那是绥靖主义,主张在远东和**进行全面对抗。然而参谋长们从军事的角度,集体否定了麦克阿瑟的意见,他们指出就算摧毁了中国的全部工业设施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支撑中国作战的物质来自苏联,而炸毁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就意味着和苏联开战;同时,就算美军能推进到鸭绿江边,也无力守住那么漫长的边境线,除非美国人同意在朝鲜半岛长期保持一支庞大的美军部队;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则在听证会上说出了他的名言:“如果采取这种战略(即扩大战争),就会使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最终,主张扩大战争的麦克阿瑟失败,杜鲁门政府指导朝鲜战争的策略得到国会和大多数民众的认可。
詹姆斯?范弗里特中将于4月14日中午,在大邱的集团军司令部接过了战场指挥权,也同时接到了李奇微给他定下的规矩:“只有接到我的命令,你的大部队才可在发起进攻时越过临律江与汉江汇合处——铁原——华川水库——大浦里一线(即怀俄明线)。你应该指挥部队集中力量使在朝鲜的敌军人员与装备遭到最大损失,同时,应始终保持你所属各大部队建制的完整,保障部队的安全。”李奇微是个很讲政治的将领,对胜利的理解也很透彻:达成战争的目标就是胜利!主张扩大战争的麦克阿瑟已经被撤职,美国的战争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异议,联合**的作战目标线已经划定,就是三八线附近。
范弗里特中将是个粗人,对政治不感兴趣,他所懂得的唯一技术就是打仗,正是凭着这个特长和二战的特殊背景,没有上过军校的范弗里特才能一路升到中将军长。看完李奇微的训令,范弗里特差点就要质问他:既然不准备打仗,那让我上这来干嘛?不满归不满,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而且自己初来咋到,对情况也不了解,第8集团军的作战也只能遵循前任指挥官(现在的顶头上司)定下的方针。
李奇微的战术原则很简单,而且我们中国人听起来非常耳熟,“敌进我退,敌停我打!”——这八个字虽是草民所浓缩,但意思绝对吻合原意。唯一不清楚的,是李奇微在提出这个战术原则时,是否知道他已经涉嫌侵犯北京**的知识产权?不过,当时中美之间尚未签订知识产权方面的协议,所以**同志也无法阻止李奇微“山寨”其战术。
当战场形势发生逆转时,对阵双方都会重新思考、调整自己的战争策略,美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砥平里攻坚战失利后,彭德怀立刻意识到战场上的主动权已经易手,中国必须调整战争策略。
志愿军入朝前,中国决策层的态度是谨慎的,但是连续三次战役的胜利,让所有人都开始自大起来,尤其是远在北京的**,更是将美军真地当“纸老虎”看了。“福兮祸之所伏”,连串的胜利让中国决策层看待朝鲜战争的眼光,从立足长期作战演变为争取快速取胜,并据此组织了第四次战役。然而,以美军为主力的联合**并不是纸糊的,短暂的慌乱后,迅即亮出了锋利的牙齿。
砥平里当头一棒,首先敲醒了身在朝鲜的彭德怀。2月16日,在下令停止砥平里作战行动的同时,彭德怀给北京的**发去了一封请示电报,希望即刻返京,当面向**汇报朝鲜战场的真实局面。当汉江南岸的阻击部队顺利撤过汉江后,彭德怀于20日启程归国,21日晨抵达安东,登上早已在此等候的专机;下午1点,专机在北京落地,彭德怀立刻驱车前往西郊玉泉山的西山别墅。**是个阴阳颠倒的人,彭德怀到时他刚刚吃了安眠药睡下。
急匆匆的彭德怀在**的居所前遇到了麻烦。**身边的工作人员拦住往里闯的大将军,提醒说:“主席最不愿睡着后被吵醒,你还是等他睡醒了再进去谈事。”
“快去通报,主席知道我来。”
“不行!不能影响主席休息。”
“走开!不让我见主席?你是太监啊!”彭德怀一听火大了。
争吵间,屋里的**早已醒来,出声招呼彭德怀进室内。听取了彭德怀的汇报后,**终于放弃了速胜的想法,将朝鲜战争的基调改为长期作战,并在兵力使用上采取轮番入朝作战的方针。此时,第19兵团(63、64、65军)和第3兵团(12、15、60军)正在北上的路上,连同休整了几个月的宋时轮第9兵团3个军(20、26、27军)被定为第二番作战部队;同时在国内另组织6个军,连同替换下来休整的第一番入朝作战的4个军,共10个军30个师为第三番作战部队。这个战术,就是意图依靠人力优势,采取车轮战法消耗美军人力物力,用延长战争时间来消解美国的作战意志,迫使美国退出朝鲜。
没有目标的战争是危险的,将目标的达成寄托在对手主动放弃上,则是虚妄的。参战半年,在战争目标上,中国决策层从出兵前的茫然无知,到初战胜利后的目空一切,再到意图用人力优势消磨美军的意志和物质,达到迫使美国退出朝鲜战争,从而帮助金日成一统半岛。所有这些,都说明中国介入这场战争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上的争斗,而没有一丝一毫的民族利益在里面。
4月21日,第8集团军开始向“怀俄明线”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