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张博初到高昌的时候。
“这里还是很穷啊,基本都是土做的城墙,但是麻雀内脏到很全!”张博看着这个古老而又沧桑的城市不由得感叹道。
登高眺望,高昌城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总面积约200公顷。外城墙基厚12米,高达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外围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南面有三个城门,其余三面各有两个城门。有曲折的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城墙全为夯土城,宫城在最北面,外城的北墙就是宫城的北墙,内城的北墙是宫城的南墙。
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建寺有四百年之久。寺院附近还汗多小作坊和集市。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刚刚建成没多久。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后来知道那是王家寺院的佛塔;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是一座仿唐代官衙的宫殿。也就是高昌王的王宫。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多种宗教并行,王室早期信奉摩尼教,后改信佛教,民众则大多皈依佛教,同时亦有不少人信奉景教,拜火教、道教、萨满教亦有信众。高昌回鹘积极发展与周边政权的关系,于辽太祖七年(913)入贡于辽。天赞三年(924),辽太祖西征,“遣兵逾流沙,拔浮图城,尽取西鄙诸部”。随后,辽于北庭置监国太师。辽圣宗于北庭筑可敦城,屯以重兵,高昌回鹘遂为辽之属邦(同时也称臣于宋),辽设高昌大王府以羁縻之。不过,高昌回鹘与宋、辽的这种臣属关系只是形式上的,而实际上仍保有独立地位。
大宋的商旅几乎在过去的百年间,被西夏的党项人挡在遥远的东方,基本没有大型的稳定持续的商业活动,除了少数当地特色产业基本都处于原始的纯手工阶段。
高昌回鹘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以后,其发展起来具有西域的特点的绿洲灌溉农业、畜牧业以及手工业的生产,都已基本上摆月兑了过去在漠北时期以游牧为主的内容。
在农业生产上,放弃过去在漠北草原上的游牧生活而以经营定居的农业为主,地产五谷,产葡萄酒,在种植棉花并织成布方面有长远的传统,梧桐的树脂称为梧桐泪,可做药用及工业上金属的焊剂。在农业上利用水力,引导天山上的雪水以灌田园,造作水佑硙即水磨,便于粮食加工,因地制宜,用骆驼耕田,也有一部分畜牧业。这种分散落后的农业根本无法养活太多的人口,整个高昌的农业用地也不过100万亩,大部分都是产量很低的沙化盐碱化的漠土、绿洲土。其中80%都只能用来放牧。北方水草丰美的草原基本都属于拥有较强实力的少数民族部落。因为生产力的落后,后世乌鲁木齐天山北面一代的草原和森林也少有人烟。因此面积超过大宋六分之一的高昌,其农业只能养活四百万不到的人口。
在手工业上,丝织品有兜罗、锦、纻丝、熟绫。棉、毛织品有斜褐、白布、绣文花蕊布。矿物中有著名的硇砂,是一种氯化钠,为制皮革不可缺少的原料。铁制品中,回鹘人已有镔铁即钢,回鹘人手工业操作的各种器械,许多得用钢铁才能制成。虽然高昌的商品种类繁多,接近千种商品,但是只有很少的国产货。大部分的金属制品和文化用品都是进口的。尤其是消费量巨大的矿石需要从辽国和西夏进口。
在商业上,从其和东方商业的往来频仍可以看出商业之发达。回鹘人多到辽南京做买卖,善于鉴别珍宝。也常到辽上京进行贸易,辽朝特别在上京南城设立”回鹘营“作为居留地。与五代、北宋也进行贸易。向宋的洛阳、开封源源不绝地输送马匹,其中最大的一次是元丰八年(1085)将战马约240匹送抵开封。又如棉布(白布)一项,后周广顺元年(951),一次运到开封的就达1329段,(数量也就一车皮,还不够百万人口的东京城一天的消费量)这也说明当时内地植棉业还很不发达和高昌的产能有限。这种商业仅仅只是偶然的上层奢侈品贸易和小批量走私贸易。
大部分的高昌民众都是汉人,虽然官方语言和文字是回鹘文,但是基层信仰的汉族传统文化风俗和佛教对高层的影响也日益加深。辽国和高昌其他邻国都对这个回鹘人建立的政权十分纠结。
吐蕃是一盘散沙,没有实力占领除了高原之外的领地。西夏和辽国的核心地盘距离西州回鹘又很远(其核心地区距离边境有几千里了),其落后的交通和通讯条件能维持现有的与高昌的边界线已经实属不易。黑汗和早年被黑汗吞并的于阗和高昌的国力彼此彼此。当黑汗百年前占领于阗势力大涨之后,高昌就开始慢慢的不敌黑汗的侵袭,边境开始一点点后退。
好在50年前黑汗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东部和高昌接壤的东喀喇汗国和西喀喇汗国打生打死,互相奈何不了对方,局势开始稳定下来。西喀喇汗国成为了塞尔柱突厥王朝的附庸。东喀喇汗也名义上臣服于塞尔柱。边境战争基本停息了。
当张博来到高昌时,西域地区基本进入和平时代,和三师兄的辽国相比更加安全。成为高昌王的座上宾之后,张博提出了一个没有高昌人能拒绝的的计划。以每年进贡大宋三百万贯的葡萄酒和玉石原矿等特产就可以和打通商路的青海地区贸易所有需要的商品。任何商品都应有尽有敞开供应。而且大宋回定期采购价值至少800万贯的高昌特产(诸如果干、蜜饯、羊绒、皮草、皮革制品、金银制品、玉石)。支付的钱币足以让高昌的地主们高兴了,毕竟精美的宋钱(或辰基钱)在所有亚洲国家都是硬通货。
这个优惠的贸易政策还是张博看在高昌拥有海量矿产和资源的前提下,和北方矿业合作推出的一个贸易促进计划。毕竟完成任务需要很多钱。贸易利润的部分分流和北方矿业的分红也很可观。信仰佛教的古国高昌在给穿越众和张博的映像上要远远强于强盗习气的西夏扶植高昌也符合穿越众未来的西方战略。富裕繁荣的高昌也是进击黑汗和西夏的一个重要盟友。
在李基看过张博的报告之后决定将这个唯一汉族占主体的邻国(吐蕃和黄头回鹘臣服之后就与大宋接壤)定位为战略合作伙伴,是唯一的平等盟友,(其他邻国都是殖民地)也是未来防止西辽出现的一个重要部署。
元祐11年的统计显示,高昌的物价经过和湟水谷地的青唐城大宗贸易下降了一半。贸易和技术的进步带来的生产力提高和进口替代革命已经深深的影响了高昌。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高昌的耕地就达到200万亩,翻了一倍。粮食产量在引进的新品种的作用下提高了5倍。初步实现了温饱和粮食出口的目标。
富裕起来的高昌开始扩建王家寺院和兴办张博力荐高昌大学,高薪聘请各地贤者前来讲学。第一次被大宋雄厚的国力震惊的高昌王亲自前往东京朝贡。这一行动也让大宋朝廷和穿越众十分满意,张博成为了远远超越师兄们的新星。
通过大搞外交,高昌王在张博的指点下从东京搞到了大量的医药、建筑人才,让这些高薪聘请的人才到高昌帮助建立完整的医疗和道路、农业灌溉体系。
这种自己造血的要求也让穿越众对张博的格局有了新的认识。相比师兄们不断要求拨款和输血的行为,张博俨然是穿越众眼中的同类人。虽然师兄们的做法也会在后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战略优势,但是前期投入的巨大(基建、筑城、建码头港口都是投资大见效慢的)和少的的可怜的贸易收入在张博的直接走国家层面大搞互补性大宗外贸的格局面前就黯然失色了。
同样都是搞商品倾销、资源掠夺、市场占领,同样都是搞基建,同样都是搞同化教育培养亲华派,同样都是搞扶植代理人和买办阶级,张博就是做的更省事,代价更低。这样一来自然让穿越众青眼有加。
张博还通过大搞宣传,在高昌各地的城市巡回开法会,宣传汉地的禅宗佛法,进行佛教知识普及活动,同时开展慈善性质的赈济活动。高昌的各地都开始流传张博的溢美之词,将张博吹得的神乎其神,仿佛拥有无数钱财分给穷人的财神和佛法高深的医疗之神。实际上就是使用了拆迁还建的那一套,让棚户区的居民住进砖房,让地皮升值产生的资本贷款给穷人找到工作。大量的就业缺口就在高昌经济起飞之后出现了。至于医术不过是廉价的供应沙漠地区最常见的预防中暑和解热毒的中成药或药水造成的误会。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