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w:350|h:320|a:l|u:/chapters/20136/3/26898936350586629619]]]
基本信息
简介
鞭尾蝎(whipscorpion)为演化於三亿年前的小型掠食者,今日尚存。鞭尾蝎居住於洞穴中,以蜘蛛、昆虫、及其他它蝎子为食。它们拥有威力强大的螫,与能够喷出酸液的鞭状尾巴(用于防卫)。
中文名:雷达蝎
俗名别名:鞭尾蝎
拉丁学名:typopeltiscrucifer
地理分布:亚洲
繁殖方式:卵胎生。
形态
有鞭目
有鞭目(uropygi)是节肢动物门、螯肢动物亚门、蛛形纲中的一个小目。全球约85种,分布于美洲和亚洲的温带、热带。中国已知6种和1亚种。
特征
鞭肛蝎体从小型到大型。美洲巨鞭肛蝎的体长达65毫米。体躯分前体和后体两部分。前体有背甲覆盖,背甲上有8~12个眼,分3组,在近前端的中部有1组,为2个中眼;两侧各1组,各由3~4个眼组成。螯肢分2节,第2节为螯牙,与基节的突出部组成钳。触肢粗壮,分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基跗节和跗节6节。转节内缘有1片状突起,上有许多锯齿。胫节内末端也有1明显突起,其末端在雌体呈锥状,在雄体呈棒状。基跗节末端内缘有1突起(或称不动指)与跗节(或称可动指)组成钳。步足一般分7节。第1足无膝节,而跗节分9个小环。第1足感受化学刺激和湿度,不用于步行。第2~4对步足为步行足,有膝节;跗节分3节,末端有3爪,行动一般迟缓。
后体(月复部)原由12节组成。第1节形成月复柄;第2~9节宽而分明,有背板、月复板和侧膜;第10~12节退化,非常小,其各节的背板和月复板愈合;第12月复节之后为尾鞭,约由30~40小节组成。生殖孔在后体第2节月复板后缘。书肺孔两对,位于第2、3月复节月复板的后缘。肛门开口于第12月复节。在后体的后半部有1对肛门腺,开口于肛门的两旁。有鞭蝎受惊时,举起月复部后端,射出肛门腺的分泌液。鞭肛蝎的分泌物中含84%的醋酸和5%的辛酸,辛酸使醋酸穿入来犯的节肢动物体内。肛门腺的分泌液能灼伤人的皮肤。排泄器为基节腺和马氏管。
生活习性
习性
当受到惊吓时高举尾部,并由后端腺体喷出雾状醋酸驱赶天敌。它通常白日休息蛰伏在潮湿岩石块下,由于身体扁平潜行方便,非翻开石块则难以发现。夜间猎食以昆虫为主,进食习惯以昆虫胸节为开始,常多日进食一次。由于鞭蝎捕食能力不佳,身处野外常处饥饿状态,因此会有两只蝎子相残情形发生。雌雄分辨,可从触肢的形态区分。由于此生物以书肺呼吸,较能适应潮湿高温之处,潜水能达三分钟以上。
体形特征
和蜘蛛、蝎子一样,属蛛形纲,但和蝎子不同目,属鞭尾蝎目(或归入有鞭目),故不是真正的蝎子,因为外形霸气但却无毒,生命力也十分顽强的特点,现在也有些人把它作为另类宠物饲养。
在日本亦能发现。胸部附肢基节的排列近似蜘蛛,线形鞭尾拟似蝎子毒针,但并不带毒性而微布触毛,为小型鞭蝎种,胸前螯型触肢具有进食或拨土功能。
食性
喜吃小蟋蟀、蜘蛛、中小型昆虫。
有鞭目动物以蟑螂、蟋蟀、蝗虫、蚂蚁等昆虫为食。由触肢捉住并撕裂猎物,然后转给螯肢。有鞭蝎夜间出来活动,白天则隐蔽在叶、石块等下面。少数生活在沙漠中,大多数喜欢潮湿的生境。
繁殖
卵生。交配时,雄体以螯肢夹住雌体的第1足的末端。雌体生殖区捡起雄体所产的精荚。鞭肛蝎以触肢把精荚塞入雌孔。三盾蝎的雌体用螯肢夹住雄体的鞭,雄体把雌体拉到精荚上面。雌体在隐蔽处产卵7~35个,并守候到卵孵化。幼蝎附在母背上月兑皮数次才离散。母蝎不久即死亡。有些种类需3年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