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夜二之统一 第七章 成也败也(三)

作者 : 尐然

我知道有不少三国迷对于细节方面较为关注,而历史的魅力也往往就在于细节,因而我也较为关注这些细节。最新更新:苦丁香书屋当然,有时候我们所推测出来的东西,往往可能就只是推测,算不得是事实。然而,若没有对历史的推测,那么我们就无法得知,那时的人们究竟想要对后人诉说些什么。说起来,大概从我六、七岁接触演义开始,认识三国至今已有十几年了,但真正开始专注于史书也是四年前的事,因而资历还是比较浅的。闲话说的多了,接下来咱们言归正传。

这年四月份,董卓抵达长安,公卿全都在他的车驾前跪拜。就在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董卓问御史中丞皇甫嵩说:“皇甫义真,你看到我回来了,难道不害怕吗?”

董卓会这样问,其实是有原因的。早先他们二人一起平西凉叛乱之时,就因为意见不合而结过梁子。而此时董卓突然这样问,也不知是否故意想在皇甫嵩跟前显摆一下,让对方自认为不如自己。

皇甫嵩又哪能不懂他的意思,便说:“若明公以仁德辅佐朝廷,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倘若随意杀戮,滥施刑罚,则天下人都会感到害怕,又岂独我一人乎?”董卓听了他的话,不禁一时默然。

也许是董卓意识到了自己先前所犯下的过错,所以他开始有所反省,让司隶校尉查处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者,将之一律处死,并将家财充公。懂得反省固然是好事,可反省不到要害之处,只做一些表面文章,根本是无济于事的。只知查处别人的问题,而不知改正自己的过错,又如何能让他人归心?于是乎,许多人彼此相互诬告,含冤死者数以千计。百姓惶恐不安,在路上相遇时只敢以眼神示意。

事实证明,董胖子在政治方面就是个憨货,分明就不懂得治理国家,却偏偏要来搀和一脚,最终把世道给弄了个乱七八糟。如此,不怪乎人家要诟骂他了。

在董卓退往长安以后,关东又发生了一些大事件。袁绍夺了韩馥的冀州。曹艹与鲍信离开袁绍率军前往东郡,打败了正在进攻东郡的白绕部队,接着袁绍举荐曹艹为东郡太守。匈奴单于於扶罗和张杨原本是归附袁绍的,此时於扶罗劫却持着张杨背叛了袁绍,率军驻扎在黎阳。随后,董卓任命张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

十月,董卓笞杀卫尉张温。同月,青州黄巾军进攻渤海,部众三十万欲与黑山军会合,公孙瓒率步骑两万在东光县以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之后黄巾军丢弃辎重,逃奔渡河,又为公孙瓒所破,死者数万,遭俘七万余人。汉献帝刘协命侍中刘和秘密经武关去见其父,让大司马刘虞带兵迎接自己回洛阳,继而刘和先后为袁术、袁绍所扣留。而关东州郡间的相互兼并,便由此拉开了序幕。之后的事情,想来了解三国的人大都知道了,我就不再多作表述了。

公元192年正月,董卓派遣牛辅率军驻扎在陕县,牛辅派遣李傕、郭汜、张济分三路进攻中牟,大破朱俊,并沿途抢掠陈留、颍川一带,凡所过之地,烧杀掳掠,百姓几乎死光。

史书上说,此时的董卓姓情残暴,凭喜好随意杀人,部下将领言语稍有不妥,便会遭到当场杀害,致使人人自危。倘若这记载是真的,那他会为属下所叛杀就不足为奇了。我们都知道人与人是相互的,即便有莫大的恩情也不能随意虐杀,这是同类之间最基本的处事原则。否则,便要成为同类间的罪人,必将人人得而诛之。

董卓的残暴行径总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偶尔会遇到刺客暗杀的事情在所难免,对此董卓也难免感到很是自危。于是乎,他便挑了中郎将吕布来做自己的贴身侍卫,以策安全。想来董卓也知道吕布的个姓,因而为了保证他对自己的顺从,于是便发誓说会待他情同父子,并封予其都亭侯的爵位。这是属于政治上的拉拢手段,而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包含有人伦的因素在内。说到这里,我们顺便说一说吕布的姓格。程昱评价说吕布刚而无礼,说明吕布应该是一个姓情刚直而不讲究虚礼的人,这倒挺符合他寒家出身的姓格。

就在董卓拉拢吕布的同时,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以及尚书杨瓒等人,都正密谋要除掉董卓。说起来,王允等人之所以要除掉董卓,除了有董卓为人处事暴虐不仁的原因,多半也还有夺权的心思在内。封建时代的政治就是这样,史书上所叙述的那些政治家本身的所作所为,其目的大都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已,与如今一些商家的想法,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所以说,真实的他们未必都像史书上所描述的那样光辉正义。毕竟一个时代的国家体制,体现了那个时代掌权人的思想,仅从实施的制度,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为人了。

史书说,董卓曾因为一件小事不合心意,而拔出手戟投掷吕布,吕布身手矫捷,避开了手戟。随后吕布向董卓表示歉意,董卓这才息怒。而吕布却从此怨恨上了董卓。董卓又常常让吕布守卫中阁(内院的院门),吕布则与董卓的侍婢暗中偷情,之后害怕事情被董卓发觉,因而心里感到不安。

其实,这又是欲盖弥彰式的叙述。首先,董卓会因为什么样的小事,而对吕布做出掷戟这么严重的事情?即便是董卓脾气再坏,也不至于这么蛮横不讲理吧?其次,与吕布偷情的那名侍婢又是谁,她有足够的份量可以成为吕布背叛董卓的理由吗?很显然,即便将这两个理由合在一起,依然还是显得有些牵强。至于,吕布背叛董卓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关于这一段,我倒突然想戏说一下。我们都知道,貂蝉是罗贯中笔下的一个虚构人物,然而有学者考证说历史上确有其人。虽然我不清楚凭什么就断定貂蝉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我想罗贯中既然会在书中着重描写这个角色,应该不会是空穴来风的。

据野史传说,貂蝉和吕布同样都是忻州人,并且两人原本就认识。由于貂蝉出众的姿色,大概在十五岁的时候被筛选进入了宫中。几年之后,外戚与宦官争权,何进为十常侍所杀,袁绍等人率兵攻打禁宫,迫使张让等人裹挟少帝、陈留王逃走。由于宫中大乱,许多侍者便因乱逃离了宫廷,而貂蝉也在出逃之列,之后在宫外辗转为王允所收纳为歌姬。

说到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歌姬是什么。歌姬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为主人提供娱乐服务的奴隶,与侍婢一样都是可以被收入房中的。至于貂蝉是否像其他歌姬一样有被王允收入房中,这个不大好说。不过看王允跟吕布的关系能走得那么近,想来还是没有的,要不然吕布又怎会跟王允的关系那么亲近呢?

倘若吕布与貂蝉早先就相识的话,那么后面的连环计就说不通了。要不然就是王允收留了貂蝉以后,等到局面安定了下来,便又让她回到了宫中继续侍奉。而历史上却是发生过董卓****的事情的,因而从那时候开始,貂蝉就转而成了董卓的侍婢。而这一说,倒似乎显得更加合理。如董卓那般倒行逆施的人,吕布还肯一直跟随他,想来还是跟貂蝉有一定关系的。

既然史书上说吕布会长期跟董卓的侍婢保持私通关系,如果不是吕布非常迷恋那名侍婢,就是他们早先就是情侣。在古代的礼法中,抛妻弃子是违反道德伦理的行为,是为世俗所不容的。于是乎,董卓会因为某件小事而对吕布下杀手,吕布会听从王允的劝说而叛杀董卓,就显得尤为合理了。

吕布和貂蝉两人的事迹后来广为流传,为此民间还流传出一句谚语叫作:米脂婆姨绥德汉。也不知这句谚语是从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但听着好像有那么点儿意思。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无双夜二之统一最新章节 | 无双夜二之统一全文阅读 | 无双夜二之统一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