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大结局(四)

作者 : 午后方晴

景德四年月下旬,高丽国灭。

先是孙全照带着两万多兵步冲上了岸,将城外高丽兵士全部击杀,然后攻城。这时高丽权相金致阳突然背叛高丽国,责令手下亲信打开一道城门,宋军迅速杀进开京城。

到了傍晚时分,开京城反抗的兵士与贵族以及皇室,就在金致阳带领下,全部击毙或俘获。

第二天金致阳做了一件有争议的事,将王讼与他的宗室全部斩杀,然后改国号为新罗。

为这什事,宋曾商议过许久,按照李迪的看法,便是将王讼带回京城,一是宋朝又捉了一个皇帝,二也能对金致阳以后形成掣肘。

然而最终宋决定将王讼处死。

第一个他活着就有威信,可能会导致反抗力量强大。

他举了一个例,唐朝平定高句丽后,由于高句丽百姓不停地反抗,唐朝不得不将高句丽与大部分富户与数十万百姓迁于原各地。

可是后来反抗仍不停息,当然有一部分是新罗捣的鬼,于是唐高宗又下诏让高句丽王高藏带着部分迁民返回辽东,但是到了安东的高藏又产生反心,侥幸提前察觉,召还。

还有一人,那就是李继捧。

不要说朝廷不犯糊涂,只要继续按照唐朝那种办法做,那么继续会犯糊涂。

因此默认金致阳将皇室会部斩杀,以及那些条约。

第一条以大同江下游与盖马高原为界,定为两国国界。大同江北包括平壤以及盖马高原为宋朝疆域。以南为新罗疆域。

可能高丽人觉得很委屈,但宋觉得更委屈。那怕就是按三国曹魏疆域,那么也至少划到了开京城北侧了。

然而为了迅速结束战争。也为了给金致阳未来能向他的臣民交待,只好做此让步了。

第二条金致阳很喜欢,一旦战事平息,疆界划分好后,宋会让官兵与他配合,将大同江北所有百姓强行驱到江南。

这条措施会使金致阳得到更多的人口。但宋也是被迫着出此下策,原地安抚那是不可能了,指望金致阳以后就老实了吗?说不定唐朝故事又会上演。往东北安置,那个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往原安置。不要说花费大量财力,自己马上就要下去了,说不定以后为了两国友好,赵恒又将百姓送了回来。

也就是以后大同江北很长时间除了兵营外,余下成为荒无人烟的所在。但宋坚信要不了多长时间,这里会重新繁荣,不说别的,就说福建路,因为有了一条出路。溺死自己亲生女的惨剧就很少再发生了。没有地没有田,没有宅,但遥远的南方还有大片土地可以让他们女生存下去,有了活路。为什么还要溺死自己的亲生儿女?

甚至宋暗授使,让银行开办了南海汇寄业务,交一些手续费。在南海得到了钱帛,可以寄回家乡。宋朝有很多方面让宋看不习惯。但在内治上几乎让人无可挑剔,毕竟这是在古代!

相信没有辽国危害。几年后国家会更繁荣,人烟也更稠密,那么就会有百姓自发往辽东迁徙,往鸭绿江迁徙。

第三条也是一个互惠互利的条件,未来高丽让出五个港口让宋朝海商做为转站,但税务必须与宋朝市舶司税务相齐,宋朝在那边如何征高丽人的税,高丽人就可以在这边征宋朝人的税,但不可以高出宋朝税率,而且只能征交易税,不交易时不得勒索商人。同时互派官吏,若有纠纷时,共同协商解决。作为互惠,宋朝同时也在幽州密州杭州泉州广州五大市舶司挪出一些驿舍,让新罗驻扎官员,协商解决宋朝那边的新罗商人纠纷。

第四条若是双方有百姓去对方国家务工或者留学,行商,以及其他情况,必须由当地官府开出证明,对方才可以接待,否则严惩不怠。

这是防范双方各自派出斥候打听或者策反对方的。

高丽人占了便宜,不过东北还不稳,宋也不想未来的新罗多事。

第五条,宋朝可以出兵替金致阳统一大同江以南各地,但统一后金致阳必须向宋朝表示诚服。这是金致阳最需要的,不然靠他,有什么能力统一?

不过后来又加了一条,宋朝以后每年挪出一批铜钱与交,准许流通到新罗,做为新罗的准货币。

高丽更缺钱,有了货币,国家才能更繁荣。

然而宋朝也缺少钱币,因此铜钱与交的流通管得很严。

这个问题也不大,宋朝采矿业渐渐发达起来,各种金属课量逐年增加,甚至还在海外发现了许多矿藏,这个宋未参与了,不过有海商找了出来,包括大洋洲的富铁矿。

而且随着宋引导,金银是在往宋朝流通的,还有少量交的配合,几年后货币慢慢就不会太紧张。只要货币问题能解决,宋也渴望宋朝的货币做为世界准货币,那也是一种影响。

应当来说,除了疆域让金致阳有些难受外,其他的宋朝都做了让步。

这也是宋的心理,迅速结束用兵,一旦结束用兵后,不会留下麻烦以及后续的战争,因此主动做了一些让步。

并且宋还全程为金致阳“量身打造”,包括这次的称王。

两种选择,一是缓称王,广积粮,一种迅速称王。宋选择了后一种。

一是让部分迷茫的高丽百姓能尽快找到他们的新主,二是迅速甄别出反对势力,集力量对他们打击,宋朝可以出兵,但不能陷入泥沼战,持久战,三是迅速使高丽产生分裂,以便能歼灭高丽北方主力军队。

但没有那么容易的。

眼看进入十月。康兆向王讼求救,结果消息传来。说是宋军自海上发起突然入侵,金致阳叛变。自立为后新罗国王,他傻眼了。

王家孙不仅是在开京城,其他地方也有,他立即找了一个王家的后人王夼,立为新君,分出重兵,一路向南。

然而他刚刚分兵,宋军就兵临城下。

高丽其他地方权臣于是一直学习康兆,各自扶持着代理人。仅是一个月之内,便出现了七个高丽新皇帝,然后讨伐金致阳这个叛贼,不过除了康兆分出的部分军队外,其他人都是在喊口号。如何讨伐?开京城此时集结着数万宋军,同时大海上又运来大量粮草物资,自己这点兵马送上去,人家都未必能看上眼。

果然,康兆的军队刚过大同江不久。便是金致阳的手下军队与宋军联合起来击败。

康兆很苦郁,于是坐等冬天到来。

天冷了宋军撤走了,就可以大军南下,一举定乾坤了。

但他又想错了。此时宋朝与唐朝不一样的,如果是唐朝,还用宋花费那么多心思吗?早就开打了。

还与唐朝不一样。

李世民两次征高丽。都是畏于严寒所迫,最后不得不退兵。

然而那时候唐军穿的是什么冬衣?一件麻衣里面塞三两木棉絮。那就是过冬衣服了。

此时宋军穿的可是正宗的棉大衣。

甚至有的家条件好,开始穿新出来的羽绒服与羊毛衫。有了这些衣服。在不战斗的情况下,宋军足以能在冬天于外兴安岭北方活动。

战斗也无妨,深冬到来,宋军只是防御,避免野战因笨拙而导致大量牺牲。

这与扶持金致阳一样,那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达到战略目标。

康兆联合了一些力量,然而于整个冬天里牺牲无数部下,只攻下了几个城关,相反地看到他攻击力不强,一把大雪翻飞里,许多豪强与高丽旧城主派出使者,向金致阳表示了诚服。

不知不觉,春天就来临了。

对康兆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于是决定从鸭绿江撤兵,全力攻打开京。

然而经过一个冬天,局势早就截然不同。

宋军先是将所谓的东京拿下,高丽国家分裂,北方那数千士兵无心交战,纷纷投降,让宋送去挖矿了。

然后派出部分军队徐徐南下。

大多数部族投靠了高丽,不能一起打击,有甄别性地选择了几个典型进行镇压。这两年多来,是金是银,成份一起看出来了。但也不能当真,如南诏开始对唐朝也忠心的,力量强大后,一切不同。

只能说略略扶持一些忠心的部族,改土地归流太过激进,会引起骚乱,然而分化依然是治理北方的主调。

与这些部族联合起来,将几个典型的部族狠狠镇压下去,甚至有两个部族整个灭族,春天到来,盖马高原与长白山形势完全巅倒过来,大多数部族向宋朝表示了投靠。不然怎么办?或者投靠康兆,康光能代表高丽吗,或者投靠金致阳,那与投靠宋朝有何区别?

康兆在撤退。

宋军分出一部,从盖马高原扑下来,在静戎郡盆地将康兆军队堵住,随后宋朝追兵杀到,金致阳又亲自带着新新罗军队杀来,三军夹击,康兆军队大败,康兆被乱兵砍死,那个傀儡皇帝王夼被活捉。

宋这才将一个皇帝送到京城去,那就是这个王夼,他没多大作用,仅是送给赵恒的一个玩具,一个小收藏品。

康兆全军覆没,向金致阳倒戈的人更多了。

到了月,宋军开始徐徐从开京撤退,然后于大同江畔划分国界线,不但有陆地的国界线,还有海上的国界线,以登州到大同江拉成直线,以北属于宋朝的,以南地区则是以登州到开京的间一切两半,东侧岛礁为新罗,西侧岛礁为宋朝,这个对宋朝比较有利,毕竟登州伸了出来。

但在这时代,谁注意海权哪。

金致阳啼笑皆非签了条约。

然后再于陆地分界线立界碑,宋军开始驱逐百姓了,有些狠,那怕表示忠心愿意留下来的百姓也强行迁徙到江南。还有一些辽东逃亡过来的百姓要求留下,同样不准,继续做二等公民去吧。

这又招来了一些弹劾声音。

甚至赵恒下了诏书否决宋做法,可那时百姓早就迁之一空,诏书下达了也没有作用。

可能也做错了,但宋无怨无悔,这是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麻烦的举措,至少境内不会有反叛现象了。

月末,最后一批宋军从新新罗撤军。

但此时新罗仍有许多分裂势力,不过那是金致阳的事了,若连这点反叛势力都镇压不下去,凭什么当初有想法?

可是随着这批军队撤回,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 一品富贵全文阅读 | 一品富贵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