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灯火阑珊,孤楼悬月如盏,黯淡、迷离的光晕仿佛沙可夫此时的心情。冰冷的月光洒在他冷峻的脸上,呈现出一层异样的光泽。
沙可夫不但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英俊青年,更是一个奇特之人,凭借超乎年龄的冷静与睿智,三十一岁就已经是巴基斯坦军中最精锐地种部队——高原猎犬特种军的指挥官了,高原猎犬特种军是巴基斯坦军中精锐中的精锐,也是巴基斯坦为了对付宿敌印度而专门训练出来的杀手锏同时负责军队的情报以及机要侦查,每个士兵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可以说战斗力绝对不会次于美国著名的海豹突击队,是巴基斯坦军队中的超级杀手,部队的番号以及每个成员完全对外保密,专门负责完成各种特殊以及不可完成的任务。任何人都知道,这种位置绝不可能凭借侥幸与所谓的关系就可以坐下去的,它需要铁一般的意志和手腕。
今夜出奇的寒冷,沙可夫却一直在流汗,推窗远眺,凝眸沉思,他心头好似一直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他咀嚼着上将转来这分命令的用意,这只字片语又该掀起何等惊涛骇浪?
他此时的所有不安与忐忑,皆来自于手指间捏着的一截脆弱、却饱蘸血腥气息的信笺,目光触碰着冰冷的字迹,那段悲惨凄绝的往事越发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
信笺所记录的是多年前一桩惊天血案,那一场凄绝的大火,距今已有足足二十九个年头,那时第三次印巴战争刚刚结束不久。
灾难就发生在印度大胜,孟加拉国**后的第十天。《》
海德克城里面,图尔斯家族当时的掌舵人图尔斯先生的妻子临盆的日子,女主人诞下一个女婴,半夜,府邸忽然失火,而且是几处同时着火,依靠着几个家仆仓促间根本无法灭火,大火就像一阵飓风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已经屹立了两百余年的一座金碧辉煌的王宫烧成一片白地,而消防队却一直到火势自然熄灭才姗姗来迟,而图尔斯家族在海德克城最后的一个标志也从此不复存在。
后灭后从废墟中搜寻出来的尸体一共有三百六十七具,根据确切的数据,也就是说有一个成年人没有被烧死,同时,女主人刚刚诞下的女婴没有发现被烧死的迹象。
这熊熊之火来的无疑太过于恶毒蹊跷,给整个印度蒙上了一层血腥碟幕,因为图尔斯家族在印度地殊地位和身份以及国际影响力,事后印度政府逮捕关押了数以百计的嫌疑犯,甚至于当夜一个九岁的男孩儿手里拿着一盒火柴过马路都被视为嫌疑犯而关押,一时导致海德克城人人自危。
事情的真相似乎很容易推断出来,有一个图尔斯的佣人因为对主人不满,灭绝人伦,弑主纵火,挟女婴潜逃。否则,那个人何以不知所踪?那还不是畏罪潜逃么?
窗外灌进来的寒风,让沙可夫打着寒颤,他定下心神顺着思路想下去:失踪的佣人与这场火究竟有什么关联?
一场大火屠灭了图尔斯家族,而图尔斯家族在伦敦读书的大公子也在这场大火之后人家蒸发不知所踪了,似乎事情就应该到此为止了,也没人应该记得,但是谁能想得到图尔斯家族的在英国读书的大公子隐姓埋名多年后居然坐上了巴基斯坦的将军,在不久前的政变后,成为巴基斯坦炙手可热的新权贵,在巴基斯坦可谓是如日中天。♀
上将恰好是沙可夫的领导,打算重新调查二十年前的图尔斯家族血案。
图尔斯家族,曾经是一个在海德克拥有绝对权力的家族。现在世界地图上面南亚地区有七个国家,分别是印度、巴基斯坦、不丹、尼泊尔、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其中最大的依次分别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这三个国家也都是人口超过一亿的人口大国。但是如果倒退几十年,在南亚实际意义上的国家连一百个都打不住,而海德克曾经就是其中一个,而且海德克的面积要比当时的东巴基斯坦也就是今天的孟加拉国还要大上近四万平方公里,足以成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后的南亚第三大国。当时的海德尔覆盖了几乎整个的德干高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更难得的是,海德尔无论是资源还是工商业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南亚地区的翘楚,当时的海德尔可以说得上是南亚举足轻重的一支势力。
在二战结束后,虽然英国在战争中获胜,但是其国力在战争中严重受损,失去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加之当时非殖民化运动的兴起,英国的殖民地英属印度的解体已经不可避免。然而在当时的印度,多数派印度教徒和少数派伊斯兰教徒之间的对立日益激化,特别是以穆罕默德·阿里·真纳为领导者的全印穆斯林联盟在1940年的拉合尔决议上鼓吹“二民族论”,强烈主张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分离。多数人认为,真纳是以**作为要挟,换取西部穆斯林较多的省份获得更多的自治权。圣雄甘地强烈反对这些分离思想,提倡实现统一印度,印度国民大会党以及各个方面也都尽力避免分裂,但都阻止分裂的大势,而甘地最终也因此遇刺身亡。后来,英国最后一任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提出了一个方案,也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蒙巴顿方案,蒙巴顿方案说到底其实就是一句话——印巴分治,印巴分治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获得了**,然而两国的对立直至今日都在继续。因两国战争而流离失所者达一千二百五十万,伤亡估计达数十万到一百万不等,大多数人估计于1947年间越过印巴边境的人数约有一千万到一千二百万不等。
在印巴两国以外,当时的印巴地区还有大量的土邦存在,土邦为英国殖民地时期,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保存的土著王公领地的总称。这种体制多承袭占领以前的封建体制,继续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在英国殖民印度时期,全印度有大大小小554个土邦,总面积达到英属印度总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五点三,人口8600万,占当时印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英国占领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和原统治者签署条约,直接受控于英国殖民政府,效忠英王。英属印度的各省必须参加联邦;各土邦则是自愿加入,不加入也可以。土邦即使加人联邦,也享有与英属印度不同的地位;各土邦享有主权,有自己的政府,只是外交、国防等事务受英国政府控制,处于半独位;英属印度的各省则不享有主权,通过英国驻印度总督受英国政府直接统治,是完全的殖民地。各土邦在立法会中的代表由其政府指派任命,英属印度各省则由选举产生。因此,从法律角度讲,各印度土邦与英属印度同为英印帝国内自成体系的享有主权的行政单位,是地位平等的成员。可以这么说,在英国统治期间,土邦的地位要比后来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地位要高。
在蒙巴顿方案出台后,对印度地区依然存在的土邦惮度是,各土邦可自行决定是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选择**。分治条款既及孟加拉国的**问题,也没有谈及英属印度管理下的锡兰和缅甸分治问题。缅甸于1948年1月4日**,锡兰于1948年2月4日**;孟加拉国随1971年的孟加拉国**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护国,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由于当时分治条款只涉及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二国的划分问题,所以才会一般称之为“印巴分治”。
而海德克土邦则是所有土邦中数一数二,无论是面积、人口、资源、工商业还是文化教育都是首屈一指的。拥有自己的货币、造币厂、铁路和邮政局。海德克幅员辽阔,相当于大不列颠岛。居民近2000万,主要信奉印度教,而它的统治者却是穆斯林。长期以来,海德克主温顺地接受了英属印度总督的保护,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追随英国,以换取対其统治的支持。
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公布后,一些地域较广、人口较多的土邦王公对蒙巴顿方案将土邦置于“不幸的位置”表示失望,他们希望继续保持自己的**地位,一再请求英国政府允许它们以自治领身份留在英联邦内。海德克发布公告,声称在英国丧失对土邦的最高统治权后,海得拉巴有权利保持其**主权地位。海德克的邦主米尔·奥斯曼·阿里汗企图凭借自己拥有的财富使海德拉巴成为**国家或者加入同宗同教的巴基斯坦。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尼赫鲁决定采取军事行动,印度军队占领海德克,使之成为印度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