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谈起收藏,难免要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家几次的收藏热。
第一次收藏热在是北宋时期。我们总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唐代以前没有收藏热呢?唐代的确是一个文化开放的社会,但它不是一个收敛型的社会。我们今天的文化是在宋代以后才定型的。
宋代是一个收敛型的社会,对文化有一个聚集的想法,收藏热就相应的形成了。尤其是到了宋徽宗时期,这个皇帝在政治上碌碌无为,但在艺术上却非常有造诣。他创造了一种非常漂亮的字体,是瘦金体。创造在艺术本身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临摹就不是了,这就是赝品多的原因之一。创作困难,但仿造很简单。
宋代的统治者,标榜自己以文治天下。宋代的版图非常小,大概不足我们现代的五分之一。也就是江南的几个省。这个时期形成的很多东西都对我们的后世有着影响。
宋徽宗很喜欢画画,尤其是花鸟画。但从鉴定的角度上讲,很多的专家认为有的画是代笔,但有相当一部分是他本人所画。民间便形成了一种文化风气,这就是这个皇帝所创造的一种文化。
第二次就是晚明时期,这是一个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历史上的当时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但社会上还有另外的一面,就是当时经济富足。《水浒传》,《西游记》,《*》这些作品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还有崇祯时期的《天工开物》。
晚明时期涌现出大量的知识分子。他们追求生活的奢靡,商品也就跟着出现了。比如我们知道的大彬的紫砂,江千里的螺钿,黄应光的版刻,方于鲁的制墨,陆子冈的玉雕,张鸣岐的手炉等等,多不盛举。
第三次收藏热就是康乾盛世,这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段盛世,长达一百年之久。
康熙皇帝是一个极易吸收外来文化的皇帝,他不仅学习汉文化,还学习几何,天文,机械,甚至还学过静力学。他直接影响了后来的雍正帝和乾隆帝,为我们的历史创造了最辉煌的一百年。也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发展的一百年。
第四次收藏热是晚清到民国初年。这是一段沉痛的历史记忆。它主要是外需,而不是内需。西方人看到中国古老的文明和历史文化,开始大肆掠夺,中国的大部分古代艺术品都是这一时期流出去的。
这只是我一些浅薄的了解。
我们的一生总是在这样或者那样的生活下来完成的,但我们不能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收藏其实不是简单的财富积累的过程,而是一个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过程。
出了门,我顺着大街一路行至书院门。踏在青石板的小路上,一种亲切之感油然而生。历史的厚重凝炼都在这里变得深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