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谈何容易,改革需要的一大批卓有才干的文官。在赵国尚武的氛围中,这样的文官很难找。
而秦国却不同。秦国有重用文官的传统。秦国打仗不只是厉害在武将上。那些文官有的时候比武将还要厉害。赵国的风气不同。
不仅仅是赵国一家。六国各家的文官群体中,沒有一个像样的能够撑起一片的人物。武将如何掌管文官的事情。赵国的情况自己又不是不知道。根本就行不通。因为赵王已经表现出对李牧的反感和猜忌。赵国有过不光彩的一夜。那就是兵变。掌握兵权的正是这一点。别看现在君臣之间和睦,但中间的间隙谁都能看得出。
李牧比李左车想的更加实际。李左车年轻。依靠的是一股年轻劲头來拼搏。但李牧不同。他身上担负有赵国的重担,这份担子让他想的更加实际。
关东六国看來大势已去。六国不缺乏武将,最起码赵国是这样的。但有武将如何?武将只能勉强抵御秦国的一击。但却无法防御來自文官的背后一击。这些文官有的时候比武将还要厉害。白起如何?不如范睢的一张利嘴。缺乏文官是无法有效的弥补其国家实力的。单靠武将是不现实的。
反观人家秦国。自从重用这个年轻丞相之后,秦国的变化非常的快,上台才短短一年便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任期虽然只有四年。但这四年的变化。李牧实在是不敢想。总之,缺乏有才干的文官是一块致命伤。
李牧无奈的摇摇手示意李左车离开。这些不是李左车所能想到的。
李左车无奈抱拳离开。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爷爷不能仿效秦国的改革在赵国作出重大调整。就连那韩国都开始积极的仿效秦国改革。为什么赵国就不行。这一点他想不明白。
李牧把李左车的说辞全部忘掉。而只是把煤作为重要的标本留下來。回去之后,开采煤炭将成为重中之重。
而在遥远的齐国。却在发生一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快挖,快挖。”一个田家家丁來回叫道。
“还挖啊。挖这有什么用啊?”一个农家子弟不耐的问道。
“你懂什么?我告诉你,我家主人让你们挖,你们就挖。等燕狗來了。想挖都挖不成了。”家丁不耐的说道。
“挖沟干什么。把我们埋这啊。”农家子弟回话说道。
“呸呸。你说的是什么话。”一个老人家过來吐唾沫教训道。
“小子,嘴巴放干净点。让你挖你就挖,到时佛就知道。”说着家丁离开到别处巡查。
“爷爷,挖这沟有用吗?”农家子弟问道。
“不管有用沒用,让你挖就对了。”说着老人挥动锄头挖坑。农家子弟无语,也只能挥动手中的锄头加入进來。幸好沒有下雪,如果下雪结冰成了冻土。就不好挖了。
“主公,我们这样挖沟能够抵挡燕军的进攻吗?”一个门客着急的说道。
“难道你不看报纸吗?”田横看着地图说道。
“秦国当年就是这么防止月氏骑兵大军的进攻的。他们依靠的就是挖沟据守。前面布置铁丝网。后面的人躲在沟中射击。我想如此对付燕军,应该足够了。”田横说道。
“恩。主公英明。”门客恭维的说道。田横对此笑了笑。
“主人,沟已经挖的差不多了。”一个家丁飞快的跑了过來报告。
田横沒有回复,而是拿起望远镜查看了一下。
“不够,还不够。让人继续挖,向后挖成通道连起來。另外把铁丝网在前面一道布置起來。特别是那些高地之间的沟,都给挖通,连起來。”田横说道。
“喏。”家丁离开。
田横有一个很好的兴趣,那就是爱读报,不仅爱读,而且还钻研,他把他不明白的东西都剪下來收集起來研究。他研究过秦军对抗月氏所有的新闻报道。而且对秦军的作战方式很有研究。
如今,他见识到了燕国骑兵的厉害,特别是那种一下子出现又一下子消失的机动能力。他非常的忌惮。但恰巧他研究过秦国步兵如何对付骑兵的战术。
在齐国和燕国的交界处到处都是平坦的平原,这对齐国的防御來说非常的不利。这样的地形非常的利于骑兵作战。如何限制骑兵的作战成为一个核心问題。
铁丝网的出现让这种限制骑兵作战成为可能。铁丝网犹如一道墙一样让骑兵难以逾越。他们必须下马。有了铁丝网还不行,还必须有壕沟。铁丝网加上壕沟。铁丝网限制了骑兵的冲锋,从而降低了骑兵对步兵依靠速度上的冲击杀伤不步兵。而步兵可以依靠壕沟的掩护利用手中的武器在铁丝网的阻拦下杀伤骑兵。
不仅如此,壕沟还让步兵可以有效的躲避对方的火炮打击。齐军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不想燕军那样。大规模的装备了威力巨大的火炮和火枪。把身子蜷缩在壕沟内可以有效的躲避炮弹的进攻。
布置阵地不是随便布置的。在通往临淄的路上。田横选取了一段重要的小土丘布置。而且阵地尽量布置在这些地方。并且,在这平坦的平原上土丘的出现是平原中不多的制高点。制高点可以有效的观察敌人指挥己方军队的调动。军队进入壕沟调动和站在平地上的调度不一样。
不过田横沒有想到一点。那就是,炮兵部队出现后,他们往往要尽可能的占领附近的制高点。因为制高点是最佳的炮兵射击位置和观察点。田横无意间的一个布置,让双方在未來为高地争夺战展开埋下了伏笔。
田横加快人手布置阵地。他要把高地和平地的这些壕沟连接起來。并且逐渐的延展开來。附近的人不断的征集起來。好在不是农忙时节。家家户户有大把的劳力可以使用。
田横也拿出自己家中的粮食和钱财散出去。积极的招募人手抵御來犯的燕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