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各位想必已经猜出来,连日来发生的所有这一切,都是袁绍在暗中的策划!
袁绍与宦官之间,矛盾极大。
袁绍的岳父李膺,便是死于宦官之手。袁绍本人,也因为宦官发起的“党锢之祸”,不得不先借母丧守孝六年,又潜居于京师十余年,不敢出仕。
可以说,若不是当年的“黄巾之乱”所带来的压力,让灵帝不得不废弃坚持十多年的党锢政策,袁绍的仕途,可就被宦官们给毁了!
所以,对袁绍来说,宦官就是他心中最大的死敌。在守孝六年的时间里,他不止一次的在简陋的孝棚中暗暗发誓,今生今世,一定要想办法铲除宦官,以报当年“辛亥政变”之仇!
这里的“辛亥政变”,可不是后世人尽皆知的“辛亥革命”。它指的是168年九月辛亥日(九月初七),宦官得知了大将军窦武联络士人,准备诛杀宦官的计划,因而连夜歃血共盟,所发动的政变。
在这场政变中,宦官们与皇帝的乳母赵娆一起,蒙骗年幼的灵帝,格杀亲近士人的宦官山冰等,抢夺印、玺、符、节,胁迫尚书假传诏令,劫持窦太后,追捕窦武、陈蕃等。
年过八旬的陈蕃闻讯,率太尉府僚及太学生数十人拔刀剑冲入承明门,到尚书门因寡不敌众被擒,当日遇害。
大将军窦武驰入步兵营,起兵对抗阉竖。当时的大汉名将、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此前率军出征,此刻刚回到京师,尚未了解局势。宦官等人假传诏令,骗过了他。张奂误以为窦氏叛乱。遂与少府周靖率五营士与王甫所率领的千余虎贲军、羽林军一起进攻窦武。
窦武被重重围困,无奈自杀;他的宗亲宾客姻属及侍中刘瑜、屯骑校尉冯述等人皆被族灭;虎贲中郎将刘淑、尚书魏朗等也被诬陷而被迫自杀;窦太后被软禁在南宫;李膺等再次被罢官,并禁锢终生。
随后,宦官诱使年幼的汉灵帝下令,使得名士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下狱处死。在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到六、七百名。
是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为了铲除宦官。袁绍在潜居雒阳之时,借助何顒、张邈、许攸、伍孚等好友,暗中谋划如何营救党人,打击宦官之事。后来,他与潜逃北地鲜卑的名士张俭联系上,又通过张俭的关系,认识了当时在冀州已经小有名气的“贤良师”张角。
在一系列的试探以后,袁绍模清了张角的打算,觉得这是一个铲除宦官的好机会。随后。他开始隐蔽的利用自身的财富和在党人中的关系,暗中支援“太平道”在各地的发展壮大。
“太平道”有了身为党人领袖的袁绍,在经济上的大力支持,又乘着天下灾祸不断的年景,这才犹如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在大汉八州发展蔓延起来。
有了这样一层关系在内,袁绍对“太平道”高层的打算和动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就连“太平道”最初举事时“八州并举。齐会京师”的总体战略,都有许攸的参谋策划在内。
等到太平道将起事的准备大致完成之后。袁绍这才果断的斩断与“太平道”的关系,在表面上进行了严格的避嫌。这样一来,“太平道”的举事,成了固然最好,他可以以幕后功臣的身份,参与到新朝廷的事物当中去。就算“太平道”事败。也不至于牵连到袁绍本人身上。
不过,袁绍也没有料到,黄巾起义一经发动,宦官们居然能就如此迅速的废弃“党锢”政策,大量启用党人来对抗黄巾军。面对朝廷国策的变化。袁绍一时间难以把握,只好先顺应大流,以袁氏嫡子的身份出仕朝廷,一举当上了虎贲中郎将。
伴随着“大汉第一将”皇甫嵩如同秋风扫落叶那般,轻轻松松的将各地黄巾军一一清除,袁绍的这次诛除宦官行动,算是失败了。不过,他能够借着这次天下大变,携十多年里培养出来的威望,一举成为天下瞩目的官场新锐,也算是略有所得。
在随后的数年里,袁绍一边升官,一边依然在暗中筹划种种诛杀宦官的密谋。去年冀州刺史王芬的企图失败后,袁绍发现,光凭党人自身的实力,已经不太可能达成这一目标。在经过周详的考虑之后,他决定,借助新晋大将军何进的势力,来对付宦官。
何进本身出身寒门,依靠宦官起家。这等“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人物,本来是不可能入得了以风骨和气节著称的党人之眼。但是,有袁绍在暗中策划,其余的党人也想要一举诛除阉竖,不得不同意“利用何进”的复仇方针。
于是,在袁绍这个党人魁首的安排下,不少著名的党人,纷纷接受了大将军何进的征辟,进入大将军的幕府任职。随后,在何进面对汉灵帝的打压时,袁绍又亲自登门拜访,与大将军正式结盟。
当然,出身四世三公袁氏,本身又被目为天下士人楷模的袁绍,是不会真的将出身寒门的何进放在眼里。在袁绍的计划中,何进本人作为外戚,也是要被士人消灭的对象。对他来说,最好的结局,莫过于大将军与阉竖们拼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
这样,以袁绍为首的党人和士人们,就可以踏着那些国家蠹虫的尸骨,轻松的登上朝堂,掌控大汉至高的权柄,将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大汉帝国,从不断衰亡的过程中解救出来!
在达成这个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袁绍一直在为大将军何进尽心尽力的效劳。近来的局势演化,袁绍只在暗中出手过两次,就让整个局面,成功的向着他想要达成的方向前进。
第一次出手,袁绍拜托深为大将军倚重的何顒,假造了命令董卓进军雒阳的大将军令。这次出手,直接让宦官们被大将军逼到了绝路上。除了与何进拼个你死我活,就是被活活的从宫掖中被赶出来。无论是那一条路,阉竖们的权柄,都是保不住的。
第二次出手,袁绍假传大将军的意图,让周边各州郡的长官,大张旗鼓的对宦官们的亲属出手。这样一来,阉竖们就会因为州郡地方上的这些敌意动作,产生何进将要对他们斩尽杀绝的想法。
袁绍虽然对宦官们极为痛恨,可是对这些阉竖们的狡诈程度,却从来不敢低估。在他的预计中,宦官们一旦被迫下定决心想要对付何进,何进是很难躲过这一劫的。
只是,袁绍怎么也想不到,这些阉竖的忍耐能力,居然强到令他发指的地步。被袁绍暗中摆了两道的宦官们,看起来像是生死就在一线之间。偏偏这些阉竖,居然还能够逆来顺受,在何进面前俯首帖耳,通过无条件的退让,以期待未来东山再起。
料想不到阉竖们竟然隐忍至此的袁绍,面对大将军何进即将在朝堂斗争中大获全胜的局面,不得不冒险启用了最后一招杀手锏。这一招杀手锏,当然就是通过在大将军身边相当长时间的听用,已经得到了何进足够信任的“雷神”淳于琼。
何进知道淳于琼与袁绍是至交好友。不过,他却不知道,淳于琼与袁绍的关系,可比他眼中还要密切十倍。区区一个“屠家子”何进,怎么可能真正让淳于琼效命?
党锢之祸中,淳于琼被宦官们捕购,是袁绍想法子藏匿了他。后来淳于琼被张角的“落雷”妖术击伤,若没有袁绍为他求医问药,尽心竭力的治疗,淳于琼的身体也早就废掉了。
有着这些因果关系,作为一个讲究气节的党人,袁绍只要一句话,淳于琼便愿意为其赴汤蹈火,虽陨身而不悔。在“振兴大汉”的天下大义之下,何进所给予的那点儿个人恩惠,不过区区尔……
而淳于琼这一招暗牌一出,就意味着袁绍与何进、阉竖两方之间,将再无转寰的余地。淳于琼一刀下去,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当然,能够成为袁绍的终极杀手锏,其中的布置,自是极为完善。在许攸提出的这份设计里,袁绍将带领部下的中都官徒隶,以担忧大将军安全的理由,守卫在宫城门口。
一旦淳于琼击杀何进得手,就应该立刻发出讯号,通知袁绍。然后,袁绍就可以打着为大将军报仇的旗号,冲进宫城,乘机将所有的阉竖统统杀光!
在这个设计中,可能会有些小问题。
比如,何进与宦官们会面的长秋宫,与拱门之间的距离有数里之遥。淳于琼得手之后,如何能第一时间通知袁绍呢?
再比如,宫城的城墙,又高又厚。袁绍如何能第一时间突破宫门的守卫,追杀阉竖们,不给他们以反击的机会呢?
还有,在杀入宫城以后,如何让天下人都认为,是宦官杀死大将军何进的,以便保存己方的名望,好在将来可以顺理成章的进入朝廷,执掌天下权柄呢?
对于这些问题,以智谋出名的何顒,与许攸二人研究良久,一一进行了解决。(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