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空间去抗日 第010章 外出求学?

作者 : 江映月

在这五年里,在凤父凤母的掩护下,栖桐的空间并没有被其他人发现。与此同时,栖桐也将自己的空间模得透透地。那海和外界的海一样,里有鱼、虾等生物。宅子周围的上山也有飞禽走兽。山和海构成了一个微缩的世界。它们的尽头是混沌状。她曾将触碰过,年纪不大身体娇小的她被弹了回来。山上、海里都是机灵、可爱的小东西。她就像是这个微型世界的王者。哪怕自己从那里经过,他们都会“敬畏”地躲开,不会围观,不会给自己带来困扰。自己不在空间,它们从来不打扰,踏入空间里的屋子。空间了其他的东西,自己研究明白了。空间可以升级,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外力,也就是当空间会遇到有能量的物质是会提醒她,如果按照提示将东西放到空间的指定位置,空间就会升级,并会对新功能进行说明。第二种是,自身的武力值的提升。当自身的武功到达一定境界时,空间也会发生变化。

目前,空间所处的状态是初级。自己可以用意识控制空间里的东西。将没有生命的物质待到空间里。并且可以带出空间里的一切为自己所用。空间的再生能力强,但空间里动植物是一定的,如果取出,它会自动繁衍,不取出它会延缓繁衍。不会太多也不会匮乏。空间宅子和土地是升级后的表现,她可以单独控制土地生长的时间,生长数量。溪水是山上泉水流下的,没有什么大的功效,负伤后效果明显,有益身体恢复,平时如正常泉水一般。(这只是针对栖桐而言的。对外面的人,空间的泉水可遇不可求。空间说明并没有提到,只有遇到给外界的人的时候,空间会提起。)

之所以这么快弄清空间的情况,是因为,那日她在空间的潭水里游泳,无意中模到一块古朴、带着神奇花纹的玉简,起先她并没有在意,只是随意地带上岸来,没想到,还没月兑手,玉简就一道强光,化身为左手无名氏一个同样古朴花纹的刺青的痕迹。在后来,她都知道了空间。

原来,这个空间跟了自己九世,自己能一直跳出轮回,是空间一直护着她的灵魂。这个空间是上古神器,第一世出生,与自己神魂结合的。

自从了解了空间的情况,趁着凤父出外购置物品,自己硬要缠着去,让凤父帮自己去织布坊定定制大量各种类型的布匹。顺便还买了针线。同样也是大量的。布坊的老板以为凤父真是要做布匹买卖,不断讨好凤父,希望能长期合作。最后连美女都送上了。弄的凤父苦不堪言。只能说一定照顾他们生意。

春耕秋收的时候,又在凤母的掩护下,不断地购买和搜集各种种子,积少成多。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大米、小麦、玉米、土豆、花生等等。这些不费自己的力气,只用意识控制。

忘了提,宅子有一个神奇之处,就是保鲜,如同储物袋般的大量储存物品。它分离清楚,摆放整齐,不影响宅子的整体美观。一楼是自己休息的地方,陪着一个书房。二楼是金银珠宝库。三楼是粮食。四楼是自己枪的军火武器之类。除了自己的枪支,栖桐还发现里面有些精美小巧的匕首、快刀、短剑之类。五楼是生活用品,布锦棉帛。之前她前几世的物品可不是放进去的。而是随手堆在宅子门口,金银更是铺地的。那时自己不知道它的大。现在知道了,她会物尽其用。

她这么急着囤积粮食,是有原因的。到1931年东北就要全面沦陷了。如果1930年左右,劝说家人去美国避难,会赶上美国经济动荡。就算晚几年,有食物等于有一切。何况她们不缺金银。她几世的积攒,宅子里的存宝,她也发现了。至于为什么选美国,上辈子她太了解,全世界都是战争,这个世界唯一的避难所就是美国。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在那个时候去,亦或者不去,粮食对自己和家人都是大大得益。

不是她没有同情心,不爱国,一味的只知道出国避难。只是现在国人太麻木了,小小的自己无力改变。当敌人打了你的左脸,你会静静地、低着头等待敌人打你的右脸。当只有几个拿着枪的敌人杀了你的亲人。你只是痛苦的流泪,或无畏的冲向前去同死,没有任何反抗的意识。她就算有空间,能改变多少?多少人能听自己的忠告?不会有,没有一个人会听她的。他们只会将自己看成是傻子、疯子!她不是神,她改变不了历史。她能做的只是帮组,帮助在改变不了的情况下,减少痛苦。

上辈子她就是在日本侵略之前到国外的,没有经历战火,但是从后来的报纸、图文她也是了解的。她被这场无耻的侵略战场震惊了。除了国仇家恨,更多的是她对战场很排斥,甚至痛恨。战争不是谁和谁的胜利,只是带来了毁灭和人性的丑恶。于是除了给薛良财物方面的支持。她害暗地里资助当时很有希望的一个党派,也就是中国后来的——gc党。虽说,当时,她的动机不纯。有为了给薛良留条后路的想法在里面。

这一辈子,同样她会在适当的时间帮助国内抗战,甚至更多的资助,但这前提是她安顿好自己的家人,以家人没有生命危险的前提。说她什么都好,她这辈子不能让家人有损分毫。自己囤积的米面、布匹、药品会发挥作用的。不单单是为了自己。也许是战争越来越近,也许是为了减少逃避的罪恶感。栖桐不断地耕种,收获粮食。一夜的劳碌、一夜的幸苦。晚上累的筋疲力尽,第二日恢复再劳作。如此往复,没想到,竟然拓宽了自己的静脉,武艺大大增强。

一日,杜战和凤博文的西洋老师蔡达川找到了杜老爷子。“杜老爷,不屈(杜战的字)已经十七,博文也已经十五,我和陈夫子研究过,他们不再适合家里的私塾,他们需要出去,去公立学校,去大城市见见世面!”

杜老爷子,沉吟了一会儿,“依先生之见该如何?”这位蔡先生在杜家六年了,人品才学都深的他赞赏,除了儿女情长。

蔡达川也不客气,“以他们的学识,我可以给他们联系上海复旦的入学考试,以他们现如今的水平,应该没问题。三年后他们学业有成,我可以推荐他们,到国外见识见识真正的西洋文化。学成报效祖国!”这五年的相处,他平复了自己情感的伤痕。当初未婚妻抛弃自己嫁给一个老头子做妾,让他男性的自尊受到大大的伤害。于是他刚留学回来,经朋友介绍躲到了这个安逸的北方小镇。自己碰见了亦师亦友的陈夫子,两个孩子的聪颖让他惊喜,慢慢地走出了感情的伤痕,尽心尽力教导他们。他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传弟子。并从这六年的教书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与奋斗目标。著书育人,唤醒国民。他不能心碎过往,他要发展教育,让和他两个弟子一样聪明的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最终成为日后教育界的第一人。这当然也是后话。

杜老爷子虽然不舍,但是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了,最有利战儿和博文的发展。“容我在考虑一下。”

当天晚上,杜家医馆早早地关门了。开始家庭会议。

杜老爷子先发话,将白天蔡先生的话又说了一遍,“阿毅、秀娘你们怎么看?”

凤母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桐桐和博文,他们从来没想过儿子会离开自己到远方求学,本以为山上和镇里已经是最远的距离了,还因为认亲,没有分开,现在让儿子离开自己……凤父终究是这几年出外见过世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我同意。”

杜老爷子又问,“战儿,博文你们怎么想?”

博文一副无所谓的样字,十五岁的他唯杜战命是从,“大哥去我就去!”

杜战到是回答的有理有据,调理分明,“现在世道不太平了,镇里的兵越来越多,日本人对东北一直虎视眈眈,战争躲是躲不过去的。光靠武力救不了国。我堂堂男子汉,要发奋学习,为我中华之腾飞而拼搏。我和二弟随师傅去上海求学也好,那里各国实力错综复杂,相对是安全的。家里最好也结束这边的事情,一起过去。此外,上海是经济中心,学术中心,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国情,了解世界。爷爷请允许我们随老师去吧。我定不会辱没杜家门楣。”

栖桐感叹,没想到大哥竟然有这样的志向和远见。听到这样的话,桐桐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可是就像是大哥说的那样,军阀调兵越来越密集了,这里不在太平了。现在是1925年,到1931年东北就要全面沦陷了。还有不到六年的时间。他们需要离开北方。她想过直接逃到外国去,但是大哥的话有理,他们可以先到上海。毕竟舍弃自己的国家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大哥说的有道理。他们出去求学不失为一条出路。长了见识,增了本事。我听翠妞说(桐桐的小闺蜜,镇长的千金),镇长伯伯最近老说,我们这里不太平了。整日叨咕要去上海,上海毕竟是各国的租界,乱不起来。给自己留条后路什么的。”至于镇长究竟说没说过,是不是要去上海,不是桐桐需要考虑的,也许她记错了,她现在需要个借口。高瞻远瞩、具有说服了、有威望的人的借口。趁机说服家人一同去上海。

“翠妞还说她过一段时间也会去上海读女子学校,哥哥们去上海读书,桐桐也想一起去读书。”桐桐心想,上学可是真的提过,不同于前面是自己的脑补。是有理有据吧,真的是听说的。

在此之前,家人就讨论过上海的问题,夫子和先生还为此辩论过,但是真的放到了眼前,大家沉默了。求学时一定的,真的要搬离这里吗?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带着空间去抗日最新章节 | 带着空间去抗日全文阅读 | 带着空间去抗日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