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乡位于山区,人均耕地还不足六分,虽然前不久中央刚刚宣布要全面减免农业税,但眼下的农民除了纳税,三提五统也不少,再加上农药钱和肥料钱,一年到头在土地上几乎扒拉不出几块钱,所以乡里的多数青壮劳动力,基本上都在沿海一带打工。
其实不光青峰乡,整个清化县的各处乡镇情况都差不多,虽然滨江省位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程度在全国都是数得着的,但定阳却是位居滨江的西南月复地,经济发展长期滞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被称为是整个滨江的“西藏”,而清化县在定阳又是属于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的形势更加不乐观,这种情况,在山区农村表现得尤为明显。
听完汇报之后,吕修文先是高度肯定了青峰乡的工作思路,对这几年来青峰乡的工作表示赞赏,整个乡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的、肯干事的班子,最后笑着说道: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不仅辛苦难缠,还见不到多少成绩,尤其是信访这一块的工作,胡搅蛮缠的更多,处理起来更加的棘手,虽然我来清化县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我感觉清化干部都很有能力,工作起来也非常的尽心尽责,有时候还要受委屈。
回去以后,我会将同志们这几年所做的工作,详尽的汇报给县委建国书记。请各位放心,我们县委的一班领导,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你们这些基层干部的坚强后盾,今后你们要是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打我的电话,或者直接到我办公室去反映,能够帮倒忙的,我绝对不会推月兑!”
熊书记倒是个直爽人,听吕修文这么一讲,立刻有了同感,他颇为感激的搓着手说道:“吕书记这番话说到我们心坎离去了,我们在下面干的,图什么呢?只图领导能理解我们。
说钱我们有几个钱?说当官我这人也就这个样了,做基层工作就是这样,有时候麻烦解决了,上面的领导还不领情,经常骂我们不注意工作方法,对待群众过于简单粗暴。说到人哪,你吕书记莫怪我粗鲁,有些人是服粗不服细,你把他当个人,他就把你当个鸟;你把他当个鸟,他反把你当个人。”
吕修文仔细一琢磨这话,感觉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他就想起了自己以往工作中碰到过的许多人,心中很有感慨,但这句话事关同群众的感情问题,他不好过分赞赏,只含混道,也有一定道理。
听取乡里的同志汇报工作的时候,吕修文似乎是有意无意的带了一句:“我听说港商宋伟良先生的老家,就是在你们青峰乡的上祝村?”
熊启军没想到吕修文突然会有如此一问,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才反应过来,点了点头说道:
“是的,宋家解放前在青峰乡一带是大姓,宋伟良的父亲宋保国,解放前在整个清化县都是数得着的大地主,解放后,宋家的田地和家产全部都被政府没收,子弟也都分散逃到四方,美国、欧洲、东南亚都有。
据说这个宋伟良在文革初期就是因为受不了批斗,铤而走险偷渡到香港,后来白手起家做建筑地产,现在发了大财,摇身一变成了爱国商人!”
“这个宋伟良如今在青峰乡还有没有直系亲属?”
熊启军闻言,皱着眉头思虑了片刻,这才缓缓地说道:“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因为批斗的厉害,宋家四分五裂,第二代的子弟基本上都在世界各地,第一代的老辈人,基本上都已经过世了,如今还健在的,好像就只有宋伟良的一位小姨,当初是嫁在上祝村的一户人家,现如今也已经有八十多岁了!”
“宋伟良以前有没有回过咱们清化?”
“据我所知,好像是没有的,前几年听宋家的人说,宋伟良要回乡来扫墓,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没有能够成行。”
说到这里,熊启军试探着问道:“县里是不是想说动宋伟良回乡投资?”
吕修文点了点头,却没有直接回答熊启军的提问:“宋先生跟我们县里联系过,准备清明节的时候回来扫墓,县里正在准备接待工作,之所以提起这件事情,是想提前通知你一下你们乡里,到时候好有个思想准备……”
听完汇报,熊启军笑嘻嘻的对吕修文说道:“吕书记是第一次来咱们青峰乡吧?咱们浮盖山的青云峰,就在距离乡政府过去不远的上祝村,那个地方的景致还不错,吕书记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吕修文以前看过定阳市志,浮盖山位于定阳西南,主峰青云峰海拔1189米,是定阳境内第一高峰,因盘石垒叠,下者如盘,上者如盖,故名。明朝徐霞客曾游历此山,惊叹于山中怪石拏云,飞霞削翠,赞其:“大石磊落,棋置星罗,松木与石争隙……”
其实以前在定阳市工作的时候,他早就想到青云峰去看看,不过一直没能成行,今天听到熊启军这么一说,心里突然来了兴致,此刻一看时间还早,于是就同意了他的建议,不过吕修文以不耽误乡里同志的工作为由,坚决不同意他们陪同,最后还是在熊启军的一再坚持下,只得勉强同意由他作为向导,陪同吕修文和小沈一同上山。
未完待续,欲知后事如何,请登录订阅更多章节。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