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一览 §§第七章天一阁

作者 : 未知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

简介

天一阁外景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年)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2007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題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宁波市城市口号与天一阁有关: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

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是:

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历史

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來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

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來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

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來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布局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此外还在楼前焀“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來为其他藏书楼所效渀乾隆帝南巡时命人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的款式以此为蓝本在北京沈阳、承德、扬州、镇江、杭州兴建了文渊阁等七座皇家藏书楼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从此名扬天下天一阁面积约2.6万平方米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博物馆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天一阁藏书楼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來天一阁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中国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2000年度“中国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1996年以來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鸀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组织沿革

一、建阁

公元15611566年(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辞官回里后开始于宅东建造藏书楼并命名为“天一阁”时藏书七万余卷

东明草堂

二、解放前

1933年10月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成立公推陈宝麟为主席下设总务、交际、工程、经济四组

1947年2月由社会各界共同组成的天一阁管理委员会成立推定委员27人其中俞济民为主任委员陈佑华、周大烈为副主委下设总务组、图书组、劝募组、会计组

三、19491993年

1949年5月宁波解放6月9日宁波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天一阁在尊经阁内设古物陈列所范鹿其任主任并负责兼管天一阁

1951年9月市文教局决定将鄞县通志馆和文献委员会并入宁波古物陈列所(天一阁)马涯民被委为古物陈列所负责人1959年4月邱嗣斌任所长

1960年2月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天一阁成立副市长周文祥兼主任同年11月虞逸仲任专职副主任其办公机构和天一阁合署邱嗣斌任办公室主任市古物陈列所同时撤销

1970年2月市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决定撤销市文管会和市图书馆合并成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实际分两处工作1971年7月市委批准建立宁波市图书文物馆革命领导小组方秉为组长

1978年2月省文化局批准成立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市文管会和市图书馆分别恢复建制6月天一阁建立**机构全称为“宁波市天一阁文物保管所”9月市委任命邱嗣斌为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所长后蔡灿臻、骆兆平先后任所长

四、1994年以后

1994年11月市编委办公室批复市文化局同意将宁波市博物馆并入天一阁并更称“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人员定编35人内设部门7个办公室、基建办公室、研究室、藏品部、保卫部、群工部、古玩交易所同时私人藏书楼伏跗室划归天一阁管理1995年5月市文化局任命孟建耀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1996年人员编制增加到43人1998年成立中国地方志珍藏馆2004年天封塔、白云庄、鼓楼等外设文保点划归该馆管理外设文保点增至5处1998年5月市文化局任命徐良雄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

2005年8月市文化局任命虞浩旭为天一阁博物馆馆长2007年5月该馆内部机构设置调整为7个部门:办公室、保卫部、典藏研究部、社会教育部、陈列展览部、藏品修复部、文物保护部

藏品介绍

宁波天一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与历代大学者、大文豪有着不解之缘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均曾登临天一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出《风雨天一阁》更使天一阁名震一时

藏书

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收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王旭峰、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迄今第一次成批量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徐良雄认为这是古老的藏书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增进社会参与性的需要

藏书楼是千百年來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文心向天毕生如一”“心清如水肃然起敬”是这些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大腕”來到天一阁的第一感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作家铁凝表示能将自己的作品与天一阁历代藏书“共存于一个空间”给了她荣幸和自信让文学结缘藏书让藏书楼与藏书文化薪火相传留芳百代则是作家们对天一阁的共同祝愿

天一阁博物馆接受了新昌市儒岙镇横山村村民王世朝、王世恒赠送的《天姥王氏宗谱》一箱十册天一阁已经接受市民捐赠各类家谱十部分别有:吕氏后人捐赠的《吕氏宗谱》一部;东阳史氏后人捐赠的《史氏宗谱(八行堂)》一部;江苏徐州郑氏后人郑在君捐赠的《荒里郑氏谱族》一部;宁海**光捐赠的《张氏宗谱》一部;余姚邵九华捐赠的《兰风邵氏宗族》一部;《河南鹿邑丁氏宗谱》一部;广西《范阳卢氏支谱》一部;象山《墙头蒋氏宗谱》一部;乐清王定光捐赠的《左原王氏史料集(宗谱类)》;杭州张泉根捐赠的《滨江张氏宗谱》一部;新昌金樟兴捐赠的《彭城射圃金氏宗谱》一部等等

家谱的捐赠极大地丰富了天一阁此类藏品的数量使其成为科举录和地方志之外天一阁收藏的又一亮点随着天一阁博物馆“四个中心”建设目标得确立天一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文献的收藏不断丰富馆藏资源目前天一阁新老家谱的数量已接近五百五十部内容涵盖了一百余个姓氏已经成为浙东第一家谱收藏中心

周边环境

清康熙四年(1665年)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在书楼前后环绕水池堆叠假山筑亭架桥环植竹木使之具有了江南园林的风貌1933年天一阁的东墙被台风吹倒范氏后人无力维修于是地方人士组成了重修天一阁委员会筹款修缮天一阁并把原來在宁波孔庙内的尊经阁连同当地的一批宋代至清代碑刻一齐迁建于天一阁的后院命名为“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

1986年和1997年当地政府又分别在藏书楼的东南侧和西南侧修建了两座附属园林使整个天一阁建筑群的占地面积达到了25000平方米左右与天一阁紧邻的有一座秦氏支祠建于1923年至1925年祠堂面积约2165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以照壁、门厅、戏台、正楼、后殿等形成南北中轴线左右两侧建有厢房在装饰上它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多种传统民间工艺并且題材丰富造型优美是宁波民居建筑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尤以朱金木雕最为出众典型建筑为戏台戏台的屋顶为单檐歇山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穹形藻井用近千块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梁柱上雕刻各种人物故事刷以紫漆外贴金箔得金碧辉煌之效果故称朱金木雕整个戏台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是祠堂中最华丽的建筑秦氏支祠在1949年以前的每年都要举行祭祖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被当作厂房和仓库直到1981年才开始加以保护1991年维修后并入了天一阁作为统一的博物馆对外开放

藏书文化

“藏书之富甲于天下”2003年开幕的首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展示了宁波人引为自豪的城市“文化招牌”:藏书文化

宁波历來是中华藏书文化的重地特别是自宋代以來私人藏书蔚然成风名楼迭出历代著名的藏书楼有80余座历经430余年的天一阁是宁波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生动象征如今已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宁波的书房”专家说目前宁波仍是中国保存藏书楼最多最好的地区之一

“中国现存藏书文化陈列”在天一阁揭幕中国全国各地的52个现存藏书楼通过图文形式首次“走到一起”在700平方米的展厅内來了个“争奇斗巧”其中既有保存至今的四大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文澜阁、文津阁、文溯阁也有名闻一方的具有代表性的藏书楼如湖州嘉业堂、绍兴青藤书屋、无锡薛氏传经草堂等它们与宁波范氏天一阁一起成为展览的“主角”

天一阁

陈列按照时代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明代的藏书楼”、“清代的藏书楼”、“民国时期的藏书楼”和“新建纪念性藏书楼”每一个藏书楼的介绍除了采用照片和中英文对照的文字外有些还配有场景展示

在展厅内参观者欣喜地看到:冰裂纹的花格窗后隐隐透出书桌的一角黝黑的书版看似随意地排放着书箱中的线装书有些已经打开了翻在某一页……这样的由书版、书箱、书桌组成的场景展示大概有10來组它们与64幅卷轴式巨幅画面以及古建筑环境一起形成了别出心裁的开放式的陈列使观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藏书文化节上70岁的秦秉年算得上是重要的新闻人物他再次将其家藏的珍贵文物捐赠给了天一阁博物馆捐赠的171件精美的明清瓷器将在天一阁展览

秦秉年先生祖籍宁波1933年出生于上海现为天一阁博物馆终身研究员其高祖秦祖安、曾祖秦际瀚和祖父秦伟楚三代均为经商致富的“宁波帮”商人秦祖安所建的秦氏支祠现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父亲秦康祥为近代上海著名的篆刻家、收藏家以收藏名家竹刻、玺印驰誉海内

早在2年前秦秉年先生就遵从其父遗愿将收藏的101件珍贵明清竹刻捐赠给了家乡的天一阁博物馆这次他捐赠的瓷器包括国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31件如明崇祯青花人物莲子罐、清雍正豇豆红盘、清龙泉窑贯耳壁瓶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天一阁

除了上面这两个活动首届天一阁中国藏书文化节还安排了“中国藏书文化研讨会”、“中国藏书票展”、“中国藏书票知识讲座”、“藏书文化知识游园竞猜”等既有较高的学术性又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的活动

历任领导

主要党政领导一览表

(1949年2007年)

时间姓名职务

1949年1951年9月范鹿其宁波市古物陈列所主任

1951年9月1959年3月马涯民宁波市古物陈列所负责人

1959年4月1960年5月邱嗣斌宁波市古物陈列所所长

1960年6月1970年2月周文祥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

1962年11月1971年7月虞逸仲**宁波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支部书记

1971年7月1978年9月方秉宁波图书文物馆支部书记革命领导小组组长

1982年10月1989年5月邱嗣斌**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党支部书记

1978年9月1991年2月邱嗣斌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所长

1989年5月1992年7月邬向东**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党支部书记

1991年2月1992年5月蔡灿臻天一阁文物保管所所长

1992年5月1994年11月骆兆平**天一阁文物保管所党支部书记、所长

1995年5月1998年4月孟建耀天一阁博物馆馆长

1995年5月2000年12月孟建耀**天一阁博物馆党支部书记

1998年5月2005年7月徐良雄天一阁博物馆馆长

2000年12月2002年6月邬向东**天一阁博物馆党支部书记

2002年6月2005年7月徐炯明**天一阁博物馆党支部副书记

2005年8月2007年12月虞浩旭**天一阁博物馆党支部书记

2005年8月虞浩旭天一阁博物馆馆长

2007年12月袁芳芳**天一阁博物馆党支部书记

旅游信息

门票:

学生15元

成人30元

小学生免票(沒学生证也可以需有老师带领)

70岁以上老人免费

导游服务:

天一阁冬景

如要导游需5到15元左右也有志愿者服务

宁波效实中学和风志愿队每周日都会在天一阁进行志愿活动免费为游客导游

开放时间:

上午8:3011:00下午1:304:00

交通:

宁波市天一街5号

乘2路、9路、10路、12路、14路、15路、19路、821路等公交车均停靠站距该馆均在500米之内

范钦

范钦明代著名藏书家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公元1532年(嘉靖十一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的主人

人物简介

范钦(15061585)字尧卿一作安钦号东明浙江鄞县(今宁波)人

嘉靖十一

范钦

年(1532)进士任湖广随州知州迁工部员外郎因与武定侯郭勋不和调任江西知袁州府升广西参政分守桂平转福建按察使迁陕西左使、河南副都御史官至兵部右侍郎辞不赴嘉靖三十九年(1560)回乡归隐酷爱典籍为官多年每至一地广搜图书抄有丰坊的藏书丰坊“万卷楼”幸存余书悉归于他嘉靖四十至四十五年建藏书楼名“天一阁”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阁四面临水上通六间为一中以书橱间隔;其下分六间为古代藏书楼建筑典范清乾隆年间下诏建造七阁均渀照其规格设计

生平事迹建天一阁

范钦最著名的事迹就是主持建筑天一阁在宁波市月湖之西有一座闻名中外的古建筑那就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范钦所建的天一阁天一阁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藏书楼

收藏群书

范钦性喜藏书游宦期间每到一地都特别留心搜访当地的文献与其他偏重於版本的藏书家不同的是范钦重视当代人的著作故其藏书以明刻本为主尤其是明代地方志、明代政书、明代实录、明代诗文集特别多颇有些“厚今薄古”之意如《军令》、《营规》、《大阅览》、《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等官书属当时的“内部资料”一般藏书家即便有意收藏也决非轻易可以觅得范钦平生还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北七阁”用來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

藏书失散与保护

范钦同邑另有位藏书家丰坊范钦与之交往甚善并常去丰坊的万卷楼借阅抄录后万卷楼不幸遭受火灾丰家无意续藏劫余之书多让归范钦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來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相关事件

范钦藏书处原名东明草堂随着藏书的增加原來的书库已不堪容纳范钦遂决定在住宅的东面重建一书楼即后來著名于世的天一阁天一阁的确切创建年份已不可考根据有关文献推定当在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之间楼为一排六开间两层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开窗阁前有池塘除了可以点缀风景外亦是重要的防火措施之一后來范钦搜集碑刻得一吴道士龙虎山石刻为元揭傒斯的书并有“天一池”三大字范钦大喜以为适与自己建阁焀池之意相合遂以“天一阁”名其楼作为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相当科学故后來庋藏《四库全书》的文渊、文源、文溯、文津、文汇、文宗、文澜七阁均渀天一阁式样营造而清代藏书家卢址的抱经楼更是从内部结构到外观完全模渀天一阁由是天一阁更负盛名天一阁藏书有较严密的管理制度范钦临终时把家产分为两份一份是白银万两一份是天一阁及数万卷藏书后由长子范大冲继承了天一阁并遵守“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祖训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藏书的散失

诗作一览

范钦建筑了天一阁是十分得意的当时阁内储有藏书七万多卷多数系宋明的木刻本和手抄本有的是稀有珍本和孤本在当时文士学子中颇有影响范钦也常常邀集当地的名士到天一阁饮酒谈诗他在《上元诸彦集天一阁即事》诗中写道:

阗城花月拥笙歌仙客何当结轸过

吟倚鳌峰夸白雪笑看星驾度银河

苑风应即舒梅柳径雾含香散绮罗

接席呼卢堪一醉何來心赏屡蹉跎

藏书状况

天一阁原有藏书七万余卷从明末战乱起始大批散失到清康熙时阁中所藏明实录已佚其半;乾隆时修《四库全书》又从天一阁调走六○二种(一说六三八种)图书以后多未发还;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宁波从天一阁掠走地理与图数十种一八六一年太平军进驻宁波当地盗贼乘机窃走大批图书;民国初年江洋大盗薛继渭与不法书商相勾结又盗去藏书一千余部经过这几番劫难到解放初期天一阁书仅剩一万三千多部

此外还有地方上的父母官借书不还以及零星散失和保管不善到解放前夕天一阁藏书只剩下一万三千多卷只有原藏书的五分之一许多珍籍成了断简残篇难怪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香辟蠹鱼今日椟存珠已去我來翻撷但欷”

但是历三百余年保存下來的这一万三千多卷古籍仍旧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遗存的书籍宋元版本已为数甚少绝大多数为明代刻本和抄本其中以各地方志和明朝科举題名录为最名贵宁波解放前夕周恩來指示南下大军要保护好宁波的天一阁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一九六二年十月二十七日郭沫若到天一阁视察时抚今思昔在天一阁“兰亭”中挥笔題律诗一首:

明州天一富藏书福地琅环信不虚

历劫仅存五分一至今犹有万卷余

林泉雅洁多奇石楼阁清癯类硕儒

地六成之连解放人民珍惜胜明珠

解放以后天一阁管理部门经多方访求收回了散失在各地的天一阁原藏书宁波许多著名藏书家和他们的后裔都把自己珍藏的书籍捐赠给天一阁保存基中有冯孟颛“伏跗室”藏书;朱赞卿的“别宥斋”藏书;孙翔熊的“蜗寄庐”藏书以及张秀言的“樵离”藏书杨容林的“清防阁”藏书等等可谓百川归海由此天一阁藏书已逾三十万卷其中善本书为八万卷藏书独具特色、为国内各大图书馆所少见的有两大类:一是明嘉靖年间刻印的全国各地方志二百七十四种;二是明朝乡试、会试登科录四百十一册这些古籍都是研究古代尤其是明朝历史、胜地、人物风俗以及各地气象、水文、地质、需产等宝贵资料此外还有不少名贵的手抄本如明代正德年间吴氏撰辑的大型类书《三才广志》手抄本据说从未刻印过至今也沒有发现第二部手抄本被誉为“稀世之珍”

天一阁藏书曾多次编目最早的藏书目录为范钦手定的《范氏东明书目》现存最早的目录是清初抄本《天一阁书目》一九八○年天一阁编有《天一阁善本书目》共著录善本四千余部七万余卷

主要作品

范钦著述有《天一阁集》、《四明范氏书目》、《烟霞小说》、《抚掌录》、《奏议》、《草朝遗忠录》、《明文臣爵谥》、《古今谚》等

范钦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藏书楼一览最新章节 | 藏书楼一览全文阅读 | 藏书楼一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