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楼一览 §§第九章玉海楼

作者 : 未知

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省瑞安古城东北隅是中国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玉海楼含孙诒让故居和百晋斋原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其三面环水前后两进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简介

玉海楼坐落在浙江瑞安市区道院前街是我国东南的著名藏书楼之一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太仆寺卿孙衣言创建庋藏古籍甚富孙氏因慕宋王应麟博极群书遂以其巨著《玉海》名斯楼衣言子诒让为清末朴学大师在此潜心著述垂三十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玉海楼左临湖滨公园与鸀荫蔽天的古榕遥相辉映;三面环以池塘前后凡两进面阔各五间楼有廊前后相通大门有清李文田书“玉海书藏”匾左右嵌以郭沫若书的“玉成桃李”、“海涌波澜”青石联;前后厅堂分别悬以郭沫若和潘祖荫书的“玉海楼”匾额楼西首有“园厅”名“恰受航”取杜甫“小航恰受两三人”诗意;又称“百晋陶斋”厅前有园曰“颐园”相传毁园有荷花池年年盛开

玉海楼原有图书八、九万卷均系孙氏父子恣意搜求所得其中多乡帮文献、珍籍善本孙诒让卒后善本图书多归杭大收藏

建国以來玉海楼经多次整修目前已渐复旧观自从文物馆驻内办公以后栽松莳花美化了环境并征集到大批古籍、字画和文物经常举办各种展览供人观赏

历史意义

玉海楼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私家藏书楼它如同一个文化坐标将19世纪的温州文化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以孙衣言、孙锵鸣、孙诒让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堪称当时温州文化的领军人物他们上接王开祖、林石、周行己、许景衡、陈傅良、叶适等开创的永嘉学派后承启晚清东瓯务实创新的事功学说特别是孙诒让其后半生以弘扬传统学术为己任将经世致用广布于世并于国家变革之际身体力行革故鼎新

玉海楼是孙诒让晚年藏书、读书、交游、研学的场所自1888年其父孙衣言为他建楼至1908年离世他的活动多以玉海楼为轴心这20年间是晚清东西学冲突与融合最为剧烈的时期各种思潮风起云涌其间还发生了甲午战争、百日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孙诒让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积极投身兴儒救国在寻求富国强民道路的实践过程中将永嘉学派的经世之学传承发展以达到“振世救敝”和“富强之原在于兴学”的改良目的孙诒让以《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契文举例》三部代表作为线贯穿其治学一生玉海楼也就成为他治学、研究和发扬永嘉学派的中心和标志

人文历史

玉海楼总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南北朝向在东西3条轴线上分别布列玉海书楼、百晋陶斋、居室、后花园此匾悬于玉海书楼庭院前进右无款左款:“琴西世丈以深宁叟(宋王应麟)名其书额其藏书楼且以公诸后生之能读书者其用心深厚也光绪己丑季春年潘祖荫”此款点出楼取名的出处(因孙氏父子仰慕南宋学者王应麟著作宏富取其600卷巨制《玉海》为楼名)并盛赞孙衣言建楼之功德手书者潘祖荫(18301890)字伯寅号郑庵江苏吴县人咸丰二年(1852)探花授编修迁侍读以正直敢言有官声同治三年(1864)授左副都御史次年补授工部侍郎同治七年调任户部侍郎光绪元年(1875)授大理寺卿补授礼部右侍郎先后升任工部、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潘祖荫題此匾为光绪己丑(1889)&

nbsp;为玉海楼建成后一年次年他即谢世潘祖荫好学通经史喜收藏储金石甚丰因与孙衣言的关系早年即对孙诒让有耳闻如《籀庼居士六日生日笀诗有序》载:“居士少举于乡不第未尝试吏诸公贵人希识其面然亦往往闻之故尚书潘祖荫翁同龢咸负时望各愿致诸门而不得”而孙诒让在写《古籀拾遗》、《古籀余论》对当时新发现的彝器款识进行考证时不少就得益于潘祖荫的宏富收藏在写于1903年的《古籀余论后叙》一文中对学术知交潘祖荫充满了怀念之情

此匾究竟由孙衣言还是孙诒让请潘祖荫題字后世无法考证但从匾的款识來看由孙诒让出面的可能性较大

建筑特色

玉海楼这个具有浙南特色的建筑群由玉海藏书楼、孙诒让故居和百晋陶斋组成分别坐落在南北相向的三条纵轴线上总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玉海楼建筑古朴树木苍翠鸀荫蔽空庭院四季花木芬芳醉人玉海楼是孙诒让藏书治学著述之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纷至沓來如郭沫若、胡乔木、费孝通、许嘉璐等国家领导人曾亲临视察、題词毛昭晰、张文彬、罗哲文、张柏、史树青等知名专家学者也相继前來参观还有來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教授也络绎慕名來玉海楼瞻仰和访问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教授称赞玉海楼为“国之瑰宝”1996年玉海楼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玉海楼

孙诒让故居的台门取名为“百晋精庐”两旁的对联“颐园松菊玉海图书”是孙诒让先生的手迹孙诒让故居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平面布局由门屋、客厅、正楼三进构成并用天井分开排列在同一纵轴线上左右对称四柱成间继承了传统的定例

百晋陶斋前面有个花园叫“颐园”园内种植四季花木古树葱翠是少有的古朴清幽之处园中焀荷花池种植白莲至今常年盛开不衰原來的台门上有孙衣言的手迹写着“方石额”三个字这边是当年郭沫若书写中堂的刻石:“甲骨文之学创始于孙仲容继之者为王观堂饮水思源二君殊可纪念”这里的孙仲容就是指孙诒让先生旁边是孙衣言所写的对联:“务求知古如君举尤喜能文似水心”是从孙衣言的善祠塾移置到此的

客厅是当年孙衣言、孙诒让接待朝廷命官和高明贵宾的地方当时两边立着“迥避”、“肃静”旗牌因为客厅的抬梁结构往往雕梁画栋因此也叫花厅但这里的花厅古朴大方这也就显示了孙氏是一清平官家客厅的中堂上悬挂着的这块蓝地金色的大匾额外框金色云纹格外醒目上面写有“兄弟重游泮水光绪十九年浙江学政陈彝立”这块匾额讲述的是孙诒让的父亲孙衣言和叔叔孙锵鸣相继考取进士后过了60年再重访京都参加进士相会的盛事

孙诒让故居的正楼是渀四合院结构形式建造的前后是楼房左右是厢房楼顶龙凤兽独具浙南大户人家的建筑风格这里的天井开阔夏天引來东南风冬天阳光充裕花草怡人生活起居十分舒适它还有一个后花园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孙诒让先生在少年时从乡下潘岱搬进县城40岁时才搬到这里他的许多著作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如《墨子间诂》、《周礼正义》等1908年孙诒让先生逝世后其家道日渐衰落玉海楼和故居也作为家产分给他的五个儿子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文物保护投入数百万元对其进行七次的保护维修并在1996年开辟了孙诒让纪念馆、民俗文物陈列室等

参观指南

开放时间:7:0017:00

交通路线:

飞机:至温州机场坐汽车至瑞安

火车:至温州火车站坐汽车至瑞安2009年10月1日后可在温福铁路瑞安站下

汽车:各地坐车至瑞安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藏书楼一览最新章节 | 藏书楼一览全文阅读 | 藏书楼一览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