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黎明 第七十六章 飘然而过

作者 : 戒念

王伯良听后认真的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小美女——若说她有多漂亮那是,前世王伯良见过的美女多了去也就在这个“美女稀缺”的时代让她显得更为出众一些而已,但是这个小姑娘脑袋确实是非同凡响,只言片语之间便见了大智慧,真不愧是李鸿章的女儿!

如果放到对美国合法持枪抵论和反思已经十分深入地步的百年之后,小姑娘的这一说辞也倒并不新鲜,但是放在现在尤其是国内能够有这样认识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的——她的这种说法基本上与百年之后反对禁枪的主流说法差不多,人人持枪也就等于是人人安全。♀中国历代以来虽然有些朝代对武器管制并不是很严格,但是对弓弩这样的远程兵器管制绝对是从来放松过的,而火枪这样比弓弩威力更强劲的远程兵器更是管制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不光是中国,绝大多数国家在武器管制方面与美国相比是走了两个极端,孰是孰非即便是百年之后都难以判断,而在有着上千年“严格武器管制”思想统治的土地上,李鸿章的女儿能够有这样的认识绝对是罕有的,这才是王伯良所看重的地方。

“大小姐真是高见!”王伯良非常认真的说道:“花旗国将百姓合法持有枪支的律条写的极为靠前,甚至有人认为正是人人持有枪支才使得花旗国得以建国是以立国之根本。实际上花旗国早先是泰西诸国移民而成,他们当初最大的敌人便是本土的土著印第安人,后来持枪越来越广泛在其摆月兑英吉利帝国建国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才被写进律法的。不过大小姐的见解别出心裁,令人佩服!现在想想在花旗国真正受枪支之祸的更多的是那些没有持枪的,比如我大清早就有不少人去花旗国谋生,他们便没有持有枪支的习惯,被抢劫勒索乃至杀害的并不少见。在白人之间就很少听闻被枪杀的事情,甚至在花旗国有‘每个家庭的门后都有一支雷明顿’,雷明顿就是其著名的火枪生产厂,它曾出过一种颇受欢迎的霰弹枪,不需要专门练习便可有效防卫的枪支……”

其实王伯良在美国治安上是说了谎的,别的不说就是他们这些留美幼童在从西部乘火车前往东部的时候就曾亲身遭遇过一次劫匪持枪抢劫的事件,而且美国家庭持枪的比率也远没有他说的这么普及,至于雷明顿霰弹枪则更是无稽之谈——雷明顿公司倒是有了,但是那款极为有名的霰弹枪还要等上几年才会出现,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款在后世施瓦辛格电影中大放异彩的霰弹枪怕是要改姓了。♀

小姑娘被王伯良的眼神盯得有些局促不安了,不过也却得体大方的说道:“先生过奖了!小女子虽然身在闺中却也早就听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大小姐过誉了,在下不过是一武夫哪来的什么大名……”王伯良自嘲的笑了笑说道:“只是在下还是想要多劝小姐一句,日后身处闹市之中还需谨慎,在下会建议中堂大人训练一支专门用来保护老夫人和小姐出行的护卫,日后也可保证中堂大人家人的安全……”

李鸿章这辈子杀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差点让淮军和洋枪队火并的苏州杀俘事件,一次就杀掉了十万太平天国降军,想想太平天国、剿捻等等漫长而又血腥的军事行动,死在老李手上的人命到“无算”的地步绝对不是什么夸张的形容。如果王伯良是老李的话怕是早就坐卧难安了,哪里还敢让自己的家人白日处于闹市当中,王伯良不相信昔日这些死者的亲眷都已经绝迹,想要老李项上人头以慰亲人在天之灵的人怕是比想娶大小姐的人还要多上数倍。

不过这些对于王伯良而言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对于仇恨他没有什么感觉,想想自己日后造反而引发的后果,想要自己项上人头的人绝对不会比老李的仇家少。历史常识告诉他老李是不会死在刺杀上的,不过这位小姐今天出行倒是让他有了新的借口——这是一个借着老李力量组建一支类似后世特种部队作战力量的机会,他们会有当今最好吊件加上王伯良最精心的培养,一定会成为一支非常恐怖的军事力量,而且王伯良断定老李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家人出现问题,他一定准许王伯良训练这样一支军事力量。

小姑娘听后居然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不过王伯良的心思不在这里对此也是没有什么想法,正当两人各怀心思的时候,身后传来一声:“菊藕!刚才聊什么呢?”

王伯良和钱玉春立刻单膝跪地行礼:“见过老夫人!”

“原来她叫菊藕……”王伯良的心中不由自主的闪了一下。

李鸿章的老婆乃是一品侯夫人,若是正式行礼必须行跪礼,不过这个场合显然不合适,而且他们两人也是军人最多行单膝跪礼,甚至只用弯腰行礼就已经足够了。王伯良对于老夫人可是真的一点怠慢的心思都没有,前世的时候就听说李鸿章有“帮夫运”的段子,归结起来便是自从老李娶了这位老夫人之后便一路飞黄腾达,而这位老夫人去世之后便是老李倒霉的开端。她与李鸿章结为夫妇的这三十年几乎就是老李最为显赫的时代,而她过世后老李就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近代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两个条约都留下了老李的大名。

“帮夫运”的段子到底是真假王伯良并不能确定,但是面对这位出身安徽赵氏名门一品侯夫人的时候他绝对是非常恭敬的,这源于他非常坚信这位老夫人肯定是有着他所不知的背景或是历史事迹——在这个时代并非是随便哪个女人都可以留下自己名字的,哪怕是一品侯夫人也不行。正是出于这样的“畏惧”,王伯良不得不在碰到这位老夫人的时候更加小心三分,这样惮度反倒是让他暗合了自己所应分的礼节。

“两位大人不必多礼,起来吧!”老夫人和颜悦色的说道。

菊藕笑着说道:“母亲,刚才王大人还说我们不应这么出门,要向爹说专门训练一支护卫来护持左右……”

“老夫人,以卑职之见如此出行确有不妥之处,适才与钱大人和小姐还说到过花旗国的大伯理玺天德就曾被行刺得手之事。若是以前只靠刀剑弓弩的话,四五个护卫持长枪差不多也就可以应对了,但是前段时间出现劫匪持小洋枪抢劫朝鲜人的事情,这让属下极为担心对中堂大人心存嫉恨者会行那不测之事,是以有此想法……”王伯良躬身解释道。

王伯良看不到老夫人脸上看不出什么反应,只听到老夫人斯条慢理的说道:“王大人思虑周详,这次也是老身架不住小女念叨出来逛逛,怕是让两位大人担忧了……”

“护持老夫人周全乃是卑职职责所在从无担忧之说,只是现在已不同以往,寻常护卫手段已经跟不上现在的局势发展。卑职以为当适应这样的发展迅速做出改进,用更有效的手段和武器来保证老夫人周遭等人的绝对安全,纵有些得罪卑职也是顾忌不上了,还请老夫人见谅!”

老夫人语气更加温和了三分说道:“王大人说得严重了!说起来你们都是为了老身儿女安危着想,老身虽是妇道人家却也知道良药苦口的道理,大人不必有何顾虑,倒是老身还要多谢大人!”

王伯良和钱玉春立刻躬身连忙说道:“不敢,这是卑职应该的……”

王伯良眼角瞥了一下门口说道:“老夫人,此地并非是言语之所,既然老夫人和小姐已经办完事,以卑职之见还是请老夫人和小姐速回总署比较稳妥……”

老夫人朝门外看了一眼,也觉得一些眼见的路人开始聚集过来看热闹,便答道:“就依王大人之意……”

说完王伯良将腰间枪套中的左轮手枪拔出拨开保险,枪口向地走了出去,于正义兄弟和其余几人紧随其后将门口清除一条安全通道。在看到王伯良点头示意之后,钱玉春也是抓紧手中的枪带着老夫人和菊藕走出店铺,在丫鬟的协助下上了马车,几名护卫跟着马车不紧不慢的向总署行去。

不多一会儿一行人便到了总署侧门,李鸿章的总署是典型的前院办公后院居所的格局,家人进出都是走侧门。在老夫人总署后,王伯良便躬身告辞,这里是李鸿章家眷的居所,在总署执行护卫值班过的他知道这里可不是他随便来的地方,加上时间确实是有些晚了,他干脆在确定老夫人母女二人安全之后便告辞。

老夫人并车倒是撩开窗帘和颜悦色的说道:“这次真是劳烦王大人了!”

王伯良不敢托大躬身说道:“老夫人客气了,卑职恭祝老夫人康安,若无事吩咐卑职先告辞了……”

“王大人慢走……”

王伯良在抬头的瞬间,映入眼帘的除了老夫人之外,更有那双一看便感到宁静的眼眸,心念一转不觉得愣了一下,但很快他便从那双眸子的变化中知道自己有些失礼便立刻转身朝门外走去。他能够感觉的到自己的背后那双宁静的眼眸一直在看着他走出侧门,在听到侧门闭合声音的时候,他不由得停下脚步转过身望去,马车在夜幕中隐隐而现,在咯吱的车轮声中大门关闭切断了他的视线……

王伯良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实在是太过可笑,便低头苦笑的摇摇头,似乎将什么东西甩出脑海一样。无论是这个时代还是自己这几年来刻意培养的习惯,都不会允许他去做一些太过出格的事情来,这不是他的本意却是对这个时代潜在规则的妥协……

“菊藕,怎么看上刚才那个小子了?”老夫人在屋中坐定,对旁边有些心不在焉的小姑娘打趣道。

菊藕脸上一红撒娇的说道:“母亲就会笑话我!孩儿只是觉得此人颇有意思,见识远比常人要广的多,以前只是看过他的书觉得非常不凡,今天亲眼见过才知孩儿以往还小看了他……难怪父亲对他时常称赞有加……”

老夫人微微笑着点点头,抬手轻抚菊藕的头顶溺爱之意溢于言表:“菊藕,你也十七(虚岁)了,不说在老家,就算是在这里哪怕没有婆家也该把婚事订下来了……这个王酗虽是不错,你父亲却也说的对,他身上哪都好就是这‘洋翰林’不好,没有功名在身日后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听说这小伙子也是个有心的人,拜了周玉山为师打算去考科举,你爹的意思是先看看再说,一来观其人品,二来哪怕是他考不上什么功名但学识过人也可以,可仕途上就算有你爹栽培怕也是多有坎坷……”

菊藕一听毕竟还是年纪小不禁有些忸捏起来,虽然对王伯良闻名已久却从来没见过这个人,王伯良的长相不是后世那种帅得掉渣的校草,这个时代也不流行这个,只能说他是中规中矩,只是因为他地殊经历和现在的军人身份使得他显得比别的人要更加“精神”。菊藕年龄虽小却是非常有主见,加上她的老爹李鸿章在大清政治版图上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人物,她的眼界自然也不会这么庸俗,与众不同的王伯良给她的第一印象也紧紧是“不错”而已。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帝国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黎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