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一只家养攻 78. 等他自投罗网

作者 : 银河之上

更新时间:2014-01-12

相较于二狗的狼吞虎咽,郝东和女王就显得文雅的多。不过这个文雅其实也是被逼无奈,女王最后甚至剩了一大半解决不了,二狗居然也不嫌弃,就直接帮忙给清扫了。

郝东抱着一搪瓷缸的老白开,半天,才终于把自己的那份酿皮给吃完,就觉得嘴唇和舌头都已经没知觉了。

那搪瓷缸还是当年的老货,一缸子能装两斤老白开的那种。郝东一盘酿皮吃完,水也喝光,然后接下来一个小时都没消停。

好在这段时间里也没有需要行动的地方,跟踪那头给回来的消息,那个王奔在湟中县和另外俩人碰了头,然后就跑去嗨皮了。

这架势,看起来那应该是同伙,跟踪的人员通过远距离采音器零星探听到一点消息,似乎是后半夜才会有人来旅馆这头跟那个王奔接头,所以他们现在也不急着回旅馆,反而在市里玩了起来。

“有人要跟他们接头?能是干嘛的?”二狗有些隐约的猜测,但是吃不准,“往这里进来交通不是很便利,难道他们的资料是公路运输的?”

如果走公路,那最后几批从南都出来的资料,到达时间似乎应该就是这几天里。

女王点头:“很有可能,所以我们现在绝对不能打草惊蛇,只要晚上能把人逮住,事情就能明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大家一直到晚上都没敢离开监视的屋子。

西宁地势高,偏西北,又是高纬度地区,六月底的时候,也没有夏令时给调整时差,太阳到了晚上七点,还亮的跟东南城市的四五点钟似的。

监视本来就是个枯燥的活儿,如今还要随时听取外头跟踪的汇报。偏偏那汇报都是关于被跟踪人到什么大浴场,什么大酒店,什么ktv之类的,就是一点儿也没有回转的打算。

人都有叛逆心态,具体来说就是,越意识到不能做什么事儿,就越是想做什么事儿。

这会儿被关在屋子里,几个钟头下来,其他人还好,二狗情绪就有些暴躁。牌也打不下去了,一会儿就到窗边探一下头,盯着一直不下山的太阳,嘟嘟囔囔的,不知道在说啥。

那司机比较会判断情绪,看了眼时间,提议不然出去吃晚饭,顺带可以看看风景。

结果二狗眼睛刚亮起来,女王一句话就把他又砸回了原型:“这人很重要,不要做可能造成功亏一篑情况的事情

眼看着出去是没可能了,二狗只能把一腔郁闷全都发泄在食物上。晚饭的时候让小司机喊了一大锅的羊蝎子汤,连汤带水用电锅装了上来,插上电源,吃火锅。

反正西宁高纬度高海拔,最热的天气里平均气温也才十五六度,是素有夏都美誉的清凉城市,在这里随时都能毫无顾忌的享受火锅的美味。

羊蝎子就是羊大梁,也就是羊的脊椎骨。

这里吃的羊肉,基本是以绵羊居多,肉质细腻女敕滑,入口即化。羊蝎子本身连骨带肉,虽然是处理羊肉之后剩余的下水一类,但因为风味独特,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种吃法。

比如酱羊蝎子,香辣羊蝎子,甚至老北京传统食品里还有专门的羊羯子火锅。

羊羯子和羊蝎子指的是同种食材,不过那是清汤锅。到了大西北,清汤就不带感了,必须辣的过瘾才够味儿,麻辣羊蝎子,吃到一身汗,才叫舒爽。

不过有鉴于下午的经验,小司机在喊火锅的时候,还是关照了一下,让锅汤里少放辣,另外再配辣酱过来。

羊蝎子锅本身做起来不难,重要的地方在于选材和配料。

羊蝎子有普通蝎子和专门吃肉的肉蝎子的区别。

肉蝎子是准备给爱吃肉的人的,肉多,啃着能吃到东西。普通蝎子肉没那么多,但骨头厚,炖起汤来,反而更香。

郝东他们喊的依然就是楼下小店里的家常菜羊蝎子锅,也不是特别的肉蝎子,就普通的绵羊脊椎骨。

大骨头斩成小段,在滚水里焯个几分钟去血腥,捞出来,清水冲干净。

选上好的葱姜草果,辅以花椒桂皮胡椒孜然入油锅翻炒到香味出来。如果偏好麻辣的,可以多加花椒;喜欢香味浓厚一点的,可以再多加一点香叶。

炒香的辅料里,羊蝎子加进去,继续翻炒,直到羊肉香味儿出来,把所有肉骨头连同香料一起,换到砂锅里。

砂锅里放没过羊蝎子的水,撒足够的干辣椒,开大火先煮开。煮开之后面上会起浮沫,仔细把这些浮沫撇去,然后下生抽和料酒,火调小,开始炖。

炖的时间不能偷工减料,说要一个钟头,四十分钟就绝对不行。炖的中间添加老抽,让肉汤味道和颜色更加浓郁。

火候炖到足够了,起锅放盐,撒香菜,这就算好了。

这道菜做法其实不难,就是费点功夫。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盐一定不能放太早。

盐这种东西,对肉质会产生刺激性。猪肉鱼肉可以先放盐调味,那会让肉质更紧凑却又更滑女敕有弹性;但如果做羊肉,炖的时间不够就放盐,反而会让肉质变硬,变成煮不烂。一旦弄成那样,口感就差了。

所以盐一定要到最后,肉已经炖烂,才能放下去。

不过现在的小吃食店,一般都不会这么花功夫,毕竟炖汤也要费煤气。

所以郝东他们要的这个锅拿上来一看,虽然同样也是香气四溢,不过在郝东这个专业的眼里就很明显,那羊蝎子不是小火炖出来的,而是高压锅压出来的。

因为小火炖讲究的就是那个炖字,用很低的温度,一点点把肉骨头里面的味道和营养都熬出来,所有的美味都溶在汤里。汤鲜,里面的骨肉也鲜,吃到嘴里,有股活泛的劲儿。

可如果是高压锅压出来的,整个就烂在一锅里,汤还是可以很鲜,但骨肉会变得没有味道,也没有嚼头,因为全部烂了。

这家小店还算比较有职业道德,没有完全用高压锅全程。应该是开始的时候压了一下,看骨头开始酥软,就换到锅子里炖的。所以除非是专业级的饕餮,否则味道里头的差别倒也没那么容易能被吃出来。

既然是火锅,自然不可能只有一个羊蝎子汤。

跟着汤一起上来的,还有大量丰富的配菜和小料。

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本地特产的羊肉,肉质细腻,肥瘦适中,光看就能看得出,肉的质地十分之好。

其余还有羊肚羊筋,羊蹄羊腰子,羊心羊血羊肝羊肺。虽然都是杂碎,但处理干净,去除过于浓烈的血腥味之后,下锅涮来吃,味道极为鲜美。

羊肉吃腻了,还有本地特产的干板鱼。这种鱼以往是以本地特产的湟鱼而闻名,如今湟鱼已经属于保护物种,市面上的干板鱼究竟是什么取料就不好说。只能保证,味道还是不错的。

本地有大量回民,所以猪肉类制品反而不多。小司机点菜的时候没特别要大肉,送上来的生鲜菜里,荤菜就基本都是鱼羊类,其余还有一些鹌鹑蛋和家禽下水。

除了荤菜,素的和豆制品类的也不少,毕竟他们有七个人,而且个个胃口都不小。

菠菜生菜油麦菜,豆泡面筋金针菇,土豆白菜宽粉条,小玉米冻豆腐黄豆芽都有不少,甚至还有一些鱼丸和蟹。

最后则是一大盆主食,西北地区特产的面片儿。这是用来在火锅最后,下到锅里吃的。

面片儿顾名思义,就是面粉做成的薄片。

这是种有着悠久历史的食物,制作简单,吃法也省事儿,下面片所用汤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选择。基本上,除非是完全只吃干菜一点汤都不接触的,否则都能在自己喜欢的汤头里下面片吃。

其实正经来说,曾经正宗的面片儿都是需要靠手工来揪的。

其中一种名叫猫耳朵的,南北闻名。那就是揉好了面之后,搓成长面条,然后用手揪出小剂子,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搓,成为微微打卷儿的小面片,直接下到沸水里,煮开之后捞出来,配上鲜汤食用。据说连当年的乾隆帝都吃的赞不绝口。

这种吃法,发展到现在,真正会用人工手工来揪的很少了,而会地道揪面片技术的老师傅数量也在日渐减少。虽然家庭里日常吃面片还有不少人会自己来揪而不是完全依靠买成品,但绝大部分的店家,都会置备一台小型的面片机,完全依靠机器操作。

这也就导致一般餐饮店里卖的面片这种食物,如今没有什么口感可讲究。

因为大家都是直接机器生产,都是一样大小的方形菱形片,没了手工的那种自然随性,也少了一点面食经过人手之后才会挥发出来的特殊香味儿。

不过好在西北地区的面粉本身质量很高,这点差别也能多少弥补掉一些。还是那句话,不是专业级的老饕,也不会讲究到这个程度。

一屋子人,除了女王全都是大男人,锅子插上电,里头汤水刚翻滚开,羊蝎子就被捞掉了一多半。空出来的空间,大家七手八脚往里头放配菜。

小料除了比较清淡的芝麻酱和花生酱,另外还有专门重口味的辣油酱,也有偏鲜甜的豆瓣酱和海鲜酱,基本上都能找到合自己口味的蘸酱。

配着鲜辣爽口喷香扑鼻的火锅,一边捞一边往嘴里塞,一群人吃的热火朝天满身出汗。

那羊蝎子质量确实好,麻辣味儿十分劲道,却依然能吃的出羊肉的细女敕,以及骨髓里的芬芳。勾引的吃的人嘴里被辣的不停呼着气灌饮料,结果刚觉得不太辣了,就忍不住去捞第二碗。

其它配菜也够新鲜,份量又充足,像鲜豆芽这些,卷着辣汤入口,口感爽脆畅快,不用多的调味就能让人胃口大开。

不过就算是这么吃着,大家手里的事儿也不敢耽误,窗边始终留着一个人注意着对面旅馆的情况。

等天渐渐黑下来,一锅羊蝎子肉都被捞光,配菜基本都被干掉,面片儿也差不多一人一碗塞下肚,汤也加到第四遍味道都开始淡了,通讯里终于传来了消息:“他们返程了

差不多时间里,正好轮到去窗边监督的二狗也注意到,几十米开外的街口,有一辆非本地牌照的车开了进来。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投喂一只家养攻最新章节 | 投喂一只家养攻全文阅读 | 投喂一只家养攻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