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奥匈各界人士都不想让我这个新出炉的国王再上战场,但我一句:“谁能蘀代我?”就让他们统统闭嘴。
按照德意年初商量的决议,我们放弃了进一步打击已成破烂的俄国,准备让俄国临时政府和布尔什维克来一场真正的血拼,而不是十月革命时的靠士官生、警察甚至妇女来保卫冬宫那种德奥大量牺牲换来的一面倒革命(的确如此,当时俄军主力在前线,若彼得堡有几万忠于临时政府的正规军,十月革命是否成功很成问题。);只以少部分兵力连同保加利亚部队留守俄国前线和看守东南欧,德军主力聚集到西线和瑞士境内,而奥军主力则集中到意大利境内,目标只有一个:法国。
此时法国北部、东部和意大利西北部境内的法英意比等军队已经转入全面防御,意图抗过这一劫后由美军主力渡洋来反败为胜。然德奥主攻方向却使联军发生分歧,英军以为拥有大量重炮的德军必然利用西线后勤补给优势强攻西线,要么从凡尔登这个离巴黎最近的‘桥头堡’外正面强攻,要么绕道英军把守的索姆河一带迂回进攻;而法军却认为西线双方大纵深工事对着大纵深工事,在现有兵力和火力下,谁都无法正面突破,即使偶有突破,拥有大量机动兵力的双方都可以迅速弥补,德奥要突破的不是在法瑞边境就是在意大利西北部,前者虽然崎岖但离德国很近,一旦突破后只要攻占贝尔福即可连通德国内地,重炮和补给就能迅速投入战斗;而后者也就法意边界有些平缓的山地,抵御都是很平缓的平原和丘陵,并且还有完善的意大利铁路、公路网可以支持,除法意边界一些坚固工事外,其余都是野战工事。双方、还有已经落破的意大利和刚来的、还要靠法英大炮过日子的美国佬(17年美军初到法国时只有随身携带的轻武器。史实)争论过后自然把有限的预备队也平均了,英军主力及法军一半驻守西线和法瑞边境,法军主力及部分意军(其余意军还在意南部)、再加上不断赶来的美军则以野战机动防御在意大利北部展开,这种折衷部署给后来的战斗带来致命的影响。
由于美军还在利用高速邮轮不断越过大西洋加入西线,德军不顾夏季炎热于6月10日就在鲁登道夫指挥下对西线开始广泛炮击,试探密密麻麻的英法联军防御体系;而我一没那么多重炮、二无那么多炮弹,何况联军防线当中还有米兰等世界文明,所以我对伦巴第中西部的进攻只能继续别出心裁……还在德军开始炮击前几天,一支绝密部队从重重警卫、严防死守的斯科达兵工厂里直接登上火车,沿途警卫奉命不得于其接触,几十列专利浩浩荡荡往返穿梭,从捷克、经奥地利,直达米兰前线。
战斗于15日开始,借着淡淡的晨雾掩护,奥第8、第15军未作长时间炮轰火力准备就突入法军松散的一线阵地,精准的中型和重型迫击炮分队不断移动,以几乎一炮一个的速度侵蚀法军火力点;法军特有的野战速射炮迅速展开反击,然这些野战炮固然射速惊人却缺乏掩护,立即遭到奥军重炮的有力反击压制;而法军的重炮是有名的弱,双方大炮你来我往对射的结果是法军以几倍的损失败下阵去;而意军的大炮早就被我缴了,美造大炮此刻应该还在美国的兵工厂里甚至图纸上。
9时余,随着奥第16军和第22军在两侧加入战斗,法军的防线逐渐被撕开,奥军慢慢切入法军二线阵地;由于双方步兵和轻炮兵已经短兵相接,双方的野战炮已经停歇,只有各自的重炮还是向对方纵深轰击,然法军总指挥迪巴伊元帅并不惊慌,因为如我预料的那样,法国打的就是跟我来一场野战搏杀,乘德军不在的机会,先打垮奥军。
11时,奥军已在一线并列展开8个步兵师、撕开近10公里的突破口,第8军已突入5公里,几乎接近法军最后一道工事,再往后就是野战炮阵地了。显然,无论是迪巴伊元帅还是他身边的潘兴上将都不敢让我吃掉法军几百门宝贵的速射炮,只能提前反攻了。
11时20分,隐蔽已久的美军炮兵(用法国和英国大炮)及法军重炮突然开火,4个28000人编制的美军超级师和7个15000人的法国师从两侧席卷而上;然和他们预料的不同,奥军显然早有准备,全部就地展开抵抗,轻重机枪和轻炮群如镰刀般割倒冲锋的美法士兵,法美军的炮火虽然犀利,然一直未经大败的奥军累计下来的大炮也不弱,双方都以密集的炮弹将对方的步兵打的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迪巴伊元帅随后祭出的轰炸机群,却被我以点燃预先准备的一连串火堆、导致战场上空遍布烟雾而宣告无效;就在不少炸弹在冲锋的美军当中爆炸、气的巴顿(时任潘兴的副官)要去枪毙误炸的法军飞行员时,借着烟雾和不断炮击掩护,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装甲军在第8和第15军掩护下慢慢插入两军之间,这是我用战争初期3个骑兵师、几个汽车团为基础组建的,装备核心是斯科达兵工厂出品的lt1型战车,虽然我也同样用‘水箱’(历史上英国人就用水箱作为坦克的代号,英语中两词相同)打掩护,然我还是用战车给坦克命名。和另一个世界该工厂18年后出品的坦克一样采用海军用37毫米舰炮研制的同口径加农炮为主炮,配备同轴机枪和前射机枪各1挺,同样使用功率120hp(88kw)的汽油机,不过这个时代技术不能更20年后比,导致发动机及传动部分比35型坦克上的同功率产品重了一半以上;装甲是一战时可以用可怕来形容的35毫米厚甲,只不过由于战车整体重量增加导致越野速度从35公里/时下降到25公里/时。
奥匈只及俄国1/2、英国1/4、德国1/6.5的工业规模决定了我为满足坦克数量而只能放弃履带式装甲车辆,所以伴随这3个装甲师600多辆坦克作战的还是原来的骑兵部队;至于轮式车辆跟着战车野战?在那个时代只是笑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