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亦是凡 第四十八章 得见格桑嘉措

作者 : 干枯的水仙花

郝瑟如今实力大增,飞行的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不但飞行起来如流光闪电,而且姿势也说不出的潇洒,不同以往那般如同折翼之鸟。只是这么飞行一日,已是从西域边界了布达拉宫的势力范围。

既然到了地头,郝瑟便找个隐秘的地方降落下来,然后一间普通旅社,就此休整。

这一整天,他心里总是感觉到后面有人跟踪,但每次施展道法查探,又毫无信息,令人怀疑是不是自己心里疑神疑鬼所造成。但郝瑟知道,这个感觉绝对不会有错,因为这种玄妙的感应是他当年被追杀锻炼下来的,百试百灵,现在查探不了对方,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对方比他实力高太多,自己自然无法查探,第二则是对方有很强的反追踪能力,让自己无法将对方找出来。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可以肯定对方不会存有善意,有这么一个敌人跟着,郝瑟也是心情好不起来。

不过既然找不出对方,便要想办法摆月兑对方,不能这么被动的对方跟着,否则便是挨打的局面。既然不能依靠自己摆月兑,便可借势。布达拉宫是**最大的朝圣之地,其中实力强横的法王喇嘛也是众多,更有神通广大的活佛坐镇,想必无论对方多么强势,也不敢在布达拉宫内闹事。自己正好借助布达拉宫的力量月兑离对方的监视。

打定主意,便外出找了一套朝圣者的服装,打扮一番,也与一般朝圣者没什么区别。跟着朝圣的人群和众多游人,向着布达拉宫而去。

走了不过一刻钟,那种若隐若现的被窥视的感觉果然如约出现。郝瑟也不作理会,只是一路前行,夹杂在朝圣者中间,伪装成一个真正的朝圣者。

明显对方也发现了郝瑟的意图,变的心情急躁,好几次甚至差点被郝瑟发现。可惜对方警惕之心十分浓厚,每次都被对方发现,郝瑟也无法确定对方。

朝圣者非常多,大多都是藏族人,他们一手摇着经筒,一手转动着念珠,神态显的十分虔诚。越接近布达拉宫,加入队伍中的信徒便越多,到了后来,排成了一条的长龙,恐怕有上千人之多。

到了布达拉宫附近,有些信徒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羊皮,并且放在地上,然后口中念着佛经,双掌合十举在额前、脸前和胸前,各微微停顿一下,接着俯体,两手撑在两块羊皮上,向前滑去,把整个身躯都贴在了地面,这便是朝拜的方式,磕长头。

到了布达拉宫,那监视的感觉果然越来越淡薄了,看来对方在这里也是不敢放肆,免的开罪布达拉宫。郝瑟走到一个的经筒前,轻轻摇动这经筒,竟从经筒上传来阵阵暖意,想必长期受信徒摇动,已经有了些灵力。

收敛灵气,围绕着布达拉宫转了几圈,郝瑟终于把那种窥视的感觉摆月兑,知道暂时月兑离了对方的感应,便放心下来。

转了几圈,找到一个接待宾客的喇嘛,郝瑟拉住他道:“大师,请转告活佛,故人来访。”说着,便把那狂战交给他的紫金牌取了出来,交到这喇嘛手中。

这喇嘛也不敢怠慢,连忙把他引带一个接待房间之中,便去通告活佛。

不一会,那喇嘛便回转过来,恭敬的把郝瑟带引出来,引领他前去朝见活佛。布达拉宫房屋无数,十分广大,在接引喇嘛的带领下,东转西转了好长时间,方才把郝瑟交给一为年老的法王喇嘛。

这年老喇嘛似乎十分孱弱,一股风便能把他吹倒一般,只是在郝瑟真元的感应之下,却感觉到对方蕴藏的力量,怕不下于一位斩尸中期的修道之士。而在一路上,郝瑟也发现,这布达拉宫也如狂战所言,蕴含着一股神圣慈悲的气息,护着所有的宫内房屋。而且布达拉宫内的房屋建设,也是暗合阵势天机,寻常修士进来,恐怕如果没人带领,只能困在其中。

老喇嘛抬眼看了看他,便又垂下眼皮,沙哑着声音道:“请随我来。”说完,便转身向一处殿堂中走去。

郝瑟连忙抬腿跟上,不敢多言。

听说这代活佛,已经转世十次,修成了舍利金身,佛法高深,七神通也已一一成就,距离成佛也是半步的距离,是藏人心中的神,极受尊敬。

跟着老喇嘛,那处佛堂,只见一个枯瘦年老的喇嘛坐在蒲团之上,气息若有若无,似是随时都要就此圆寂。这便是活佛格桑嘉措,藏人心中的神。

这处佛堂,高达五丈,佛灯千盏,佛堂尽头之上有一座的释迦牟尼佛像,似是时刻在怜悯着悲苦的世人,佛堂之内的墙壁附近,立着十多个的经筒,经筒上刻这经文,散发着淡淡的佛气,应该是一件法器。整个佛堂之中,弥漫着慈悲、祥和的气息,让人心离尘嚣。

一声慈和的声音响起:“香山宗主为何没来?”

郝瑟恭敬回答:“我大哥因临时俗事缠身,中途回返香山去了,故只有我一人前来。”

格桑嘉措又问:“你为何而来?”

郝瑟回道:“为求道而来。”

“佛与道,并不相类。道门广阔,足够你一生钻研,何必贪图我佛门之学?”

“道佛虽不同,但殊路同归,都是为天道而努力。何必执著门户之见?况我只是借鉴,并非贪图佛法。”

格桑嘉措沉默一会,道:“我佛门讲求众生平等,本不应对你吝惜佛法。但此乃我佛门自古而来的传承,不可外传。既然你是为借鉴而来,不妨进我佛门藏经阁,学习经文,虽没有降魔之力,但也是我佛门基础学说,对你也应有帮助。”

郝瑟也知道每个门派都对自己的修行功法视如珍宝,不可能借与外人阅读,如今能到布达拉宫的藏经之地学习,已经是天大的情面,不可再求。要知道这些经文,都有历代法王与活佛的批注,尽管没有涉及佛法修行,但在其中也可触模到他们的思想境界,对自己境界滇高,有很大的帮助。便对活佛行了个大礼致敬道:“多谢!”

格桑嘉措又如枯树一般,不再说话,只摆摆手,示意那老喇嘛带郝瑟前去藏经阁学习。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道亦是凡最新章节 | 道亦是凡全文阅读 | 道亦是凡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