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地盘的问题,这说明杨棒子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湖南籍军官,在我党的这些年的自身发展中转变成了一个我党八路军中的中级军官。
目前他所希望的地盘问题解决了,有了地盘,下一步就是人的问题了。
先说这块地盘,是典型的冀西北山区,在这里生活的那都是多少代的老乡,有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自己家所在的村庄,比如俺八十年代末去太行山里,就曾经在一个叫艾蒿坪的小山村住过几天。
这个小山村四面环山,山窝子里是一片的山窝子地,所出产的粮食能养活百十人的村子,据说这村子过去一直是进一人出一人的,娶进来一个媳妇,就得嫁出去一个闺女,要不这地里出的庄稼啥的养活不下人口。
因为四面环山,而且都是陡峭的山崖,所以这村中就有近半数的老者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子周围的山,一直到八十年代,政府把其中的一面石崖用炸药崩塌了,开出一条进山的路,这才算让这个小山村和山外接上了气。
同样的情况在太行山里简直太普遍了!当年八路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百姓中生存下来的。
要想把这块地盘保住,就要建立起稳固的政权,还要组建起军队来,大量的兵员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当地的这些老百姓中去征召吗?这就是前面说过的已经没了地域观的我党反过来还要利用这个地域观,去建立政权和军队。
什么样的人最有抗敌的积极性呢?当然是自己的家园和亲人被鬼子烧杀的本地人了!这部分人是抗日武装里最有打鬼子积极性的群体。
在他们之外还有座位外来者的“老八路”基本都是长征过来的南方籍干部战士,还有一部分陕甘籍的老陕甘苏区的干部战士。
这两部分就构成了八路军部队的基本力量,也是八路军在同等装备对比处于劣势时,还能保有比较强的战斗力的原因。
此外,一部分溃散的国民党兵,一些自发组建民间力量抗日的私有武装。还有反正和投诚过来的伪军等。
所有这些力量杂在一起,就和一支正规的作战部队相差有点远了。各个根据地在草创时期,都是部队的人数激增。是为了最大量地扩充部队,去占领尽可能多的地盘。
你像杨棒子。从带着那几个人开始,一路上捡了半残的区小队,又捡了半残的县大队,说服了新二师的半土匪兵,还收留了俘虏的伪军,加上后来从六分区后勤部那连蒙带唬拉走的人,总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了几百人出来。
但要靠这点人就守住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基本是痴人说梦!一分区的地盘比杨棒子的地盘多一倍,人家光主力团就三个!还有几个小团,最鼎盛的时候有兵员两万多人,就这势力还在41年弄得全根据地基本沦陷呢!
杨棒子现在手下的人。拢到一起连一个整团都不到,那什么去和鬼子拼杀,保住地房呢?
所以呢地盘之后的第二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人的问题,如何能在短时间内把这么一千多形形色色的人员组成的“杂牌军”变成一支团结、目的性单一、有较强战斗力的我党领导下的军队,就成了耽误之急!
你看小鬼子。从拿锄头的农名或者是扛着斧子的伐木工,要不就是渔民、矿工、城市里的青年人,从普通人变成一个士兵,是有着复杂的过程的。
从被征召入伍那天开始,日军的新兵要先渡过三个月的新兵期。进行一系列的标准化的训练,包括基本体能训练,基本军事素质训练,武器装备的使用和保养,射击训练等等。新兵期结束后,还要半年以上的强化训练,没有战事的时候呢就是频繁地转换驻防地,来加强士兵的军人素质,如果有战事,那就作为预备队去战场进行实战训练。
所以一个日本人从参军开始到成为一个标准的士兵,是要经过很严格和非常标准化的训练后,成为了一个战争机器的。
一个日军的士兵从参军的那天起,就会领到一套基本都一样的装备,这套标准化配备的装备将从头至尾地伴随这个士兵的军人生涯。
例如36年日军单兵的装备标准为:战斗帽式样的军帽、雨外被(雨披)、外套(大衣)。
背囊里面:更衣用的衬裤1件,兜裆布一件,两双袜子,毛巾,两日健康应急口粮,洗脸袋:里面有洗澡用肥皂、洗衣皂、牙刷、牙膏粉、针线包:里面有剪刀、开罐头多用小刀、线轴和缝衣针,信纸。
然后还有教练日志、修养天志、作战重要任务令、教练规定、射击教范、毒气防护教范、观测笔记、野战筑城教范等的典范类。顺便说一下,士兵的背吧是布制,军官皮革制。
还有钢盔、铝制饭盒、腰后60枚弹药盒一个、前面30枚装的弹药盒2个、刺刀和皮带等。
可咱们的八路呢,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通过鼓励和宣传,征召来青壮年后,比较富裕的根据地能给发上一套军装,当然基本都是各根据地自己做的土布军装,一般还会发一双布鞋和一顶军帽还有一个挎包。
子弹袋、手榴弹袋、绑腿等等的也能统一发放了,但是枪支弹药可就没那么容易发到手里了。许多新战士都要靠自己去战场上缴获后才能替换了手里的大刀和梭镖的。
至于说像日军那样流水线培养出来的士兵,在八路这边也基本不大可能,一般都是边行军打仗边搞训练的,好在有一点,当时招兵基本都是从各村庄的基干民兵里优先征召的,所以诸如使用武器啥的训练也就省了。
但是这样的士兵老实说是没啥太大的战斗力的,上了战场不怯阵不逃跑就算合格了,所以说句比较残酷的话,当时八路军的新兵战损率还是蛮高的!
比如一分区在40年的百团大战时。打的非常英勇,但是部队伤亡也很大,一个主力团战后连一个营都凑不上了。这损失掉的可都是经过了两年多战斗的老兵。
结果还没等补充上来的新兵形成战斗力,41年的几乎是全年的大扫荡就开始了。结果一分区连一次黄土岭战斗那样的战斗也没能组织起来,到最危急的时刻,全一分区基本沦陷,几万党政机关和老乡被围在狼牙山上。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杨棒子,他这一千多人成份也够复杂的了,而占到三分之二数目的新兵,可以说就没啥战斗力。连过封锁沟这样的基本战术要求,都得杨棒子亲自去讲解。加上老兵们的人心浮动,这就让杨棒子真是头疼。
所以呢他回到川口镇后,把地方政权的事情交给洪梅和老冯他们。他领着部队去了走马驿,开始了新式整军!为啥要去走马驿?很简单,这里是十一分区的月复地,远离敌我对峙的边缘地带,整军是要保密的!
杨棒子并没有搞一分区当年的那中整肃。他这次整军就要要把部队正规化,起码是把一群散兵游勇和农民,用最短的时间转变成八路军战士。
可是很费脑筋的,首先二秃龙带过来还剩下的一百来人,杨棒子考虑来考虑去。单独编成了一个连,放在一营,由杨棒子从老三团挖来的老兵担任指导员,连长还是二秃龙的人就任。
整个一营,由二秃龙的人组成的这个连,还有当年县大队和区小队残部组成的一个连,加上从军营镇带过来的那些兵组成一个连,这三个连就是一营的家底。
这样编成的好处是,不把有战斗力的士兵分散到全团去,而是最大限度的保留出一个会打仗和能打仗的营来,起码杨棒子手头马上就能用上的这就算有了。
营长是大个,指导员是组建灵满专区时从六分区抽调来的一个政工干部,还是程主任的部下呢。杨棒子给他们两的任务是,不用把侧重点放到军事训练上,搞思想活动!讲形势讲政策,把整个一营弄成响当当的主力营。
而二营和三营呢,全部都是刚刚征召来的本地人,都民兵也有庄稼汉,这不用说了,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一起上!
白天由老兵们带着练体能练刺杀练投弹等等,晚上吃完晚饭,开会!讲课!办学习班!连杨棒子晚上都要串场两个营都去讲课,不少教员就是洪梅在川口镇办的政工干部培训班出来的。
现在好多人要不就是刻意地去忽视我党在治军过程中的这种政治思想工作,要不呢干脆就是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觉得政治这东西很枯燥很虚伪,其实啊,谁也月兑离不开这玩意!
过去老讲这么件事,头一天还是淮海战场的国军士兵呢,被我军俘虏后教育一通,上一堂课,国军的帽徽都没摘呢,反过来打国军,那都是个个英勇死战不退的玩命冲啊!为啥啊?我党的思想工作做的太好了!
你看杨棒子咋和这帮子老乡兵们上课的!
“同志们,老子先问一句,有没有一个是老子用绳子绑着你们来的!有就站起来!老子给你鞠躬还发你路费,让你回家去!”
都是自愿来,哪个也不是绑来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吱声。
“没有是吧!老子要说了,你们为啥来当八路啊?打鬼子?对!没错!小鬼子抢东西不给钱还杀人!小鬼子烧房子还带抢女人的!娘滴,一点没把咱当人看是不?那就不惯着他,你不把他脑袋削放屁,他就不能喊咱们是爹!”
这操蛋话一说,别看话糙可理不糙,很简单,小鬼子杀中国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和先打招呼的,那咱中国人只能起来保卫自己,这就是当兵的原因!
接下来再讲讲抗战的形势,讲讲敌我的对比啥的,一堂课下来,那战士们都是信心满满的!你得先把他们的斗志弄起来,这才能有个兵的样!
剩下军事素质那玩意可就看个人的修为了,聪明点的几天下来就基本掌握了各种地形下的战术运用,笨点的呢可能几天才来才学会听口令,这没办法,人各有别!
当然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杨棒子把部队拉到走马驿西边的山地里训练整军的原因,就是查奸细和敌特!
别说十来天下来,通过排查和身份比对,加上审核的,竟然还真就查出来十多个可疑人员,都是从根据地的边缘地带自愿参军的老乡,这是老冯派来的审查小组弄出来的成绩,可疑份子呢带回了川口镇,由老冯他们去审理了。
这种整军那是必须的,不是说搞不搞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搞的问题,要想成军成建制,就必须军事训练、政治思想、内部整肃等几方面一起上,就好比打铁要锤炼、要锻打,要大锤砸、小锤校的。
于此同时,在杨棒子解决这个人的问题的时候,东边的保定西马池那,鬼子的清水大佐也没闲着,他也在整军!
因为清水大佐手里有华北方面军的尚方宝剑,加上保定的宪兵和特务机关又被重创,所以清水大佐一到任上,就施行的一系列的措施呢,几乎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干涉和阻碍。
他下令把通向路西八路根据地的关卡等放松盘查,取消年前开始施行的断绝路西和路东往来的军管令,目的嘛就一个,尽可能的往八路的根据地里派人,去刺探情报。
同时让赵玉昆利用他以前在八路里干过的身份,派人去根据地老百姓中和八路军内部散布日军要维持南洋作战,半年一年内是不会对八路实施打击的这类的消息。
而从部队中选拔出来的特战队员,也在西马池的基地里近乎残酷的进行着特种训练!教材是德国的,教官是从陆大调来的,清水自己也是教官之一,补给是最好的,例如每个特战队员一人一天五百克牛肉,必须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