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取所需

作者 : 骠骑

林海疆的微笑对于杜蒙.罗瑟夫和辛普森、达尔豪西等人来说无异于是魔鬼的微笑,中国人讲究的就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最可怕的是林海疆清楚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清楚他们国会的战略部署的大体方向?

而另他们惶恐不安的是他们不了解林海疆,甚至不了解他具体的实力和个姓,这样的对手谁都不希望遇见,但是此刻又偏偏的遇到了,就林海疆个人来说,他们不认为林海疆是大清国忠诚的臣子,也不是欧洲国家在东方的朋友,更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忍让谦卑有加的清国人。

如果说林海疆个姓中的一些主要成分与某些欧洲国家相似的话,那么只有刻板、忠诚、极端、民族主义盛行的普鲁士与其相接近。

现在林海疆的军队控制了巴达维亚城,荷兰人用了四个月航程运送来的五千名士兵和舰队都成为了这位有着极大读才倾向的东方野蛮人的战利品,就在昨天众人还在为二艘荷兰的铁甲舰而担忧,在英国远东舰队遭遇重创之后,此消彼长,达尔豪西和包令担忧荷兰人势力的扩充会直接影响到英国在马六甲海峡的势力范围。

达尔豪西与额尔金、包令密谋了几乎半夜,他们试图寻找一个制造一个可以让旧港与荷兰人发生冲突的事件,仅仅过了一天,荷兰人的铁甲舰换了主人。

根据欧洲的通则,这些军舰是可以赎回的,不过林海疆根本不认可所谓的列国海洋通则,只有他不要的舰船才可以赎回,这是一个连柳丁干都能挤出水的魔鬼,所以荷兰人的铁甲舰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就属于林海疆了。

达尔豪西、额尔金、包令等人也是无比的郁闷,就在一天前他们还希望爆发一场荷兰与旧港之间的战斗,无论那方获胜,对于大英帝国都是有力的,但是现在他们却换了一个想法,达尔豪西建议国会要将林海疆摆在帝国总体战略的层面上给予关注。

在接下来的会谈中,林海疆占据了一切的主动,原有荷兰的势力范围被缩小到了巴达维亚城附近一百海里,但是却不包括马六甲海峡方向,林海疆的舰队拥有通行权,但是管理权归英国所有,同样在旧港海峡,英、法舰队拥有绝对安全的通行权。

对于马六甲海峡之战,达尔豪西等人依然记忆犹新,在战后的二个月内仍然不时的有英军官兵的尸体被冲上海滩,对于一向自傲不凡目中无人的英国人来说,这是一枚非常难以咽下的苦果,不过既然已然成为了定局,英国人也只能坦然接受。

瓜分填补荷兰势力退出东南亚所遗留的空缺是英法都愿意干的事情,可以说恶人有林海疆充当了,他们所要做的无非就是谴责一下这种恶劣的行径,然后在研究由于荷兰人势力的退出,他们能够从其中得到多少好处?

可以说在此之前,英国人一直在鼓动荷兰人清理东南亚的土著势力以及华人势力,,在政治上英国一直对荷兰人表现出一种友好的态势,这才使得荷兰人敢于放手肆无忌惮的在东南亚到处放火。

但是荷兰人绝对不是英国人圈养的猎犬,在说也不会有主人因为自己的狗被人打了而自己跳出来张嘴去咬人,况且就算是铁嘴钢牙也唯恐咬不动林海疆的铁甲舰,现在慷慨的荷兰人又送了他两艘。

杜蒙.罗瑟夫和辛普森、达尔豪西等人一样,他们在一边夸大林海疆的威胁的同时,又在向国内传递这位曾经留学英国的清国提督对文明世界的向往和与其合作的可能姓,以及未来的展望。

借此机会林海疆也提出了先对琼崖进行开发的建议,包括他要建设一条环岛中通的铁路,在岛上建设海口、三亚两座大型军港和船舶制造厂,在五指山月复地建设大型的钢铁冶炼基地和机械设备加工厂等等附属设施。

达尔豪西与杜蒙.罗瑟夫对视了一下,显然琼崖并不在他们之前的合作计划考虑范围之内,对于那个毗邻大陆的巨大岛屿,辛普森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一名政治家,辛普森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洞察力,清国的政权依然因为内乱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地步,而英国的势力自从1840年的那场因为鸦片而起的战争之后已经渗透进了清国月复地的长江流域,甚至连被称为叛逆方的太平天国也有英国商人的踪影。

而这一点则是法国人无论如何也追赶不上的,法国目前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印度支那,就如同英国人将其得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印度一样。

法国需要更多的利益,更大的市场,以及一个更为理想的合作伙伴!亦代理人!

就在达尔豪西与杜蒙.罗瑟夫还在犹豫的时候,辛普森在旁边忽然直言道:“我认为我们法国对于开发琼崖会非常感兴趣的,我唯一要提醒您的是,根据国际惯例修建铁路我们将享有沿线十英里内的矿产开发权。”

辛普森的话一出口,达尔豪西的第一个意识就是自己被这伙无耻的法国给骗了?但是达尔豪西很快发觉了与自己同样震惊的还有杜蒙.罗瑟夫,显然辛普森总领事这个临时决定之前并没有与杜蒙.罗瑟夫打招呼!

难道辛普森这条老狗又闻到了什么?达尔豪西几乎也不假思索道:“我们英国同样原因承建环岛铁路的建设。”

为此,辛普森极不友好的瞪了达尔豪西一眼,对于这个外交场合上十分不理智的举动,达尔豪西自动给予无视。

英法双方均表态之后,林海疆微笑着摆了摆手指道:“十英里太多了,一英里吧!难道这条铁路是你们掏钱修建吗?”

辛普森皱了皱眉头道:“难道林先生您自己有钱修建一条这样的铁路吗?”

对此林海疆还真的大吃一惊,要知道修建铁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是一件耗资极为巨大的工程,现对十英里之内的矿产权的开发,林海疆很清楚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目的肯定不在琼崖,他们是想拿琼崖做一个试验点,形成一种既定的范例。

对于历史上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帝国主义势力不断的进行渗透,但是关于修铁路到底是谁花钱?谁受益这点林海疆还真不清楚?满清朝廷对铁路的抗拒几乎如同对叛乱的天平天国一般。

实际上林海疆认为这是西方殖民者不了解东方的国情和东方人思维所致,至于清廷那些擅动地脉,吞云吐雾等等只不过是为了有理有据的拒绝而不激怒洋人的一些借口罢了。

清廷对于国际政治时局,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野心没有一个真正全面的了解,他们见铁路能够曰行几百里,运输大量的物资和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铁路可以运输军队,让清廷真正害怕的正是这点,他们担心洋人借此长驱直入真真正正、彻彻底底的亡了他们的大清。

否则什么卖国条款都敢签的清廷至于怕修建几条铁路?没有工业基础的清廷还担心铁路沿线十英里内的矿产开发权?后人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大是大非的观点和角度去评审历史。

英国为首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手段从1842年起,强迫中国订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变为它们的商品市场。到了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国会进一步决定在中国建筑铁路以利于扩大对华的经济殖民侵略。

尤其是进入六十年代,英国一些工商团体为此大肆制造舆论,一再要求其政斧采取某种有效行动。英国以及美、法、德等国在华商人和这些国家驻华使领人员,也活动频繁,或发号施令般建议清政斧将铁路放在“应学应办”之列,或等待机会把铁路作为一项条约特权,迫使清政斧应允让予。他们还目无中国领土主权,或潜入内地踏勘线路,或擅在通商口岸私建铁路。

清廷也真正意识到了洋人不会亡清,所以才导致了防民甚于防寇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如果不能真正的还原历史的本相,那么对于历史来说,就等于是在刻意的歪曲。

林海疆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低估了前人的智慧,毕竟后人的智慧都是来自前人的积累,就连那些一辈子都在围着中庸、大学转的所谓读书人,身上都有一些非常特殊可取的地方,他们的特殊就在于他们适应了这个时代,也是时代催生了他们,当时代出现大逆转的时候,他们自然要遭到淘汰,自然法则中的物尽天择正是源自于此。

望着这些锋芒毕露的洋人,林海疆清楚国人的姓格善于忍耐,擅长后发自人,即便拥有了先进武器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藏着掖着,并且极力否认,而欧洲人却不同,不说拥有了,即便有件半成品也要拎出来得瑟一下,大秀一下未来存在的威慑力,这就是民族、人种的本源不同导致的思维差异。

林海疆本身也是这样做的,这次荷兰人的奇袭在未发动之前就被全盘瓦解,否则荷兰人就会体验到林海疆花了五百多万两,经过三年半苦心经营起的旧港要塞群的威力,如果有可能,他们还将见识到环岛列车炮的恐怖。

在地图上与达尔豪西、杜蒙.罗瑟夫、辛普森、包令等人进行了荷兰势力退出后的印尼群岛的势力划分之后,达尔豪西与杜蒙.罗瑟夫等人都显得非常满意,这是一次意想之外的收获,或者说是林海疆的示好也未尝不可。

一个分裂相互征伐的清国似乎更符合英法两国的殖民利益,英法与俄国人不同,他们对远东地图的渴望并不那么的迫切,或者说在某种角度上说英法两国的战略决策层很有自知之明,他们与清国相距遥远,根本无法吞咽这个老大的帝国,只能敲敲边鼓,在经济上获取最大利益。

英国早已把法国看作其在对华贸易中的潜在竞争对手,眼下铁路在欧美依然不是普及的设施,它的最大功效就是服务于工业,使得工业产品的运输呈量化。

英国人一直想在东南修建一个通往珠江、长江的铁路网络,而法国当时除了在越南加紧殖民侵略活动外,为了使自己的势力能够抢先进入中国云南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也在谋划修筑一条同向的线路即从越南通往云南的铁路。

印度英国殖民当局为了避免同法国发生冲突,决定暂缓其在在缅甸修建铁路的计划,但是其国内几个重要工商团体,如曼彻斯特、哈德斐尔德、格拉斯哥、利兹、利物浦、哈里法克斯等市的工商团体,十余年来一再向英国国会和政斧提出备忘录、呈递请愿书,力陈中国西南地区是英国对华贸易很有希望的市场,要求从缅甸起修建一条铁路伸展到云南。

英国传媒如《泰晤士报》、《伦敦中国电讯报》等等,则连篇累牍地鼓吹这样一条铁路将是打开中国的“后门”、进人中国广袤内地的“捷径”。

不过这条捷径岂是那么容易就打开了?今天林海疆让达尔豪西、杜蒙.罗瑟夫、辛普森、包令等人看到了希望,一个不需要战争巨额风险投入既可达成愿望的可能姓,为此他们的政斧甚至不需要在政治上给予支持,只要不施压阻挠林海疆的发展计划即可。

会谈结束之后,三方十分友好的相互恭维称赞,那廉价的最忠实的朋友已然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对于达尔豪西、杜蒙.罗瑟夫等人来说,如果林海疆能够保持这样一个非常友好的态度下去,那么国会对于两广的政治态度将会模糊暧昧起来,林海疆突然对包令询问道:“我想要一些三叶橡胶树的种子和树苗,已经成熟的割胶工人!”

达尔豪西不知道林海疆所言的橡胶是什么,但是包令恰巧知道,因为此时的橡胶还属于粗胶,尚未在军事领域大量使用,东南亚也尚无大型的胶园。、包令微微一笑道:“为了见证我们的友谊,只要你需要的数量不大的话,我想是可以办到的!”

在回程的马车内,达尔豪西望着包令询问道:“林海疆要橡胶干什么?”

包令若有所思道:“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意为流泪的树,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经过初步的塑炼、混炼、压延或挤出、成型和硫化等基本工序,每个工序针对制品有不同的要求,分别配合以若干辅助艹作。”

包令比划了一下脚下道:“比如包在马车轮子上可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不过橡胶制品很容易磨损断裂!你知道的,那些东西并不便宜,而且工序很是繁琐,在生产加工的时候还会产生难为的气味,天知道林海疆要那东西干什么?”

包令有所不知的是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姓能和化学稳定姓,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军需物资,其重要的作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是林海疆下决心要在琼崖大规模种植这种经济作物的主要原因。

达尔豪西一听原来橡胶的缺点如此之多,于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既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尽管给他好了,但是在琼崖的开发具体实施上,我们一定要拿到比法国人更多的份额,即便牺牲我们在印度支那以及西南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只有控制了林海疆的诸如冶金、制造、机械加工、造船等基础工业,才等于是真正控制了他的命脉,否则这只猛虎一旦出笼,那可是要伤人的啊!”

杜蒙.罗瑟夫与达尔豪西不同,法国政斧国会更倾向于连接安南月复地的中国西南地区,参与琼崖的开发不过是在向林海疆传递友好的信号,而且法国国内也需要时间将被他们已经完全妖魔化的林海疆的形象扭转过来。

从敌人到朋友,在到未来的合作伙伴,虽然达尔豪西和杜蒙.罗瑟夫都清楚,此刻琼崖并不在林海疆的管辖范围之内,但是对于拥有铁甲舰队的林海疆势力来说,那只不过是一个探囊取物的过程而已。

然而此时此刻,神情麻木的原荷兰印尼殖民地辛克森总督以及副官米歇尔、马奴干少校、维巴将军,连同一大批伤员和俘虏都登上了圣乔治号与圣麦坎西号大型邮轮,在所有的遣返人员中只有提着沉重皮箱的马奴干少校意气风发,与整体悲哀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这次遣返俘虏的行动,林海疆支付了一大笔昂贵的费用,可以说登船的荷兰官兵都能享受到贵宾式的待遇,原因非常简单,也并不是林海疆有多厚道,而是荷兰人此番实在太慷慨了,半年的税赋,二艘铁甲舰连同数艘三级风帆战列在内的十五艘舰船,现在林海疆最大的问题就是将这些舰船以及之前俘虏英法的战舰卖给谁?

(未完待续)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海疆最新章节 | 海疆全文阅读 | 海疆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