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富即安 第二十八章

作者 : 桑叠云

冉樱与铺子所有者林老板签了一年的租赁合同,当场付清了全部租金,共计七十二两银子。等到两旬后许老板的租期到期,就可以开张了。

这二十天里当然不能闲着。上午冉樱就带着冉妈妈去所租的铺面附近转转,了解下各家食铺的招牌菜和价格;晚上则照常去夜市出摊。

二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冉樱拿着租赁合同去铺子与许老板做了交接,拿到了店铺的钥匙。等许老板搬走后,又重新换了把锁,这铺子才算真正的租到了手。

冉家人带着前几日买好的碗筷、铁锅、蒸笼、调料等物品到店里。桌椅都是现成的,不需要考虑。见还缺少燃料,又去煤行买了一车煤块,堆放在厨房角落的大木箱里。并没有买食材,由于没冰箱不好保鲜,冉樱决定明日一早再去买蔬菜肉食。

店面共有八张桌子,六张小的两张大的,能接待四十个客人。不算上厨房,面积大概有二十五个平方左右。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也不可能全部坐满,最好的情况下差不多有八成的上座率。

冉樱原本不打算请跑堂的伙计,毕竟每月要多出两人的工钱,又是一笔成本。开铺子不像去夜市出摊那样利润高,头一个月冉樱已经做好了不赚钱的准备。可后来去其它食铺,见跑堂的伙计干活干脆利落,手脚麻利,这么多客人也没见报错过菜。若是让自家人来干着活,定然达不到这种优质服务的标准。

得了,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冉樱又托那伢子找了两位有两年跑堂经验的伙计,每人每月工钱一两银子。这个价钱,已经比支巷里的食铺开的工钱高出两三百文了,两位伙计自然十分感激,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好好干活。

一家人忙了半天,最后把写有“冉记面庄”字样的匾额挂上,再拿了两个幡子一左一右的挂在店门口。整个铺子就也就布置完毕,明日就可以开张了。

鉴于在夔州卖面成功的经历,冉樱决定开个面馆子,不过却不只是卖臊子面,臊子不过是面食众多浇头中的一种。所谓浇头,是对煮面时配菜的统称。浇头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臊子、红烧肉、番茄鸡蛋、排骨、鸡丝等。

而且做面生意,比做炒菜生意要轻松些。开个炒菜馆子吧,客人来点了单后,还要马上下厨现炒现卖。若是客人一多,那就手忙脚乱忙不过来了。面生意就比较轻松,提前做好数种浇头,客人上门时只需做好面,端出去时舀上一大勺浇头就成了。成都城里有数家专门做面条的作坊,供应各家面铺子,连面都不用亲自动手做。

看好铺子后,冉樱就去各家面条作坊考察了一番,最终选了家城南的作坊。煮出来的面条的口感筋道,与冉妈妈的手艺不相上下。

第二天,冉家人起了个大早,匆匆吃完早饭,去早市买好了蔬菜肉类等所需的食材,雇了辆车运到面庄。一切准备就绪后,冉家除了杨林外的六口人就开始各自分工,开始忙活起来。

等到全部食材处理完毕,冉樱和冉妈妈二人就开始做各种浇头,冉夫人和小宁在一边打下手,冉敬和大牛则去面作坊买面条。

浇头种类众多,且每种配方都没个定数,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口味作调整。要想把所有的种类都做出来,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冉樱只打算做臊子、红烧肉、素炸酱、番茄鸡蛋和排骨五种。等日后生意好了,再多增加种类花样也不迟。

快到午时,五种浇头也做好了,面也买回来了,是时候在店门放串鞭炮以示开张。

按照餐饮业的行规,店铺门前放鞭炮则表示铺面开张,周围的开店的同仁们是要上门送红包道喜,然后店主人再请各位同仁们到本店用餐,而其他行业则只需送红包即可。因此,冉记面庄前一阵噼啪声响后,支巷内的各个店主们就带着红包上门道喜了。

冉樱站在店门口,边收红包,边把店门们请到店中。冉夫人和冉妈妈负责在厨房内煮面,两位跑堂伙计负责各司其职。老人和孩子属于特殊群体,冉樱怕堂祖父和两个弟弟忙了半天饿了,遂让他们和店主们一道吃面。

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两位伙计就把店主们点的面送到跟前了。

排骨面和番茄鸡蛋面众人倒是吃过,不过其他三种面,却是没见过的,所以大多数人点的都是没见过的。

红烧肉、素炸酱和臊子油腥味重,分别主打香辣、麻辣和酸辣,味道浓烈,倒很符合蜀人的口味。排骨和番茄鸡蛋,讲究的是鲜味,毕竟不是所有蜀人都嗜辣。五种浇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料足汁多。面煮好后舀起来,面汤不能盛太多,汤多了就冲淡了浇头本身的滋味。再舀上一勺子浇头淋在面上,浇头中的汤汁就渗入到面中,用筷子拌上一拌,立马就入味了。

由于三种辣浇头中都有辣椒油和胡椒八角茴香等调料,闻起来就让人食欲大振。待吃到嘴里,面口飘香,十分入味。其他面铺子的面和这家一比,立马就显得寡淡了。店主们吃得很是过瘾,吃完后亦是连声称赞。

接待完了店主们,冉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小宁和大牛,嘱咐二人去支巷口子拿着红包,对着正街上的客人们,宣传凡是去冉记面庄吃面的客人,结账时每人都有五文钱的红包拿。

二人就一人拿着一个红包,站在口子上对着正街扯着嗓子喊:“送红包啦,送红包啦,凡是进冉记面庄吃面的客人,结账就送五文钱红包。限量两百个,先到先得嘞

就支巷食铺的价格水平,一碗素面八文钱,一碗荤面十钱。众人一听吃面就送五文钱红包,颇有些动心。就算这面不好吃,自己也不会亏嘛,这种便宜白捡白不捡。顺着二人的指引,一踏进冉记面庄就问店里的伙计,这事是不是真的。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受五文钱诱惑来的客人们便挑位置坐下,点起自己要吃的面来。当然也有不缺钱,遇到小便宜是毫不动心的,不过这种人始终是少数。

靠这个法子,不一会店中都坐满了。要知道平时客人们可是不喜欢和陌生人拼桌的,这会有便宜可捡,便顾不得这些了。

客人满座后,小宁和大牛就停下来歇会,直到前一拨客人吃的差不多了,再扯着嗓子招揽生意。靠着送红包返现的宣传手段,两百个红包一个时辰就发完了。中间又有杨林带着武馆的师兄弟子们来吃了一顿,所以,到午时末,冉家面庄的浇头和面便售罄了。

累了一个中午的冉家人也可以喘口气,坐下来吃午饭。

冉樱此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只是她等不及要点一下中午的营业额。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面放在眼前也不为所动,专心致志的数着铜板。而冉妈妈和冉夫人也无心吃,都加入了数铜板的队伍。

桌上一堆铜板数下来,共有两千一百个,则合二两银子。不过算上送出去的红包一千文,食材、租金和人工等成本,铁定是亏本的。

不过想到靠红包招揽的客人们对面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一家人又有了信心。做生意嘛,初期肯定是要砸点银子进去的,最重要的起到了宣传的效果,打开市场后就不愁赚不到钱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穿越之小富即安最新章节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文阅读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