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球村的报告 第 三 集 10-13篇

作者 : 陆浩男

十抢劫者

新的一年的工作日开始了。今天是1月10日,星期二早晨。大街上商业银行的外墙上用于装饰圣诞节的彩灯仍然熠熠闪光。露西·梅迪纳作为一名老资格的银行出纳员,怀着对新年的期许赶着去上班。尽管银行近期遭遇匪徒抢劫,不管怎样,时间正在将这些阴影渐渐磨去。

在开始一天按部就班工作前,她迅速拎起电话要就她的金融事务对账。

去年的梦魇

露西的监管,卡伦·韦伯,在去年11月16日银行遭遇的一次抢劫中虎口余生,尽管如此,新年伊始的第一个工作日她还是提早来上班。银行位于一条林荫道上,一英哩外是迪斯尼城。先到的韦伯打开了此前下班时放下的垂帘,开启窗户,做着营业前的准备。

去年11月发生的抢劫已在人们的印象中淡出,但没有使坦那·亚历山德罗和阿曼达·莫勒就此收手,他们俩又到银行的分部去踩点,装作要招一名点钞员,同时做好随时脚底抹油的准备,就像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

5天后是坦那50岁生日,2天前则是年青的阿曼达刚满26岁。他俩将自已乔装打扮一翻,在午餐时间去了银行。

阿曼达是一位有白色肌肤、金发碧眼的女性,今天她将头发染成了黑色,还戴了一付太阳镜,乌黑的头发上扣着一顶白色压得很低的棒球帽,手上戴着乳胶手套。那位名叫坦那的男子头发已呈灰白,但他却戴了一顶宽大的黑色假发,还贴了个大胡子,一看就知道这胡子是水货。现在他带了一支手提自动枪,阿曼达则挥舞从她家厨房中拿来的屠夫用的刀。

此刻在银行里有两名银行雇员,抡劫者强迫他们到后面的房子里去。阿曼达用塑料绳子将一名女员工的手腕缚住,坦那则命令下面的出纳员往一个包袋中装现金。当坦那发出一道道抢劫指令时,他也不忘从背后的房间中挂在墙上的监控摄像机中取出录像带,扯断电话线,并警告两名雇员不准出去,否则就崩了你。

抡劫者们从进入银行到消失在迪斯尼公园的旅游者中,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他们在阿曼达衣橱的鞋箱中留下一张账单。

阿曼达是单身母亲,有一个8岁女儿,从18岁开始就在坦那的几个小店里打点业务,她习惯抓帐上的现金。坦那对到他小店里打工还戴着“黑手套”吃里爬外的女人睁一眼闭一眼,因为他俩在关键时刻是“合伙人”。

坦那为经营他的公寓清洗业,或是为了一份赌资来找阿曼达。仅仅过了一个月,他弄来的钱就打了水漂。于是他俩决定“杀”回银行再次“提款”。

那是一月的一个早晨,新聘的银行经理雷·丹吉洛召集会议谈销售目标问题,第二出纳科米·柯克稍稍迟到。好在刚开门也没有人来办事,直到9∶25左右才来了第一位客户。来者是一名小个子女性,头上戴一顶红色棒球帽,脸颊上挂着红色太阳镜,手里卷着几张纸。银行负责监管的卡伦听到了同事们在议论刚进来的那个穿戴出众的女子,还向她发出haha的的致意声。

这个女人握住门把手,瞬间一个男子闪进门来。来者竖起的衣领遮住了他的鼻子,这一男一女都带着武器。

当露西看到那个将衣领遮住自已脸的男子时,她迅即按下了不动声色的警报器。

“我是一名抢劫者!”男人说,“你们现在都从柜台后面出来,到小房间去!”一男一女两个强盗命令4名银行雇员到后面一个小房间去,那里是员工中午

用餐和小憩的地方。

大家都跪在地上,女强盗下命令,“脸朝墙,手向前。”

银行负责监管的卡伦有心脏病,她受到此番惊吓不得不将头靠在墙上,其他人以为她已昏死过去了。

“穿黑色体恤的那个,”持枪男子对露西说,“你到我这边来。”

持枪男子站在门的通道,比划着让那个女强盗用枪对准其他三名银行人员。那个女强盗不足5英尺高,穿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裤脚边翻得很高,但依然将她鬼鬼祟祟的脚后跟包裹严实,她的头发从红帽子下钻出来,露出来厚厚的一层黑色卷发,让人想到不啻是个假发套。

坦那提一个白色运动包,手里还有枪,引着在柜台后面的露西,“把你的钱全部交出来给我,”坦那说着将袋子的口张开。露西将手伸进抽屉。殊不知银行有一种特殊的钱,它掩去了某种色泽用来识别抢劫者。不过坦那抢在露西之前止住她,“我不想以身试爆。”坦那说。

无奈下,银行雇员只得按抢劫者命令行事,露西冷冰冰地将出纳抽屉里的现金和支票“打扫”干净,并装入运动包。这时一辆汽车停在紧挨着汽车通道的道口,抡劫者后退到金库门后面隐藏起来,“看着他,”坦那对露西说。

当汽车离开时,抢劫者雁过拔毛又从驾车人手上敲诈到80美金,作为他们此次抢劫之旅的额外“收入”。

“现在打开金库,”坦那说,这次他想要得更多。

“不行啦!现在正是延迟时间,”露西告抢诉抢劫者,金库设计有15分钟间隔,这是为类似这样的偶发事件而设置的。然而强盗仍然命令她拨号联接。“你继续跪着。”他说。

几分钟后电话铃响了,电话里传来男人的声,让露西接电话,原来露西报警生效了,来电者询问此处的安全代码。露西镇静地重复着6位数的数字,沉着地将第5个数字由7改至0。

“嗯!”接线员答道,“此号不存在,我想与你们的经理谈?”

“好吧!不过他正在与客户谈业务,”露西礼貌地回应说。

“那儿一切正常,是吗?”接线员又问。“不!”露西答。

“好吧!”接线员轻轻地告诉她,“外面有警方的线人,他们想看看那个家伙”

强盗是个嗜烟者

当露西摁下报警器时,警方已开始采取行动。几分钟内,第一拨人员已悄然无声地赶到银行。露西转向抢劫者说,“现在有业务需找代理人,他们想见卡伦,客户都认识她。”

“让她出去!”坦那说。露西在放下电话前乘机按下了电话机上话筒键,这样线路就畅通了,接线员与警察都能听到对话的声音。粗鲁的坦那并未注意到这个细节,他用枪顶着露西的后背,推搡着将她赶到休息室。

“告诉他们这里停电了,”坦那对卡伦如是说。于是卡伦·韦布单独出去了。她告诉警方银行里面发生了什么。这样,警方的应急预案像一只大网似的张开,他们将警力步署在出口处,并切断附近交通要道。洛杉矶警局的谈判分队也正赶往出事地点以解救人质。

卡伦为身陷囹圄的朋友们担忧,警方安慰她说要抢救每一名受害者,不让他或她再做人质。

“她抛弃了她的同事了。”坦那宣布道。

“好极了!”阿曼达说,“事情变得如此简单。有人报警了,你们真是要多愚蠢就多愚蠢?”

这时,一个叫康尼的银行雇员颓然倒地,他的一名雷姓同事也呼吁说:“你是否介意让我站立一分钟,我的膝盖太难受了。”

强盗发善心了,允许他们的捕获物找来椅子,但必须面壁而坐。

“已经2个小时了,”“女强人”阿曼达对她的拍档说,“我们在此消磨了很长时间”,她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显得焦躁不安,她让露西打开休息室里的电视机,不过使她大为吃惊的是,自已竟出现在电视画面中,电视新闻正在报导银行“抡劫门”事件。

现场已被包围起来,一个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和一辆全付武装的、装载着洛杉矶警察局人员的车辆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然而事情并非按“计划”那样进展,坦那变得神经质了,他需要吸一支烟来镇定自已飞速转动的神经,但是现场没有吸咽人,他拎起电话开始与警察豪赌一把。

快到中午时分,警方操纵的机器人将一包烟送到了汽车通道口,这两个诡计多端的强盗开始大张旗鼓地在银行内翻箱倒柜搜罗钱财。忙乱了一阵子,烟瘾难耐的阿曼达终于忍不住抓起休息室里的电烤炉,用它来点烟抽。

>>稍后,坦那在门口现身了,“mr雷,你跟我来,”他说。

等候在外面的警方谈判人员已做足了“功课”,他们认出并了解雷是个糖尿病患者,应该营救出去。之前,坦那也发现雷在犯病,于是他决定用雷作为人质,用他交换一包烟。

“加班费”

银行还有2名人质仍坐在那里观看着决定他们命运的电视“连续集”,时间分分秒秒地在往后推移。此前,他们听到了一阵接一阵嘈杂的电话铃响和抢劫者的暴怒;这时他们又听到了坦那的高声叫嚷,“回去!”,接着是一阵电话滑落下来的碰撞声。

片刻之后,坦那和“女强人”阿曼达带着露西出现了,他们让露西呆在门的前面,然后,坦那指着停车场上福特公司生产的金牛牌汽车叫嚣:“我们要一辆车!”

阿曼达一手抓着露西的头发,另一只手用枪顶着露西的后背。坦那打开门,声嘶力竭地叫喊:“我们打算告别,如果我们出什么事情,将拿她是问。”

坦那走进汽车,开始倒车,殊不知警方早在车轮胎下放了钉子,汽车摇摇晃晃地撞向银行门前,坦那也从车子里摔了出来,像落水狗似地逃进银行,他气急败坏地狂吠着。

露西再次回到令人胆战心惊的、仅靠电视的光亮照明的休息室,她看到另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康尼在哭泣。“他们对你做了什么?”康尼问道。

“他们要我送他们走。”露西说着,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3点不到,门又一次打开,这回是阿曼达通知康尼可以走人了。

现在只剩下露西孤零零一人了,她呆在闪烁着莹光的小房子里,面朝墙壁,全身不由自住地抽搐起来。过一会儿,阿曼达走进小屋,坐在露西的后面,“你知道为什么我们把你留下吗?”阿曼达问道。

“不知道。”露西答。

“康尼吸毒过度,留个瘾君子对他对我们都不利。”阿曼达说。

“看来你们还有侧隐之心,不过我好幸运,能镇静呆在这里,”露西自我解潮道。

“噢!祝你走运。”阿曼达顿了一下又说,“露西,你想是谁按响了报警器?”

“我不知道,也许是阴差阳错搭上线了吧!”露西无奈地表示。“该走的都走了,也只好委曲你与我们做伴了。你的角色很清楚,帮助我们月兑离现场。”阿曼达说。

“这里是5000美金,是你的加班费。”坦那从包袋里抽出一沓钱塞到露西手里,“你叫外面给我们弄辆车,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你是我们的人质,我们生死与共。”坦那说,他色历内荏。

外面的警方还是满足了抢劫者的要求,为他们准备了一部车。坦那匆忙将露西塞进后座,他与阿曼达提着重甸甸的包袋急速窜进前座,车子飞似地上了道。

坦那与阿曼达惊魂未定,也搞不清楚外面究竟是个什么情势,只是一股脑儿想着把车子开得能飞起来,尽快月兑离这个是非之地。

“抢劫者,你们听着,你们已被包围了,”警方谈判专家的声音不知从车里那个部位突然冒出来,坦那急得像鼠笼里的老鼠干跳,不知如何驱除这报丧的声音。阿曼达抬头一望,只见直升机在低空盘旋,一梭照明弹打出,将姗姗来迟的黄昏照得如同白昼。

“哒哒哒——”武装直升机的点射在车子四周溅起扬起尘埃,警告车内的抢劫者放下不义之财向正义投降,突然车后座的玻璃窗遭到猛击,露西急忙趴,脸快贴到自已脚面了。绝望中的坦那似因兽还想作最后一博,他猛地踩下油门,似乎这招能将车飞起来,但等来的反应像扎破了的皮球,无力反弹。警方已在所有必经之路按下“滚钉板”,坦那“**号”战车的车胎也没有逃月兑被扎个稀巴烂的命运。随着后座破璃窗的猛击,一个全付武装的警察轮廓出现在车窗面前,坦那觉得此时反抗已无意义,阿曼达突然想起家中还有一个女儿等待着她,他们束手就擒了。

经过二次抢劫的银行终于劫后重生,再次开门迎客。

十一天籁之声

——走近金字塔

大浪淘沙,空谷回音。一部圣经诉说着世界三大主要宗教之一的基督教的故事,事发地是世界四大古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埃及。现代的世界是科学的世纪。但在科学没有被人类归纳出来之前,人类就有了文明。埃及人在五千年前就建造出了至今为世人瞩目的金字塔,中国则修建了万里长城。事实是先有宗教再有科学,从现代科学观点的线性逻辑看,宗教更接近人类本源的思维,其间蕴含着宇宙思维深深的烙印。

宇宙不是一堆莫名其妙的堆积物,所以由宇宙孕育的人类在还不知道科学为何物的情况下就造出令现代科学百思不得其解的金字塔。让我们走近金字塔,直面人的先祖是怎样展示人具有“通天”的习性。

尸体有灵

在古埃及的先王时代,法老们在肥沃的尼罗河流域建立一个稳定的中央政府。他们穷极无聊又权欲熏心,想出要为自已建造金字塔和其它墓地供死后享用。

古埃及人相信,当法老死后,他们会变成埃及的主神之一——地狱判官,而新的法老则成为天和上帝的保护神——太阳神。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可由太阳的升起和落日得到印证。在埃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已故法老亡灵的某一部分仍留在死者的尸体,如果尸体得不到合适的保护,将会影响到这位前法老在阴曹地府作为那里的王公行使权力。假如这种情况确实发生,生死轮回将会破坏,埃及会降临灾难。

为了防止这样大灾难发生,每一个死亡的法老其尸体都要制成木乃依,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在死者的墓穴里还要保留生前所使用的每一件用泥土、石头制成的器皿,还有金质的家具,食品,甚至代表仆人的玩偶,总之很长一段时间里,死者继续接受食品的供奉。

君王之墓

为使法老的尸体和亡灵得到安息并受到保护,埃及人除修建金字塔外,还建造了大量的墓群。在金字塔之前,埃及流行的是一种将死者盛放在打造的石床上,上面辅以由泥土夯成的平顶覆盖,这是古埃及一种平顶斜坡长方型坟墓。后来出现的金字塔坟墓可能就是源自于它。关于金字塔的造型还有一个神秘的说法,就是用来造金字塔的石头在埃及叫做本本石,本本石在埃及象征太阳的光,古书上记载法老就是借助太阳的光束到达天穹。

谁造的金字塔?

与大众的一些描述相反,金字塔的承建者不是奴隶或是来自异邦的劳工,他们就是生活在尼罗河两岸村庄里的埃及人,在法老们的监管下从事此项伟大的事业。这是从开凿出来的石头上得到证明。

可以想象修建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当时的施工场面是多么地壮观。从发掘出来众多的劳动者的断肢残臂遗骸,可以展望当时参加施工的工匠们所居住的村庄规模宏大,有每星期生产数千只卷筒面包的面包房、肉铺、酿酒作坊、杂货店、还有殡葬所,甚至还有给人看病的诊所。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法老“天葬工程”永远的雇工,另一些人则是从当地村庄里征召来的“农民工”,也还有女人参加。虽然没有关于妇女参加修建金字塔的各种描述,但是从发掘出来的一些女性化石,看她们当时的服饰,可知她们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值得令人思考的是,如此巨大繁重的工程,没有任何机械的帮助,劳动者需忍受长期甚至终身的体力消耗而无怨无悔,这里显然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们的信念。那是什么呢?从发掘出来的一些石雕上发现,一些工人为赞美自已的工作所作的涂雅:他们有为自已的工作感到自豪,称自已的团队为朋友,表示他们对法老的忠诚云云。

在埃及北部城市吉萨,雄伟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就在附近。据估计参与建造吉萨金字塔的工人在20,000到30,000人左右,历时80年,大部分工程的工作量可能都是在尼罗河泛滥时段完成的。巨大的石块由采石工人开采下来后,经由尼罗河的水流运到修建金字塔的基地;在那儿,由工人们用手工打光,再从斜坡推到它应该坐落的位置。

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不仅是浩如烟海跨越数代人的工程量,对于传说中的金字塔的精确定位以及它与宇宙日月星辰的关系也是世人永远不得其解的谜。为了准确测绘出金字塔的形状,需要算出金字塔基座外角至拟议中的塔顶的斜面距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块巨大的石块准确落位。神学-几何学家们帮助金字塔定向和选址,为金字塔与神秘的日月星辰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地球轴线。

也许是本能地认识到金字塔工程对埃及的意义吧,无论是推石块上斜坡的工人,还是神职人员,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都确认自已在重建法老们生死轮回中的作用,因为他(她)们知道自已在构筑埃及永垂不朽的光荣。

走近真实

建在埃及北部塞加尔村的一个阶梯型金字塔,据认为是最早出现的石头金字塔。它开始是以传统的平顶石塔的面貌问世,但是到了公元前2611年,此石塔升高为6层,离地204英尺高,成为当时最大的建筑。

在阶梯金字塔的建造中广泛使用石材,取代木料和芦苇,使建成的坟墓比原先的砖土结构更加坚固。这样一种领先的技术令许多古代史学家对此项技术的发明人,赞赏有加。这种阶梯式拾级而上的金字塔外围还带有30英尺高的围墙和一个封闭的院子,里面圣殿、小教堂一应俱全,占地约40英亩。在公元前3000年那个时代,相当于一个大城镇的规模。

在早期使用石制棺材的墓穴中,金字塔中的灵枢是埋藏在地下的一个隐藏的通道里,也许这是为了防止盗贼的缘故。逝者长眠地下,不用担心他的尸体会遭掠夺和破坏;随身的亡灵也得到安息,便于他出使执行新一轮的使命。

谁动了第一座金字塔

埃及法老王snefru(斯内福)借助在境外取得军事胜利的余威秘密进入了石制建筑遗迹。斯内福是埃及法老王第四代中的第一任法老,他也受到先王djoser时代的影响,开始在塞加尔的南面建造带有层级的金字塔。在他的时代,金字塔塔高已达到4-5层,而斯内福将金字塔加高到8层。

在埃及出现的第一座金字塔其放置尸体的房间是位于地面之上的,其具体坐落在相当于第一层级稍高处,maidum(梅登墓)可能代表死者这样一种意愿:即便入土,也要与太阳神靠得近些。此墓的另一创新之处在于陵墓四周设计了围墙。

在斯内福时代,在他将自已的朝庭北迁的15年中,王公贵族修建金字塔大行其是。到他死之前,那种最低的三层金字塔已转变成古代的经典样式,其外沿都是光滑的平面了。

今天,在斗转星移的沙砾和破败的废墟上,金字塔的边沿在坍落,但是仍有最高的三座金字塔耸立苍茫的天空中,依靠着它们的身影,保护着逝者走向太阳。

努力无果

埃及第一个以平滑的斜坡型出现的金字塔在设计上与众多阶梯型金字塔

如出一辙。但这种形式的金字塔缺少稳定性,这也许影响到建筑家们将目光调整到一个新的视角,以适应全部的施工过程。

在斯内福法老突然将他的朝庭北迁到dahshur后,第二座带有双人灵柩墓室,且两个墓室各有独自进口的金字塔落成了,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也许因为本特金字塔(bentpyramid)设计的角度不理想,法老委员会决定在附近建第三座,并将工人们派回到madium,帮助完工。在本特金字塔刚显出它的轮廓时,斯内福就迫不及待地在附近要建造红金字塔(redpyramid)和北金字塔(northpyramid)。此举是斯内福第三次尝试建造古典的平滑斜面金字塔,由此形成了吉萨地区一道迷人的风景——巍峨壮观的吉萨大金字塔的先躯。

红金字塔自诩为只有单个灵柩室,实际上里面还有两个较小的墓室。据信,大名鼎鼎的法老王斯内福就葬在这里。斯内福的儿子,法老柯福(khufu)在他父亲斯内福去世之后匆忙地修建这座墓宇。另一说法是,斯内福葬在maidumpyramid(梅登金字塔)附近的一个陵墓里。因为在那儿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个花岗岩的石棺,里面还存有一个人的体形。此石棺于1910年经海路运往英国,存放于大英博物馆,但是在实施“人鬼对话”之前,石棺内的“鬼形”不翼而飞。

奇迹

法老王斯内福的儿子柯福,是埃及法老王朝第四代中的第二任统治者,他将王室的墓地移到吉萨——今日开罗的北部。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us(昔?希罗多德)的记述,柯福驱使他的人民为他修建金字塔,但考古学家们未必同意古希腊学者的见解。

在吉萨高原上,柯福的子民和工匠们为柯福建造的金字塔几乎是完美地定向在北边。在这里,他们建造迄今最大的金字塔,合计使用了230万块巨型石块,每一件石块平均在2.5-10吨重,据估计,工人们每二分半钟就能将一件石块定位,似有神助。

吉萨的金字塔拥有3个墓室。第一墓室位于地下,里面有雕刻的石床。第二墓室位于地面,这是早期被探险者们发现的皇后墓室。现在人们知道这是从来没有想到的密室,这里安息着法老“三宫六院”中的一位夫人,连法老自已都想保守夫人秘密的尊容。第三墓室是法老自已的地盘,这是一个红色的花岗石棺,放置在金字塔准确的中心位置。

进入法老墓室要通过一条26英尺高的通道,通道借助倾斜的,一块连一块的花岗岩石体系,构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封闭空间,盗墓贼无隙可乘。大金字塔(thegreatpyramid)是宏伟的、复杂的金字塔群的中心,它鹤立鸡群,笑傲江湖。在它周围有几个小金字塔、5个船形露天剧场、1个停尸所、一条高出地面的公路、一座庙宇、还有许多平顶的陵墓,里面葬有官员和一些王室人员。

复杂非凡

虽然法老柯福的金字塔比起他父亲斯内福的金字塔要低,但是围绕柯福金字塔周围宛若群星的金字塔,它们的高度和装修之精致都令人叹为观止。在埋入的灵柩室里,探险者们发现了地面上的一个小坑,这可能是在金字塔内设计放置第一个带盖箱子的墓穴。带盖箱子里装有坛子,坛子的形状雕刻成保护神的样子。这些坛子里还分别装有逝者的器官,如:肝、肺、胃和肠子;逝者的大脑被抛弃了,心脏还留在他的体内。

除了金字塔内部神秘莫测的设计昭示着法老对亡灵和对太阳的崇敬,在金字塔的外部各种围绕亡者的排场也一应俱全,所有典型的与法老葬礼有关的设施都历历在目:如法老的停尸堂、过厅、带有柱廊的院子、供有王族成员塑像的壁龛、储藏室、内部教堂。后期建造的金字塔没有那么多附属设施,主要集中配备较大的停尸房,所以在规模上显然缩小了。

柯福的墓地也自诩为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神像而闻名于世,如sphinx(希神斯芬克思,有翼的狮身女怪,传说她常让行人猜谜,猜不出者即遭杀害。)它是座落在柯福金字塔前面的一座卧式石雕,描绘一个法老,具有人头和狮身,穿着法老的礼服。此雕像象征着古埃及第四代王朝的第三任统治者khafre(法老哈夫里),如同古埃及的太阳神horus(何露斯)为人们顶礼膜拜。

金字塔变小

就埃及绵长而丰富的历史而言,也许在吉萨高地没有留下足够的古迹保存至今,这可能是因为建造能够书写伟大历史的建筑代价太昂贵的缘故。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迄今尚存的最后三座大金字塔看来是小了些。

埃及第四代王朝的第六任统治者menkaure(曼考)为自已建造的金字塔仅为世界第二大金字塔khafre(哈夫里)的十分之一。不像其它的大金字塔的墙是由石灰岩制造的,menkaure的金字塔是座落在花岗岩的基座上,它的棺室是在花岗岩石上凿出,为施工所付出的代价十分高昂。

kaure(曼考)出人意料地死了,他的难度很高的金字塔陵墓工程几近放弃。后来,他的后裔,shepseskaf(赦普塞卡夫)用泥砖结构完成了这项复杂的工程。

漫长统绐坟莹不高

在法老menkaure(曼考)之后,金字塔的制造也出现了滥竽充数和假冒伪劣的膺品,规模上也比早期的金字塔小得多,内部的的装修也少了许多。建造的地段也从吉萨移到塞加尔,这里曾是埃及第一座金字塔的塔址。这个趋势是在新一波古埃及金字塔建设者的指导下得以继续。

历史的车轮进入了金字塔时代的又一页。在埃及第六世王朝的第二任统治者pepill(佩比)6岁时,成了真正的“儿皇帝”。但此时法老的权力、官银税收每况愈下。约在他统治半个多世纪里,王朝大权因外族入侵和国内矛盾而旁落,当然也还有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原因。

所幸pepill的长期统治历史与他所建的小金字塔同样在历史上留下一笔彩墨。在他统治的第三十-六十年间,也是在他死之前,他为自已准备好了金字塔。

在pepill的金字塔内,墓室的天花板上涂有灿烂的群星,仿佛在保护一个黑色花岗岩的石棺。墓室的墙上还刻有神秘的、谈起它会大惊失色的金字塔咒语,这是老皇帝发明的“专利”,用来保护逝者的亡灵顺利升天。这些咒文也在尽力使埃及光荣的历史永垂不朽。

五千多年前建造的金字塔现在仍然屹立在地平线上,虽然它看起来苍老了许多,但似乎仍在向世人传递天籁之声。

十二早期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生命与宇宙同源

有45亿年存在历史的地球,在它第一个7亿年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据说这段时期史称黑登(hadean)时期。黑登是古希腊神话中主宰阴间的冥王,名为哈得斯(hades)。哈得斯死后,附在他身上的古希腊名字:地狱(hell)也随之剥离。

既然地球早期的名称是地狱,或与地狱有关的阴间判官的名字,那么,时处年幼的地球状况应与人们通常对地狱的理解差不离:一片孤寂的陆地,灼热干燥,其间夹着呈糊状的海洋,完全是生命禁区的样子。即使一些有机物不知怎么突然出现,古老的生物灭绝故事也会周期性的开演下去:巨大的陨星坠毁于地球,引起漫无边际的大火,杀灭了一切有望顽强生存的原生态生物组织,那时,年青的太阳系尚处在与岩屑相伴的时辰。

宇宙中如此万籁俱寂、终生灭绝一切生物的阶段持续了很长时间,月球表面上的疤痕留下了一连串当时处于“晚期粒子重度撞击”的凭证;与此同时,地球甚至受到比月球更为严厉的“打击”。一般认为,此段时间约持续了38.5亿年之久。此后,生命可能现世于地球,直到那时,史称“晚期重度打击”才告停止。

关于地球生命的出现,美国斯坦福大学地球物理教授诺曼h·斯利普曾于1986年提出,生命在经历早期巨大打击后生存下来的可能性。但此提法在当时显然没有被学界接受,学者们认为,即使在38.5亿年后,生命仍无可能存在。否则与真实不符。

现在看来,此论在当时所以不被接受,主要还是缺乏相关的证据。科学是用事实说话的。科学也是一个不继探索的过程,永远向未知世界进军的过程。在科学探索中,旧的事实因观念的更新而被推翻是常有的事。一个新证据的问世,意味着对早期地球的认识有一个新的观点产生。

近十年,对小的坚硬的晶体,如已知生存在澳大利亚岩石层中的锆石,进行无机物逻辑分析,已经拍到了地球处于“地狱时期”的图样,这与人们原来的神秘想象完全不一致。

地质学家普遍同意,直到42亿年前,地球仍是一个平静的地方,既有陆地也有海洋。地球取代原来的地狱般酷热,进入冰河期,这是因为年青的太阳发射的能量,与今天相比仅为现在的30%。地球的温度冷到足以使大部分地表被广阔的冰层覆盖。

自然杂志一项新的分析报告称,地球上硕果仅存的锆石生存于40亿年前,肯定现在还存在。对锆石内部的追踪分析提供的证据表明,平板型或说盘子状的地壳构造,其力推动行星的外围变成硬壳,形成了大陆和海洋,此过程其实早在那时已经开始了。

“此幅图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水的世界和正常的陆地生成的循环过程。这样的条件对生命萌发是件舒服的事。”

由于受古老的黑登时期观念的影响,对地球生命的原始形态提出了一个巨大问号,最早的,迄今仍受争议的生命证据存在于格林兰的岩石中,距今已有30.83亿年之遥。此岩石显示相关碳-12量的转换。碳-12是碳的正常形态,而碳-13是碳的非正常形态,但它是较为稳定的碳形态。此种碳的量的转换对微生物的出现是个贡献,微生物倾向于向轻的碳集中。

使人们感到惊讶和难以置信的是,按古老的说法,生命即时产生于“晚期重度打击时期”,现在看来这是可能的。

从哲学上看,为什么古代神话的预示往往是正确的预告,西方现代科学的主流看法并不承认有一个超自然力的存在,但西方大科学家,甚至举世公认的科学伟人无一不是虔诚的宗教信徒。显然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一种信仰,一种基于对自然的创造力的敬畏和诚惶诚恐之感。

在探讨早期地球的图景时,提出了地球生命可能始于数亿年前的新观点,这意味着对“生命门”的认识已为长期、缓慢的化学进化的观点打开,生命登上历史舞台的阶段可以锁定在44亿年以前,但人们并不知道当时‘演员们’是否出现。”

关于早期地球的研究出现革命性转折,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一项证据:澳大利亚西部岩石。这些具有30亿年历史的顽石因含有更“古”的锆石,为此,彻底震动了科学界。锆石最初有锆、氧和硅等元素构成,它质地异常坚硬,耐磨,而且能在腐蚀、高温条件下幸存,对风化的环境有天然的抗拒性。

锆石内含有足够的铀。众所周知,铀可以由铀的衰变籍以准确测出它的生成年代。2001年,已由二个研究团队提出,澳大利亚锆石生成于“黑登地狱时代”,距今长达44亿年之久,然后又重生于较为年轻的有33亿年历史的岩石中。

与此相关的锆石中氧的同位素量,这一指标剑指水的问世。矿物,包括在水中形成的粘土、碳酸盐,它们宁可与氧-18结合形成它们的晶体结构。锆石中含有氧,与更为常见的氧-16相比,锆石中含有相对较高水准的氧-18。

善思的人们不妨又开始联想,锆石的“年龄”为44亿年。现在科学界比较公认的说法,宇宙大爆炸,也就是宇宙开始生命的一瞬间,距今也有40亿年以上的历史。所以作一个哲学猜想,大爆炸开始之时,就是生命诞生之日,这与现代科学承认的时间表也是靠得上谱的,也与人类历史上的神话、传说,如“晚期地狱重度打击”之类的措辞对得上号。这再一次证明了哲学上一个经典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存在的东西,一切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世上所有的神话传说,不管以现在的科学眼光来判断,是如何的不可思议,荒诞不经,都是与生命有关的。倘若离开了生命,还有什么可谈的呢?岂非更荒诞不经吗?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与神话传说并不矛质;神话、传说是科学的先导。难怪,西方科学家要从幻想中寻找发明的灵感,这是人类继承宇宙意识的直觉,也是科学经验的结晶。

锆石形成阶段,也就是40亿年和42亿年前;科学家通过研究矿石微粒,追踪到锆石生成阶段时的内部。从矿物结合的成分,科学家能计算出它们的厚度为15英哩,锆在结晶时所需的温度——1300of。计算显示,当锆结晶时,地球此间每平方米流动的热量达7500万瓦特。

地球在黑登时期可能不会如地狱般模样,它要比今天的地球还热,其

流动热的总量应比计算得出的数字大三倍。这意味着锆石存现于地球的外壳部份,冷却后成形。

在今天的地球,这样的地形也能找见,一个海洋“盘子”滑向大陆“盘子”的下面,如同铺进去一层“毯子”。盛满水的海洋“盘子”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逐渐融化。科学家相信高容量的水和低温已从锆石的存在得到解释。这种由海水覆盖陆地现象,英文叫,意为减去(陆地)的意思。现今地球,此种减去地带能否存在,取决一些典型的“盘子”结构至今还在起作用。

生命始于“打击门”

许多地质学家相信,地球外壳是一个平整的构造,对地球内部的高热和地壳的广袤而言,这么一个结构太过扁薄,也不能回复到原样。不论是在金星还是火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所显示的都是这样平整的“盘子”,这使人们产生联想,惟有行星的温度和它的结构这种有限的模式才提升了所谓生命现象出现的机会。

既然平整模式重要到如此程度,必然要在科学家中引起相应的争议。有科学家在计算地球冷却和早期水的历史,但在关系很大的地球平整结构的推论上仍留有疑惑。倘若这样一个盘子结构颠覆了地球在黑登时期其外壳的形状,这无疑开启了一个陆地的成型,而且还形成了空气和气候的时代。

1980年科学家年提出一个气候模型,大气层由于持续增多的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使大气层变厚,平均提高地表温度至185of,但不至沸点。但倘若地球盘子状的平整结构早就开始,那么许多二氧化碳会尾随进入碳酸盐的岩石,并进而深入到地球内部。2001年,一个由美国宇航局的两位科学家,斯利普和凯文提出的一个气候模型发现,地球在晚期黑登时期冷得刺骨。

这两个气候模型对早期地球的样子作了符合科学习惯的推理,结果大相径庭。说明科学是一个探索过程,其结果成立于否与科学无关,也就是说用科学的方法去做了,但后面的结果是否科学,不一定。科学只是用人类自已的思维去探索未知世界的规律,未知世界是否符合人类思维逻辑那是另一码事。无论地球遭“晚期打击”是接近沸点,还是冷得刺骨,这样的外部条件都使生命出现成为不可能的事。但这些因素改变了人们关于生命何时开始及如何开始的认识。

地球与其它行星一样,连手出现于天穹早于45亿年前,一个普通的假设是,几乎与此同时,一个与火星大小相似,有4000英哩宽的物体撞击了地球,一场真切的大洪水将此物体和地球气化,同归于尽。一些岩屑喷射到轨道成了月亮,溶化了的地球迅速冷却,此段时间也许要几百万年,从此地球再也没有受到比这更大的打击。

斯里普教授的假想与上面介绍的稍有不同,他提出黑登时期长约700万年,在此时段中,约有15个宽约100英哩的物体撞击了地球,其中4个物体宽度超过200英哩。这样的撞击,堪称宇宙史上经典的“暴力”,它所产生的巨大热量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海洋“扬汤煮沸”。

与此相比,读者们可曾记得,人类史上记载最近一次“天地大冲撞”发生在6500万年前,导致一度统治地球的巨兽恐龙遭受灭项之灾。那次撞击地球的物体仅为6英哩宽。由此可知,地球早期出现的天地超级大冲撞,其产生的势能数十倍于导致恐龙灭绝的那一次,这也许就是所谓创世纪的举功之伟,无与伦比的“杰作”吧。

但是此种理论加猜想,再配上计算机模拟演示的数字化游戏,在近期美国地球物理学年会上并未受到追棒,相反,有学者提出“晚期重大打击”事件并非如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致命。“不过事情的确非常糟糕,”卡罗拉多大学教授莫杰西说,计算机模拟演示表明,即使撞击物体宽至300英哩,其结果也不能杀死一切,“口袋”中还会有存在的东西,有机物在高温环境的地下游刃有余,就象热液的出口,能够生存下来。

日常生活中的遗传学原理支持了上述见解。以有机物为例,有机物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它们是常见的也是最后的“祖先”,但这并不意味生命从那里开始,不过几乎可以肯定,经受了一次巨大打击后,高温环境是“幸存者们”的栖居之地。

至于在黑登时期,生命是否存在的问题,科学家希望发现碳,然后做一次同位素分析,期望得到的结果与格林兰的岩石相似。但是,科学家尽管分析了160,000颗谷粒大小的锆石,他们仍然没有找到碳。寻找碳的工作没有停止,研究在更为重要的黑登时段的岩石中继续。

不久前研究人员提出报告称,在加拿大魁北克北部有一条长且宽的岩床,可能有42.8亿年的历史,那里会提供物质母体矿脉,可资研究。此岩床有令人兴趣的呈带形的铁矿藏,据信它可能是惟一受助于现存的有机体形成的矿脉。但其他科学家则质疑此岩石的年龄没有声称的那么古老,可能真正年龄在38亿年。

莫杰西教授说,“黑登”可能压根儿不是错误地代表地球最早历史时期的名字,古希腊关于地狱的概念不只是有一个火和硫磺;在希腊神话中,哈德斯意指黑暗、寒冷和神秘的地方,他还说,“在我看来,‘黑登’正在践行着它作为一个标志的作用。”

十三

华盛顿反恐揭秘

(一)

贝尔的反恐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联邦调查局接手了一起发生在北卡罗里那州的香烟走私案,他们点名贝尔接收此案,因为贝尔在圈子里名气不小。

“这些人以香烟走私为职业,从美国赚取银子,破坏美国的金融和民生;更不能容忍的是,他们将赚来的非法所得用来支持国际恐怖组织,在世界各地开展危及美国人民和美国国家安全的恐怖活动,”头头说到hezbollah这个词。这是贝尔第一次听说,是基地恐怖组织的一个分支。

他们主要是些黎巴女敕人,为反抗以色列占领黎巴女敕领土应运而生。他们袭击美国的海外机构,如1983年爆炸贝鲁特的海军陆战队兵营,使241人丧命,1996在沙特阿拉伯的一次爆炸事件中摧毁美国工作人员的住处,19名美国人丧命。

该组织主要做一些反对以色列的事,其领导人也号召摧毁美国。

“去死吧,美国。这就是我们的口号。”该组织的总书记哈森·纳思罗拉如是说。

(二)

鲍勃·弗罗姆,一个矮胖粗壮的美国老头,鼻子上架着一付镜片很厚的眼镜,在北卡罗里那州的一处集市做市场警卫工作,是司法部香烟专案组派来的卧底。

一天,弗罗姆在市场里转悠,看到一帮皮肤呈“橄榄色”的人群大量采购香烟,其出手之阔绰令人瞠目。他们用上万美元现金付款,一下卖进几十个纸板箱用来装香烟,再??的人也知道他们不是在消费,“他们是什么的干活?”弗罗姆顿起疑心。

美国法律规定:将一个地区的低价商品运到另一个地区高价出售,这是法律所不允的。比如密西根州执行全美国最高的香烟税,每箱7.50美元,而在北卡罗里那州仅为50美分,倒腾一次每箱有7美元的净利。如果装满一卡车,就意味着有高达13,000美元收入囊中,所以走私者趋之若骛。在走私猖厥之时,每天有3-4辆汽车在这条不归路上狂奔。

弗罗姆尾随“橄槛色”来到停车场,借与他们攀谈机会不露声色观察这伙人往一辆货车上装香烟;然后,开车走人。

下一次,当弗罗姆又巡视到这里时,又与他们不期而遇。显然,这是一个有计划的“团购”,虽然来者的面孔有变化,但有几个脸庞弗罗姆熟悉。

上峰立刻部署全天候监察,调取隐蔽的摄像资料,从各个部门调取他们入境,入籍资料,一个跨国犯罪团伙展现在眼前。人数超过一打,已在卡罗拉多中产家庭住宅区“插队落户”。弗罗姆一开始将他们当成是讲西班牙语的拉丁后裔,实际他们是阿拉伯人。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走私香烟的车队向北行驶,没有想到后面有尾巴跟着。走私车转弯了,跟在后面的车也不紧不慢地转弯。“橄榄色”没有理由怀疑与他们同路的车辆是“监视器”。“嗨!哥们又一个3万美金到手了。”自从进入美国诸事顺利,他们的自感觉不要太好噢!

在加油站,跟踪车和被跟踪的车相遇了,警员们早就成了开长途的卡,与走私车司机忙不迭套近乎。

走私车有时也绕弯弯,但目的地万变不离其宗:密西根州。有时,他们会在一个加气站竭脚;或在一处车库停候,在那里,许多阿拉伯人会来卸货,并将大把的美金交给他们。犯罪分子很狡猾,发现联邦调查局探员要栏截他们的货车,他们就立马改变策略,雇用妇女与他们同行,还将自行车绑在货车上,装着像去度假的样子。

让探员们感到胸闷的是,这伙走私分子虽然捞到大把美元,但仍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他们的非法赢利流到那儿去了?

难道他们千幸万苦来到美国就是为了这样苟且偷安地活着,永远生活在法律的阴影之下?

1999年春天,探员们最终找到了证据,要围捕这伙罪犯,与此同时,上峰要求在卡罗拉多的美国司法机构准备起诉事宜,此时,肯·贝尔进入角色。

联邦调查局探员贝尔很敬业,对自已的祖国忠心耿耿。因为办成了自9,11恐怖袭击以来,美国国内第一件反恐案,受到联邦调查局的通令表彰。很长时间没有休假的他终于可如愿以偿带着老婆和10岁的儿子去度假了。

(三)

1990年代。一个身材瘦弱,相貌英俊,神情忧郁的阿拉伯男孩走进大马士革叙利亚的美国使馆。“先生:我要申请去美国的签证。”阿拉伯男孩问使馆的工作人员。

“姓名?”“穆汉默德?哈姆得”“年龄?”“16yearold”“国籍?”“黎巴女敕”“去美国的理由?”“旅游”“旅行证明文件?”“no”。

一个既没有钱也没有关系的阿拉伯孩子遭拒签太正常了。尔后,哈默得又试了几次都吃了闭门羹。这使哈默得决心走歪门邪道。嗣后,他与两个表兄弟持旅行签证来到南美的委内瑞拉,再化二百美元买一个假签证进入美国,这叫曲线进入。他终于如愿以偿与他的二个兄弟及另一个表兄弟,还有已在美国,与他一样来自贫困的贝鲁特郊区的二个穆斯林朋友“胜利会师”。联邦调查局相信,所有这些人来到美国都是受hezbollah的派遣。

对这伙走私分子电话窃听及从“眼线”和“卧底”得到的报告,为首者是8个黎巴女敕出生的男人,1990年代持假签证进入美国,当时他们还都是孩子。其中4个人申请政治避难,轻松逃过了审查,然后与美国女子结婚,弄到一张真的假结婚绿卡,籍以逃避驱逐。结婚是假,拿绿卡是真。这伙人中有4个人,在他们的结婚典礼上压根儿未与妻子谋面。

这伙人的头目就是穆汉默德·哈姆得,一个20浪当岁的黎巴女敕人,一口柔软的贝鲁特口音。

卡罗拉多有一个阿拉伯-美国社区,哈默得与他的合伙人选择在落脚,可租到便宜的住房和找到不具技术含量的工作。他们在一家比萨饼店找到了活儿,混迹其间,用他们的货车车厢当作铺面在当地公园开出一个香肠铺子。与此同时,他们也打造比走私香烟更有颜面的金融欺诈“业务”。

玩弄“破产术”是他们屡试不爽的伎俩。先用一个伪造的身份申请信用卡,然后疯狂透支购物,使信用破产,再将信用卡丢之大吉。赊购来的物品卖出套取现金。他们还贿赂银行职员让他们的人进入银行内大肆偷盗。搞不清这些坏蛋究竟弄走了多少钱,一个家伙大言不惭地说,光他一个瞒天过海弄出来50余万美元。

搞到钱后,哥们在一个舒适的中产阶级居住区置起家业。除了哈默得,没有一个人与“妻子”住在一起。

每星期三晚上他们相聚在哈默得的寓所,通常是看宣传性的碟片和做祈祷,听霍梅尼的演讲录音和看对以色列实施自杀式进攻,颂扬殉教者的影片。

据提供情报的当地人士说,哈默得在主持会议时一反原先的羞涩而神色严厉。邻居们猜疑这所神秘兮兮的房子是因为经常有一辆辆挂满窗帘的汽车不期而至,进出这所房子的人们都神色匆忙,表情凝重,似乎有忙不完的事。但人们还是愿意假定:房主哈默得在主持一个无公害的会议。

“我看见有个女人通常戴着面纱,”一个邻居回忆道,“我想他们是一个宗教团体吧。”

(四)

贝尔由于案子吃紧,一星期有80个小时呆在办公室,在一堆证据和材料中冥思苦想;为此,他变得食无味,睡无眠,放弃了回家与妻子盖尔及二个年龄尚小的儿子共进晚餐的家庭之乐。他诚惶诚恐,每分钟都在忧虑中度过。

“妈妈,爸爸怎么不像以前一样与我们一起做游戏了?”侦探贝尔的两个儿子问妈妈。“dad在做一件重要的事”妻子盖尔耐心向两个孩子作解释。

贝尔知道这伙人有可能任何时候实施暴力活动,包括自杀式爆炸,对此,他们“义无反顾”。毫无疑问,这伙人已混进美国的肌体,有能力对美国的目标发动攻击。华盛顿特区反恐研究小组调查员斯蒂文·埃默逊说,“hezbollah的‘议事日程’已非常接近基地组织的‘标准’了”。

2000年6月的一天。拂晓,东卡罗拉多的唐菲尔得街还被一片宁静所笼罩,突然一队警车呼啸而至,从警车上跳下来的警员们毫不避讳地大声喧哗,把刚才还肃穆有余的街道搞得人声鼎沸,鸡飞狗跳。

身穿防弹马甲的警察哗地一下涌到穆汉默德·哈默得的住所前,高分贝地敲门。屋里的哈默得迅速从床上跃起,操起手抢准备抵抗。说时迟,那时快,外面的武装警察撞开门,“哗”地冲进了他的卧室,哈默得见抵抗已无意义,选择了投降。

在哈默得的房子里警方搜出了短枪、手枪和ak-47攻击式来福枪,还有一堆宣扬战争的小说和音像制品。警方还发现了哈默得与在黎巴女敕的hezbollah领导人的通信和参加会议的录像带。其中有一件缴获品是来自他们的精神领袖sheikhfadlallah1300美元捐赠。

联邦调查局和民事局又突袭了在卡罗拉多地区的另外17个漏网的犯罪嫌疑人,其中也有一些是当地居民在帮助哈默得一伙搞走私香烟,有8个人后来获罪至刑。鲍勃·弗罗姆参加了此次由肯·贝尔组织的清晨突击行动。

天从人愿,贝尔的努力没有白费,此次行动确认了哈默得是与国际恐怖组织高层有联系的中坚分子,他们的行为是对美国的犯罪。为将哈默得绳之以法,最有说服力的办法是促使他团队的人“反水”,将哈默得与国际恐吓怖主义团体高层的联系曝光。

(五)

贝尔的目光落到一个名叫哈勃的人,他能否充当“第五纵队”呢?

哈勃说话温和,胆小,个性脆弱,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也许因为这些成全了他在团队中做一个“全能钩子”的角色,在犯罪活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哈勃是香烟走私团伙的操盘手,经他手才能钱货两讫。表面温顺的他贼明包天,用信用卡从银行骗取大量钱财;有时,他一人拥有12张信用卡和3张驾驶证,全使用不同名字。他个人房间里所使用的电话有5种不同的铃声,每个声音分开接听都是一致的。他还有一个记事本,用来追记他数目繁多,不胜记忆的社会保险账号和巨大的银行存款。

谨小慎微的哈勃对美国物质主义社会极为垂青,他经常光顾卡罗拉多的夜总会,出手阔绰,他用36,000美元购一辆宝马,这在他家乡中东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来到美国略施小技,就咸鱼翻身,这使他从心底里对美国并不反感。

在大把消费美元的同时,哈勃也咒骂美国警察,毕竟警察在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而自已则是挖美国墙脚的小偷。身高马大的美国警察对付犯罪分子晓之以拳的职业习惯令哈勃心惊胆战。

与同伙相比,哈勃似乎更孤芳自尝,更西方化,较少理想主义色彩。他在他的狐朋狗友面前称赞美国的自由,要不是钻了美国式的自由和人权的空子,他凭什么沉下来,做着吃里扒外的事。也许这种类型的人愿意与过去切割,把自已从大墙后面解救出来。而且哈勃有案底在身,面临加拿大警方的致命指控。贝尔希望哈勃在压力下能反水,帮助控方锁定哈默得。

(六)

贝尔飞往加拿大。他坐在飞机舷窗边的坐位,注视窗外白云翻滚,寻思如何要求加拿大警方合作,迫使哈勃反水。

“伙计,你要想什么?”加拿大警方人员问贝尔。“我想得到哈勃在加拿大与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接触的证据。”“.”

1990年末,哈勃二次来温哥华旅行,第一次他会见了儿提时代的朋友穆汉默得·杜布克,此人因涉案在北美洲为恐怖组织hezbollah筹措军火受到指控,正是哈勃为杜布克提供了伪造的信用卡和假支票去交易。证据显示,由恐怖组织高层出示的商店购货凭证上载有一连串的高科技商品:夜视的谷歌搜索器、全球定位仪、激光测距仪、**装备、探矿器、防警犬武器等,所有这些物资都由轮船运回黎巴女敕,用与以色列的军事对抗。

贝尔取证相当顺利,他向哈勃的律师出示关键证据,足以震摄哈勃脆弱而又利已主义的神经。哈勃同意出庭指控哈默得为恐怖团伙的首领,但作为交换条件,他要求美国方面帮他在黎巴女敕的12名亲属找一个归宿,否则,他在黎巴女敕的亲属会招到恐怖组织的追杀。

贝尔听到这番说词心里五味杂陈,酸甜苦辣难以言表,“这超出了我的职权,我无可奉告,但我会向上峰报告。”

2002年复活节,哈勃的家人在夜幕掩盖下驾车离开黎巴女敕,进入叙利亚,登上飞机来到美国。这是精心安排的一场胜利大逃亡,但还是遇到意想不到的因难,进入美国的签证。这件棘手的事搅得贝尔在复活节无暇与家人共进晚餐,一次次地离席拿着手机到处打紧急求助电话。每次回来就坐时,贝尔脸色“多云转阴”,只管啃鸡腿“消气”。

“我无可奉告。”贝尔表示歉意。

令贝尔气馁的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哈勃接到了他亲戚喜滋滋的电话,称他们已安全踏上美国的土地。贝尔有惊无险地满足了哈勃的诉求,现在,他与哈默得——来自中东地区的一个潜在的恐怖组织头目面对面的较量开始了。

(七)

2002年4月要对哈默得公开审判,贝尔忙得就差把双腿搬上办公桌,突然,一个来自联邦调查局的电话让他备感震惊。

“哈默得试图至你于死地。”提供情报的线人说,哈默得要求他“将两颗子弹射进这个傲慢的杂种原告的脑壳”,还要将法院炸翻,摧毁证据。

贝尔大惊失色,想不到一个瓮中之鳖的恐怖分子竟还有如此“豪情”。他与妻子商量决定将孩子送到亲戚处暂住,直到案子了结,可妻子盖尔并不领情,“我们将呆在这里,一起来反对恐怖主义”盖尔对丈夫说。

贤内助力挺让贝尔信心大增,他甚至降低联邦法院执行官赋予他全天候保护的级别,他在乎的不是自已,而是他的孩子:“最好不要对孩子们造成惊吓,”他喃喃自语。

其时,并非贝尔一人处在危险中,他的同事鲍勃·弗罗姆也遇到了类似的“外遇”。鲍勃告诉他,一天下午,他提早下班,回到家发现两个看似像阿拉伯人的男子在他卧房里翻腾他的公事包。这两个不速之客见有人进来,撒腿从后门跑掉了。尽管对这个阿拉伯裔-美国人社区化了九牛二虎之力进行“大扫除”,但是闯入者还是没有能挖出来。

(八)

开庭了。

“这位先生出现在这里,说明他不是恐怖分子,”哈默得的律师对法官说,“这不过是一件倒腾香烟的官司。”

贝尔示意反对,他打开从哈默得房间中搜出的音像带——画面上显示几个露出疲态的男子,腰际绑着自杀式炸弹,一名演讲者在说:“我们将用自已的死让我们敌人——美国和以色列的脚发抖吧!”。

另一盘带子上能够听到哈默得的妹妹与她的亲戚讲话:“你是谁”她问。一个听起来象年青男孩的声音喊道:“hezbollah”。

“hezbollah,”画面上的这个男孩举起拳头又重复了一遍。轮到哈勃出来作证了,哈勃说,哈默得要求在星期三晚上开会为hezbollah募捐,哈默得还给他3500美元,要他带到黎巴女敕交给hezbollah的人员。

哈默得的律师指称哈勃不过是一文不值的小混混,以此质疑哈勃的证言,把水搅混,恰恰证明哈勃证言的意义,与律师意愿相反。

时年29岁的哈默出奇平静,用温和轻柔的声音回应审问。哈默得说自已来自黎巴女敕,并不是邪恶之人,只不过为逃离以色列火箭弹的攻击。永无止境的暴力杀死了他童年时代的朋友。他承认同情hezbollah。

贝尔审视着这个有着姣好面容的被告,在他看来,被告甚至在用挑逗的眼神吃陪审员女士的“豆腐”。

哈默德说他在黎巴女敕所做的事关政治和人道主义,也仅仅是为了抵抗以色列。他对美国人民并没有仇恨,如果有仇,他就不会与美国人住在一起了。这名来自中东的年青人甚至说起诉他是不公平的,“我住在美国,我并没有住在叙利来,或其它任何别的国家,”他说,“美国是民主之母”。

在哈默得的动情“表演”后,贝尔出示了一张致命的照片,照片的男孩——哈默得,在hezbollah位于黎巴女敕的青年训练营的情景:哈默得一身军人装束,怀里端着一支进攻式的来福枪,“这就是你在那里与hezbollah一起,你手上握有‘工作’的一部分?”贝尔问道。

贝尔还出示了在哈默得房子里搜出来的一封信,这封信来自一个名叫希卡奇·阿巴斯·哈拉基的人,此人是在贝鲁特的hezbollah军事领导人。

根据证人哈勃的证言,哈拉基是那3500美元赞助的受领者,这封信上提到哈默得时称他为“不忘使命的亲爱的兄弟,”,同时还说到在一个未被提及的地方,哈拉基和哈默得要“并肩战斗。”

“什么是你的使命?”贝尔问。“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哈默得答。

此刻的贝尔显出疲态,他回到自已的座椅,神情有点沮丧,对一位同事咕哝道:“我不能肯定,我会留付手套给他戴上。”

评议进入第三天,陪审团成员捧着卷宗回到办公室。哈默得被叫到审判室,法官宣读对他的起诉书和所列之证据,除了犯罪,还是犯罪。

贝尔感到如释重负,同时有一种自负的混合反应,他谈然地望着哈默得,后茫然地望着前方,似乎还不相信这个结局真的会降临到他头上,他知道自已将面临长时间的牢狱生涯。

“恐怖分子与资助恐怖分子的人没有区别,”贝尔声称,“如果恐怖分子得不到那些人的赞助,他们的行动就不能得逞。”

几个月后,穆汉默德·哈默得被判服刑155年。

联邦法院将此案列为在美国本土粉碎恐怖分子团伙的一个模式,相关人员欢呼不已。贝尔和弗罗姆获得了美国司法部的奖励,他俩还受到**官约翰·阿什克拉夫特的个人祝贺。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来自地球村的报告最新章节 | 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全文阅读 | 来自地球村的报告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