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构成:本我、自我、超我
2008年7月1日,北京籍男子杨佳带着一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闯入上海市闸北区政法办公大楼,用刀连续袭击9名警察和1名保安,导致6名警察死亡,3名警察和1名保安受伤,杨佳后被制服。
被擒后,杨佳没说一句话,只是不断喘粗气,喉咙里发出“嗬嗬”的低吼声,双眼通红,手上粘满鲜血,白色t恤的左半部已被鲜血浸湿。脚底下,是那把20多厘米长的单刃剔骨刀,带着血。
在紧急支援的持枪特警出现之前,被多位民警制服的杨佳暂时被反铐在办公室内。一支枪对准了杨佳。他终于开口:“你开枪把我打死吧,我已经够本了没有任何忏悔的意思。
一位权威人士透露,在一度拒绝配合警方录口供之后,杨佳首度解释犯案动机的第一句话赫然是:有些委屈如果要一辈子背在身上,那我宁愿犯法。任何事情,你要给我一个说法,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
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人们在感到震惊之余,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根据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的评定,杨佳并不存在精神问题,也不是精神分裂,意识也很清醒。从眼前情况看,应该是人格上有问题。据此,心理专家分析,杨佳可能是偏执性人格和攻击性人格的结合体。
专家所说的“杨佳可能是偏执性人格和攻击性人格的结合体”,意思是说,他的人格出了问题,有了障碍。人格有障碍的人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所以,我们常常听到一些骂人的话也常常与“人格”搭上边,如:“你的人格不健全!”“人格有缺陷!”“你有人格障碍!”
如果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这样的评论,我们会不假思索,本能地反击过去——“你的人格才不健全呢!”“你的人格才有问题呢!”很显然,他人说我们人格有缺陷,并不是什么好事,也是我们极力否认的;而当我们听到他人赞扬我们有“人格魅力”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欣然接受,并高兴不已。
那么,到底什么是人格呢?
人格通俗被称为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来说明:在人生的舞台上,人们也会根据在戏中扮演的角色的不同而戴上不同的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摘掉面具后才是真实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在心理学上,由于心理学家各自的研究取向不同,对人格的看法也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人格是一个人的独特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每个人都是由独特的才智、价值观、期望、感情、仇恨以及习惯构成,这就使得我们形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自己。人格不仅具有独特性,同时也具有稳定性,这也决定了你以前是什么样,现在和将来都是什么样。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
“本我”是人出生时就有的固着于体内的一切心理积淀,是被压抑的、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本能,如生命力、内驱力、本能、冲动、**等。它就像一个小孩子一样,不考虑其他因素,只想满足自己。
“超我”与“本我”相反,是人格系统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凌驾于“自我”之上,仿佛是社会道德训条、高尚道德的代表,来监督控制“自我”。它遵守的是一种道德原则。它就像一个执法机关,随时监督你的道德准则和行为。
“自我”则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是一个人后天学习形成的,是对自身与社会的理智的认识。它正视现实、符合社会需要、按照常识和逻辑行事。它遵照现实原则,压抑“本我”的种种冲动和**以进行“自我”保存,另外也尽量使“本我”得以升华,将其盲目冲动、**引入社会认可的渠道。比如,抑制自己的**。虽然饿,但知道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这都是“自我”的控制和压制。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
通常来说,“自我”、“本我”和“超我”三者之间是不稳定的,有时候会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产生人格方面的困惑。
刘薇已经25岁了,至今还没有男朋友。主要是因为她家教比较严,父母不让她在外面胡乱认识男人,他们说,碰到合适的会给她介绍。在他们看来,主动地去找男朋友的女孩都比较轻浮。刘薇也认为父母说得有道理。于是刘薇将那些追求者全部打入冷宫,不再来往。
但在生活中,刘薇很想引起男性的注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个网友,每天他都准时上网。她感觉和这个朋友聊天很放松,生活中遇到的事都给他说,有的时候甚至想打电话。刘薇自己有时候也纳闷:我一面排斥男人一面又想引起他们的注意,是不是我有什么毛病?
当然了,刘薇没有什么毛病。这只是她在人格上的一种冲突。一方面,她觉得应该听父母的话,自己要做个守规矩的女孩,不能在外面瞎谈朋友,不能影响了自己的名誉;另一方面,她希望被异性欣赏与接纳,所以在与男性电话聊天时满足了心理需要,所以她就会出现一方面拒绝男性的追求,一方面又想打电话给他。这就是她的“本我”与“超我”在不断地斗争。
刘薇需要做的是逐步改正自己的观念,毕竟现在不是封建社会,女孩子也可以有正常的男女交往;另外,交往中也要自重,避免轻浮。总之,要协调好“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关系,掌握好其中的平衡,尤其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
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格中,“自我”、“本我”、“超我”这三个组成部分必须是均衡、协调的。一个人要想拥有完善、健康的人格,就应该学会平衡和协调“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关系。
◆体液学说:气质的成因
公元前430年,雅典发生了可怕的瘟疫,许多人突然发烧、呕吐、月复泻、抽筋、身上长满脓疮、皮肤严重溃烂。患病的人接二连三地死去。瘟疫为雅典城带来了破坏性后果,很短的时间内,雅典城中便随处可见来不及掩埋的尸首。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大家都纷纷求助神灵保佑。就在瘟疫肆虐之际,一位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御医来到了雅典城,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他建议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消灭瘟疫。
这位御医就是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著名医学家、欧洲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其主要著作为《箴言》和《语言的艺术》。卡斯蒂廖尼在《医学史》中评价的那样:希波克拉底使数个世纪以来的知识理想化。
在希波克拉底有价值的一生中,希波克拉底最大的贡献是把医学从宗教和迷信当中分离了出来。他说,所有的疾病都不是神灵的作用,而是有自然的原因的。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论”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
1.多血质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这类人敏捷好动,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而效率高,表现出机敏的工作能力,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对事业心向神往,能迅速地把握新事物,在有充分自制能力和纪律性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兴趣广泛,但情感易变,如果事业上不顺利,热情可能消失,热情消逝的速度与投身事业的速度一样快。对于这类人,从事多样化的工作往往成绩卓越。
2.粘液质
这种人又称为安静型,他们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行动缓慢而沉着,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不为无所谓的动因而分心。粘液质的人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情感上不易激动,不易发脾气,也不易流露情感,能自治,也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这种人长时间坚持不懈,有条不紊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其不足是有些事情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惰性使其因循守旧,表现出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3.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4.胆汁质
胆汁质的气质特征是外向性、行动性和直觉性。这类人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比较弱的抑郁过程,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语言上,表情上,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的情感表现。这种人的工作特点带有明显的周期性,埋头于事业,也准备去克服通向目标的重重困难和障碍,胆汁质人一旦就业,往往对本职工作不那么专注,喜欢跳槽,倾向于经常更换工作单位,渴望成为自由职业者。比如作曲家贝多芬和亨德尔就是此类气质型,这种气质反映在音乐风格中,多有慷慨激昂的激情,有崇高的英雄主义情绪,有突发的强音迸发出强烈的感情。这类型的人不足是缺乏自制性、粗暴和急躁、易生气、易激动,因此要注意在耐心、沉着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心理修养。
◆人性定理: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也叫“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指的是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有如下内涵:
1、自我意识
人都有关于自我的意识,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它物的一种**存在,并能准确地感知自我与非我的边界,有明确的主体我与客体他人、它物的区分和界定。
2、自我决策
即人都具有行为选择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
3、自我肯定
人活动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表现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无论多么高尚的人,都不例外。自我肯定的内容包括生存需求(有)的满足、自我价值(能)的实现和自我价值判断(善)的实现。
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视世界万事、万物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它们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是它们能够被用作主体我自我肯定的工具,服务于自我肯定的目的。
5、**无限
人在确知生存需求(有)的**,不可能永恒地满足时,开始转向自我价值实现(能)、自我价值判断实现(善)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生命。这后两类种**,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
6、自我异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总又向往安逸,在没有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时,会沉醉于动物本能满足的肌肤之利,而销熔自我,使对自我肯定的寻求,异化为一种自我否定,像吸毒者一样,为了片刻的虚幻体验,毁掉自己的身体健康
关于人性理论,马克思在哲学层次对其进行了研究,马克思认为人不是抽象的、一般的、宗教的、空洞的人,而是现实的、真正的、能动的人、,并提出了“人不是月兑离社会实践的、抽象的、‘类’的本质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1.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的人性理论首先是现实的。在《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态》中,马克思写道:“……但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的表现自己的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都认为“人”是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进行了批判。“哲学家们在已经不在屈从于分工的个人身上看见了他们名之‘人’的那种理想,他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作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他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因而,人也就成了抽象的、“类”的人的本质。
2.人是真正的人,能动的人
马克思讲的真正的人是有别于西方的宗教化了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想化了的人。马克思讲:“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
马克思坚决反对将人看成是僵化的、呆板的、不变的、被动的人。被动的、僵化的、没有创新性的人无疑只是动物而已;但人有其独特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不仅仅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10“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3.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认为,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的个人,人是历史的、社会的、现实中的人。
◆周哈里窗:其实你没有那么了解自己
苏格拉底晚年的时候,很想点化一下一名学得很不错但却缺乏自信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个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仅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得有充分的信心,非凡的勇气,来将我的学说传承下去。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能帮我找找吗?”助手说:“好的,我一定竭尽全力寻找,决不辜负您的信任和栽培
果然,这位助手一诺千金,他不辞劳苦地寻找着苏格拉底事业的接班人,可是他找来的人都一一被苏格拉底婉言谢绝了。有一天,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已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点化他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都远不如你……”可助手仍然不明白,只是向老师保证:“我一定加倍努力,就是找遍天涯海也角要把最优秀的人给您找出来半年后,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找到。助手非常惭愧,流着泪对老师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苏格拉底伤心地说:“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了……其实,每个人都是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未说完,一代伟大的哲人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