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呢,初五就被一阵由远及近炮仗声吵醒了。她刚起床,迎春和立夏也醒了。初五拿起放床头的唯一一套没补丁的半新衣服穿上,又给立夏梳了头发,姐妹三人叠了被子就出了房门。
初五不知道杨氏昨晚和刘长生守岁到什么时候,这会子杨氏背上背着满福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正在做汤圆呢。
“娘,早!”初五笑着给她娘打招呼。
“嗯,初五起来了,迎春她们呢?”杨氏正在揉糯米粉团子。
“看阿爹贴门对子去了。”她们家没有客厅,不用贴客厅的对联,但大门口处的还是要贴的,还有各个房间窗子门口的门对。对联和门头对子是自家买了红纸求了东山村私塾的先生给写的。
这附近十里八村的就东山村有个私塾,私塾先生是个年过半百留着小羊胡子的老先生,是这几十年里方圆百里出来唯一的一个秀才。他年轻时候家里有些银钱,去考了几次举人,没考上便回了东山村做个教书先生。年节时候附近人家都会提了些东西去求他的对联,他也不计较东西多少,求了来的都帮着写,大家都喜欢去求他的对子。
初五舀了小锅里的热水,用小水桶端了出来,唤了迎春和立夏来洗漱。姐妹三人洗漱完了,迎春立夏两人又去看刘长生贴门对,看放炮仗,初五就回厨房帮忙做汤圆。
汤圆的馅料是花生芝麻还有红糖,都是杨氏前几天和方氏一起去镇上买回来的。杨氏已经揉好糯米团子,在包汤圆了。初五洗过手,也捏了米粉团子,“娘,我这样做对吗?”初五把米粉团子在手上用双掌搓了搓,一手捏着团子一手转了团子开口子。
“嗯,就是这样,不用捏太薄,薄了容易露馅儿,看,这样就好的。”杨氏看了眼初五做的糯米皮子,道。
初五点了头,按照杨氏说的做了起来。两斤糯米粉,没一会儿母女两就做好了。
初五负责生火,她娘洗了锅,放进从小锅里舀来的温水,盖上盖子,等着水开了才把汤圆放下。待到一个个白白胖胖的汤圆浮起来,汤圆就做好了。
杨氏又在汤里放了些红糖,又拿三个瓷碗每碗里盛了三个汤圆,摆上了供桌,供神,便让初五喊了她爹和妹妹们来吃汤圆。
一家子围着桌子吃了甜香软糯的汤圆,便开始了拜年。
刘长生抱了满福和杨氏端坐好,初五姐妹三个便依次给爹娘磕头拜年。初五起初还有些别扭,她生在主张人人平等的年代,还真没跪过谁的。这回穿到了这个世界,跪了神,如今又要跪刘长生和杨氏。初五别扭了会儿就又想开了,就当是为了原来的初五磕的头,也不枉了这夫妻两人对她这具身体的生养,不枉了他们对初五的爱,和对她的关照。
姐妹三人磕了头,拜了年,一人从爹娘手里得了一个折叠得整整齐齐的长方形红包。初五没打开,只用手捏了捏,知道里面是一文钱的铜板。这份压岁钱不多,初五却珍重的贴身收好了。
她们这里拜完了年,门外就有邻家的孩子来拜年,多数是平时跟迎春和立夏玩得好的孩子。他们进来给刘长生和杨氏也拜年是不用跪了磕头的,拱了手说上几句吉祥话,杨氏就抓了几把瓜子花生糖果等东西分了他们。
迎春和立夏跟着这帮孩子去村子里拜年,初五毕竟不是真的小屁孩,没跟着去。刘长生带了满福出门,应该是抱着满福到晒谷场上去了。杨氏见她在家,就带了她去隔壁方氏家拜年。
到方氏家时候她家也只得了她和大儿子水水永福在家,水大年和两个儿子去了村里晒谷场聊天去了。初五和杨氏进门的就见这娘两儿正在厅里围着炭盆烤火呢。
方氏家比她们家富裕多了,住的是泥砖瓦房,三大间的亮堂瓦房并一个大客厅。初五还是第一次来方氏家里,见着她家亮堂干净的屋子并齐整的家具摆设,很是羡慕。
“大妹子来了,快进来烤火,这天可真冷的。”方氏见了杨氏和初五进来,忙起来笑着招呼道。
“是啊,这天冻得,估模着过几天就得下雪了。”杨氏牵了初五进来,笑着道。
“七婶,阿福哥,新年好!”初五进来厅里,笑着打招呼道。
“初五啊,来吃糖吃果子!”方氏端了桌子上的瓜子花生,橘子糖果递给初五,道。
初五自到了这个世界除了山上那次吃了酸葡萄,就再没见过水果了。现在见了那黄橙橙的橘子,也没客气,拿了一个笑着道:“谢谢七婶!”
“来,我放这里,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方氏把果盘子放在一边的凳子上,道。
阿福给搬了两个小凳子过来,笑着道:“婶子坐吧,许久不见初五长这么大了啊。”
杨氏接过凳子,围着炭火盆坐下,笑着道:“阿福没出去呢,今年什么时候到庄子上去?”
“得等到二月份播种时候回去,婶子家明年租几亩地?”阿福笑着道,又把凳子端给了初五。
“谢谢阿福哥!”初五坐下,剥了橘子皮,掰了里面的橘子瓣,递给杨氏道:“娘,吃橘子。”又掰了几瓣递给方氏和阿福道:“七婶,阿福哥吃橘子。”
“还是十亩,跟今年的一样。我不吃,你自个吃吧。”杨氏模了模初五的脑袋,微笑着道。
“初五就是懂事,你自己吃吧,婶这里还有呢,吃完自己拿啊。”方氏也笑着道。
阿福也没接橘子,初五便自己细细的剥了橘子瓣上的白筋,一瓣瓣慢慢的吃着,一边听几人的谈话。
“阿福今年也十六了吧,有中意的姑娘了?”杨氏坐下便笑了道。
“刚还跟他说这个呢,你就来了。”方氏笑弯了眼道。
“那是要定下了?”从方氏的表情杨氏知道阿福的婚事应该也近了。
果然,就听方氏道:“相中了东山村私塾老爷的二女儿,年前请了后村豆腐坊付家的走了趟。前不久给了准信,说成了,我就等着开了春的日子去提亲呢。”
那私塾先生柳文成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早两年嫁了县里的一个书生。二女儿今年十六,叫柳静欣,初五估模着应是柳文成的娘子阮氏不舍得女儿再远嫁,才会答应把二女儿嫁方家来。方家的日子在这附近也算好的,方氏为人附近的人多少也清楚,并不是个会为难媳妇的恶婆婆。
“那豆腐西施付雨许了镇上聚福楼掌柜,付家也是喜事近了,付家的笑得都合不拢嘴了呢!”方氏这会儿也是笑得开心。
“那聚福楼掌柜不是都快三十的人了?前头也娶了一个的,怎么她家舍得让她做填房?”杨氏很纳闷,问道。
“嗨,你也见过的,那聚福楼掌柜虽说快三十了,但模样周正,吃住又好,看着就像才二十出头的。虽说前面娶了一房,但没留下一男半女的,付雨过去了还不是一样享福?”方氏用火钳子扒拉了下火盆里的炭火,笑道。
“这倒也是,嫁了那样的人家起码再不用像我们一样吃不饱穿不暖,吃了上顿还得为下顿发愁的。”杨氏笑笑,感叹道。
阿福自说到他的婚事就红了脸出去了,这会儿厅上只剩了她们三人。初五听方氏和杨氏说到付雨,便不自觉的竖起耳朵来听。听说付雨已经许给了镇上聚福楼掌柜,心里不由的对那个兀自苦闷了这么久的孙青竹感到同情。
就算两个人真心喜欢,但在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婚姻的时代,他终归是娶不到付雨的。
杨氏和方氏聊天,初五在一边坐不住,便回家了。到家门口就见门边一大油纸包着包东西。初五把东西拿起来,只见是块肉,看那模样竟是块足足有三斤的猪肉。
初五看了看周围,没见着人,但会给她家送肉的,她不用猜也知道是罗家。
初五收好猪肉,兜里揣上糖果瓜子,又把从方氏家得来的几个橘子拿了两个,便出了门上罗家去了。
罗家在牛头村这一带没有亲戚,他们家甚少跟村里人来往,平时上他们家去的人也少。自从初五跟他们父子进了一次山,便常来了。
初五到罗家的时候大罗正在修弓箭,罗小屁孩竟是拿着针线在缝一张皮子。这着实把初五给惊呆了,可又想到他们家没个女人,平时家务也都是罗小屁孩在做,便也不觉奇怪了。
“罗叔,小罗,新年好!”初五进了厨房,问好道。
罗家跟她们家一样都是泥砖茅屋,没有客厅,这会儿在厨房里拢了火盆子,父子俩围着火盆子边干活的。
“嗯,初五来了,新年好啊。”大罗的失忆只对他妻子的事情上,在其他事情上还是能记住的。初五来了几回,他便也记下了。问候完,大罗指了一边小案上的一碟子肉干,道:“初五吃些肉干吧。”
初五随手在一边搬了张小凳子,也围着火盆坐下。见大罗指这那碟肉干,便拿起一小块,笑着抿了一点,道:“谢谢罗叔!”
这肉干应是猪肉加了独特的调味料做成的,初五吃不出里面加了什么,只觉得好吃的很,笑了问道:“是在哪里买的肉干?可好吃了!”
“不是买的,我儿子做的。”大罗修好了手上的弓箭,用手拉了拉弓弦,回道。说完便拿着弓箭出去了,估计是去试弓去了。
“小罗真厉害,会做这么好吃的肉干,真能干!”初五伸手,想模模罗小屁孩的头,夸奖夸奖他。只她忘了自己都是小孩子,这般动作可就惹恼洛书了。
“脏手拿开,我比你大,小罗不是你叫的。”洛书依然面瘫,拿着跟粗粗的缝衣针在穿皮子。
“呵呵”初五尴尬的笑笑,她倒没计较,又道:“谢谢你家送来的猪肉,只是下回可别送了,你们打猎也不容易,拿了去换钱买粮食吧,我给你们送青菜可不是想跟你们换肉吃的。”
“爹爹说不欠别人的。”
“呃”初五无语了,难怪他们家来了几年也没见跟村里哪家亲近,原来是这么个性子和想法,也难怪了。
初五不再说话,静静的烤火,看罗小屁孩缝皮子。皮子应该是兔皮,看样子是要缝件褂子,渐渐的初五发现,罗小屁孩虽是男孩子,但那手艺比她这个正经儿的女孩子还要好。没多会儿一件兔皮褂子就做好了,看那褂子的大小应该是给大罗做的。
“你爹怎么没再给你娶个娘?这样你就不用这么辛苦了。”初五不知怎地,看着罗小屁孩冻裂的双手,不自觉的说这话。说完初五就后悔了,哪有人问别人儿子他爹为什么不娶后娘的,看来罗小屁孩又要生气了。
果然,罗小屁孩皱了眉,本来就面瘫的脸上添上了寒霜,“我家的事,不用你管。”
初五知道自己说错了话,笑嘻嘻的讨好道:“别生气啊,我再不说的,再不说。”说着掏出兜里带来的东西,放在一边的小案几上,道:“糖果和瓜子,还有橘子哦,可好吃了,都给你吃。”
初五见罗小屁孩看也不看一眼她带来的东西,知道罗小屁孩不愿跟她说话的,便也就没再多待,出了门家去了。
洛书盯着初五的背影看了好一会儿,直到人不见了才把视线移到初五带来的那堆东西上,伸手捻起一颗糖,一口含下,没一会儿洛书一脸嫌弃的皱起了眉头,果然,这些甜腻的味道不适合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