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枯与荣 第一一四回引经据典老太太再谈教育

作者 : 剪灯夜话

吃过午饭,女眷们互相找了搭档叉麻将去了。叶惠容、池玉屏、冷文英、冷文华、龙宝妹、汪晓娣和徐蕙兰几个人都到叶静宜的待产房里去了。老太太就到张肇基的客厅里跟他们一起去沙龙了。

走到张肇基大客厅门口,老太太笑了笑说道:“你们都在沙龙啊?我也来听听。”说着就抬腿跨了进去。

珍儿赶紧给老太太舀了一把椅子,让她在张肇基身边坐了下来。

张肇基给老太太递了一盅茶,让她喝着,说道:“娘,我们正在聊惠民学校和惠民医院的事情。根据目前工程进度来看,可能两年左右,学校就可以招生开学了。再等上一年多些,医院看来也要开张了。”

老太太看了看在座各位的脸,笑嘻嘻说道:“这可都是大家辛苦的功劳!尤其是杏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想得开明,把不义之财化作了惠民之功,实在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事情。我想这两件事情将来在我们这地方一定会留下重重的一笔的。我们杏林也可以青史留名了。”

魏锦文说道:“老太太,在您进来之前,我们确实是在谈论这一所学校和这一所医院,今后在我们这地方,它们会产生些什么样的影响。”

老太太“哦”了一声,说道:“那你们以为今后会产生些什么样的影响呢?”

叶杏园接话说道:“老太太,不瞒你说,我们现在对这一所学校和这一所医院今后对地方上的影响是有分歧的。锦文哥和翰祥哥认为,教育为本,学校的影响可能会大些,也长久些。我以为医院的影响会大些,因为人的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杏林以为这两者都是重要的。今后的影响差不多。”

老太太轮流看了看魏锦文、杨翰祥、叶杏园和叶杏林等几个人的脸,又看着张肇基,说道:“阿含,你的观点说了没有哇?好像你的观点还没有亮出来呀。怎么今天有些保守了呀?”

张肇基说道:“娘,其实这个问题是很明白的,要论社会地位当然是医生的社会地位要比教书先生的社会地位高。中国历代对于社会职业向来就有个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的说法的。这儒指的就是教书先生,知识分子。他们是被排在第九位的,就是比乞丐好了一些。这医生却是被排在了第五位。我想可能是医院的影响会大些。就当前中国的情势来看,教育也就是这个儒似乎是开始被重视起来了。目前提倡教育救国的人可不少,提倡医学救国的人不少,提倡实业救国的人不少。我听说现在好些人都漂洋过海到国外留学去了。好像都是胸怀大志的样子,学成归来以后,都想要干一番大事业。”

“那你的观点究竟是什么呢?吞吞吐吐讲了一大堆,还是模棱两可。”老太太这么说道张肇基。

何崇仁笑嘻嘻接话说道:“老太太,听了亲家老爷的话,我也好像有些被弄糊涂了。究竟是医院的影响大,还是学校的影响大,他究竟没有说清楚。亲家老爷到底阅历丰富,刀切豆腐两面光。”

经何崇仁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起来。就连张肇基也是笑嘻嘻看着何崇仁,说道:“崇仁还真有些看不出来,真有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好哇!崇仁也开始参与谈论了,大好事一桩啊!这说明我们这个沙龙还真是能够沙龙出人才来的。你们说是吗?不过娘,你也已经参与进来了。大家的观点说法,你也已经知道了。你倒是说说看,将来究竟是学校的影响大,还是医院的影响大?这理由又是什么呢?”

老太太回过身来,看了一眼张肇基,笑嘻嘻说道:“你是想要真心实意地听听我的说法呢?还是想要为难我呢?其实我的想法早就已经摊在桌面上好几年了,只不过你没有听进去而已。我们中国过去在编排人的社会地位的时候是曾经有过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这样的排法的。还有一句话,你们也是应该听说过的,那就是士农工商医。这士农工商医中的士,其实才是说的儒,就是现在说的知识分子和那些教师。我记得在《礼记》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它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据我理解,这《礼记》里面所说的‘古之王者’应该指的是夏商周三代,和以前的唐尧虞舜。那时候的君主大概是以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的。到了后来,才出现了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这样的说法。那个战国时期的大儒荀子也曾经说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的这句话那就讲得更明白了。他是说一个国家假如想要兴旺发达,那么就必须贵师重傅,也就是要尊重有文化的老师和有一技之长的师傅。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你们都没有注意到,那就是医生是由谁教育培养出来的?不就是老师吗?没有老师的教育培养,哪儿来的医生呢?宋朝那个写下了不朽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说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自古以来,在我们中国强调要重视教育的何止荀子和范仲淹呢?当然这些都是古人的话语,我们可以作为参考。不过你们自己看看眼前吧,碧卿、玉明、锦文和翰祥,都是大学毕业生,言谈话语就是与众不同,行为举止也是可谓风范,思考问题更是可谓周到。再说小字辈中的瑞安、倩如,将来还有文洲、林华、学楷和学模,可都是与众不同的。这就是教育的好处。教育可以使人长知识,辨方向,爱国家,求进步,学本领,谋新生。我想我们今后做事情的方向,似乎应该是以商兴学,以学育人。培育人才是一个纲,农、商、医都是目。反过来,培育了人才,又能够促进农、商、医等事业的发展。去年那一场**,我算是看清楚了。没有那些耳聪目明、明白是非的学生群起而攻之,卖国条约恐怕是早就签署了。”说到这里,老太太又指着玉儿、瑜儿和珍儿等几个侍女,说道:“就因为知道有文化的好处,我是早几年就已经开始盯着这些姑娘们学习文化了。她们现在字会写了,书会看了,算术也会做了,总算是已经启了蒙了。”

听了老太太的话,巫碧卿说道:“老太太,你这以商兴学,以学育人的八字方针好。我赞成。”

魏锦文也问道:“老太太,你们这里的小孩子都已经开始学文化了?”

玉儿说道:“我们老太太就像一个老师,每天按时按刻在前客堂里等我们,从《三字经》开始,其次就是《增广贤文》、《曾文正公家书》,不仅教我们识字,还教我们写字,一个个手把手的教,可认真了。”

杨翰祥感叹着说道:“老太太可真是高瞻远瞩!怪不得这里的孩子们待人接物都是彬彬有礼的。”

老太太说道:“我得要对这些孩子们负责,要为他们的前程考虑。我总以为一个人做人一辈子,这识字断文的能力是应该要有的。识了字自己就能够看书看报了,也就见多识广了。那也就能够知书达理、明辨是非好坏黑白了。做人这一点可是最要紧不过的。你们看那《红楼梦》里,若大的一个家业,祖宗们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挣下来的,可是到结果究竟还是在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为所欲为中给毁掉了!”

听到老太太说起了《红楼梦》,何崇仁就接话说道:“每回看见老太太,我总会不由得想起《红楼梦》里的那个贾母史老太太。她们两个人在好些方面都是蛮相像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和眉慈目的。”

老太太看着有些瘦弱的何崇仁,摇着手说道:“哪里!哪里!这可是绝对不能比的。人家史老太太贾母可是一个世袭官宦的绣户侯门女,娘家的家产可是三百里的阿房宫都装不下的。而我只不过是一个靠着要饭逃命活过来的穷得不能再穷的穷老太婆罢了。比不得!比不得!实在比不得!要论出身,你们在座的各位的家底都要比我们好。我们也就只不过是这十几年才稍微过得好了点儿。”

看见老太太把《红楼梦》说得头头是道的,杨翰祥就说道:“咱们老太太看的书还真不少哇!看来对《红楼梦》还蛮有研究的,一出口就把贾母的家庭背景给清清楚楚地说了出来。可真是不简单呢!”

张肇基接话说道:“我们老太太向来喜欢看《红楼梦》。我很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讲《红楼梦》里的故事了。她说那个贾宝玉原来是什么大荒山青埂峰下面的一颗顽石变来的。这颗顽石原来又是女娲娘娘采石补天时遗落在青埂峰上的。石头上面还有一偈,说是什么‘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不过我以为读《红楼梦》最要紧的还是要理解‘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这两句话。它是在告诉我们,天底下的一切事情原来都是天定的,凡胎俗夫无法改变。那个曹雪芹只是把人世间的事情幻变作了这么一部小说来告诫人们,一切都顺其自然的好。”

听了张肇基的这么一番言论,老太太斜着眼睛看了他一眼,咂了咂嘴,说道:“我怎么总觉得有些事情到了你嘴里就总是会变了味道了呢?我以为《红楼梦》并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曹雪芹写《红楼梦》可是苦心孤诣地费了一番心思的。它可绝不是什么‘满嘴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么简单的事情。”

张肇基就说道:“娘,怎么我又说错了呢?那好吧!接下来,我们就听你专门说《红楼梦》。”

听了张肇基的话,老太太说道:“你们看,我又上当了,原来他是绕弯子要我给他说《红楼梦》!”

听了老太太的话,大家都笑了起来。

笑停了,魏锦文叹着气说道:“唉!一部《红楼梦》,研究了上百年,到现在为止,还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没有一个共同的结论。我也已经看了两遍了,可是终于还是没有看出个究竟来。”

杨翰祥接话说道:“大哥,《红楼梦》看一遍两遍没有用,根本就没有发言权。我听说起码要看四五遍、五六遍,才能够说出个大致的所以然来。有好多人看过了《红楼梦》,连里面一共说了几代人都搞不清楚。人跟人之间的关系那可就更加说不清楚了。”

老太太说道:“照这个样子看来,锦文和翰祥你们两个人好像对《红楼梦》也颇感兴趣啊!不过我觉得翰祥说的是有一些道理的,《红楼梦》不看个五六遍确实是没有发言权的。”

魏锦文就问道:“老太太,那你已经把《红楼梦》看过几遍了呀?我看一定是已经研究得很深了吧。”

老太太谦虚地说道:“我这哪儿谈得上是研究呀!我只不过比较喜欢《红楼梦》,就把它放在手头边闲常里有空的时候时常翻翻而已,比不得你们是钻进去专门做学问的。”

杨翰祥看着老太太,说道:“‘有空的时候时常翻翻’?老太太,我看你是说的有些谦虚了吧。‘时常翻翻’,这话可是正好说明你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啊!”

老太太笑了笑说道:“翰祥,情有独钟是谈不上的,不过我小时候不高兴的时候,我女乃女乃和太女乃女乃就抱着我跟我说《红楼梦》里的故事,所以我从小就喜欢《红楼梦》了。”

听了老太太此话,魏锦文就更是肃然起敬了起来,说道:“那好吧!老太太,你今天就跟我们说说,你这几十年来喜欢看《红楼梦》的体会吧。我们可都是很喜欢《红楼梦》的。”

玉儿在边上说道:“我们老太太平时一直是抚卷不止的。什么《资治通鉴》呀!《世说新语》呀!《全唐诗》呀!看过的书可多了。其中尤其喜欢看《红楼梦》,而且还要我们也跟着一起看《红楼梦》。我们不识的字,她就教我们。平时有了空,老太太还要跟我们一起交流谈论其中的一些事情。”

听了玉儿的介绍,魏锦文笑嘻嘻地看着杨翰祥说道:“翰祥,照这么看来,对于《红楼梦》,我们在老太太面前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了。老太太是专家。”

杨翰祥则是笑嘻嘻看着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你既然对《红楼梦》这么有研究,那么就对我们说说你的想法。你以为《红楼梦》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

看见老太太朝杨翰祥看着,只是笑,不说话,珍儿就走上去,一边给老太太的茶盅里斟着茶水,一边笑嘻嘻说道:“老太太,亲家舅舅和亲家姑父可都是大学问家。这么两个大学问家请教你,可是给了你天大的面子了。你就别卖关子了,把你平时对我们说的那些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红楼》治一家的说法,统统都舀出来,给亲家舅舅和亲家姑父说说吧。”

“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红楼》治一家’!这个说法我可是第一次听说呀!翰祥,你听说过没有?这话可是说得十分精辟呀!”听了珍儿的话,魏锦文即刻惊奇地这么说道。

杨翰祥也是顿时精神了起来,看着老太太,说道:“老太太,你怎么把《论语》和《红楼梦》挂上钩了呢?《论语》治国,《红楼梦》治家,这可是无论哪一个红学专家都不曾想到过的呀!老太太,您这可是完全有独到见解的一大发明啊!”

老太太看着杨翰祥和魏锦文两个人,笑了笑说道:“我的这么一些话,纯粹是自我理解。你们不要太当一回事情。珍儿姑娘年纪轻,不懂事情,无意中把我的话搬出来了,让你们见笑了。”

杨翰祥却紧追不舍地说道:“不!老太太,我们觉得你这么评价《红楼梦》,是有一定道理的。荣宁二公初创基业的时候是多么不容易,可是仅仅几代人的功夫,就出现了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果。其实这不是偶然的,也不应该是偶然的。其中的缘故也就是在这一部《红楼梦》里了。看来您老太太对《红楼梦》的研究确实是很有造诣的。您对贾家到底为什么会败落肯定有你的独到见解。”

魏锦文也说道:“老太太,你为什么要说‘一部《红楼》治一家’呢?这恐怕是你创家立业的体会吧?”

老太太笑了笑说道:“俗话不是说的吗?创业难,守业更难。我就想到了《红楼梦》。习惯上我们还有一句话,叫住富不过三代。我就想,其实这么一些话都是前人对于开创基业、持家守成的经验总结。曹雪芹写这部《红楼梦》,其实就是在给我们提供一面镜子,提醒我们在持家守成方面,一定要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教训。历朝历代为什么都灭亡了?守成难。荣宁二府为什么衰败了?还是守成难。”

“老太太,那么你以为有着荣宁二府的偌大的一个贾家,而且又是有着史、王、薛这么几大家族互相支撑着的,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贾家败落得这么快的呢?”

老太太板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说道:“要说这威威赫赫、富可敌国的贾家只是几代人就衰败的根本原因,我以为那根由是在于富而不仁,贵而无德,骄奢婬逸,荒唐无耻,良心泯灭,自取灭亡。”

听着老太太一口气就说出了这么一些道理,魏锦文不由地朝着老太太竖起了大拇指,赞叹着说道:“精辟!老太太总结得实在是精辟。”

杨翰祥更是追问说道:“老太太,那么你以为应该如何避免出现像《红楼梦》的贾家这么一种结局呢?换句话说,一家人家怎样才能做到持家守成、长盛不衰呢?”

老太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道:“慎乃俭德,惟怀永图。罔遊於逸,罔婬於乐。善不可无,恶不可有。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富贵不能婬,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我想这治国宝鉴唯秦隋,治家教训唯《红楼》。以史为鉴可以治邦国,以人为鉴可以学品行,以书为鉴可以正家道。《红楼梦》真是这样一部可以借鉴治家的好书,可千万不能把它看歪了。”

老太太的话说得巫碧卿、魏锦文、杨翰祥、池玉明、何崇仁、郝嘉伟等人,禁不住肃然起敬了起来。一个个都把目光专注地看着老太太。

张肇基更是佩服得赶紧给老太太斟满了茶水,还亲手端到她手里,说道:“娘,今天儿子总算才看清楚了您老人家的庐山真面目,原来您这么多年来一直在读着《红楼梦》的原因竟然就是为了这个呀!”

老太太却是不怎么高兴地说道:“就我一个人在读又有什么用呢?你是一家之主又不愿意读!”

张肇基无奈地说道:“娘,我不是厂里的事情多吗?这你也是应该要理解的呀。”

老太太说道:“阿含,这《红楼梦》说的可是一家人家的兴衰存亡史。若大的一个贾家,为什么会兴?为什么会衰?为什么会存?为什么会亡?你只有仔细看了,才能够辨别得清楚。他是治家良药。”

正这么说着话,张瑞诚端着满满的一盘西瓜走了进来,放到桌子上,笑嘻嘻说道:“老太太,老爷,各位少爷,请尝尝西瓜。这西瓜是昨天三太太从乡下带来的,味道不错。”说完就转身走了出去。

刚走到客厅门口,迎面撞上了急匆匆走进来的琬儿,张瑞诚站住了问道:“琬儿,为什么走得这么急?”

老太太却一看就明白了,说道:“琬儿,别急,慢慢说,是不是你们三少女乃女乃就要生了?”

琬儿站住了,说道:“老太太,是的。是三少女乃女乃真的就要生了。现在接生婆让其他人都出来了,里面就剩下了蕙兰少女乃女乃和珏儿姐姐了。两位太太要我过来告诉老太太。请老太太赶快过去。”

听了琬儿的话,老太太二话不说就站了起来,朝着门口冲了过去。

玉儿、瑜儿和婉儿赶紧跟了上去,搀住了老太太。

张肇基也是站了起来。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枯与荣最新章节 | 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枯与荣全文阅读 | 海上明月共潮生之枯与荣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