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剑仙魂录 第七回 无踪

作者 : 羞羞姐

众真人均神情一紧,独孤道人双目精光连射,道:“师君何出此言?”

慈高真人压低声线,向众人道:“大哥飞升之际,随身之物均留在正一洞内,并走一件。那日,我曾与阳钧师叔、慈严师兄入洞查点,共有七件沾仙之物;其中大哥的度牒、腰牌已呈送官府转递长安,剩下的便是伏魔剑、寂灭拂、梵音琉璃瓶、须弥芥子扣与一块不知名的古玉。我三人将度牒、腰牌取出后,那五件物事便一直留在洞中。这一节,阳钧师叔与慈严师兄均可作证。”

慈严真人点头道:“确是如此。”他在道中素以德行著称,平日里极少说话,但凡开口,却是掷地有声,颇为公允。三宗弟子间遇有纠纷,也极爱找他出面公正。道中凡有真假难辨之事,若有慈严真人点头,必是千真万确,毋庸置疑。

见慈严真人表了态,慈高真人继续言道:“却在今日,我与阳钧师叔再入正一洞时,那伏魔剑却不翼而飞了!”

宛若一道晴天霹雳在众人头上炸响,众真人闻言,无不面面相觑。

云普真人当先反应过来,目光连闪,问道:“这几日内,可曾有人入过洞中?”

“不曾有人。”

“何以见得?”

“正一洞乃我道中密境,每一百三十数年即有一位真人登仙于此。世间凡人皆以为此乃我道为招揽信徒、索取香资而编造的虚言妄语,只有我天一阁中人知道此乃事实。修仙者中皆传:正一洞内藏一洞天福地,每百三十年便随气运轮回至此。这洞天福地之说,原本缥缈;然则事实如此,我道却也无可辩驳。自五代天师起,正一洞便成为山中禁地,莫说三宗弟子,就连正一阁普通弟子也难;外人更是只知有正一洞,却不知洞为何样、洞在何处、洞向何方。那洞前,历来有三拨弟子轮流值守——便是轮值弟子,也只道看防的是道中藏书宝阁,并不知乃正一洞之所在。那日,我三人入洞查探后,生怕有图谋不轨之徒借乱骚扰,特故布疑阵,明着加派人手看紧道中十七处要地,特别是师兄故所,更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暗地里,则寻个借口指拨十八名忠厚强干弟子潜在暗处日夜看护藏书宝阁,这些弟子皆为正一阁中道法精湛之辈,更被传下命令:非吾本人亲临,任何人不得擅入。时至今日,所有布置一切如常,据弟子回报,并无一人入内。”

“这便奇了!只有师君亲临方可入洞,莫非……”云普真人目光炯炯,颇有些不善。

“莫要瞎猜!”云贤真人喝道:“天师日夜操忙,每日打坐不过两个时辰,且出入均有众真人、弟子相随,怎有时间分身入洞?我可佐证……”

云普真人冷哼一声,“你二人叔侄连理、一脉相承,自然人人相护,算不得数。”

云贤真人方欲再言,慈高真人摆手止住。

慈高真人苦笑道:“我就知会有人疑我。云普师侄,想那伏魔剑本就是历任天师所传法器;我虽不才,却承蒙大哥谬爱,接了这师君之位。在此任上,这伏魔剑理应由我随身携佩;若真是我监守自盗,除了折损自家颜面,于我又有何特别好处?”

那张云普天赋异相,额生肉球如睛,人皆称“二郎神君”。自幼悟性奇高,以武入道后进境飞速,不惑之年便已跻身正一阁,乃阁中公认的后辈翘楚。加上又属“内宗”子弟,辈分虽低却也不无争位天师的可能。此番天师之位旁落虽在意料之内,偏就心中不服,故借势言语相讥。此时听了这话,却也知慈高真人所言属实,低头不语。

“或有人行了易容之术,冒充天师前去盗宝?”云贤真人试探问道。

“绝无可能。我已问过看守弟子,这几日来,除送饭伙工,并无他人前来。便是取了我相貌,无我派道法密钥,当也进不得洞去。”张慈高真人断然道。

“想这世上,还有谁能不惊动我道数十精英便将宝物轻易取出?”那独孤道人拈着山羊胡自语道,“武林中人,除了老贼空空儿,怕没人再有这个能耐。可那老贼不通道法,又过不得密钥这关。难道……是天机谷、玄女宫、万仙殿又或是醉心楼所为?”

“中原仙门之中,或有极少前辈高人能凭术法办到。可在我山门之内、众真人眼皮底下行事,风险太大,若被发现并因此交恶于我道,却又是何苦?”那慈高真人想来早已料到此节,逐一辨说道:“至于醉心楼,已有百年现在中原;且醉心楼行事一贯嚣张,如有异动,仙门中乃至于江湖武林上必有耳闻,可如今……”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照师君的意思,莫非是那伏魔剑自己长翅膀飞了?”独孤道人颇为气闷道。

众真人不禁苦笑莞尔;口中不说,心中均不以为然。

“慈元师侄所语,或许并非妄言……”

众真人一愣,循声望去,却见原本陪同钦差的张阳钧真人自门外走了进来。那阳钧真人面如重枣,两道白眉修长飘逸,极有道骨仙风之气;乃是当今天师道中、正一阁内辈分最高阅历最丰的尊者。

“见过师叔。”

“见过师叔祖。”

除慈高真人此时地位不同,以平礼相待外;慈严、慈工、云普、云贤四位真人均上前执晚辈礼。只有那山羊胡子的独孤慈元自视甚高,一动不动。

“师叔的意思是……这伏魔剑真是自行离去?”慈元真人眼中精芒一闪。

“确有可能!”

“愿闻其详。”

“伏魔剑乃我天师道第四任天师张盛真人采八方奇金、使三昧真火修炼得来,至今已有近五百年。此剑随历代天师浸婬道法、磨勘武功、惩奸除恶、斩妖除魔,早已有了剑意。”

“师叔所言,江湖武林或许不知,以为伏魔剑乃是世间罕见利器;但剑意一事,天下修仙者皆知。这伏魔剑一旦认主,非主人首肯,旁人便是连碰也碰不得;轻则断臂截肢,重则性命不保。遇敌之时,更是有如活物;相传十代天师张吾祥真人一生浸婬丹道,丝毫不通武功,却能用此剑连斩威霸武林多年的江南八恶,确是件天下少见的神兵。如今上师飞升,难道这伏魔剑也跟着去了?”

“非也。白日飞升,超凡月兑俗;当须舍去浊世万物,唯留一点清明。那伏魔剑再神奇,也不过是人间凡兵,怎可相随而去?前代第六任天师张椒真人尸解成仙,第十一任天师张住玄真人飞升之时,这伏魔剑也并何异动。”

“那又缘何忽然不见?”

“这伏魔剑至少已有二百年剑意,往日旧主登仙之时便已沾染不少仙息;再经正一洞中数次轮回灵气涤洗,又逢本次慈正师侄乃白日飞升,仙气十足……如我所料不差,怕是灵识顿开,已生剑魂了!”

众真人大讶。

要知世间万物,金石水火,俱有灵识;不过相较而言,这等“死物”往往灵识难开,非有奇遇不得开蒙,混沌终日。像这伏魔之剑,虽为八方奇金,亦属“死物”;却只因常触道法,沾得仙机,方能萌生剑意,有如动物本能,已是极为难得。通常世间“神器”,不过如此。只有那极少机缘巧合之器,得生魂魄;这等神物,万年不过一二。传说中盘古开天斧、秦王和氏璧便是明证。然则,千余年来,世间从闻再有一物生魂,若这伏魔剑当真已具剑魂,却真是天下耸动的撼事!

半晌,慈元真人仿佛想到了什么,眼中一亮,极力压制着胸中狂跳的道心,追问道:“便是真有了剑魂,又会如何?”

阳钧真人默默摇头。

“吾亦不知。”

这篇小说不错推荐先看到这里加收藏看完了发表些评论

(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侠剑仙魂录最新章节 | 侠剑仙魂录全文阅读 | 侠剑仙魂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