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复痛的症状诊断,痛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一般月复痛的部位和压痛点,往往相当于病变器官的部位。上月复部痛,通常在肚脐上方,剑突以下的胸膈之间,多见于急性胃炎等胃部疾患;右上月复痛提示为胆囊炎、胆结石、十二指肠发炎、急性肝肿大或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左上月复痛要考虑胰腺炎或肾结石;右下月复部痛多见于阑尾炎、外孕、输卵管结石、右侧卵巢发炎及小肠和大肠相接的回盲部长瘤;左下月复部是乙状结肠、降结肠的位置,多见于骨盆腔发炎、卵巢发炎或菌痢、肠炎等结肠疾患;侧月复痛则多见于肾结石、急性肾盂肾炎等肾脏疾患。
脐周围痛常见于虫痛、肠梗阻等小肠疾患;若痛在肚脐正中央,以小肠发炎和回肠炎居多;要是痛在肚脐眼下,男性可能是膀胱发炎,女性应考虑是否为骨盆腔发炎;至于先有局部痛而后向整个月复部发展,一般以盲肠、胃、肠、胆囊穿孔而并发的弥漫性月复膜炎居多,也可见于急性胰脏炎、寄生虫症等病患。其中以急性月复膜炎最为严重,若无紧急处置会对生命构成威胁,所以在发生整个月复部疼痛时,可先将手按压于月复部之上,再突然迅速离开,若有振动的疼痛反应,则应考虑为月复膜炎,须尽快送医救治,才不会造成危险。
“月复痛诊断之二”——注意月复痛的时间
如果在进食油腻食物之后诱发上月复部疼痛,多见于胰脏和胆囊疾病,这种月复痛常发生在半夜,多源于晚上吃大量食物,尤其是油腻的食物之后;食道炎也同样常发生在晚上,特征是睡下就痛,坐起来就舒服很多,由于痛的位置在胸口下,病人常误以为是患了心脏病。
暴饮暴食后引起的上月复痛,提示有急性胃炎或急性胰腺炎;酒后或寒冷刺激后的月复痛,应考虑有胃炎或胃肠平滑肌痉挛;
空月复痛常见于肥厚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其特征是一饿就痛,尤其是上午10、11点、下午4、5点、半夜一两点特别严重,位置在上月复,进食后就有所缓解。胃溃疡疼痛发生以饭后30一60分钟居多,并持续约60—90分钟;排尿时月复痛要怀疑膀胱炎和膀胱结石的可能;若是突然发生的月复痛,提示有肠梗阻、胆道蛔虫、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而逐渐加剧的月复痛,则以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的可能性最大。
“月复痛诊断之三”——月复痛的年龄与性别差异
从年龄来看,小孩的月复痛往往是心理作用,如功课压力大的原因,也有部分是吃太多或不洁食物引起,若是脐部周围疼痛,以肠蛔虫病居多;而经常性的月复痛则应警惕肠套叠及肠蛔虫症;二三十岁的月复痛常见于胃发炎、盲肠炎及长期工作压力所引起的溃疡病;三四十岁的月复痛以胆结石居多;到了五六十岁中老年人的月复痛应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
女性患者下月复部疼痛,则多由内生殖器疾病引起,如外孕、卵巢囊肿扭转、急性输卵管炎等;进入初潮期的少女出现不明原因的月复痛,提示有处女膜闭锁的可能;月经前下月复疼痛多见于痛经;若是体型较胖的中年妇女,出现右上月复绞痛时,即应考虑胆石症的可能。
“月复痛诊断之四”——辨别月复痛的性质
造成月复痛的病因有很多,从急性病症到到慢性功能性疾病都有。从生理学的观点而言,月复痛一般可区分成内脏痛、体位痛及关联痛三种。
1、内脏痛:是指内脏因平滑肌异常现象所引起的痉挛、扭曲等刺激,其痛感较钝,界线不明显。
2、体位痛:即是覆盖于月复腔内部的月复膜,因化脓、坏死等刺激造成的疼痛,其痛感较为尖锐,且常偏左或偏右。
3、关联痛:这是脏器因刺激造成疼痛加剧时,常产生支配该脏器的神经、肌肉、皮肤,随同病变脏器之疼痛作用而发生痛感。
疼痛是一种身体反应的警告,要注意的是,疼的轻重不见得和病况成正比,例如肝病初、中期并不会痛,一旦感觉到痛时,已经是肝癌细胞破裂成长到外面了。所以观察疼痛的性质,对疾病的掌握就显得更重要了。
“月复痛诊断之五”——多种多样的痛
月复痛也有很多种,各种疾病引起的月复痛表现不一样。
1、绞痛:多见于肾结石、胆石症和胆道蛔虫症。如肾结石表现为病侧腰绞痛;胆石症则表现为右上月复部绞痛;胆道蛔虫症表现为阵发性剧烈绞痛,并可有钻顶的感觉,间歇期可完全不痛。
2、张烧灼性月复痛:当人体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发生障碍时,即可使胃酸分泌增加,酸性分泌物刺激胃黏膜,就会产生烧心、反酸等烧灼性月复痛,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月复痛小心耽误病情溃疡,这种月复痛具有慢性、节律性、周期性及与饮食有关等特点。
3、刀割样月复痛:多见于胃或胆囊穿孔,这种月复痛是由酸性的胃液或碱性的胆汁刺激和腐蚀月复膜所致,为了避免上月复部及横膈过度运动,月复部肌肉会产生强烈的紧缩感,且呼吸既浅又弱,最后发生月复膜炎及休克,须立即送医急救。
4、持续性月复痛:即一开始月复痛后就持续不停,痛的程度可轻可重,常见于炎症及内出血,如急性胰腺炎表现为左上月复持续性月复痛;弥漫性月复膜炎则表现为满月复持续性月复痛。
5、阵发性月复痛:月复痛常突然发生,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慢慢缓解,间隔一定时间又再出现,常见于月复膜内某一器官阻塞不通,如肠梗阻、胆结石、输尿管结石。
6、持续性月复痛伴有阵发性加剧:提示为梗阻已并发炎症或炎症已并发梗阻。如机械性肠梗阻已发生绞窄或坏死,胆石症、胆道蛔虫并发感染等,都可呈现持续性月复痛并伴有阵发性加剧的症状。
7、蒜转移性月复痛:有些月复痛在发病后会转移至不同部位,在诊断时尤须注意。如急性阑尾炎发病初期为上月复部痛,经数小时后即会转到右下月复痛;再如胃穿孔病人,初期大部分会有严重上月复部疼痛,之后随着胃内容物流到右下月复,便可引起右下月复部疼疖。
8、月复部隐痛:月复部沿结肠部位出现局限,且间歇性的隐痛,则要想到大肠癌的可能。因此,当月复部不适,隐痛,且排便习惯改变(以每个人长此以往的习惯而言,如原为两日排便一次,近期突然改为每天一次,或者便秘和月复泻交替出现,并有“里急后重”等排便不畅感),即是大肠癌的警讯。
9、番放射痛:常见于肾脏、胆囊、胰腺及输尿管等病变,一般的疼痛部位多与器官病变所在部位相同,而放射痛则是疼痛会沿着神经反射到其他部位。如肾脏病患多见腰背部放射疼痛;胆囊疾病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胰腺病变则常向背部放射;而输尿管病变则会向会阴部及耻骨上放射。
根据月复痛的特点,在鉴别时须多加观察。例如,月复痛时,按压后可使月复痛加剧多为炎症;按压后月复痛减轻多属痉挛性月复痛;月复痛兼急性发热,提示有急性炎症;月复痛而后出现恶心、呕吐,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和肠梗阻。肠梗阻的患者,一般于呕吐或排气后即可缓解。
先有月复痛而后有发冷、发热、黄疸等症状者,常见于胆道结石;月复痛兼月复泻,多见于肠炎、肠结核,肠炎患者于排便后月复痛可获减轻;月复痛兼便血,以痢疾、肿瘤居多;若是呕吐发生在月复痛之前,则要考虑急性胃肠炎的可能。再者,临床观察发现,当遇到月复痛性质改变,如月复痛突然减轻甚至不痛或阵发性绞痛变为持续性疼痛,即应高度警觉,可能是病情恶化的信号,像急性阑尾炎、胃溃疡等病变坏死或穿孔时即可出现。
往往有人认为月复痛很平常,自作聪明地以为是吃的问题,或者是便秘引起,于是自作主张吃泻药、止痛药、消炎药、制酸剂、肠道抗痉挛药等。这些措施,虽能让月复痛症状得到缓解,也只是暂时性的,如果到了医院就诊时,由于月复痛的症状被药物掩盖下来,反而使得医生无法根据月复痛的发生部位、时间、性质来判断病因,耽误病情。因此千万不要为求一时的纾解痛苦,而随便对于早期月复痛给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当月复痛发生时,千万不要用手按压揉动月复部。这样非但不会缓解疼痛,反而,可能会因此导致病变部位穿孔或加重、扩大病变部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中年发福要引起绝对警觉
当下的模特儿、艺人、礼仪小姐……无不因骨感美女受人追捧,然而,我国唐朝时期,却盛行着“以胖为美”,女性额宽、脸圆、体胖,雍容富态成为美的主要标准。姑且不论我国古今对于胖瘦审美观念的差异,究竟胖了好不好,才是我们今天需要关注的议题。
人体脂肪积聚过多称为肥胖。肥胖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肥胖,与饮食过量、缺乏运动、精神心理、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另一类是继发性肥胖,是内分泌失调引起某些疾病而发生,例如甲状腺功能过低引起的黏液性水肿;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库欣氏综合症;脑下垂体前叶功能紊乱造成的肢端肥大症等,皆可出现特有的肥胖。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因胰岛素分泌紊乱之故,也会出现不正常的发胖。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使得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例如随便进入一家学校,都会看到不少小胖墩。众所周知,肥胖容易引起很多疾病,诸如:糖尿病、中风、高血压、高血脂症等等。此外,肥胖还是胆囊疾病的先兆之一,如胆囊炎、胆结石多以肥胖患者居多,特别是女性肥胖者更应防范。
最近,在统计众多的乳腺癌患中,科学家发现,肥胖的妇女比较容易患乳腺癌,因为引发乳腺癌的化学物质会积存在体内的脂肪中。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对40名健康妇女进行胸部手术时取下的**脂肪进行化验,结果发现1/3以上个案的采样中,会有破坏dna的物质,而这可能是一种致癌因素。虽然这种化学物质尚未被认定,但足以证明,人类脂肪可能是癌症诱发的因素之一。伦敦皇家马斯登医院领导这项研究的菲力普斯医生说,这可能表示超重的妇女多数有患乳腺癌的危险——但并非**丰满的妇女必然有此危险。
另有研究表明,上半身肥胖的人,例如腰、月复部附近,危险性比下半身肥胖的人患病的危险较大。
月复部肥胖比臀部肥胖更危险,这是由于臀部肥胖与肚子肥胖的人其体内所含胆固醇不同。臀部肥胖、腰围不大者,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高,这种胆固醇被认为是有益的,它能将血管壁上多余的胆固醇带回肝脏排除,具有保护血管的功能。反之,肚子大,臀部小的人,此类胆固醇的含量低,必须警惕冠心病、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隐患。
一般来说,男性到了中年,身体会“发福”,脂肪会朝左、右骨盆及下月复接近腰的部位移动,而女性则是朝臀部移动。“女人易肥臀,男人易胖肚”,这也是男性比女性易得心脏病的原因之一。
总之,如果我们的身体渐渐胖了起来,尤其是已经结婚的中年男女,需要经常锻炼身体,减少因胖给我们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闹肚子不能盲目用药
月复泻是排便次数比正常多,大便稀薄,甚至如水样;或者大便中夹有黏液、脓血。由于肠蠕动增强,粪便通过结肠的速度加快,水分无法被充分吸收,就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
月复泻的原因很多,如胃、肠、胰、胆的疾病都可引起月复泻。其中又以肠胃感染最为常见,多由肠胃运动和分泌机能失调所致。
严重月复泻会造成胃肠分泌液的大量流失,产生水分与电解质平衡的紊乱以及营养物质缺乏所带来的种种后果。
月复泻可区分为急性和慢性。如果发病急,病程短,月复泻次数多,一般为急性月复泻;病程较长,月复泻次数较少,则为慢性月复泻。
读者根据月复泻与月复痛的关系可以进行自我鉴别,初步了解月复泻的原因。其方法是:月复泻伴随脐周围绞痛,多为嗜盐杆菌食物中毒;左下月复疼痛,多为细菌性痢疾;右下月复疼痛,多为肠结核或阿米巴痢疾;中上月复部疼痛,多为肠胃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