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当刘备用兵淮南的时候,许昌城内正是暗流涌动,气氛诡谲非常曹操自徐州回许昌,表奏有功之臣,天子皆准,加曹操食邑五千户曹操乃使中郎将裴茂率领关中诸将段煨等人诛杀李傕,并夷其三族,收李傕所部“飞熊军”万余,改名“飞虎军”,以典韦许褚为正副统领操权威日盛,凡朝臣所奏,操皆预闻之,言辞骄矜,供奉日减献帝心下不安,入后宫闷闷不乐,乃召伏皇后及董贵妃入内
二人入内,见献帝面色不豫,付后乃问曰:“陛下何事不安?”帝屏退左右曰:“朕与汝自李郭之乱后,备尝艰辛,饱经苦楚,今日一时感慨,皇后勿忧”m
伏皇后曰:“今四贼安在?”献帝曰:“樊稠为郭汜所杀,张济战死南阳,去年郭汜为部将伍习所杀,今李傕亦为曹操所杀,四贼皆灭也”付后叹曰:“幸四贼皆灭,自遇曹司空董车骑救驾以来,汉室中兴有望矣”
献帝闻言,默然不语,回视左右,皆无人,乃低声语二人曰:“朕恐曹操日后所为,有甚于四贼焉”后妃大惊,帝亦长叹良久,伏皇后乃曰:“朝中栋梁难道无一人能为陛下分忧?”
帝思之良久,乃曰:“唯董车骑耳”董贵妃曰:“何不召家父入内告知?”献帝曰:“宫中耳目甚多,恐走漏消息,朕有一策,可保无虞”三人乃回后宫,帝咬破食指,亲书血诏一封,诏曰:“朕闻人伦之大,父子为先;尊卑之殊,君臣至重近者权臣操贼,出自阁门,滥叨辅佐之阶,实有欺罔之罪连结党伍,败坏朝纲,敕赏封罚,皆非朕意夙夜忧思,恐天下将武乃国之元老,朕之至亲,可念高皇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除暴于未萌,祖宗幸甚!怆惶破指,书诏付卿,再四慎之,勿令有负!建安三年十月诏”付后董妃泪流不止,帝乃使董贵妃亲手缝于玉带之中,贴身佩戴,又命皇后制玉带一条,掩人耳目
旬日后,刘备灭袁术,遣使入朝报捷,群臣进贺,帝乃召曹操董承二人上前,道:“汉室中兴,二卿居功甚伟,朕略作赏赐,以酬卿功”乃使人进玉带一条,赐予曹操,曰:“此玉带乃皇后亲手缝制,卿可贴身佩戴,以示朕酬谢功臣之意”又解自身所配玉带,赐予董承,曰:“此乃贵妃亲手所制,国丈可贴身佩戴,以示酬功之意”
二人谢恩,各自领所赐玉带,当朝佩戴,时人荣之其后又旬日,刘备获传国玉玺,又遣使入朝,奏请献帝派钦差往徐州迎回玉玺,献帝乃使刘晔为钦差正使,董承孔融为副使,前往徐州
注意,这三个人选可不是随便选出来的,玉玺乃人主象征,和九鼎一样是国之重器,玉玺回归中央,可以说是王朝中兴最好的象征,所以能去迎回玉玺的人,起码在朝廷中要足够的分量刘晔,是汉室宗亲,和刘备的身份对等,派过去既有朝廷酬谢功臣的美意,有带有天子派自家人慰问的含义,再加上又是曹操的贴身谋士,各方面都满意董承,有救驾之功,又是当今国丈,更兼出身武臣,沿途护卫钦差是理所应当,既不是身份,又显得规格隆重孔融,是儒家嫡传,清流领袖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文人出孔门,满朝文臣,谁能和孔北海去争?宗室外戚加上清流,正好是当今朝廷上的三股政治势力这个三人团,把各方面的势力都照顾到了,可谓万无一失
朝会结束之后,董承入宫领旨,面君辞行,献帝曰:“刘玄德乃汉室宗亲,朝廷栋梁,国丈此去徐州,代朕良言抚慰,让他好生效忠朝廷,勿失朕望国家多事之秋,国丈乃朕之股肱,自当深领朕心贵妃思念父亲,国丈领旨后,可入后宫与贵妃相见,以慰天伦”
董承谢恩而出,自去尚书台领旨,又入后宫与董贵妃相见父女参见完毕,董贵妃指玉带问曰:“此莫非陛下赏赐?”董承道:“正是贵妃亲制,前日陛下亲赏,命我时冲戴,以示荣宠”
贵妃以手按玉带曰:“父亲乃朝廷股肱,此去徐州,勿失天子威严,定要好生抚慰忠臣”董承会意,不敢久留,父女辞别而出
这段戏份由于曹操的特务统治,导致几位主演潜台词太多,我解释一二首先看献帝的台词,就算刘备的功劳再大,他也是个外藩宗室钦差代天巡狩,更何况刘晔自己也是宗室,由他代表皇帝抚慰宗室外臣,既合情又合理,可献帝偏偏对董承说这话,其中就必有深意了当然,也可能是年轻天子看到老丈人,一时说错了话,也未可知但是接下来董贵妃的台词几乎和献帝唱起了双簧,一个深居后宫的妃子,怎么对朝中刚刚发生的事情如此清楚呢?肯定是皇帝事先有交待,再看董贵妃的话,什么叫“勿失天子威严,好生抚慰忠臣”?这是一个后宫妃子能对当朝重臣,一个女儿能对父亲说的么?很显然,是反话戏演到这里,董承就算再笨,也知道那条玉带有名堂了
也许有人会问,献帝这么反复暗示,就不怕曹操知道他勾连外藩么?我们往下看
董承领旨出宫后,早有人将献帝及董妃所言报于曹操,操乃召众谋士商议董昭曰:“董承颇得重用,明公不可不防”曹操笑曰:“彼为外戚,又无兵权,现朝政在我,不足惧也我所虑者,乃太尉杨彪此人与袁氏交厚,朝中势力颇多,不可不除”
董昭对曰:“朝中股肱尚多,恐未可轻动“曹操亦道:“待时机一到,我自有计除之”
衣带诏事件,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遇到的第一个政治危机穿越客陆羽正是敏锐地意识到了其中千载难得的机遇,才大胆提出了主动找天子要一个名分可是也许是曹操太过分,或许是刘备的运气太好,献帝主动抛出了这个名分,并且暗示董承在外藩中寻求支持下面就要看刘备和董承是如何勾搭上的了,这里我要啰嗦的是“衣带诏”事件中所包含的政治信息
我们常说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什么要用一个并不怎么好听的“挟”字呢?因为这桩政治交易从一开始就带有强迫的意味,曹操出兵迎奉天子的时候,汉献帝正处于李傕郭汜等人的轮番追杀中,朝不保夕曹操出兵将献帝及整个中央政府保护了起来,并且把这些人接到了自己的地盘中去,这本身就是一种武力上的威胁和震慑像杨奉韩衢这样手里有兵的实力派自然不会去许昌给曹操当人质,于是很快跑路,被曹操宣布为反贼,加以讨伐,这本身就是对献帝的一种试探,更是打脸
许昌一无宫殿,二无宗庙,天子的威严如何体现?立朝伊始,曹操就以心月复谋士荀彧为尚书令,自居司空,以钟繇领司隶校尉,把中央政府的要职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甚至可以说把献帝的小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献帝能够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当好曹操的人肉图章,直到自己没有利用价值的那一天试问,哪个皇帝甘心如此?
献帝要反抗,就一定要找外援,朝廷里找不到,就找外戚,外戚没有兵权,就找外藩当年何进找了董卓,酿成大祸,现在吸取教训,找宗室,总比外臣要放心于是刘备就这样第一次参与到中央政权的斗争中去,第一次在天下人面前露了一回脸,使“刘皇叔”的名字家喻户晓,为日后捞到了一块免死金牌
此话何解?任何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的人,都一定有自己的政治资本刘备唯一的资本就是那张汉室宗亲的招牌,哪怕有注水的嫌疑,但是只要把它竖起来,就足够了为什么?因为它可以对抗曹操
对抗曹操需要费这么大周折么?要的,因为天子在他手里,他说你是反贼你就是反贼,你打他就是打天子,就是造反,就是叛逆孔子云:“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人特别讲究名分,一旦被扣上反贼的帽子,部下的士气就一落千丈,弄不好就自己土崩瓦解了而瓦解曹操这个优势的唯一办法就是弄到一份所谓的“密诏”,也就是“衣带诏”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凡是造反造的有点水平的人,都不会打着反对皇帝的旗号,他们的最佳选择就是和刘备一样,弄到一份衣带诏,证明当今皇帝继位不正比如说明朝正德年间的宁王朱宸濠,他造反的理由就是孝宗朱祐樘抱错孩子了可惜这里理由太瞎,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既然衣带诏弄不到,那就退而求其次,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也行七国之乱用过,安史之乱用过,靖难之役也用过,连宋江这等刀笔小吏都知道“替天行道”了,名分的威力可想而知
袁绍刘表为什么对刘备奉为上宾,为什么刘备混得越狼狈,越是容易得到别人收留,原因就在这里自从董承死后,刘备是“衣带诏”唯一的见证人,曹操想否认都否认不了袁绍刘表要想摘掉反贼的帽子,就只能把刘备拉到自己帐下所以当官渡之战时,曹操对袁绍说“我奉诏讨逆”的时候,袁绍马上回了一句:“我奉衣带诏讨贼”这理由,比什么“清君侧”管用多了,连曹操都只能哑口无言可以说,自从袁绍刘表先后败亡,刘备之所以能成为拥汉清流们唯一的政治选择,和当年的衣带诏有很大关系,这成了清流们拥护刘备光复汉室的法理依据当年光棍一条的刘备之所以义无反顾地参与到了“衣带诏”事变中去,也一定看出了其中的门道
但是现在,刘备已不是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刘备了,历史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看下集——狡兔三窟
a
h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