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登基称帝,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登基不过几日,兵部左侍郎齐泰,太长卿、翰林学士黄子澄自是知晓新帝主张,三人一同上奏,力主削藩。奏章深得龙心,朱允炆大悦,欣然准奏。并下诏先行削去周王朱橚等几个藩王爵位,明令各地藩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随后,又命得力将臣暗暗监视朱棣,伺机捕之。
幻天自孟飞处得知此讯,暗道天下大乱不日将至。
洪武帝朱元璋遗诏有命,曰:“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所以,各地藩王大都遵照圣旨,并未进京治丧。幻天担心梅梅,再次劝慰一番。但梅梅对朝廷罔替更迭漠不关心。除担心晋王府外,只知练功欢娱。幻天也乐得如此,因江湖各派毫无动静,几人一面留心朝廷,一面安闲练功。
恰如幻天所料,几月之后,燕王朱棣得到这一消息,几经权衡,诱杀前去监视之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在燕京发布檄文,起兵南下。借朱元璋:“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并以此为由,直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须加诛讨,称起兵为“靖难”,靖为平定之意,“靖难”亦即平定祸难。其后,叔侄之间皇权之争,演化成“靖难之役”。
战事一起,京师内,王公大臣心慌意乱,各怀心事,不一而足。江湖各派,受战火影响,竟比太平时期更加安静。两宫不见任何动静,鬼庄诸人也不见踪影,虽不时有探报传来,却并无各大派确切消息。一切表面看来无事,几人更加逍遥。众人一时在天,一时在地,只羡鸳鸯不羡仙,恰临神镜一般。
战事初期,燕王朱棣军队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下诏,各地勤王之师不日间已达数十万。燕王朱棣取内线作战之策,迅速攻取燕京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蓟州、遵化、永平等州县,扫平燕京外围,解除后顾之忧。朱允炆起用年近古稀的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领军十三万讨伐燕王。♀
建文元年八月,大军师行至冀北滹沱河地区,对燕王军队分进合击,欲将燕军围歼于北平。尚未发起攻击,燕王在中秋夜乘朝廷大军不备,突袭雄县,尽克朝廷先锋军队,继而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朝廷主力。耿炳文兵败,逃回回京后,即被革职罢免。
建文帝听信黄子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统帅三军。说起这李景隆,出身虎将之家,虽是纨绔子弟,却也素知兵法。但其性格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建文元年九月,李景隆帅大军至德州,收拢耿炳文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领五十万大军进抵河涧驻扎。燕王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内情,笑曰:“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一则政令不修,上下离心;二则兵将大都是南方人,不适北方霜雪气候,加之粮草不足;三则不计险易,深入趋利;四则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五则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
燕王朱棣所料果然不错。
次日,命姚广孝助世子朱高炽留守燕京,自己亲率大军援救永平。临行告诫朱高炽:“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并撤去卢沟桥守兵。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即于十月直趋燕京城下。朱高炽在燕京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朝廷大军则号令不严,加之李景隆指挥失当,几次攻城未果,皆被击退。而朱棣在解救永平后,率军直趋大宁。
大宁为宁王朱权封地,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燕京,合并宁王所部及朵颜三卫军队。于十一月回师至燕京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朝廷大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
李景隆溃败,建文帝非但未予罢黜,反而对其奖赏。朝中文武皆有异议,而燕王朱棣闻之,更是踌躇满志。双方相持,加紧整肃军队,以待再战。
幻天与梅梅、小莹在京师呆到初冬,眼见战事焦灼不下,也无甚兴趣。其实,他心中早已预料结果。遂嘱托梅梅,着人告之朱济熺,为保王府万全,定要恪守已定之策,既不勤王,也不靖难。转年阳春,小雪、小婉来到,乍然看到二女,幻天担心归担心,却是万分高兴,欢乐数日,幻天让二女回返赤莽山。二女当然不舍,但考虑大局,也不得不离开。为防万一,幻天对梅梅暗授机宜,并与二女同行,回返赤莽老巢。
十数日后,楚云飞、解威、马倩儿等人来到。幻天自是考校一番,对几人功力十分赞赏。仅仅半年之期,楚云飞突飞猛进,在魔门中,除小莹与梅梅外,竟是一枝独秀,幻天不禁暗道:奇才,奇才也!随后,幻天又细心指点解威、马倩儿。两人受用不小,满心欢喜。过了几日,解威与马倩儿自去按计行事。
半月过去,幻天纵观天下大势,想到两宫一庄以及各大门派分布,幻天与小莹商议准备赶赴终南。楚云飞连忙禀告,说是已让绿萼、宇文冲,周吉良,张启明等人先往终南,早做准备。幻天大奇,询问后,得知楚云飞早已料到,魔门将要争霸天下,终南山广袤无边,林深树密,进退自如,乃是中心之地,且远离战火。幻天听后,不禁暗暗赞许。楚云飞三日后离去。
众人临行时,幻天分给每人三粒灵丹,言称为续命圣药。嘱咐众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用。众人虽然不解,也是满心欢喜。又过一些时日,幻天得知胡无信与邱月娥两人,久居京师,而行迹并无异常。命夏女、秋女在京监视胡无信,随后,同小莹率五大魔女离开京师,径向东北方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