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相貌俊雅,志洁行方,素有贤名,事父母至孝,抚幼弟至诚,拾金不昧,恤贫济困,乐善好施,安贫乐道……现年二十六岁,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深得太上皇信任!
首先,秦川同学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事父母至孝,秦川十岁时,父母先后亡故,秦川哀毁过礼,然后带着尚在襁褓的幼弟过活,将幼弟拉扯长大,又当爹又当妈。
其次,秦川同学人品极好,好得不得了,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却勒紧裤腰带,省出一点钱来做善事,帮助过得比自己差的穷人。
最后,秦川同学长得非常帅,并且非常有才干,年仅二十岁便高中进士,被太上皇钦点为探花郎,秦川出身贫贱,为官六年,官至正五品,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这个吏部第一肥缺,深得太上皇的信任,不日便能升迁。
秦川同学相貌俊雅,人品端方,志向高远,才干出众,前途无量……为什么会讨不到媳妇呢?
问题在于,秦川同学是一个安贫乐道之人!
如今,秦川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一职,主管文官的人事调动,俸禄和灰色收入加在一起,十分丰厚,但是,秦川同学,依然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
秦川同学很会做官,对于“三节两寿”这样的灰色收入,秦川拿起来毫不手软,曾经让无数人骂他是“伪君子”,然后,这些人都不敢再骂秦川了。
因为,秦川同学将灰色收入全部用于恤贫济困了,自己的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的。
世人皆知,秦川前途无量,入阁拜相也并非难事,但是,就算是七八品的芝麻小官,也不敢把女儿嫁给秦川——开玩笑,把女儿嫁给他,跟着他受苦受累,闹不好连新衣裳都不能穿!
承瑞七年年底,贾瑜身上的伤终于好彻底了,但是,“贾瑜跛足”这件事彻底是瞒不住了。
贾瑜得知自己瘸了之后,便如贾母所料的那样,开始自暴自弃,先是砸了书房,然后将书房中的存书全部撕了,再然后,贾瑜将自己关在屋子里,死活都不出来,让贾母和王夫人急得不行!
贾政在得知贾瑜瘸了之后,极为后悔,因此,对贾瑜的行为,装作没看见,也不再逼迫贾瑜读书了,只当没生这个儿子。
王夫人为儿子操碎了心,仅仅半年时间,头发便白了一半。
年节之前,贾敏回了荣国府,王夫人仅比贾敏大五岁,可在年轻美艳的贾敏面前,竟像是贾敏的长辈一般。
若是在平日里,王夫人少不得要在心中嫉恨贾敏,如今,王夫人将全部心力都放在了贾瑜身上,担忧得不行,连嫉恨贾敏的时间都没了。
正所谓,祸不单行。
到了承瑞八年年初,贾瑜依然自暴自弃,就在这时,太上皇下了恩旨,让贾元春出宫。
消息传到荣国府后,贾母和王夫人的脸色都非常不好,她们让元春进宫,为得是让元春搏出一番锦绣前程来,这些年来,为了给元春上下打点,用得银子海了去了。
结果,元春在皇宫中消耗了大好的青春年华,误了花信,成了老姑娘,如今被放出来了,贾母和王夫人的脸色能好才怪!
元春坐在轿子出了皇宫,掀开轿帘的一角,看着外面熟悉而陌生的街道,元春神情恍惚,差一点以为自己做了一场大梦。
元春坐在轿子,进了荣国府,轿子停在了二门,元春迈步下了轿子,看着和记忆中重合的景致,元春眼眶一热,眼泪便滚了下来。
王夫人一见元春,先是一愣,然后便抱着元春失声痛哭道,“我的儿呀,娘又见着你了!”
元春看着王夫人苍老的容颜,心中一痛,抱着王夫人叫道:“娘!”
过了一会儿,元春收了泪,稳定了一下情绪,说道:“太太,女儿去拜见老太太
王夫人点头说道:“好,随我去见老太太
说着,王夫人携了元春去拜见贾母,贾母见了元春,众人又哭了一场,贾母一边擦眼泪,一边说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元春环视四周,并没有发现贾瑜的身影,便问道:“老祖宗,瑜哥儿呢?”
贾母和王夫人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元春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忙问道:“瑜哥儿怎么了?”
贾母叹息一声,和王夫人说道:“我累了,你领着元丫头去看瑜哥儿
王夫人听了,便领着元春去看贾瑜,在路上,王夫人将“贾瑜和袭人做那事,被贾政发现,贾政下狠手将贾瑜打残了”这事,告诉了元春。
元春听了,大吃一惊,张口说道:“父亲怎么能……”,元春收了声,子不言父之过,而且,从某种角度来看,贾政作为父亲,教训儿子,并没有错,不过是下手重了而已。
贾政教训儿子,将儿子打残了一事,传出荣国府后,非但没有影响贾政及荣国府的名声,反而有人称赞贾政的所作所为……真是讽刺!
在元春的记忆中,贾瑜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元春进宫时,贾瑜才三四岁的年纪,已经认识了几千个字,背下了好几本书。
如今,八年过去了,元春看着眼前这个眼中充满了戾气,走路一瘸一拐的少年,不敢相信他是自己的亲弟弟。
元春见了,心中十分难受,一边向贾瑜走去,一边柔声说道:“瑜儿,看看是谁回来了
贾瑜不说话,只是站在那里,打量着元春。
看着元春娇艳的容颜,妙曼的身姿,贾瑜心中一动,身体中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觉,让贾瑜心中狂喜,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神色。
贾瑜叫了一声“姐姐”,然后扑到了元春的怀中,搂着元春的纤腰,将头埋在元春的胸前,说道:“姐姐!姐姐!我好想你!”
王夫人见贾瑜放下了戒备,和元春紧紧地抱在一起,心中很是宽慰,着实松了一口气。
贾瑜十三岁了,元春二十四岁了,两人虽然是嫡亲姐弟,却都已经需要避嫌了,元春在贾瑜抱住她的那一刻,便觉得不妥,可是,看着贾瑜眼角的泪水,元春实在是硬不起心肠来。
不过,元春若是知道了贾瑜心中想得事情,怕是连活吃了贾瑜的心都有了。
荣国府虽然不比当年,却还很兴盛,林家、王家等姻亲故旧都在朝堂上极有影响力,作为荣国府的嫡长孙女,元春虽然误了花信,却并不是嫁不出去了。
元春出宫后,颇有一些人家动了和荣国府结亲的心思,只不过,这些想求娶元春的人家,多是想让元春做继室填房。
就算是亲王继妃,虽然尊贵,却依然是一个继室,要在原配的牌位前行妾礼。
元春出宫后,贾母便和王夫人商议元春的婚事,两人都不愿元春成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荣国府虽然养得起,却丢不起这个人。
王夫人说道:“元丫头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我疼她,我想给元丫头寻一门好亲
贾母问道:“你是怎么想得
王夫人说道:“女婿要有本事,要会疼人……做继室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原配不能有孩子,再有,女婿的年纪不能太大……”
王夫人心高气傲,自然不希望元春嫁得不好,让她丢人,所以要求格外的多。
贾母和王夫人的心思相同,便点了点头,说道:“好,你看着办吧
这时,屋外传来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丫头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王夫人皱眉,斥责道:“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那丫头一边喘气,一边说道:“回老太太、太太,宫里来人传旨了
贾母听了,心中一动,忙问道:“传旨?传什么旨?”
那丫头一脸喜色地说道:“说是太上皇给咱们家大小姐指婚的旨意
王夫人听了,十分激动,笑道:“这可是大喜事呀!”
王夫人为什么如此高兴呢?
因为,在这一瞬间,王夫人的脑电波和戴权诡异地达到了同频。
前文说过,某一位位高权重的宗室亲王,刚死了王妃。
在这一瞬间,王夫人脑补出了故事的始末——太上皇先将元春放出宫,然后下旨赐婚,让元春做这位宗室亲王的继妃。
在王夫人看来,就算是继妃,也是尊贵的亲王妃,她就是亲王妃的母亲了!
王夫人心中激动不已,非常欢喜,却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位亲王的情况——年近五旬,儿孙满堂,连孙媳妇都有了,曾孙也快有了。
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在听到“郎中贾政之女贾氏为郎中秦川嫡妻”之后,王夫人整个人都懵了。
对于秦川的名声,王夫人也有所耳闻,对于秦川的贤名,王夫人唾之以鼻,暗中嗤笑秦川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
在王夫人看来,将女儿嫁给秦川受苦,还不如让女儿孤独终老呢!
当晚,王夫人抱着元春痛哭了一场,哽咽道:“是我对不起你,我应该早一点给你定下人家
元春笑道:“太太多虑了,对女儿来说,这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