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一年 引子 乡情

作者 : 黄建伟悦宸建筑

引子乡情

小时候的家是一栋老房子,据说是1911年盖的,到我出生时已经60多年了,依然住了10多口人。这房子是栋祖屋,当时住的是两个堂兄弟的家人。有小外公家的三口人,和我家的外婆、父母和我们兄妹五个。外公早逝,我们都没见过。

自打记事起,房子后门出去就是一条长长的巷子,一边是在两间正房的后面;另外一边一段是另一栋房子的大门口,只是有个天井隔着。另一段是现另外一栋房子的东墙。总长度有近25米。巷子的另一端也是一栋老房子的后门。

这条巷子串起了总共6栋大小不一的老房子。出了这条巷子,走过另一端老房子的后门的屋檐下,又是一条比较短的小巷子。这条小巷子是在两栋房子的山墙之间的不足1米宽的空间。出了这条小巷子也就走出了村子。

这条巷子东边的第一间房子是一栋特别老的房子,到我们这代时,大门和后门都没有了。已经不住人,成了几家人的猪、牛圈,厅中间一直放的是几家的稻草和柴垛。基本只能容一个人过。

因为不住人,晚上这段巷子就是暗的了,加上又是一百多年的老房子。经常听外婆和别人说这栋房子的故事,柴垛中又经常藏匿有猫。晚上经过时经常被吓得跑回家。

在这栋房子的大门口,放着一个石椿,做糯米糍粑时经常要用这个石椿将煮熟的糯米椿烂。这栋房子在晚上是没有灯的,要打糍粑时,只能几个人一起才能打好。一个人掌着煤油灯,一个人打,一个人翻。在周围漆黑的夜里,几个人默默的忙碌着。谁也不说话。

这条巷子除了通行功能外,基本没有其他用途。顶部有盖,因此是比较暗的。经常有猫和老鼠在上面弄出声音来,下面走的人被吓的跑。

小时常被这条暗巷子吓哭,很多次晚上不敢走,只好沿着村子的外围,走一大圈才回家。

还有一条巷子,是必须提到的。是从村里去河边必须经过的一条在山脚下的巷子,巷子两边都是陡壁,陡壁再往上有很多古墓。巷子两边的茶树和茅草将巷子遮蔽的光线很暗。小时候没有大人陪同是敢走的,即使是长大了,现在让我走也是要和两三个人快步通过的,好在巷子不长,只有50米左右的下坡路。

除了这两条印象很深的巷子外,其他的巷子也有很多。先说说祠堂的两条巷子,祠堂是坐东朝西北的。整个村子的大部分房子都是这个朝向,这是由村子后的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小山脉决定的。村子沿着这个方向建了两三排房子。祠堂两边是两排房子,前排房子的后门和后排房子的大门间形成了两条巷子。

祠堂北面这条巷子比较宽,挨着祠堂的这栋大房子以前是家大户。房子前面的巷子下的排水沟做成了暗沟,上面铺上了青石板。小时候来这巷子玩的时间不多,因为这是村里唯一有青石板的地方,所以印象很深刻。

祠堂南面这条巷子比较窄,巷子的宽度也就1米左右,巷子上面是后面这栋房子的屋檐,前面是一栋倒的只剩了四面砖墙的房子。这条巷子不是太暗,只记得下雨天,这条巷子是很湿滑的。

第五条巷子就说说镇上的一条了,家在离镇上有三里地的村子里。每逢赶集时,就要走到镇去买东西。还没到镇上,先进到一长比较宽的巷子,巷子两边有油榨坊,木器厂。还有一些住户及小商店。这条巷子没什么特别印象,只是逢集必走,走了10多年,印象还是比较深的。

以后也走过很多巷子,有县城的超长的几里长的巷子,也有省城的超脏超烂的巷子。到了深圳,也走过农民房亲嘴楼下的暗巷子。在běijīng,巷子已经不叫巷子了,改叫胡同了。

中国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的jīng髓和中华民族的根基,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中华民族的jīng神家园。村落并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建筑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由我国传统民居构成的乡村和城镇是典型的混沌建筑设计的原始雏形,造就了中国五千年的居住文化。我国民居的有以下几大特点:

一是功能的不确定xìng。我国民居的外形基本都是四方的,从建筑外观不一定能判断出建筑的功能。人们居住的各种生活功能都被装进了这种四方的建筑空间:居住、办公、商业、仓储、教育、宗教等所有功能基本都在这种四方空间中解决。

二是边界的不确定xìng。我国民居其实是属于一种泛边界状态,无论是乡村和城市。空间之间通过各种廊道、院落联结成一体,通过这种廊道、院落又将更多将来的功能空间联结起来,打破了建筑栋的概念。建筑的数量单位也不是栋,而是非建筑空间的院。最大的建筑群体如běijīng的故宫。

三是建筑的延续xìng。我国民居五千年来没有很大的变化,一直在四方的建筑空间中发展着。后人并没有完全否定前人的居住理念。

以上这三点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混沌特征。

现代建筑则反其道而行之,

一是功能的确定xìng。建筑虽基本上也都是四方的,但从建筑外观上基本能判断出建筑的功能。一种建筑只能满足人们一种的生活功能,如需另一种生活功能,则需要到另一建筑空间,衍生出人们的交通需。当许多人在每一天有这种交通需要时,便造成了cháo汐式交通拥堵的城市病,很多大城市人的宝贵时间浪费在路上。大城市以běijīng为例,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多数都在两小时以上,有很多都在四小时以上。中小城市,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多数都在1小时以左右。

二是边界的确定xìng。现在城市建筑有严格的栋的概念,栋与栋之间基本无联系,有限的联系是地面或地下的交通。建筑无外延的可能xìng,也就没有了空间和外观变化的可能xìng,这种建筑空间的固化,极易造chéngrén们的观赏疲劳,也就不会对建筑产生某种情感上的归宿感,人们对于现代建筑是匆匆过客,建筑对于人们也是匆匆过客。人们对建筑没感情,那么建筑的灭失也就会很快。空间上的这种分割,造成了人们交往上的不便,在住宅设计中尤其如此。

三是建筑的不可延续xìng。由于现代建筑功能和空间上固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功能和空间必然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旧的建筑将会被人们遗弃或拆除。被遗弃的建筑可能在某种情况下能被改造成其他用途,多数情况是会自然荒废,直到灭失。以上原因造成了当今的城市和乡村病,居住、生活和文化完全和传统割裂开来。建筑历史,文化历史也就无从谈起,后人将无从知道今人是如何生存的。

老李对老家很思念,从去年正月出门后,老李一直没有回过老家,在京都打工。老李来京都打工有十多年了,基本上每年chūn节都要回去一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又过一年最新章节 | 又过一年全文阅读 | 又过一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