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求诊~
——***——
多谢sisiuyu妹纸,赖叫妹纸的钱袋子,谢谢你们了!
——***——
刘银杏和赵晨宗是傍晚的时候回去的,这时候亲戚都走得差不多了。看这俩小祖宗没事了,马氏可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对刘银杏今后在赵家的生活,也是放心了不少。这之后的正月生活,便顺遂多了。除了拜年就是走亲戚串门,倒是忙得不亦乐乎。正月是闲月,整个村子里的人几乎都没什么事,是一年里头最放松的一个月了。
过了正月初七,李半夏便回到药庐坐堂了。
在这之前,许多生了病的人有直接上门找李半夏的,也有直接上门找赵郎中的,病了的人也不是特别的多。
李半夏本来可以在家中多呆两天的,只是药庐突然有了一件急事,赵郎中这才急急忙忙地把李半夏给唤回去了。
江州知州金大人突发怪病,请遍了名医依然治不好他的怪病,就在这个时候,听人说起大杨村里的小李大夫。本来,一个小山沟里面的坐堂大夫,是不会引起这些大人们重视的,只是一个也是病急乱投医,第二个李半夏这小神医的名声还真的不小,她有着许多诊治疑难杂症的事例,用药也是一绝。许多来大杨村求医的病人,病好回去后对她的医术交口称赞,渐渐的,李半夏的名声倒也是非同小可、不能小觑了。
至少,远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
再加上,这李半夏还是神医张荆南的徒弟,单这个头衔。就能说明许多的问题了。虽然李半夏从来不乱用她师父的头衔,但不代表别人不注意这个身份。尤其还是在这个注重出身和门第的时代,家族和师学渊源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不知道李半夏的医术深浅之前,人家更看重的可能正是李半夏那个神医弟子的头衔。
而这次,他们找上李半夏。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的结合。
大杨村归江州府管辖,患病的又是一府知州,赵郎中又哪里敢怠慢?江州府的衙役由村长领着。先找到了赵郎中的药庐,然后没就到人,直接就上了刘家。
李半夏还正在给刘灵芝穿衣裳呢,这小鬼,早该到了自己穿衣裳的年纪了,结果人家嫌手冷,硬是让她给他穿。李半夏可不会随便惯着他。最后就给他穿了一件有点紧绷的夹袄。其他的都是小鬼自己穿的。
这一大一小相处。有一种最简单的模式,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慢慢养成的。那便是讨价还价,换言之,打折扣的模式。
马氏眼看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还有人穿着衙差的衣裳,吓得不轻。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家里犯了什么事呢。古代的许多老百姓。最怕的就是和这些官府打交道了,看到这些穿制服的,心里面都有些打哆嗦。
刘家人听到这边的动静,也都出了屋。李半夏牵着这小鬼去上茅房了,还没回来。
马氏有些战战兢兢地给几位倒了水,到官差这边格外的小心。马氏也是经历过不少风浪的人,总算还能勉强镇定住。
你说这正月头上的,一大早几个官差到你家来了,这事搁谁头上谁不害怕?
幸好赵郎中还跟在一块儿,这赵郎中算是半夏的半个大哥,两家关系倒也很是亲近,要真有什么事他也会事先告知一下的。
几个人围在桌子上坐着,两个官差看看屋内,又看看屋子四周,也没找到别人口中所说的小李大夫。
马氏轻轻撞了撞赵郎中的胳膊,又指指那两个衙差,问他们这两人是干嘛来的。
这位大嫂,我们过来找小李大夫有些事儿,只是不知道她人在不在家~~
赵郎中也问:大娘,半夏妹子呢,怎么没看见她?
哦~~你们是来找半夏的啊,在家,在家呢。她刚刚带我小孙子上茅房了,待会儿就回来了。你们先坐着,喝口茶,我去喊一声~~
马氏说着就要出去,刚走两步,就停了下来。
小赵啊,你带这两位官爷来找我们半夏有啥事啊?我家半夏有小半个月都没出门了,可没犯啥事~~
大娘你说哪里去了,我这次陪两位官爷过来,就是请妹子去给知州老爷治病的。人家久仰咱们小李大夫的大名,大老远地前来求医,找到了我的药庐,不认识你家的路,我干脆就带他们过来了~~
小赵,你说啥?这知州老爷都来请我们家半夏治病了?马氏这可是吓了一跳,这人家大老爷都找上门了,她家半夏可真是好样的。
但过了一会儿,马氏心里又开始紧张了。这人家大老爷身体金贵,出了一点差错那可就是要下大牢的事儿,半夏要真是跟他们去了,要是出了状况那可是不好玩的事儿。虽然给大老爷治病,这说出去也有面子,但是要是让儿媳妇担风险,马氏可就不干了。
再说,这江州离这儿还有不少的路程,那知州老爷得的又是怪病,时把时地根本就治不好,那半夏不就得长期留在那儿了?一说要与儿媳妇儿分开那么久,马氏可不愿意。
不只是她,家里的几个,可能都不乐意嘞!
最重要的是,让半夏一个人到江州去,他们也不放心。半夏要真有本事将大老爷给治好也就罢了,人家要真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半夏又治不好,到时候他们迁怒到她儿媳妇儿身上,那半夏可真就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刘东山从后山锻炼身体回来,自打他的腿渐渐恢复以后,李半夏便教给了他一套调养身体训练腿的方法,每日刘东山起床,都会到后山活动活动。练了一段时间,情况确实如半夏所说,好了不少。
看到家里来了生面孔,又是穿着衙差的衣裳,刘东山问清了来意,大概也是想到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脸色也有些忧心。
为自己的妻子骄傲的同时,却不得不为她接下来面对的难题担忧着。半夏虽然可以独挡一面,在生活上却一点都不会照顾自己,让她一个人去城里,刘东山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心的。
两个官差大概也看出了这一家人不太乐意,这本来被知州大人看中,让她替他诊治是一件美事,他们怎么一点喜色都没有,反而一个个都面色难看。不过想来也是,这种事情,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治好了,这个大夫自然可以凭借着这些机会名扬乡里,会有更多的人来请他/她看诊。而治不好,对方讲理倒也还好,要是碰到个不讲理的,大夫可能就成了陪葬的了。
李半夏早就明白这些回事儿,在她走上行医这条路上,尤其还是在古代这个由那些统治者掌握生杀大权的时代,就更得谨慎小心。电视上,一看那些高官贵人,尤其是皇帝老爷的,每次某某某他的女儿或者爱妃伤重垂危啥的,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要是治不好,你们就提头来见!一群老太医慌措不安的跪在地上,不停地点头称是。
还有许多大夫,为了杀人灭口或者栽赃陷害嫁祸啥的,反正在各行各业中,除了给人家挖地宫密室被灭口的,这一行算是风险比较高的了。
但行医之人,旨在为了救人,想这么多那做事便会畏首畏尾,什么都做不了了。一个人,也不能这样杞人忧天,去担心那些还未发生的事。
李半夏拎着那小鬼回来了,刘灵芝就跟只小皮猴似的,掉在李半夏的膀子上,李半夏是甩都甩不掉。
哟~~家里来了这么多人哪,这都是~~赵大哥?
妹子,你可算是回来了,你这陪孩子上个茅房,可让我们等了不少的时间哪~~赵郎中笑着打趣道。
还不是这小鬼,尽在那磨蹭,怎么拉都拉不回来。这两位是……李半夏也看到屋里坐着的另外两个人,也看到他们身上穿的官服了。那两个官差确定进来的女人便是他们要找的大夫,连忙也站了起来。
李半夏坐在桌旁,听到了他们此行的来意,倒没有多大的意外。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在谈话中却也大致清楚了那位知州大人的病情。
马氏准备了一桌子的早饭,现在说早饭可能晚了点,吃饭的时候,可以算是早中饭了。
饭桌上,大家尽量不要谈去就诊的问题。那两人刚想说这个话题,就被马氏和刘东山这些人巧妙地转移了话题,问他们籍贯在哪儿,家中有几口人,是否娶了媳妇儿云云。
只是,知州大人的病情实在很紧急,不容他们耽搁,这次他们过来,也是有时间限制的。超过了时间,回去可能就要吃板子,他们也不敢多呆。
李半夏也看出了他们的惶急之色,只是这毕竟是一件大事,她怎么也得问过马氏和刘东山的意思。贸贸然一个人做决定,对他们也说不过去。
毕竟她过去了,为她担心的可不只是她自己一个人,他们这些在家里的人,才是最不放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