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前世约了你 海边日记(八)

作者 : 黄成松

海边日记(八)

2009年11月22日

翠微文学社首批社员暂定为200人,结果有664人报名。我认为这是文学社的第一次纳新,建议团委全部录取,肖老师表示赞成。于是,那些来报名的,不管是否有心向着文学向着思想向着学术,都统统录了过来。但同时我申明,这并不是说翠微文学社门槛低,这样做是为鼓励更多人向着学问,在大学期间多读点书,少走点冤枉路,我相信在我的计划下,那个当初成立文学社时“开一方风气”的梦想,就会实现的。打电话给我的老师楼鸣方,他很高兴,并鼓励我好好干下去,有了困难一定要克服,踏踏实实做点事情出来。

田老师也表示赞赏。她说,非默,王处长没有看错你,是他这个伯乐发现了你这个将才。

我只好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田老师笑得眉毛都炸开了。

你等着吧,不出几天,你就会成为校园名人了,非默。

老师高估我了,文学社才刚刚起步,很多事情是拿不准的。

我说的话并非是做作,我非默不喜欢做作。目前,在如何经营社团方面,我和团委书记肖老师是有分歧的。在文学社领导班子的遴选问题上,我们就持不同的意见。我的主张是组织一次竞选,从社长一下到各个部的负责人,有雄心角逐的社员都可以来报名竞选。肖老师觉得这样太耗费人力物力,就指定从接受过党校培训或者也是党员的同学里面产生。结果选出来的一班子文学社负责人全是所谓的围拢在党组织周围的人,不管他是否真具有文学修养。这离我办文学社的初衷越来越远。一直倡导文学不要和政治挂钩的精神的我,亲眼看见自己亲手操办的文学社也被泛政治化了,我是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但除了失望,我没有办法。

敢问翠微的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还是在天上?还是在虚无缥缈的云端?还是在随时可以触礁的海上?我不敢去想翠微当初的办社宗旨了。这样的官样文学社,谁还能保证做到那“崇尚自由平等,尊重个性,淡泊名利,潜心学问”的宗旨呢。看来,那依然只是一个美丽的蓝图,在这种环境之中,在这种氛围之下,你再怎么强的个性,也注定会沦为平庸。而且是你必须平庸,否则你就是另类,就是异端,就是疯子。

我曾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只是那个8月,我丢了那个档案袋后,所有党团资料也随之消失,正因为我的电子档上政治面貌是预备党员的身份,所以团委才会放心让我来打理这个文学社,我终于想明白这些关系了。这几天,我的辅导员也在追着我问,怎么没有我的党团关系资料,还亲自打电话问村委,证实了才放心,才相信我并没有造假,只是党团关系转出来后,连通通知书一道丢了。可惜党团关系不能补办,要不然看阵势,她早晚也是得叫我叫家人去补办寄过来的。

我有些纠结了。

2009年11月23日

翠微文学社发起征稿启事几天来,编辑部收到了1000多篇稿件,这是让我没有预料到的。虽然我们是面向整个市区的高校征稿,但我的推测,也不过有五六百份吧,没想到一下子就是这么多。来稿方式不一,主题也各异,诗歌小说散文杂文社论漫画都有,编辑部居然还收到一部长篇小说,是关于探险的,这段时间不是在流行天下霸唱的《鬼吹灯》么,许多人都赶去跟风了。真服了这位投长篇的兄弟。我的邮箱里也收到不少信件,我一一看了之后,甚至看到了一个小学生的投稿,大概用的是她父母的邮箱。大意是写她去农村老家,爷爷带她去打鱼的故事。文笔虽然稚女敕,但语言流畅,还是有可读性。觉得这孩子的积极性不能打击,于是给她回复了一封邮件,大意是她的文章很好,但我们这里不发儿童作品,她可以去投稿给《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或者《小学生作文》,同时谢谢她的热情支持,不要放弃自己的写作,希望她快乐健康的成长。

不一会儿,看到有邮件回复:谢谢你,非默。我是嫣然的妈妈,这孩子喜欢写东西,也多次投稿,但都没有音讯,她每天都会上网来看有没有人给她回信,结果总是失望而归。今天我们在大连外国语学院门口看到你们的征稿启事,孩子执意要投稿,没想到遇到了有心人,给她回复了邮件,还鼓励了她,孩子高兴得哭了。这比我们平时的安慰效果要好的多啊。衷心祝愿你们社团越办越好。

在我为社团的前途担忧,觉得没有出路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这封信让我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这世界,的确是有那么一些人,是需要我们的,为了那么一些人,我们都好好坚持,奋斗下去。这就是生活的动力。

然而,文学社这边,却是越来越不按我当初的想法走下去了。

在文学社首届班子大会上,作为文学社总顾问的肖老师,从新定位了文学社的标准。他说,我们这是团委办的,就坚持团委的原则,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社团,更确切的说,它是我们团委的宣传部,是我们团委的思想行动阵地,我们得坚持大政方针,服从团委的领导,团结在党团组织周围去从事和开展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意识,遵纪守法,谨慎行事。

最后,肖老师强调,关于《翠微》社刊,迟早要改名,一个团刊,用这个名字,不大庄重。还有,翠微每期的作品,主编组稿之后,必须上报团委,审核通过,才能汇编出版,一些过激的言论,一些煽动民族情绪,影响社会团结稳定的东西,一律不得刊载。另外,我们的团刊应以报导团委的事情为主,每期期刊,关于党团生活的文章,应不得低于全部发表作品的三分之二,换句话说,那些花花草草的文学文字,只是作为副刊来处理。

我无话可说了。《翠微》已经不属于做着文学梦的人了。那些冲着文学或者学问投奔翠微的同学们,我欺骗了你们,是我把你们连同自己,一起卷进了一场潜伏在冬天的阴谋。

2010年11月26日

第一轮组稿,是由编委会共同选读,先选出觉得能够发表的作品来,然后汇总到主编手中,主编再逐个阅读,选出精华,最后再上交团委定稿。我选出了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堪称美文的诗文作品50篇,信心满满的交给了肖老师。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他挑选几篇读了之后,就不住的摇头,道,这些抒写闲情逸志的东西,发在团刊上很不妥,建议拔掉。我说,如果要拿掉的话,那能达到标准的没有几篇。他又说,我们不是文学刊物,是团报,主客要分清楚。如果全部发这样的作品,那就是咱们政治不达标,不是一个好的共青团组织啊,校领导看到了,会以为我们思想工作做得不好。这样吧,你从新再去组一次稿,实在不行,就在校内再发动一次征稿活动,主题就定为“共青团是我的家”,把征稿范围缩小,限定在写党团生活方面,下星期你再把稿件给我,我们争取在12月初就把第一期刊物出版了。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这一段时间,我的全部心思的基本放在了文学社和社刊的成立和筹办上,搞的我整天都忙得晕乎乎的,半期考试还缺席了英语和静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高数和语文考得一塌糊涂,辅导员都开始关注我的动态了。就是他团委屁事多,一会社刊名不行,一会文学社领导班子达不到标准,一会儿稿件又思想觉悟不够高……

我还能做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当初我答应了人家,现在就好人做到底吧,送佛送到西吧,我已经做了一个决定,这里已经没有了我的土地,存在不了我的抱负,等这一期刊物出来之时,就是我离开的那天。

于是,又发起第二轮征稿。征稿对象定格在有心向党团靠近的积极分子,投稿被采用,可以加个人量化积分,可以更有优势去评优或者角逐不多的上党校名额。这是一个已经失去了文学意义的杂志了。经过一轮又一轮的筛选,忍痛丢掉了那些写得神采飞扬的诗歌,写得慷慨激扬的好文,写得有棱有角的社论,选出了那些陈词滥调的不痛不痒的自己稍微读了倒胃口的所谓文章,胡乱定稿交去团委办公室了。

我如释重负,同时也心怀内疚,尽然感到了莫名的伤心。那个在新生见面会上很高调的女孩打电话来了。我不好意思给她说她那篇介绍街舞的文章不能发了,就有些沉默。最后是她说开了,非默,好多事情我都知道了,在大学里,表面看什么都是我们的,其实什么都不属于我们,我们并没有得到所谓的自由,你不要难过。你们出刊的事情,我都知道了,团委就是那样的,你要想开点。

我感谢这个叫婷婷的女孩,她能够理解我。我说,我要准备离开文学社了,连翠微的名字一同带走,我走了,这个文学社就宣布解散了,尘归尘,土归土,然后一切没有瓜葛。

婷婷很吃惊,还是不住的劝我要冷静。

我是叫编辑部主任把稿件送去团委办公室的,我不想再见到那个肖老师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谁在前世约了你最新章节 | 谁在前世约了你全文阅读 | 谁在前世约了你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