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藤下的挽歌 第一节:前戏の英雄的故事

作者 : 费志

蝉隐匿在树叶的背面声声不息的高歌,它们的生命短暂且忙碌,却又是那么的乐此不疲。

光泽的爷爷李太公坐在乡下他那自然成荫的院子里回答来自潘让的提问,他很乐意讲述那些曾经的故事,带着感慨,惆怅,命运弄人的无奈,唯独没有疑惑,也许是年龄的问题,经历的事儿多,即使有疑惑也不再当成是烦恼。

“那一天对他们全家来说一定很沉重,我是说,抓捕栾臣辉那天。”

“嗯,”老人静神思考了一下:“记得那天天气很沉闷,有人闯进了村子,我们当时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有人挨家挨户的说着‘不要出门…我们在抓捕一名逃犯…’这类的鬼话,臣辉是退伍军人,服役了大概五年,我们中的某些村民在那天看到了他被抓的整个过程,他抗拒被捕并跟他们动起了手,一个人抵六个,他们竟不是他的对手,后来来了更多的人,他没能逃掉。”

潘让想象着当时的情节,用速写笔在纸上迅速的勾勒着:

玉米地里的追逐,走投无路的负隅顽抗,暴力,冷酷的对决,沉闷的空气,跪在自己父亲的身前:

“爸,”他的眼神若有所思,强忍冲动。

“你不是我儿子,”老人站在院中自顾自痛恨,老伴抱着襁褓中的路野躲在门楣之下。

“您儿子涉嫌叛国及间谍罪现在依法将其逮捕,这是逮捕令。”声音冰冷的军官,眼神里的轻蔑和嘴角抹不去的嘲笑,就连‘光荣之家’的那块牌子也被他们没收了去。

“路野一家去了哪后来?”他继续提问,把纸和笔放到地上。

“经历了丧子之痛,他爷爷女乃女乃相继病倒了,毕竟自己的儿子是那样的死法,老两口的悲伤心痛到了极点,后来政府过来人把他们接走了,说是他们那边的医疗环境好,一家人也就没有什么留恋的搬过去了,过去的八年,村里人的冷嘲热讽他们也受够了,搬走图个清静,也是一种保护,仇家可能会报复,你说对吧。”

“那之后有过他们的什么消息吗?我是说,就这样一走再没回来?”

李太公耸耸肩:“昨天我也领你去看他们的老宅了,新盖的三层洋房,但是从开始建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看见路野或者他的什么亲戚,全是外地人,说是城里老板买下的房产,具体怎么回事不得而知了。”

“路野的爸爸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在成为一个英雄前的生活在您的记忆里还有什么印象吗?我是说,他应该也是您看着长大的啊。”

“对,那时候臣辉的母亲十月怀胎要生他,是我和他爸还有他的叔伯一起把她妈抬到医院去的,他一生下来我就见着了…”话到这里,老人家突然变得伤感起来,那源于他的女儿——北影的母亲香慧,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感绝不是年轻一代所能体会的。可事情发生了,生活还要继续,李太公回忆产生的伤感转瞬即逝,他接着道:

“臣辉像他爸,高大,善良,又懂事,若不是后来他去当兵,我们两家说不定就成亲家了呢,但那样就不会有北影了,事情就是这样,安排好了的,是天意。”

他哈哈笑起来,对往事表达着津津乐道的感慨。

“这么说,他们曾经是青梅竹马的关系呵。”

“可以这么说吧,我很喜欢臣辉这孩子,但生活不断的变化,后来都有了各自的家庭,生了孩子。”

老人在刻意回避一些细节,潘让在来这里之前听光泽说起过一些事情,他也本打算避讳去谈,但是,他需要一些完整的东西,他必须让老爷子敞开心扉…

这些天来,一些拼凑起的碎片逐渐把故事的时间轴引导得清晰起来,潘让拜访了当地的一名退休武警,当年他也执行了逮捕栾臣辉的命令,之后,通过这位中间人的介绍,潘让又拜访了多个人,包括当年军方干涉的那起案子中的执行队员,渐渐的,手头的资料变得更具说服性和可开采性了。在一天天不厌其烦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潘让也逐渐变得兴奋起来,那个多年前的故事,就要通过自己的手被记录下来。

“英雄或死,但虽死犹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葡萄藤下的挽歌最新章节 | 葡萄藤下的挽歌全文阅读 | 葡萄藤下的挽歌全集阅读